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才子寫下千古奇詞,通篇「AABB」型句子,讀完不會好好說話了

2020-12-14 解憂文史

當大唐的詩意婆娑了整季的煙雨,當大宋的詞風吹低了時光的聲音,那些依然執守著理想的倔強少年該何去何從?唐宋數百年間,做著文學夢的人遙不可數,憑藉一首詩就能平步青雲並不是妄想,通過一首詞獲取利官高祿也不是痴念,多少人希望一炮而紅,而更多人的結局卻是默默無聞。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唐宋能寫出好東西的人太多了,稍不留神就會被踩在沙灘上,所以他們只能另闢蹊徑,以奇取勝,疊字詩詞便是很好的一種選擇。

疊字於我們並不陌生,日常所用的成語中有許多便是疊字式,比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等。為了給這種風格冠以成熟的模式,我們用「AABB」型稱之。疊字可以起到強調和丰韻的作用,所以文學史上的採用率很高。

《衛風》中就有「河水洋洋,北流活活」之句,唐代詩人王建《宛轉詞》中有「宛宛轉轉勝上紗,紅紅綠綠苑中花」之句,乃至宋時李清照的「尋尋覓覓」,秦觀的「又豈在朝朝暮暮」等,都是疊字的巧妙運用。然而這些作品只是嵌入了疊字,並沒有大肆運用,那麼我們大膽猜測:如果整首作品全部是「AABB」型的句子,會有什麼樣驚豔的效果呢?

元代才子喬吉為我們做了一個經典的範例。喬吉一生懷才不遇,便傾心於創作,其作品多以愛情、婚姻為主題,偶爾也會穿插一點風月事。喬吉共留下200多首小令,唯獨這一首最為奇特,成為了疊字詩詞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天淨沙》元·喬吉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別看這首小詞簡單,它所蘊含的技巧卻是令人嘆為觀止!鶯鶯燕燕,本意是指黃鶯與春燕,但在這裡指天真活潑的少女;花花柳柳,本意指花兒和楊柳,但它還可代指冶豔的女郎或妓;風風韻韻,本意是指風度和韻致,但也可指婦女的風流神態!

而最不容易理解的就是「停停當當人人」了,停停當當,本是完美妥帖、恰當好處之意,但在這裡用以形容人,就是凸顯女子體態之優美。也就是說,喬吉用的這四處「AABB」,其實都相當於是成語,但卻勝似成語,給人一種恍恍惚惚、若即若離的感覺,分外朦朧。

我們再來看剩下的二字疊音,「春春」、「事事」、「人人」都容易理解,第二句的「真真」需要著重說明,因為喬吉這是引用了一個典故,出自唐代《松窗雜記》。故事裡說有人得到了一幅美人圖,美人名為真真,只要連續對著畫呼喊一百天,真真就會復活。後來人們便以「真真」代指美女。

了解了以上點位,那麼連貫起來的詞意便是: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少女成群結隊如春爛漫,一個個裝扮冶豔的女郎皆是美女,她們的行為舉止極富風韻,引人遐思。或嬌媚或青嫩,真是體態優美、卓絕非凡的美人啊。

如此,喬吉此篇可視為一首豔詞,但豔情之外又有一層姣好,正所謂豔而不蕩,恰到好處。自然通俗卻又是妙語天成,言簡義豐而又語帶雙關,這首《天淨沙》值得一讀!可是細讀之下卻難免會害上「後遺症」,即讀完後感覺不會好好說話了,總有一種結巴還縈繞在嘴裡面。

其實喬吉的這一千古奇詞,只是疊字海洋中形態上乘的一尾錦鯉,此外還有更多頗具魅力之作,只不過由於種種原因而沒有被世人熟知。下面小解再介紹一首疊字佳作,如果你沒有被喬吉繞昏過去,那麼就繼續在這首詞裡徜徉吧。

《鳳凰臺上憶吹簫》清·賀雙卿

寸寸微雲,絲絲殘照,有無明滅難消。正斷魂魂斷,閃閃搖搖。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隱隱迢迢。從今後,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遙。問天不應,看小小雙卿,嫋嫋無聊。更見誰誰見,誰痛花嬌?誰望歡歡喜喜,偷素粉,寫寫描描?誰還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相關焦點

