終於見到心上人,才子一開心寫奇文,通篇都是疊字,流傳600多年

2020-12-18 美詩美文

提到愛情詩詞,不少人想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哀怨之作,比如李清照的相思詞,李商隱的無題詩等。或許大家會問,咱們的大文人們為何談個戀愛總是這麼慘兮兮的?筆者是這樣想的:首先,真的你儂我儂時,哪有時間寫詩填詞?其次,與喜劇相比,悲劇往往更能打動人心,這一點文人們是知道的。

所以,如果平時若是遇到歡喜的古典作品,一定要且讀且珍惜,確實是少得很。本期筆者就和大家說一首元代的小令。自唐詩、宋詞後,元曲成了絕對的主流。不過今人往往偏愛詩詞,卻忽視了元曲的魅力,甚至不願讀元曲。但元曲中真的就沒有精品嗎?非也。讓我們看看這首小令:

《天淨沙·即事》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此令的作者名叫喬吉,號惺惺道人,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一生作品不少,頗有影響力,在當時是妥妥的大文豪一個。這首小令是喬吉與心上人久別重逢後所作,長年漂泊在外,難得見到心上人,他一開心便寫下了這篇奇文。

大家一口氣把它讀完是什麼感覺?是不是會覺得特別朗朗上口,一氣呵成?這就是疊字文的特點。疊字文又叫重言文,最早見於《詩經》,不過先秦文學中用疊字是因為那時候的文學基本來自民間,多是口語化的傳唱。到了唐宋後,文人們寫疊字文,多數是遊戲之作,目的是炫詩技。

一般來說,疊字文可分為單疊式、多疊式、混合式等,其中多疊難度最大。喬吉這首小令一共28個字,通篇都是疊字,無任何單字,這在文壇是非常少見的,令人嘆為觀止,這也是其能流傳600多年的原因。

首句「鶯鶯燕燕春春」寫得是眼前的春景,一看這6個字就知道喬吉心情不錯,草長鶯飛的季節,終於與心上人重逢了,看眼前的什麼都是美好的。之所以會寫鶯和燕,是因為在古典文學裡,它們往往是喜慶的代名詞。

「花花柳柳真真」看似是在寫花和柳樹,實際上心上人已經出場了,玄機就在這「真真」二字上。這兩個字用的是唐代的一個典故,據《松窗雜記》記載:唐代有個名叫趙顏的進士,得到了一張名畫,上面有位名叫真真的佳人,只要呼其名一百天,她便能從畫中走出。雖然這只是傳說,但後世便把「真真」當成佳人的代名詞。

「事事風風韻韻」等後幾句,顯然誇對方。看起來作者的視眼應該離得挺遠,是在遠觀眼前的美景佳人,所以誇人並沒有寫細節,重點在吹捧對方的氣質。她是一位有風度,舉手投足間雅致非凡的女子。作者心中的那股自豪感,躍然紙上。

這首作品最大的特點有兩個:首先,通篇都是疊字,這一點若非對漢字有很強的運用能力,是很難做到的。其次,通篇都以景襯人,以景抒情。作者並沒有用任何與歡喜有關的字眼,但他內心的快樂已全部寫在字裡行間,這是很高明的。

其實千年文壇中,像這類疊字作品還有很多。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沒有喬吉這樣的筆力,一般都不建議這樣通篇疊字,因為往往很難把握全篇的水平,很容易成空洞的炫技文。真正好的疊字句,除了喬吉這首外,還有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14個字也是無一單字,放在《聲聲慢》一詞的開篇,後世鮮有能達到這樣的水準。

不管是李清照的《聲聲慢》,還是喬吉的《天淨沙·即事》,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非凡的文字,一定是心有所感才能寫出來的。當年喬吉若非是心中無限歡喜,也很難寫出這麼牛的作品;李清照若非心中愁苦化不開,也寫不出這樣的經典。情,才是這些作品的靈魂。

