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由於國內的鞋履市場的不景氣,再加上電商興起等多重因素,百麗宣布以531.35億港元折價出售。這一價格相較於巔峰時1500億市值,縮水了近千億。當時的人們感嘆,曾經的鞋王就此隕落了。
然而僅僅兩年後,就在2019年的雙11,百麗國際鞋服交出了一份驚豔的成績單。在線上電商平臺1天的銷售額突破了10個億,線下同比增長25.5%。成為全國鞋品牌的銷量冠軍。昔日的中國鞋王,宣告王者歸來。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百麗國際,旗下擁有百麗(Belle)、思加圖(STACCATO)、天美意(Teenmix)、真美詩(Joy&Peace)等十多個鞋類品牌。除此之外,還代理經銷耐克、阿迪達斯、彪馬等一線運動品牌的服飾。
說起這家企業,就不得不提及其創始人鄧耀,這位香港富豪從事鞋業長達六十多年。他出生於一戶普通人家,十幾歲就進入皮鞋廠當學徒工。工作10年期間,憑藉勤勉踏實的奮鬥,他擁有了自己的小型工廠。七十年代末國內的市場開放,鄧耀抓住這一機遇,與內地工廠合作生產女鞋,製成後再運回香港售賣,讓他賺得盆滿缽滿。
進入九十年代,鄧耀決意要開拓國內的市場,直接供貨給深圳及廣州的批發商。不過這種代理模式的控制力比較弱,導致冒牌貨很快出現並如影隨形。為了保護品牌,他決定要開設專賣店。並且對品牌重新包裝定位,主營時尚女鞋,對準了年輕的都市白領。
這一策略讓品牌很快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再加上佔領了商場和街邊店等渠道,01年的時候,百麗女皮鞋就奪得了全國同類產品銷量和銷售額的雙項冠軍。此後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而鄧耀的身價也水漲船高到了40億美元,成功躋身香港富豪榜前十。排在他前面的,絕大多數都是做地產起家的富豪。
當然,之後公司並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巔峰時期,它以平均不到兩天開設一家新店的速度瘋狂擴張。絕大部分的百貨商場,百麗擁有的店鋪達到了三分之一。「凡是有女人的地方,就有百麗!」這句話也成為品牌最真實的寫照。得益於此,公司市值一度達到1500億,成為國內當之無愧的鞋王。
然而電商的迅速崛起,衝擊到傳統商業的線下單渠道模式。品牌原先所倚重的線下渠道開始節節敗退,門店業績不斷下滑,不得不靠關店進行止損。直到最後,無法挽回的頹勢甚至讓百麗只能黯然退市。
正所謂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如今,百麗選擇積極擁抱電商及新零售。他們基於大數據分析,為線上定製爆款的打法,已被多次驗證卓有成效。與此同時,公司對供應鏈進行了優化升級,通過小步快跑的工作方式進行產品迭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消費市場。並且啟用了馬思純為品牌代言人,突出品牌形象的年輕化。
2019年,百麗拋棄了使用20多年的LOGO,轉而選用黑色配色。重塑品牌形象,也預示著他們將在彰顯個性與酷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以跟上年輕消費者的腳步。昔日的中國鞋王華麗轉型,未來還會帶來什麼樣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