  • 梅花盛開的季節無梅可賞,元代才子寫下一首詩,通篇充滿了憂愁
    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元代才子劉因的這首《觀梅有感》,這首詩有別於其它的詠梅詩,它並不是直接讚美梅花,而是通過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先是描寫了殘酷的戰爭,以此為切入點,再結合梅花獨特的個性,從而寫出了這麼一首有內涵的詩。對於這樣的作品,我們只要深入地去了解,則是會現整首詩不僅意境唯美,同時寫得也是很有韻味。
  • 終於見到心上人,才子一開心寫奇文,通篇都是疊字,流傳600多年
    本期筆者就和大家說一首元代的小令。自唐詩、宋詞後,元曲成了絕對的主流。不過今人往往偏愛詩詞,卻忽視了元曲的魅力,甚至不願讀元曲。但元曲中真的就沒有精品嗎?非也。讓我們看看這首小令:《天淨沙·即事》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 元代落魄才子一首詠梅詩,不同桃李混芳塵,寫出了冰清玉潔的梅花
    《白梅》元代: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王冕相信大家都極為熟悉,特別是關於他自學成才的故事,更是激勵了無數的讀者,由於他從小家境貧寒,只好是去幫地主放牛,以此餬口;但由於他熱愛畫畫,便開始自學,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還有聰明才智,最終成為了一代偉大的畫家;另外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也是可圈可點,寫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特別是他的這首《白梅》,則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整首詩描寫的意境優美,
  • 神一般的文章,全文78個字讀音一致,讀完後舌頭不會「打彎」了
    這篇號稱「神作」的同音文,是趙元任老先生所寫下的《季姬擊雞記》。通篇只有78個字,開頭三句話便是「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這可不是趙元任老先生純粹為繞口令所出的文章,這幾句文言文翻譯後就是:一位叫季姬的女子,因為感到寂寞,便收集了一些小雞來養。而這些小雞是出自荊棘叢中的野雞,野雞餓得直叫。
  • 辛棄疾為新婚妻子寫下一首奇詞,嵌入25味中藥名稱,讀完大長知識
    然而雖然是「千古第一直男」,可稼軒畢竟是熱血方剛的年輕人,到了軍營不久,他就開始思念起了家中妻子,於是便揮筆寫下了一首千古奇詞——《靜夜思》。李白的《靜夜思》千古流芳,表達了對故鄉濃烈而深沉的思念,至今為人傳唱不息。辛棄疾的這首《靜夜思》同樣屬於浪漫主義的範疇,但不同的是他寫給的對象是妻子,因此便顯得更加舒婉,下面我們一起賞讀。
  • 元代天才詩人寫下一首詩,化用孟郊的《遊子吟》,同樣很令人感動
    從古至今都不缺乏天才,特別是在文壇,一些詩人還在少年時代就成名,寫下了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例如初唐時期的駱賓王七歲時寫下了《詠鵝》,讓我們見識到了他的過人的才華;還有就是中唐詩人白居易十七歲時寫下《賦得古原送別》,從而震撼了整個唐朝詩壇。
  • 孩子說話特難聽?不是天生情商低,很可能是父母不會「好好說話」
    雖然他讀的大學是名校斯坦福,但是不得不說,「不會好好說話」的表現著實讓人覺得很減分。顯然,在個體的綜合實力中,好好說話的高情商所發揮的作用遠比人們想像中的更明顯而直接。而事實上,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導致孩子不會好好說話的根本誘因其實是父母教育的偏差。△孩子說話難聽,不一定就是天生情商低的「鍋」,父母自身言行有失或是誘因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心理效應叫做鏡映效應。
  • 皇帝召見,7歲才子當場寫下這首妙詩,句句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
    但以上種種都是大人們世界裡的月亮,它們似乎承載了太多生活的辛酸,而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中,我們來感受一下一位唐代7歲才子心中的月亮。此詩名為《賦新月》,來自唐代一位姓繆的7歲孩子,此子年幼有才被稱神童,得到唐玄宗召見,於是當場寫下了這首詠月詩。全詩人小志氣大,短短28個字句句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值得一讀再讀。
  • 明代大才子小時候被母親教訓,寫下首趣詩,將象炮馬士卒兵車都有
    有這種感慨的,或許不只是像小編這樣長期被老媽「獅吼」的孩子有,明代大才子王陽明怕是曾經也有過。說起來這位王陽明也確實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自創的心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後世更是將他和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可見他一生成就之大。但就是這樣一位集大成者,小時候也是曾被母親嚴加管教的。
  • 南宋才子在宋亡後寫下一首詞,愁意濃得化不開,讀完像過了一輩子
