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偉壯麗的法國羅浮宮博物館 環球之旅(80)

2020-10-19 野山的呼喚

在巴黎,看現代藝術要到蓬皮杜中心,看印象派作品要到奧賽美術館,而要領略真正的古典藝術則非羅浮宮莫屬。到了巴黎,羅浮宮是旅遊的首選。

圖1、來到羅浮宮前

羅浮宮曾是法國最大的王宮建築,,曾有50位國王和王后住過這裡,而現在是法國最大的博物館,和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同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

圖2、金字塔

來到羅浮宮,最顯眼的不是宏偉的宮殿,而是高21.6米的玻璃金字塔,因為它實在是太前衛了,看上去與周圍的建築風格不太協調。這是法國前總統埃密特朗總統邀請著名的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為博物館設計的新入口處。金字塔方案擺脫了過去建築傳統所帶來的束縛,但爭議一直不斷。貝聿銘回憶,在他投入羅浮宮擴建的13年中,有2年的時間都花在了吵架上。話說回來了,當年艾菲爾鐵塔不也是爭議很大嗎?習慣了就成自然了。

圖3、羅浮宮德農館山牆的雕塑和女雕像柱子

法式風格特點是既對建築的整體方面有嚴格的把握,又比較善於在細節的雕琢上下功夫。建築造型上多採用對稱造型,屋頂上一般都會有精緻的老虎窗。外立面色彩典雅清新。細節處理上運用了法式廊柱、雕花、線條,有的還配以人物雕塑,製作工藝精細考究。羅浮宮德農館山牆的雕塑和女雕像柱子的作者是Eugene Guillaume。

圖4、廣場上貝爾尼尼的路易十四塑像

羅浮宮呈U字形,建築物中心包圍著一座很大的廣場—拿破崙庭院。羅浮宮東立面全長約172米,高28米,底層是基座,中段是兩層高的巨柱式柱子,再上面是簷部和女兒牆。主體是由雙柱形成的空柱廊,簡潔洗鍊,層次豐富。中央和兩端各有凸出部分,兩端的凸出部分用壁柱裝飾,而中央部分用椅柱,有山花,因而主軸線很明確。

圖5、羅浮宮黎塞留大廈上支撐山牆的"雙女"雕像柱子

羅浮宮共分希臘羅馬藝術館、埃及藝術館、東方藝術館、繪畫館、雕刻館和裝飾藝術館6個部分。用來展示珍品的數百個寬敞的大廳富麗堂皇,大廳的四壁及頂部都有精美的壁畫及精細的浮雕,處處都是嘔心瀝血的藝術結晶,讓人嘆為觀止。參觀這座藝術殿堂是難以忘懷的美好享受。羅浮宮黎塞留大廈上支撐山牆的"雙女"雕像柱子的作者是Hector Lefuel 。

圖6、大廳的四壁及頂部都有精美的壁畫及精細的浮雕

羅浮宮始建於1204年,在十字軍東徵時期,為了保衛北岸的巴黎地區,菲利普二世在這裡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納河的城堡,邊長約90米,四周有城壕,其面積大致相當於今羅浮宮最東端院落的四分之一,主要用於存放王室的檔案和珍寶,同時也存放他的狗和戰俘,當時就稱為羅浮宮。

圖7、亨利二世樓梯(Escalier Henri II)天花板上的雕塑

查理五世時期,把羅浮宮改建為皇宮。然而在其後,羅浮宮再無國王居住。16世紀中葉,弗朗西斯一世繼承王位,把這座宮殿拆毀了,下令由建築師皮爾·萊斯科按照文藝復興風格對其加以改建,於1546年至1559年修建了今日羅浮宮建築群最東端的卡利庭院。擴建工程一直持續到亨利二世登基。亨利二世去世後,王太后卡特琳·德·美第奇集中力量修建杜伊勒裡宮及杜伊勒裡花園,對羅浮宮的擴建工作再度停止。

圖8、摩裡安階梯中間裝飾著巨大的青銅浮雕《楓丹白露的仙女》

亨利四世在位期間,花了13年的功夫建造了羅浮宮最壯觀的部分――大畫廊。這是一個長達300米的華麗的走廊。原先的用途是連接羅浮宮和杜勒伊宮(Tuileries)的通道。在拿破崙一世的帝國時代,宮廷建築師們運用一組組立柱讓這個長廊顯出韻律美感。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大畫廊的長度縮短到原先的三分之二。現在,這裡陳列的是義大利繪畫作品。

