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名,是令人討厭的!但有一個重名,卻代表一座城市的歷史底蘊。
經常去各地旅遊的朋友,一不小心就發現:咦?!這裡也有一個「鼓樓」!
鼓樓,幾乎在每個有歷史的中國城市,都存在,甚至從一座建築後來發展成了區域,名曰「鼓樓區」。阿墨所在的福州中心城區就是「鼓樓區」,房價均價4萬+,交通擁擠,但人們都喜歡這個區域。
為什麼全國知名的歷史古城都有鼓樓?探究一番不失為樂趣。
鐘鼓樓是中國傳統風格建築,分為鐘樓和鼓樓,也可以統稱為鐘鼓樓。在古代,鐘鼓樓有兩種建築形式,一種建於宮廷內,一種建於城市中心地帶,多為兩層建築。從歷史上看,最早的鐘鼓樓是從隋朝開始的,到明朝宮廷中不再修建新的鐘鼓樓。
鐘鼓樓的建築風格極具中國傳統特色,一般都成為當地的的標誌性建築,甚至成為城市地標。鐘鼓樓最初的修建,有它獨特的實用價值。
最主要的用圖就是報時功能。晨鐘暮鼓,意思就是早上是在鐘樓敲鐘報時,晚上擂鼓報。每天敲鐘、打鼓,全城人都會知道時間點了。在戰時,它還有警報作用,提醒重要的事件。我們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節:
宮廷中的鐘樓鐘聲大作,百官馬上穿好朝服趕到宮中,要麼就是有重要的人物比如太后、天子駕崩了,要麼就有外敵已經接近宮城。
另外,鐘鼓樓還會作為朝會時節制禮儀之用。
古代裡坊制城市實行宵禁,也就是夜晚沒有經過允許,是不允許四處漫遊的。早晚擊鼓為啟閉坊門的信號。
建於明洪武年間的西安鐘鼓樓是現存最古老的實例。此外,唐代寺廟內也設鍾和鼓,元、明時期發展為鐘樓、鼓樓相對而建,專供佛事之用。
西安鼓樓,現存最完整、最古老的鼓樓。地址坐標位於古都西安市中心,高36米,也是目前現存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鼓樓。它長久以來都是作為西安的地標來使用,在很多場合看到鐘樓,就代表看到了西安。西安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鐘樓早建四年 。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和鐘樓相距僅200米,互相對應。
南京鼓樓,高9米,位於南京鐘山鼓樓崗,也是在明朝洪武年間1382年建立。因南京是明朝的都城,鼓樓就成為明朝京都的象徵。南京鼓樓是命運多舛的一處建築,明朝覆滅,清軍入關,鼓樓北戰爭破壞殆盡。到了康熙南巡的時候才重新建設,但到了晚清時期,又經過太平天國戰火洗禮,後又改建才成為現在的鼓樓。
北京鼓樓,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築,兩樓前後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 。北京鼓樓坐北朝南,為重簷三滴水木結構樓閣建築,通高46.7米。鐘鼓樓作為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見證中國近百年來歷史的重要建築。
寧波鼓樓始建於唐長慶元年(821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是寧波市僅存的古城樓遺址,是國家文物重點保護的古建築之一。遊人登樓,便可一覽寧波城之全貌。
臨汾平陽鼓樓,位於臨汾城中心,基座呈正方形,周長160米,樓高43.76米,為我國最高的鼓樓。鼓樓始建於北魏,樓上存有金明昌七年年鑄2500餘公斤大鐵鐘一口。據方志和碑碣記載,歷史上臨汾鼓樓曾有過七次修建,現在的鼓樓是1987年重建的。
開封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2013年10月16日,開封鼓樓重建工程圓滿結束,鼓樓重新屹立在開封這片古老的大地上。
鼓樓區,顧名思義,來源於當地的鼓樓建築。一些地方有鼓樓街,鼓樓路,鼓樓巷,但以鼓樓作為城區名字的只有5大古城。分別是南京、開封、西安、福州、徐州。
福州鼓樓區
鼓樓區的出現,實際上是我國現代城市化進程的特點。當這些歷經炮火洗禮的歷史古城,走入了新時代,城市規模逐漸擴大。鼓樓位置又一般屬於市中心地帶,老城區基本圍繞鼓樓為地標進行擴建,於是「鼓樓區」也就應運而生,成為行政區劃。
鼓樓區,這也成為中國城市區域區劃的獨特之處。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