    有時候,一個人能締造兩個世界;有時候,一首詩能讀完一生。想想年輕時的老杜,那是「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與那恃才傲物的李白沒什麼兩樣,可是時至晚年,他也不禁忍痛寫下「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再想那李易安,談戀愛時多麼純潔快樂,「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可面對國亡家破,她亦恨得不能自已,「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蘇軾結婚當天,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卻名傳千古,讀完讓人臉紅
    從夢中驚醒之後,他仍然難掩悲傷,揮筆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年的悼亡詩。蘇東坡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並且還擅長書法和繪畫,堪稱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有人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蘇軾。
  • 才子成親當天,父親卻突然離世,他寫下一副對聯,令人拍手稱絕
    有一才子便遇上了這麼一樁尷尬的事。話說才子大喜之日當天盛況空前,美酒佳餚,賓朋滿座,新人登對,一切都處於祥和歡快的氛圍之中。可趕巧不巧,才子的父親卻不知何故突然離世,給這場歡天喜地的紅事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白。按照古代習俗,喪事喜事都要張貼對聯,這可讓才子犯了難:一邊是極樂,一邊是極悲;一邊是婚姻,一邊是孝道。兩個水火不容的極端碰到了一起,這副對聯該咋寫啊?
  • 敬畏語言的力量 | 好好說話是世上最低成本的善良
    好好說話是世上最低成本的善良 說話往往反映一個人的素養,你說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懂得好好說話的人,總是會在說話之前過過腦子,想想對方聽了是什麼感受。而不會好好說話的人,總喜歡打著「口直心快」的旗號,光明正大地傷害別人。造成傷害後,還希望當事人能體諒他的坦率和個性。
  • 蘇軾晚年痔瘡發作,病癒後寫下首詞,通篇唉聲嘆氣,卻越讀越喜歡
    所以當痔疾緩解之後,終於解脫的蘇軾詩興大發,意圖再行風浪,可聯想到人生種種、時光易逝,又不禁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這首頗為複雜的詞。《行香子·秋與》蘇軾昨夜霜風。先入梧桐。渾無處、迴避衰容。問公何事,不語書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來庭下,飛英如霰,似無言、有意傷儂。
  • 當年打敗北大才子,摘得「詩詞大會」冠軍的外賣小哥,現狀如何
    楚辭的形式是句數多少不定,句子字數不等,並在句中或句末加語助等到漢代時期,也是詩歌第一次的發展時期,通篇是五字一句的五言詩形式形成,取代了四言詩和楚辭的地位。然而當時的五言詩不限句數,可長可短,後人稱為五言古體詩直到三國時期,曹丕寫了兩首完整的七言詩。但是,曹丕開啟的七言詩一直到齊、梁時才開始廣為流傳。
  • abcc+aabc+abab+abb+aabb式的成語詞語有哪些(附使用方法解讀)
    比如abcc、aabc、abab、abb和aabb等。我們整理了大量的常用詞,按這幾種分類形式分別提供給大家。都是最常用和高頻詞語哦。一起來看下。有形容聲音的,描述場景的,和用於句子之間轉折的。大家可以靈活運用。
  • 李之儀與紅顏知己遊玩長江,寫下一首經典的愛情詞,通篇情意綿綿
    這首詞也成為了宋詞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篇情意綿綿,每一句都很深情,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只有真正起心愛過的人,才能夠寫出如此深情的詞作。公元1103(崇寧二年),一向仕途不順的李之儀被貶到太平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蕪湖一帶)。
  • 酒席上被逼寫詩,12歲才子邊吃瓜子邊寫此詩,僅28字流傳600多年
    「英雄出少年」這個說法,在千年文壇一次次被證明,但筆者發現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很多「可憐」的小朋友之所以寫下經典詩詞,多數都是被逼的。而明代牛人王陽明就更慘,本來和小夥伴玩象棋玩得好好的,母親發現了,將的有的棋子都給他扔進了河裡。於是小王陽明坐在看著河裡的棋子,邊哭邊寫了首《哭象棋詩》,全詩短短56個字,兵馬車士象將炮一個都不少,令人捧腹。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首被大人們逼出來的詩。這是一首專門為瓜子皮寫的詩,作者是明朝才子龍鐸。
  • 元代才子的一首絕句,構思獨特,不落窠臼,最後7字更值得細讀
    元代也有一位才子描寫燕子,就更是特別。下面介紹元代才子的一首絕句,構思獨特,不落窠臼,最後7字更值得細讀。絕句春寒惻惻掩重門, 金鴨香殘火尚溫。燕子不來花又落, 一庭風雨自黃昏。
  • 古典中的才子隱士和佳人(散文詩)
    文/高登權一個詞語,經常與風流相伴,才子,優雅的姿勢醉到群芳,身體修長,十指修長,羽扇綸巾,奢酒如命。是你的風流贏得如此的美譽,還是世人對你不諳世事的讚美,只需向前走去,就是一段充滿書香氣息的黃昏。黑色的墨汁澆蘸著神武的毛筆,平平仄仄的句子洋洋灑灑,微笑處牽動的思緒,大筆一揮,講究格律的句子踏歌而行,這是神來之筆,千年難遇的佳句,常常不由自主地打溼了一件青衣。喜極而歌,悲極而哭,這是才子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