圖9、小凱旋門上的青銅戰馬及和平與勝利女神

路易十四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國王,被稱為太陽王,登基時只有5歲,在羅浮宮做 了72年的國王(在位時間最長)。路易十四把羅浮宮建成了正方形的庭院,並在庭院外面修建了富麗堂皇的畫廊。他令建築師比洛和勒沃對羅浮宮的東立面按照法國文藝復興風格加以改建,改建工作從1624年持續到1654年。

圖10、大畫廊

路易十六在位期間,爆發了著名的1789年大革命,在羅浮宮"競技場"( 現卡魯索廣場)建立了法國革命的第一個斷頭臺,共有35人在此上斷頭臺。1793年8月2日,在斷頭臺遺址上安裝了一個木製的金字塔。1792年5月27日國民議會宣布,羅浮宮將屬於大眾,成為公共博物館。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6年,直到拿破崙一世搬進了羅浮宮。

圖11、羅浮宮前的小凱旋門

拿破崙在這座建築的外圍修建了更多的房子,並增強了宮殿的兩翼,還在卡魯索廣場為慶祝1805年的一系列戰爭勝利而建造了小凱旋門,也被稱為"卡魯索凱旋門"。紅、白大理石圓柱之間是三個圓拱門,裝飾奢華。門頂端的四匹駿馬曾是拿破崙從義大利聖馬可教堂強行搬來的青銅馬,原物已於1815年拿破崙下臺後歸還給義大利。現在的是由法國雕塑家博西奧男爵設計的,用來紀念拿破崙下臺後的波旁王朝復闢。青銅戰馬旁是鍍金的和平與勝利女神。

圖12、樓梯

拿破崙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裝飾羅浮宮,他把歐洲其他國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藝術品搬進了羅浮宮,幾千噸的藝術品從所有被徵服的國家的殿堂、圖書館和天主教堂運到了巴黎。拿破崙將羅浮宮改名為拿破崙博物館。拿破崙之後,三個世紀以前勾畫的宏偉設計最終留給了拿破崙三世。拿破崙三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皇帝,修建了黎塞留庭院和德農庭院,完成了羅浮宮建築群。羅浮宮前後將近600年,最後整個宏偉工程由他告以完成。富麗堂皇是拿破崙三世建築修的特點,5年內的建築比前輩們在幾百年內修建的還要多。羅浮宮成了皇家慶祝活動的場所。

圖13、富麗堂皇的長廊

阿波羅長廊是整個羅浮宮中最富麗堂皇的地方,這座長廊在1661年被大火燒毀,隨後由建築師勒·沃進行重建。天花板由畫家夏爾·勒布倫以太陽的運行為主題進行裝飾,而太陽則是路易十四國王的象徵。這項裝潢不斷地被補充修繕,直到1851年,浪漫主義畫派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在拱頂中央繪上了阿波羅神戰勝巨蟒皮同的畫作才得以完成。

圖14、卡婭第德大廳

卡婭第德大廳位於羅浮宮16世紀建造的一隅,表現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風格。展廳內有一處供樂師演奏的講壇,由四根女性造型的立柱支撐,展廳得名於此。現在陳列在卡婭第德大廳裡的藝術品都是古羅馬時期複製的古希臘失傳雕像。

圖15、馬利中庭

馬利中庭的名稱來自馬利城堡。這座城堡建於17世紀,是路易十四暫避凡爾賽宮庭嘈雜瑣事的地方。城堡花園裡展示著多尊王室定製雕像,主要是路易十四時期定製的作品。馬利城堡毀於19世紀,此後,花園中的雕塑就移至羅浮宮的馬利中庭展出。

圖16、華麗的天花板

1871年5月,巴黎公社面臨失敗時,曾在杜伊勒裡宮和羅浮宮內舉火,試圖將其燒毀。杜伊勒裡宮被完全焚毀,羅浮宮的花廊和馬爾贊長廊被部分焚毀,但主體建築倖免。第三共和國時期拆除了杜伊勒裡宮廢墟,形成了羅浮宮今日的格局。1981年,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讓財政部搬出1871年以來一直佔據的"黎塞留側翼"。"黎塞留側翼"建於1852~1857年間,長195米,寬80米,是羅浮宮的一個組成部分。直到1989年7月,財政部長愛德華·巴拉迪爾才依依不捨離開這賞心悅目的地方。"黎塞留側翼"的收回一下子使羅浮宮增加了2.15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3個庭院和165個新展廳,共展出藝術品1.2萬件,羅浮宮展品由此大大增加。

