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色佳、翡冷翠……胡適、徐志摩等為何這樣翻譯這些地名?

2020-12-18 北晚新視覺網

回顧百年的新文學史,一定會提到胡適(1891-1962)這位先驅。1917年他發表《文學改良謅議》,1918年發表四首新詩,1919年發表《談新詩》,一年一「驚喜」,都是開風氣的作為。另一個作為,比三個「開風氣」更早的是,他把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所在的紐約州小城"Ithaca"翻譯為「綺色佳」。在諸多新文學家中,他可能是歐美地名美妙雅致翻譯的「帶頭人」。這種翻譯上的「審音度義」,往往含蘊翻譯者的主觀情意,譯語的音義俱佳,受眾的耳目無不為之觸動。胡適1910年入讀康奈爾大學,校園湖光山色,讓人享受其幽美綺麗,「綺色佳」真是個佳譯。

黃維樑

吳題178 吳大羽

希臘的史詩故事中,奧迪修斯將軍經過十年徵戰,「木馬屠城」一役大敗特洛伊後,班師返國,要回到家鄉Ithaca。回國途中災難困厄不斷,蹉跎十年,一直念著家園草青青。「歐美,歐美」,歐洲文化影響美國深遠;美國東部的地名,如New London(新倫敦)、New York(紐約,直譯「新約克」)、Ithaca,或原名不動,或冠以「新」字,都讓我們隱約體會到當年美國新移民的文化鄉愁。

胡適風流倜儻,一生有好幾個情人。在康奈爾大學讀書時結識艾迪絲·韋蓮司(Edith C. Williams)女士,有胡適研究者出版了《胡適深情五十年》,記述他們兩人續續斷斷續續的情絲。當年紅袖添香,蓮香嫋嫋,胡適心情怡悅,和譯名一樣美好。據說韋蓮司女士是胡適1914年6月認識的,綺色佳的「處女秀」在此之前還是之後出現,還要依照胡適的「小心求證」說好好研究一下。長居溫哥華的香港女作家亦舒,有愛情小說名為《綺色佳》,書名顯然來自胡適。

同為留美學生,在麻薩諸塞州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求學的冰心(1900-1999),對當地一個小湖Lake Waban的漢譯,投射的心情就與胡適不同了。大概是1923年,冰心在她的《寄小讀者》中這樣描寫湖景:「湖上風來……水面閃爍著點點的銀光,對岸義大利花園裡亭亭層列的松樹,都證明我已在萬裡外。Lake Waban,諧音會意,我便喚她『慰冰』。每日黃昏的遊泛,舟輕如羽,水柔如不勝槳。……我在湖上光霧中,低低的囑咐它,帶我的愛和慰安,一同和它到遠東去。」我記得在別的文章裡,冰心寫她因病住院,時日寂寥,常觀望醫院外的Waban湖;湖水微波傳情,好像可以給她一些安慰,所以把湖名翻譯為「慰冰湖」。

先留美後遊歐的徐志摩(1897-1931),其詩《翡冷翠的一夜》令「翡冷翠」一夜成名。翡冷翠依據的是義大利文Firenze的發音,此城英文作Florence,即通常的漢譯「佛羅倫斯」。此詩以女子的口吻(論者認為是陸小曼的口吻)傾訴心聲,有愛情、離別與死亡的糾結矛盾。寫詩的時候,徐志摩人在翡冷翠,但詩中說話者(即該女子)不在此地,以「翡冷翠的一夜」為名,似乎有點文不對題。然而,詩中情懷悽冷悲苦,有「夜黑」和「冷心」等字眼;這個歐洲文藝復興的璀璨名城,被多情的徐志摩「青睞」為冷豔的翡翠,簡直是「私心自用」!是年六月寫了此詩,七月又有《翡冷翠山居閒話》一文;Firenze的冷豔,於是定了調。