相關焦點

  • 酒席上被逼寫詩,12歲才子邊吃瓜子邊寫此詩,僅28字流傳600多年
    當年7歲的黃庭堅之所以會寫出「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是因為父親的好友來家裡做客,早就聽說他會寫詩,便有意為難非要讓他寫首詩,就這樣這首《牧童詩》便流傳了下來。而明代牛人王陽明就更慘,本來和小夥伴玩象棋玩得好好的,母親發現了,將的有的棋子都給他扔進了河裡。
  • 才子在旅館裡賞雨時寫下名作,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紅了600多年
    不過這些大家都比較熟悉的經典寫雨詩詞,大都是唐宋年間文人寫就,似乎說起古典文學大家都將目光聚焦在唐詩宋詞上,但實際上元曲也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便是一首詠雨的元曲名篇。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 著名僧人寒山寫的這首詩,成功入選《全唐詩》,且通篇禪意十足
    因此,他的詩歌作品都帶有佛教思想的內涵,又因為他經常在山林裡題詩作偈,詩歌中又難免帶有山林野趣。他的詩歌,語言淺顯易懂,有鮮明的樂府民歌風格,內容多描述佛家道理、世態人情,山水景物等。詩風幽冷,別具境界。而今天所說的這首《杳杳寒山道》,則最能代表他的風格。《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 落榜才子愁得睡不著寫首詞,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最後5個字驚豔
    兩宋文壇詞手如雲,要找到其中的高手,其實有個最簡單的辦法:讀一讀他們寫雨的詩詞。雨是古詩詞中最典型、最能考驗筆力的意象之一,唐詩中的雨一般都寫得頗為大氣和傳神,而宋代文壇中的雨則別具一番柔腸之氣。讀了志南和李清照的兩個名句,我們就能發現要寫好雨,最重要的是寫出雨中的情。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首經典詠雨詞,詞名《長相思·雨》。這首詞的作者名叫万俟詠,本來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小文人,多年不第半生落魄,他平生存詞共27首,這首《長相思》正是其一詞成名之作。
  • 唐朝才子戀上歌女,但被父母無情拆散,寫下一首愛情詩流傳至今
    古代才子與佳人的愛情故事大多都是悲劇,許多的才子剛開始的時候很深情,可是為了前途,他們事後又會拋棄心愛的人。唐朝另一位才子李益與元稹極為相似,他在初到長安時,也是結識了歌女霍小玉,兩個人一見鍾情,這段戀情最終也是淪為了悲劇,由於李益的父母在家裡私自為他定了婚,還是他的表妹,詩人無奈只好選擇離開,回到故鄉與表妹完婚,這件事情也是讓霍小玉悲痛欲絕。
  • 他是一位「瘋癲」才子,書法流傳了900年,堪稱宋朝最美行書
    在一個文化昌盛的環境下,倘若依然能夠成為佼佼者,那必定是有兩把刷子,今天我們來談論一位一生「瘋瘋癲癲」的大才子米芾。但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歡他,他的書法代表了「宋人尚意」書風的最高水準,也是性情書法的代表,宋朝最傑出的書法家。
  • 白居易很美的一首詩,通篇都是寫景,寫得生動有趣,美得令人驚豔
    白居易,字樂天,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清新脫俗,寫得也是極為簡練,但是又是膾炙人口,相信很多人對於他的作品都不會陌生,例如《賦得古原送別》、《大林寺桃花》、《長恨歌》、《琵琶行》、《錢塘湖春行》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
  • 詩僧寒山的一首五律,句句以疊字開頭,風格獨具,令人嘆服
    詩僧們所寫的不僅僅涉及證悟菩提,更有很多與自然、世俗相關的詩篇,讓人讀後靈光忽閃,具有很強的文學藝術感染力。唐朝的詩僧有皎然、貫休、齊己、靈澈等人;宋朝的有道潛、志南、仲殊、無門慧開禪師等,而今天所說的寒山子正是唐朝詩僧中的一位。
  • 李清照5首膾炙人口的寫花詞,一首改編成歌曲,一首被稱為千古絕調
    李清照她是婉約派的代表,人贊稱男中李後主(即李煜),女中李易安(即李清照),連後世許多有名的大才子都對她評價很高,說她不應在閨閣中稱冠,應該和黃庭堅,秦觀這樣的大詞人一較高下。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樽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此詞為詠臘梅,李清照寫梅詞很多,筆者獨愛此首,臘梅早報春,嬌豔可愛,光彩照人如同出浴美人。
  • 民國時有專家提議廢除漢字,才子寫下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個讀音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大部分人都是文盲,因此這些人腦中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思想麻木,封建奴性深入骨髓,想要改變他們的思想就只能讀書識字,然而繁體字卻學起來又很困難,所以漢字的學習成了阻礙思想進步的最大障礙,於是大批的學者站出來,提出了廢除漢字的運動。
