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企業陸續復工復產,連朋友圈的「微商」也「復工」了,邛崍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當起「推銷員」「賣貨郎」「微商」,開始花式「帶貨」這是怎麼回事呢?
據了解,疫情發生後,由於市場和運輸的原因,四川省邛崍市部分蔬菜、水果出現了滯銷。邛崍市農業農村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積極與各大鎮(街)、機關單位和社區對接,第一時間通過朋友圈和微信群進行線上銷售。
「綠佳康」是邛崍一家種植、銷售有機獼猴桃的農業公司,在它的倉庫裡,堆放著大量待銷的獼猴桃。往年的這個時候,「綠佳康」的倉庫裡早已是「空空如也」。今年,這家年產量500噸、年產值高達2000多萬的農業公司卻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裡,迎來了銷售的寒冬。
在了解到綠佳康的銷售難題後,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王敏立即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裡發布了獼猴桃的銷售信息。很快,就接到了許多訂單。對照著訂單,王敏認真清點著待會要運輸的獼猴桃箱數。因其物美價廉,且提供送貨服務,通過「微商」訂購獼猴桃的人數和箱數也越來越多,這已經是王敏第三次到綠佳康「拉貨」。
代君全是四川省邛崍市高埂街道中安村的萵筍種植大戶,承包了村裡800畝地種植萵筍。相較於去年,萵筍的收購價格從一塊四跌到了五毛。與此同時,地裡還有700噸萵筍「沒有著落」。眼看著萵筍就要爛在地裡,代君全的心裡很是著急。
萵筍是當季蔬菜,家家戶戶都需要。只要連結好採銷渠道,就不愁賣不出去。同樣,農業農村局也是通過朋友圈轉發和微信群推廣的方式,為代君全家裡的蔬菜打開了銷路。
前期已經向農戶拉了8000多斤萵筍,現在超市和市新農司聯繫已經跟農戶籤訂了意向性合作關係。統計產品數量、確認客戶地址、拉貨運輸、上門配送,全流程參與,一條龍服務。正是因為「服務到家」,王敏和同事搭建的「微商銷售」模式才特別受市場歡迎。
據悉,自「微商賣貨」行動開展以來,農業農村局已為30餘戶果蔬種植戶提供了銷售幫助,累計賣掉3000噸農產品。下一步,邛崍市打算與批發市場、電商相結合,積極幫助農戶銷售滯銷的蔬菜和水果。
(圖文:王良勇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