地理書和學術論著中,佛羅倫斯是這個城市的正名;詩人墨客,特別是喜愛徐志摩的,則擁護翡冷翠這個別號。翡冷翠這妙譯一經確立,就堅硬如翡翠這種「硬玉」。不過,余光中(1928-2017)認為這塊玉有大瑕疵。2010年夏天他遊覽佛羅倫斯(臺灣和香港的一般寫法),回臺後撰長文為記,第二段就提出批評:「徐志摩遊學歐陸,把佛羅倫斯的義大利文原名Firenze譯成『翡冷翠』;大家豔羨不已,認為絕美。其實這譯名根本不合真相,因為佛羅倫斯在鳥瞰之下,鱗次櫛比,起伏綿延著一片陶紅的屋頂,看得人眼熱頰暖,根本不冷,更不翡翠。」長文分四天在《聯合報》副刊連載,餘氏隔代「嗆聲」,編者摘錄這裡所引片段,作為餘文開首的「吸睛」雋句。通篇文章中,餘氏棄翡冷翠而用佛羅倫斯之稱。

翡冷翠之名,隱含翻譯者當時並不溫暖的心情;有類似心情的另一個妙譯是周策縱(1916-2007)的「陌地生」。周氏1948年赴美留學,其博士論文內容是五四運動史,論文修訂後1960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書,深受好評;可是謀求教職並不順利,過了好幾年,才得到位於Madison市的威斯康辛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東亞系聘任。周策縱操湖南口音頗重的英語,向洋青年講學府中「冷門」的中國文學,學生聽到杜甫,會誤以為是超市賣的中國食品豆腐。他在大學的小城難免有「離散」(diaspora)情懷,把住所稱為「棄園」,把所在的街道Mindon Road翻譯為「民遁路」,有詩句曰「久客真如棄」;主觀心情投射到客觀世界,於是小城Madison成為格格不入的陌生地,而他是這個陌生地方的書生。「陌地生」的來源在此。這三個字也有這樣解釋的:「生活在陌生地方的家園」。

西方的存在主義思潮,20世紀上半葉起席捲文藝世界;存在主義作家加繆的小說《異鄉人》(也有翻譯為《局外人》的)在1942年出版,影響深遠。心理的「異鄉」之外,真正現實世界的異鄉人周策縱,有此「陌地生」的妙譯,很可理解。威斯康辛大學校園有秀氣的小湖Lake Mendota,這個湖在該校華人留學生中,可以是:夢到他?夢到她?夢到她(夢到中國:效洋法,可用「她」指稱國家)?解釋之妙,存乎一心。美國University of Iowa 中的地名,有翻譯成艾奧瓦、愛奧華、愛荷華、愛我華的。愛我華?在美國愛我中華,可說是異鄉人愛國的一種特殊情感。

社會學者、香港中文大學前任校長金耀基(1935-)能文,其散文中有「麥穗秋色」一詞;如果單獨看此四字,會以為這是一幅印象派繪畫的名字。金氏喜歡秋天,寫作此文時,大概是他生命中事業豐收的金秋時節,乃有此個性化翻譯:「麥穗秋色」就是Massachusetts;一般的翻譯「麻薩諸塞」,又「薩」又「塞」,真煞風景,怎能和作者的唯美情緒匹配?

審音度義的翻譯之妙,存乎一心。對地方的感受,可「冷」可「陌生」,可以等待安「慰」,也可以欣喜其佳「色」,不管是在春情期,還是秋收的季節。「綺色佳」、「翡冷翠」等等,歐美地名的漢語妙譯至少有百年的歷史了。這類妙譯,還有非地名的妙譯,有機會的話當續說。