圖17、在拿破崙三世套房主客廳

羅浮宮幾乎所有的廳都改成了博物館,只在黎塞留館二樓西面一個區域保留了皇宮的原貌,這就是拿破崙三世套房。拿破崙三世從1852年至1870年統治法國。這間主客廳的彩繪和雕刻豐富而絢麗,代表了當時建築風格對奢華和舒適的追求。參觀過層中,人們自然會想起當年拿破崙三世和他美麗的皇后在羅浮宮裡的故事。

圖18、會客廳

套房中有寢宮、會客廳和餐廳等,裝飾豪華,家具精美絕倫。以紅色為主的窗簾帳幔隨處可見,彰顯著王室的尊嚴和地位。 走在寬大華麗的套房中,看著滿眼的奢華景象,你完全可以想像法國國王和同一時代中國皇帝的在生活上有著多麼大的差別。故宮皇帝寢宮高大冷冰,有著讓人壓抑的氣氛;而法國國王的寢宮則更多的是奢華。

圖19、拿破崙三世寢宮

拿破崙三世即路易·拿破崙·波拿巴(1808~1873),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1848~1851),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1852~1870)。是拿破崙一世的侄子,是荷蘭國王路易·波拿巴和奧坦絲·德·博阿爾內王后(約瑟芬皇后與前夫之女)的次子。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爆發後,當選制憲議會議員,12月10日憑藉拿破崙一世的名望和農民選票當選為共和國總統。

圖20、皇后的寢宮

自元月至封齋期,皇宮會舉行化妝舞會和假面舞會,有600人參加,但每次舞會發出的請柬達三千至四千張。這是名副其實的炫耀,女士們不惜工本打扮自己,男賓們穿齊膝褲和長筒絲襪,軍人則必須穿軍禮服。皇后偶爾也參加跳舞,在假面舞會上,禮儀被撇在一旁,儘管皇帝很快被認了出來,但大家仍繼續娛樂。封齋期一到,舞會停止,讓位於音樂會,皇后與女高音歌手一起唱歌。

圖21、皇后的鋼琴

拿破崙三世住在杜伊勒利宮,在整修宮殿時完成了與羅浮宮的連接。皇宮裡有三個客廳屬於皇后,綠色客廳為宮中貴婦所用,玫瑰色客廳繪有夏普蘭所作的打扮成花神的歐仁妮畫像,藍色客廳為皇后主持召見的用途。歐仁妮辦公室裡擺放著鋼琴,她在這裡寫作和接見知交。寬大的路易十四客廳是君主夫婦共進午餐的地方,舉行盛大晚宴在黛安娜走廊。

圖22、寢宮裡拿破崙三世的畫像

歐仁妮·德·蒙蒂若(Eugénie de Montijo ,1826.5.5—1920.7.11)是拿破崙三世的妻子,人們稱之為歐仁妮皇后(也譯為尤金妮婭皇后或尤金妮皇后)。她來自於西班牙貴族家庭,1849年被邀請到愛麗舍宮和馬蒂爾德公主(拿破崙一世弟弟熱羅姆·波拿巴的女兒)家中,被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注意到。1853年1月22日,拿破崙三世宣布與歐仁妮·德·蒙蒂若結婚,禮儀參照拿破崙一世與瑪麗·路易斯的婚禮。

圖23、寢宮裡歐仁妮皇后的畫像,下面是中國瓷器

    這一婚姻使公眾意外,但歐仁妮的美貌和高雅風度很快使全國折服。她體態婀娜,胸脯豐滿,喜歡坦胸露肩;金黃而又透出紅棕色的秀髮、細嫩而白皙的皮膚以及藍灰色眼睛使她楚楚動人。她極為新潮,用黑鉛筆描眉毛和眼睛,人們在吃驚之餘,覺得她的風度更甚於美貌,獲得很高評價。

圖24、華麗的大餐廳一角

1855年4月,歐仁妮皇后陪同拿破崙三世訪問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歐仁妮皇后同維多利亞女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使女王改變了對拿破崙三世的一些成見。1855年,歐仁妮皇后和拿破崙三世在巴黎的宮廷舞會上接待了普魯士的外交官俾斯麥。這位未來的法國頭號敵人對拿破崙三世印象不深,美麗非凡的皇后卻給他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

圖25、皇子嬰兒床

在皇家慶典中,首屈一指的自然是皇太子誕生了。皇太子在1856年3月16日夜間艱難地誕生了,引起巨大反響:華燈燦爛,旗幟飄揚,感恩讚美詩不絕於耳。君主夫婦除按照慣例發放撫恤金和勳章外,還擔任了同日出生的法國婚生子女們的教父和教母。皇太子的教父庇護九世發來了祝福電報。兩天後,皇太子的長罩衫上斜掛了榮譽勳章的寬大飾帶。

