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過奧黛麗·赫本主演的愛情電影《龍鳳配》,你可能會對裡面出現過的「舒芙蕾」印象深刻。一位老人關於愛情充滿智慧的言語,把舒芙蕾和愛情聯繫在了一起。電影裡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一個陷入熱戀的女人,會把舒芙蕾烤焦。
而赫本飾演的女主角呢,她做的舒芙蕾根本就沒有烤,是完全生的。她痴戀著一個富家公子哥,直到電影後半程才漸漸放下這段「孽緣」,望向那個真心實意對她的人。赫本在片中的服飾、氣質十分亮眼,留下了許多令人難忘的片段。
舒芙蕾(法語:Soufflé),名字來源於法語中一個動詞souffler的過去分詞,意為「使充氣」或 「蓬鬆地脹起來」。剛剛烘烤出來的舒芙蕾蓬鬆輕盈、入口即化,然而在出爐幾分鐘後,外形就會隨熱氣的散去迅速塌陷,獨特的輕盈口感也不復存在。賞味期僅有5分鐘哦,請務必加快食用的速度。若要用來招待客人,可以宴客前把材料準備好,要吃就現做現烤。
舒芙蕾可以在任何一種器皿中製作,不過傳統上則是在陶製小乾酪蛋糕模子準備的。做的器具需要塗上厚厚一層黃油,以使混合好的配料因烤箱的熱量而膨脹起來。也會在器具上撒上薄薄一層麵粉(做鹹舒芙蕾)或一層糖(做甜舒芙蕾)。
舒芙蕾可以作為主菜或甜點。舒芙蕾根據加入配料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口味,如奶酪、巧克力或檸檬,不同的口味也可以通過加入水果味的烈酒而獲得。
據說它是1782年一名法國廚師Antoine Beauvilliers 發明的,也有幾款不同的配方出現在Louis Udes 法國廚師烹飪書裡。1841年, Caremes皇家巴黎西點廚師把蘇芙蕾配方研究和改良,這時才最終發現它膨脹和下陷的原因,在那之前,廚師們看到它都覺得很害怕。
這是一款傳說中的高級法式甜點,我不禁躍躍欲試了,現在就動手試做吧!我使用的是Pierre Herme大師的配方,他被譽為甜點界的畢卡索,是我們眼裡的廚神~
這是他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甜點品牌店
多年以前,我也曾懷著對「舒芙蕾」這個甜點頂禮膜拜的心情做過一次。或許是由於它需要現做現烤,餐廳裡很少有售賣。我從未品嘗過這款美食,不免充滿了好奇,它會是什麼味道呢?據文字描述,它是蓬鬆的、充滿空氣感的,用勺子舀下去,會有「咻哇」的聲音。
令人感到可惜的是,第一次製作並沒有成功。儘管高出了模具幾釐米,麵糊光滑細膩,裡面卻是生的!當我用勺子舀下去,發現生麵糊時,難免對自己和這種甜點產生了懷疑。難道它就該是這樣的嗎?
今天的這一次製作,我知道自己成功了。由於拍照不夠迅速,再加上原方「只加入六分滿」的要求,並沒有高出模具太多,甚至凹下去了一些。那麼味道呢?
勺子舀下,發出了令人驚奇的「咻哇」聲,那是美妙的氣泡破碎的聲音,也體現了它無比輕盈的口感。宛若精靈在舌尖上舞蹈,蓬鬆綿軟,檸檬的酸味和香氣四溢開來。
烹飪過後,房屋中滿是檸檬、黃油、糖混合的香味。我開玩笑地說,只需要聞一下,下午的慵懶和壞心情就跑光了,只剩下心底的幸福。
甜點表面,點綴了燒成褐色的檸檬片,薄荷葉和薄薄一層糖粉。裡面則加入了新鮮的檸檬汁和檸檬皮。
最後為大家奉上配方,想動手嘗試的小夥伴可以做起來啦~
P.H.版檸檬舒芙蕾
準備材料蛋白糊:蛋白2個、細砂糖13克奶蛋糊:蛋黃2個、細砂糖15克、檸檬汁(半隻的量)、牛奶100毫升、軟黃油33克、低筋粉10克、玉米澱粉5克、鮮檸檬皮2克(擦絲器刨皮)
製作方法1. 烤箱預熱200度,模具內壁抹上黃油,撒上糖,待用。對模具做一下這樣的處理,是每一個舒芙蕾製作都需要的。因為這樣舒芙蕾才能沿著模具的內壁攀爬,並漲發出模具外。
2. 取一個不粘鍋,用小火加熱黃油,融化後,加入過篩的低筋麵粉和玉米澱粉,用手持打蛋器攪拌。攪拌均勻後,倒入牛奶和15克的糖,持續攪拌,注意切勿燒焦,麵糊至細膩無麵粉顆粒即可關火,加入檸檬汁拌勻,待涼。3. 將蛋黃倒入放涼的奶糊中,用手持打蛋器攪拌均勻,加入檸檬碎,待用。
4. 將蛋白和糖打發至硬性發泡,這個步驟和製作戚風蛋糕的蛋白糊是一樣的。可以在打蛋白糊的時候加入些檸檬汁,避免消泡。5. 將奶蛋糊和打發好的蛋白糊混合翻拌均勻即可。切記不要過分攪拌,以免蛋白糊消泡。可以按照戚風蛋糕的製作方法,分三次將蛋白糊加入奶蛋糊中。6. 將麵糊倒入模具中約6分滿,用水浴法烘烤(就是隔水烘烤)35分鐘左右,蛋糕體呈冒出模具1/3即可,出爐即食。因為時間長了會慢慢塌縮的。
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