(原標題:綺色佳、翡冷翠……)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綺色佳、翡冷翠……胡適、徐志摩等為何這樣翻譯這些地名?
    另一個作為,比三個「開風氣」更早的是,他把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所在的紐約州小城"Ithaca"翻譯為「綺色佳」。在諸多新文學家中,他可能是歐美地名美妙雅致翻譯的「帶頭人」。這種翻譯上的「審音度義」,往往含蘊翻譯者的主觀情意,譯語的音義俱佳,受眾的耳目無不為之觸動。胡適1910年入讀康奈爾大學,校園湖光山色,讓人享受其幽美綺麗,「綺色佳」真是個佳譯。
  • 把康奈爾大學譯為「綺色佳」 胡適或是歐美地名佳譯的「帶頭人」
    回顧百年的新文學史,一定會提到胡適(1891-1962)這位先驅。1917年他發表《文學改良謅議》,1918年發表四首新詩,1919年發表《談新詩》,一年一「驚喜」,都是開風氣的作為。另一個作為,比三個「開風氣」更早的是,他把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所在的紐約州小城"Ithaca"翻譯為「綺色佳」。
  • 綺色佳 一溪一壑,念及家鄉
    Ithaca如今的譯名是平淡如涼開水一樣的「伊薩卡」,多年以前它被胡適譯作「綺色佳」,正如胡適詩中所繪,Ithaca風景無雙,此譯名可謂信達雅。Ithaca亦被徐志摩譯作「伊的家」,大概是因為林徽因曾在此地學習生活。
  • 拜訪徐志摩詩文裡的「翡冷翠」
    第一次見「翡冷翠」這個詞,是在徐志摩的詩文裡。那時我還是個正在讀初中的小孩,滿腦子充滿著詩意的幻想,對這座城市卻一無所知。然而許多年後,命運竟把我從遙遠的亞洲帶到了佛羅倫斯身旁,看來這是我與佛羅倫斯特別的緣分。
  • 【文化】「愛琴海」「翡冷翠」是怎麼翻譯來的?
    有一說,源自這樣一個神話故事:忒修斯(Teseus)要去徵服克裡特島上的妖魔,臨行時對父王愛琴斯(Aigeus)說:「我降妖后,如能平安歸來,船上將升起白帆」。然而,忒修斯投身激烈戰鬥,竟把這一許諾忘得一乾二淨。他回來時,跟出發時一樣,依舊升著黑帆,奔向雅典。父王見狀,誤以為兒子已戰死,悲痛欲絕,便投海自盡。由此。
  • 胡適詩歌翻譯的「嘗試」
    從胡適翻譯的這些首詩歌看,愛情是他很關注的主題。這首詩將「愛情」的不能遏制、需要釋放的力量描繪得十分美好。其中或許有胡適內在的思緒,也有對於健康情緒的歌贊和張揚。     之後,胡適還在1924年和1925年,先後翻譯了英國作家哈代的兩首詩《別離》《月光裡》。
  • 拜訪徐志摩詩文裡的「翡冷翠」
    第一次見「翡冷翠」這個詞,是在徐志摩的詩文裡。那時我還是個正在讀初中的小孩,滿腦子充滿著詩意的幻想,對這座城市卻一無所知。然而許多年後,命運竟把我從遙遠的亞洲帶到了佛羅倫斯身旁,看來這是我與佛羅倫斯特別的緣分。
  • 徐志摩去世,胡適對陸小曼說:你的一切我包了!胡適為何要這樣說
    而徐志摩父母這邊呢?當初結婚,徐家父母就對陸小曼不非常滿意。他們心目中的完美兒媳乃是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因此,徐家是萬萬不會撫養陸小曼的。這樣的情況,是極其尷尬了。要知道,陸小曼的開銷,那可不是一般的大。比如說,陸小曼當初為了抑制病痛,就走上了吸大煙的道路。
  • 1923年的徐志摩:與胡適創立新月社 結識陸小曼
    車抵斜橋時,杭州一行人已等候在那裡了,船上加胡適、曹誠英、陶行知等共約十人,這一幫遊客向杭州灣進發,然後棄舟步行,逕往觀潮勝地鹽官鎮……  徐志摩與胡適 創立新月社  1923年伊始,徐志摩就收到一封詞鋒凌厲的勸誡信,寫信人正是乃師梁啓超。老先生為何如此激忿?
  • 陳毓賢:回顧胡適和徐志摩怎樣談白話詩
    胡適(左)徐志摩(右)徐志摩和胡適成摯友是他1922年從英國留學回國後的事。他次年六月第一次在胡適日記上出現,胡適當時自北大休假獨身在南方,說朱經農帶了徐的信來。不久徐回浙江奔祖母的喪,約胡適等一行人到斜橋觀潮,胡適攜了和他在杭州同居不久的曹誠英同去。十月胡適到上海一趟,常和徐與郭沫若論詩。