圖26、左邊這個花瓶上的頭像是皇后歐仁妮,右邊花瓶上是拿破崙三世

1867年8月18日至22日,歐仁妮皇后夫婦同奧匈帝國的伊莉莎白皇后夫婦在薩爾茨堡舉行會晤,歐洲兩個最漂亮的女人(即歐仁妮皇后和茜茜公主)的會面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兩位皇后都能夠很好的體現出皇后應有的儀態,歐仁妮皇后是外表和內心都很精明的女人,伊莉莎白皇后則是時常表現出天真浪漫。

圖27、皇后歐仁妮曾經戴過的皇冠(左),有40顆綠寶石,1031顆鑽石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崙三世戰敗被俘,第二帝國被推翻。被困在皇宮的攝政王歐仁妮皇后在羅浮宮前被奧地利和義大利大使塞進一輛出租馬車,然後坐船逃到了英國。1871年3月拿破崙三世獲釋赴倫敦與歐仁妮及皇太子團聚。1873年拿破崙三世去世,1879年皇子在南非被祖魯人殺死,1920年歐仁妮去世。全家都被葬在歐仁妮事先在英國的漢普郡法恩波羅埋下的土地上。

相關焦點

  • 從羅浮宮到凱旋門 環球之旅(89)
    .馬約爾(1861-1944年)的作品。(聖書體),頌揚拉美西斯二世。年)和拿破崙戰爭(1803-1815年)期間所取得勝利的戰役名字。古羅馬的戰爭女神、自由的化身貝羅娜(Bellona)揮舞著手中的利劍,號召法國軍民一同上戰場抵抗外族的侵略。這幅極具感染力、凝聚力和煽動性的浮雕被譽為是法國愛國主義精神的最高體現。
  • 法國巴黎羅浮宮!
    整體建築包括庭院在內佔地19公頃,呈「U」形自東向西橫臥在塞納河的右岸,兩側的長度均為690米,建築外觀壯麗雄偉,用來展示珍品的數百個寬敞的大廳富麗堂皇,大廳的四壁及頂部都有精美的壁畫及精細的浮雕,處處都是嘔心瀝血的藝術結晶,讓人嘆為觀止羅浮宮不僅是法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王宮,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
  • 法國巴黎凡爾賽宮(上) 環球之旅(86)
    管風琴上方半圓形拱頂上是法國畫家查爾斯.福斯(Charles de La Fosse)繪製的《基督復活》。仰頭看天花板,禮拜堂拱頂有一幅巨大、絢麗的繪畫,是法國畫家安託萬.科易佩爾(Antoine Coypel)1715-1716年在天花板繪製的《光環之中的永恆之父向人類許諾上帝的救贖》, 畫中央光芒萬丈的上帝張開雙臂接受人類的救贖,四周被無數帶著雙翼的小天使圍著。
  • 法國羅浮宮首次拍賣「藝術體驗」:競拍獲勝者可漫步羅浮宮屋頂
    【環球時報記者 潘亮】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世界各地博物館的日子都不好過,有的博物館資金緊缺,有的則大幅裁員。據法國《回聲報》11月29日報導,羅浮宮近日宣布,將首次拍賣藝術家捐贈的畫作以及獨特的「藝術體驗」,所募資金用來投資一個大型教育研討會。
  • 法國羅浮宮博物館重新開放(2)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7月6日 (外代一線)(9)法國羅浮宮博物館重新開放 7月6日,人們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內參觀。 因新冠病毒疫情關閉3個多月後,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於6日重新開放。
  • 法國羅浮宮博物館重新開放
    7月6日,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參觀者拍攝萊昂納多·達·文西的名作《蒙娜麗莎》。  因新冠病毒疫情關閉3個多月後,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於6日重新開放。
  • 法國羅浮宮:世界四大歷史博物館之首,著名的藝術殿堂!
    羅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歷史博物館之首。羅浮宮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 羅浮宮的古希臘、古羅馬雕塑 環球之旅(81)
    羅浮宮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大約在1800年向公眾展出,其藏品約有7000餘件,以法國王室的收藏品為基礎。拿破崙率領的法軍在義大利獲勝後,劫獲了許多義大利的古代藝術品,將之運回法國充實羅浮宮。後來,法國又從各方面不斷豐富裡面的收藏品。
  • 法國五大博物館首次官方授權,給孩子在線看的國寶博物館之旅!
    羅浮宮、奧賽、蓬皮杜、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法蘭西國家軍事博物館..五個如雷貫耳的法國博物館首次官方授權博新社,
  • 風影西歐(18)——羅浮宮
    1.這裡是巴黎,是羅浮宮,是法國統治者路易一世到十三世的皇宮,我們來時已是下午,導遊告訴們,羅浮宮可以拍照,但不能用閃光燈,不能用自拍杆,進去時要安檢。羅浮宮由三座主要大樓構成。東西走向的大樓共兩座,兩座大樓之間有一連接大樓,三座大樓呈成⼐型排列,法國大革命後的1833年,這裡成了博物館。
  • 羅浮宮博物館