  • 清朝詩人阮元的這首七絕,通篇美得猶如一幅畫,每一句都寫得很美
    清朝的文人總體上來說讀書的數量是要比前幾個朝代更多,這一時期隨著社會在進步,各種的書籍也是廣泛在民間流傳,但是清朝的文人在詩歌方面,仍然還是不如唐宋兩宋朝;我們很少能夠記住多少清朝的詩歌,掰著指頭都能夠數出來,這一時期的比較有影響力的詩人無非有龔自珍、黃景仁、袁枚、鄭板橋等等,可是再數下去,那就沒有了什麼印象。
  • 元代才子寫下千古奇詞,通篇「AABB」型句子,讀完不會好好說話了
    唐宋數百年間,做著文學夢的人遙不可數,憑藉一首詩就能平步青雲並不是妄想,通過一首詞獲取利官高祿也不是痴念,多少人希望一炮而紅,而更多人的結局卻是默默無聞。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唐宋能寫出好東西的人太多了,稍不留神就會被踩在沙灘上,所以他們只能另闢蹊徑,以奇取勝,疊字詩詞便是很好的一種選擇。
  • 洞房夜蘇軾寫了一首詞,通篇都是「抄襲」,不料卻成名句,太肉麻!
    他的這首詞與別人的可不一樣,用的是集句手法,通篇都是"抄襲"前人的,我們先來看看都集結了哪些詩詞。此時此刻,蘇軾不是豪放不羈的文人,只是一位掉入溫柔鄉的才子!蘇軾的一位朋友張先,雖然已經80歲的高齡,但竟然迎娶了一位18歲的夫人,在成親的當天,蘇軾前去慶賀的同時,也寫下了一篇洞房詩打趣他。
  • 真正愛過的人,永遠都在心上
    祝福也是一種愛,願你被歲月溫柔以待,每天都過得開心。不後悔遇見你,不後悔為你執著,四季變換,真正愛過的人,永遠都在心上。不管在哪裡,總是牽掛著你。紅塵之中,有過多少心酸,流過多少眼淚,想起你,一切都值得。痴情的人喜歡黃昏,我總是站在黃昏,默默想你。
  • 謝枋得很有意境的一首詩,通篇處處引經據典,每一句都另有深意!
    陶淵明一篇經典的美文《桃花源記》,寫了一處沒有戰亂,風景如畫的桃花源,裡面生活的人與世無爭,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這也是詩人最嚮往的生活。當然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世界是不存在,只是詩人一種美好的願望。但是由於這篇文章寫得太好了,以至於許多的文人心中都有一處屬於自己的桃花源記,希望可以生活在那個地方,終日裡與美景相伴,過著平淡而樸實的生活。文人的生活往往充滿了詩情畫意,可是生活在動蕩中的文人,顯然更渴望有一處真正的桃花源,但是世界之大,那個地方在哪裡呢?
  • 落魄的秦觀囊中羞澀,寫了一首詞當作酒錢,果然才子都喜愛風流
    自古才子配佳人,那些有學之士都喜歡在風花雪月場所用自己的才學來吸引年輕貌美的姑娘,特別是在江南這個充滿繁華而又迷人的地帶,就算在古代,夜晚也是燈火通明,一點也不比現代的霓虹燈差,搖擺的紅燈籠配上兩展綾羅,加上閣樓之上那些打扮亮麗的女子,哪個男人見了不喜歡,見了不心動,這樣的場景吸引了不少大才子
  • 晏殊模仿李商隱寫無題,一出手就不同凡響,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晏殊和李商隱那都是文學大師,雖然兩個人並不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但是他們筆下的愛情卻是相通,寫得也是極為深情;尤其是李商隱晚年所創作的那一系列的無題詩,不僅寫出了纏綿悱惻的愛情,同時也寫下了感人肺腑的相思之苦;每一首都很深情,而他寫出來有愛情詩並不像別的詩人可能只不過是一種形式,無非是幻想出來的愛情
  • 一首寫雪的古詩,通篇不見雪字,但句句都在寫雪
    呵呵,真是厲害了,通篇句句都是在寫雪,卻不見「白雪」二字,不愧都是大詩人。八個人的聯句合起來正好是一首七律,還真像是出自一人之手那樣天衣無縫。一夜北風吹客愁,醒來不見望江樓。浪跡天涯的遊子本來都是有離愁別緒的,特別是到了晚上,就像李白《靜夜思》裡所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是這個夜晚客愁也沒有了,都被北風吹散了,因為北風送來了大雪,心情都被異鄉的雪花吸引了。由於大雪的覆蓋,睡前還能夠看到的望江樓,此刻已經在白茫茫中消失,再也找不到它身在何方。
  • 紀曉嵐遊歷富春江寫下一首七絕,每一句都寫得很美,猶如一幅畫
    其實熟悉歷史的都知道,電視劇裡的情節,那都是屬於虛構,無非是突出戲劇效果,現實生活中的紀曉嵐是才子不錯,但是關於他與和坤的故事,那完全就是瞎掰,兩個人根本就沒有多少交集,另外乾隆皇帝並沒有重用他,無非就是讓他編寫《四庫全書》。真實的歷史與電視劇裡的形象可謂是相去甚遠,除了沒有被乾隆重用之外,紀曉嵐長得並不英俊,說話還是一個結巴,不像電視劇裡嘴皮子利索。
  • 7歲才子華山寫詩,無一高字卻將山之高寫得淋漓盡致,長大成賢相
    少年才子,總無外乎兩種結局,一是人生取得一番成就;一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其實小孩子的性情在年少早已經初露端倪。有一些少年才子,雖然有些聰明才智,但格局太小,境界太低,終於難成大氣候。而另有一些人,年少便體現出非凡的胸襟和氣魄,必然成為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