  • 舊文錄 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閒話
    ——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閒話》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像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以上來自百度百科等)
  • 中國最古怪地名、最令人無語地名、最搞笑地名...
    第二名:奶子房(北京):奶子房是老北京熟知的地名了年,因原是馬場,專門養馬產奶供應京城內的蒙古貴族,故而舊名為「馬奶子房」,但在民國期間正式定名為「奶子房」,現在由於規模擴大自然分成了「奶東村」和「奶西村」。
  • 【百科】中國最古怪地名、最令人無語地名、最搞笑地名...
    第二名:奶子房(北京):奶子房是老北京熟知的地名了年,因原是馬場,專門養馬產奶供應京城內的蒙古貴族,故而舊名為「馬奶子房」,但在民國期間正式定名為「奶子房」,現在由於規模擴大自然分成了「奶東村」和「奶西村」。
  • 最古怪地名、最令人無語地名、最搞笑地名...
    第二名:奶子房(北京):奶子房是老北京熟知的地名了年,因原是馬場,專門養馬產奶供應京城內的蒙古貴族,故而舊名為「馬奶子房」,但在民國期間正式定名為「奶子房」,現在由於規模擴大自然分成了「奶東村」和「奶西村」。
  • 翡冷翠、白堤火紛和黃永玉
    有幾本,光從書名上看就不一般,例如《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說說幾位比我還要老的老頭》。  塞納河在巴黎,畫家去過,可以理解。什麼是「翡冷翠」?  那是新月派詩人徐志摩(1897-1931)早年去歐洲時,給佛羅倫斯(Florence)起的一個中文地名。
  • 佛羅倫斯,徐志摩筆下的翡冷翠
    佛羅倫斯(英文:佛羅倫斯),又稱翡冷翠(義文:佛羅倫斯),兩者的差異只在於不同國家的發音,我比較喜歡徐志摩翻譯的「翡冷翠」,貼近義文發音
  • 徐志摩與歌德四句詩的六譯
    過了兩天,徐志摩收到胡適一封信。原來,從徐志摩那走後,胡適是一路琢磨。琢磨到手癢,他也將那四句詩譯了出來:  誰不曾含著悲哀咽他的飯!  誰不曾中夜嘆息,睡了又重起,  淚汪汪地等候東方的復旦,  偉大的天神呵,他不曾認識你。  胡適的翻譯,在押韻上用了功夫:一三、二四,讀起來順口了許多。
  • 渴望自由, 追求真理,徐志摩和他的新月派抒情詩
    01 文學成就徐志摩在康橋接受資產階級的貴族教育,開始文學著作翻譯。他翻譯了英國作家曼殊斐兒的幾個短篇,德國福溝的小說《渦堤孩》,法國中古時的一篇故事《吳嘉讓與倪阿蘭》,義大利作家丹農雪烏的《死城》,和伏爾泰的作品《贛第德》 。1923年3月,他發起成立「新月社」,同時在北京大學英文系任教。 泰戈爾訪華時,他陪同泰戈爾在大陸各地和日本、香港訪問。
  • 胡適詩歌翻譯的「嘗試」
    從胡適翻譯的這些首詩歌看,愛情是他很關注的主題。這首詩將「愛情」的不能遏制、需要釋放的力量描繪得十分美好。其中或許有胡適內在的思緒,也有對於健康情緒的歌贊和張揚。     之後,胡適還在1924年和1925年,先後翻譯了英國作家哈代的兩首詩《別離》《月光裡》。
  • 徐志摩第二次婚姻,走入了愛情的墳墓
    誰幫徐志摩說出了心聲: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一結婚,徐志摩就負責吐血養家,陸小曼只負責生活得貌美如花。陸小曼是北京名門之後,會說英語法語,會寫詩會畫畫。難怪胡適說,陸小曼是不可不看的一道風景。這樣的婚姻,簡直可以拿來給門當戶對做名詞解釋。徐志摩是王庚的朋友。王庚與陸小曼結婚後,去了哈爾濱任警察廳廳長,把不願意去東北的陸小曼託付給了徐志摩。一個是寫詩的離過婚的單身漢,一個是社交圈裡的花旦。還能不出事嗎?當時,京城把徐志摩與陸小曼的不常規的愛情,叫做翡冷翠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