    ,因此沒有在外面好好照相,這一張有點不太清楚,有失羅浮宮的宏偉形象,對不起觀眾,對不起羅浮宮。羅浮宮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歷史博物館之首。羅浮宮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現為羅浮宮分新老兩部分,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1793年8月10日,羅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
  • 法國羅浮宮博物館藏品油畫作品欣賞
    羅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 旅遊篇:羅浮宮雄偉威嚴,一個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羅浮宮地理位置:位於法國巴黎塞納河右岸。氣候特徵:屬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為10°C,年均降雨量為619毫米。面積:0.24平方千米。後經查理五世到路易十四歷時共5個世紀的改建擴建,才成為現在屹立著的雄偉宮殿建築群。最佳推介:時間:一年四季心情:輕鬆悠閒旅伴:家人、朋友羅浮宮內收藏了人類藝術古代部分的精華,被譽為人類文明發展的總索引。
  • 看《蒙娜麗莎》真跡,就來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
    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也是巴黎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這個博物館是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之一,每年參觀人數超過800萬。羅浮宮博物院擁有超過38萬件展品,展出超過35000件藝術品。
  • 羅浮宮的創想——羅浮宮與館藏珍品見證法國歷史八百年
    20世紀80年代,羅浮宮已日漸陳舊,變成了「一座舊王宮中的舊博物館」。從1981年開始,羅浮宮進入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個階段,密特朗總統支持的「大羅浮宮計劃」的實施,讓這座博物館終於重新找回了其曾經擁有的嚴謹與創新。這個計劃由幾個主要的理念構成:「重建大羅浮宮,並將其全部用於博物館」。
  • 法國羅浮宮博物館向建築大師貝聿銘致敬
    新華社巴黎5月17日電(記者唐霽)法國羅浮宮博物館17日發表新聞公報,向剛剛逝世的知名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致敬。公報說,羅浮宮館長讓—呂克·馬蒂內和全體工作人員對貝聿銘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在貝聿銘漫長而輝煌的職業生涯中,作為富有遠見的建築師,他對羅浮宮博物館的設計是一個標誌,他在保持原有建築風格延續性的基礎上,大膽地把這座自12世紀起修建的宮殿帶入現代化。」公報介紹說,貝聿銘於1983年被法國委任負責羅浮宮擴建,他設計了頂部為金字塔形狀的地下中央接待大廳,從這裡可直接進入羅浮宮博物館的三個展館。
  • 偶遇(二十三)——近瞅篇·法國(上篇)
    偶遇(二十三)——近瞅篇·法國(上篇)2019年4月歐洲行。法國全稱法蘭西共和國,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該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
  • 假期流行好去處,歐洲舉世聞名的博物館,法國羅浮宮
    好了,話不多說,開始我們今天的話題吧——有這麼一個地方,它為於一個歐洲國家的心臟,有著接近上千年的歷史,而且是世界上的四大聞名博物館之一,想必說到這裡,小夥伴們已經猜到一大半了吧~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法國羅浮宮。羅浮宮呢,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巴黎的中心位置,據史料記載,這座博物館已經經歷了八百多年的時光了呢!
  • 全球七大國家博物館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
    羅浮宮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塞納河畔的羅浮宮,擁有超過40多萬件的藝術珍藏。這座由原來的法國王宮改建的宮殿式博物館,目前是世界上最奢華的博物館之一。羅浮宮博物館簡介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檔次之高堪稱世界一流,是法國最大的王宮建築之一!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始建於1204年,歷經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
  • 羅浮宮等法國七大博物館珍藏在臺北展出
    新華網臺北1月19日電(記者 李惠子、陳斌華)「西方神話與傳說——羅浮宮珍藏展」19日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大樓開幕,展出來自法國七大博物館的100組(件)繪畫、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