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中,為何10天幹以「甲」為首,12地支以「子」開頭?

2020-12-23 源易緣

傳統文化中,為何10天幹以「甲」為首,12地支以「子」開頭?

中國的傳統《易經》文化,博大精深,但萬變不離其宗,始終離不開12天幹和地支的循環搭配。

這些天幹和地支是怎麼來的?

宋朝易學大師徐子平,編寫的古籍《淵海子平》一書中談到,這與上古時期的聖賢智慧有關。

「蓋聞天地未判,其名混沌,乾坤未分,是名胚腪,日月星辰未生,陰陽寒暑未分也。在上則無雨露,無風去,無霜雪,無雷霆,不過杳合而冥冥。在下則無草木、無山川,無禽獸,無人民,不過昧昧而昏作。是時一氣盤中結,於是太易生水,太初生火,太始生木,太素生金,太極生土。」

上述文言中談到,在此天地混沌如胚胎狀的生命一樣,自然萬物一切還處於蒙昧狀態。太易指的是一片虛無階段,先天生出了五行水,故水數為「1";太初指的有氣無體階段,先天生出了五行火,故火數為「2」;太始指的是有形無質階段,先天生出了五行「木」,故木數為「3」;太素指的是有質無體階段,先天生出了五行金,故金數為「4」;太極指的是形體兼具階段,先天生出了五行「土」,故土數為「5」。

自從盤古開天闢地之後,分出陰陽二氣,陽氣輕清上天,陰氣重濁為地。陰陽相承,是生「兩儀」,化成天地萬物,隨後聖賢愚昧兩分,遂有君臣父子之分,禮樂衣冠之制。

上古時期,自從聖賢出現後,人們從和睦安寧、無憂無慮、平等自在的原始生活,進化到了尊卑、貧富有別的時代,也開始為了名利而爭鬥不斷。

四大名著《西遊記》裡,如來佛祖在向孫悟空談到金翅大鵬雕的來歷時,曾稱:自那混沌初分,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生之時,最惡,能吃人,四五十裡路,把人一口吸之……

神話故事裡,有拯救蒼生的正神福神,也有危害三界的妖魔鬼怪,奸佞四處橫行。

軒轅黃帝為了解蒼生之苦,與蚩尤大戰涿鹿,即使流血百裡,也不能取勝。於是黃帝向上天齋戒築壇祭祀,方丘禮地。於是上天降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天幹,同時降下了「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地支。

黃帝受天地感興啟發,將天幹布象於天形,將地支布象於地形。因此,天幹,又稱為「天」的形態,地支又稱為「地」的形態。天幹地支融合一在起,用來治理天下。

當時,擔任史官的大撓氏,將幹支組合搭配,確定了幹支的陰陽和五行。

那麼,古人為何將10天幹以「甲」為首,12地支又以「子」開頭呢?每個幹支各代表了什麼,所包含有哪些寓意?今天,「源易緣」就總結傳統文化知識來談談這些話題。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不會有甲丑年、乙寅年?天幹地支搭配的規則說明
    但地支有12個,現在才用了10個來,那麼就接著用第11位的「戌」跟「甲」搭配,組成「甲戌年」;接著下一年就是「乙亥年」;再往下天幹輪轉到「丙」了,但地支12個用完了,那麼地支也轉過頭來從「子」開始第二輪的使用,因此這一年就是「丙子年」接著往下「丁丑年」……一直到「癸亥年」。
  • 10天幹,12地支的來歷和含義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物質都具有「陰」「陽」雌雄兩性,因此五行也同樣具有陰陽雌雄兩性,如果把五行分成陰陽兩性就是: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這就是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來歷。十天幹也是古代人們用的十進位數。
  • 天幹地支與五行學說,在曆法和傳統文化中能否持續傳承
    在大自然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周期循環時。古代天文曆法中的年輪六十甲子也是在周而復始的循環中。今年,2020年輪到了天幹地支庚子年。今年的天幹是庚,五行屬金。今年的地支是子,五行屬水。就象生孩子一樣,五行學說中,天幹金生地支水,是地支洩走了金的母體精華,從而形成地支水能量洪大。天幹地支是中國傳統曆法的記載方式。每期開獎日的天幹地支會對開獎號碼產生影響嗎?玄莊策馬不迷信,只以數據統計來進行分析比較,以客觀實踐來闡明觀點。
  • 高大上:天幹地支計算方法
    十天幹: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 公元紀年與天幹地支的換算
    公元紀年與天幹地支的換算 將天幹地支編號如下:天幹: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4 5 6 7 8 9 10 1 2 3地支: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 怎樣知道年份的天幹地支
    地與支相連,就叫地支,合起來就叫做天幹地支了。古人用天幹地支表示紀年方法,他們那時候沒有公曆,「五歲學童能推甲子」推一個天幹地支,當然容易啦。我們現在很少人會關注陰曆了,所以推出年份的天幹地支,比較蒙圈。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公式一套,就出來了,也不用查萬年曆了。
  • 天幹地支,六十花甲子
    天幹,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字計序符號,共10個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循環使用。天幹最晚在先商已經開始,明顯的證據是商族領袖之稱號為上甲、匸乙、匸丙、匸丁、主壬、主癸。正式將這十個符號命名為天幹應該與地支有關:幹為主幹,支為分支,兩個相對的命名應當是一起出現的。在商朝開始出現天幹與地支配合用以紀日,使用幹支紀年要更晚一些。 關於天幹何來說法眾多,其中一種是古人根據事物十個狀態排序以定的,視為循環。
  • 奇門遁甲中天幹地支是什麼?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又稱為「幹枝」,就好比樹幹和樹枝,幹強枝弱,以幹為主,幹支是我國古代人民用來記錄年,月,日、時的符號,因為古代計時不是根據現代的陽曆來計時的,它是用十天幹配十二地支來計時的,一個天幹配一個地支,年、月,日,時都用天幹地支計時,後來天幹地支的作用又延伸到生產生活中的很多方面
  • 天幹地支,你不得不知的傳統文化子醜寅卯-十二地支
    上期我們介紹了十幹(天幹)。《關於甲乙丙丁那些事,你不得不知的傳統文化》今天我們介紹十二支(地支)。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西方儒略曆(Julian calendar)為原型的所謂「公曆」早已取代了中、日、韓等東方古國的傳統「農曆」。就像「十二星座」逐漸取代」十二生肖「一樣。十二星座也在逐漸成為現代人精神必須品。」「西風東漸」是我們不得不去重視的事實。這也是中央不斷提出「傳統文化復興」其中的原因之一吧。
  • 奇門遁甲中的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源於樹木的「幹枝」,是代表時空體系的符號,古人用於記年、月、日、時、方位、數據等 ,年月日時為時間,方位為空間。幹支是中華始祖黃帝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探究五行之情,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天幹,作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地支。2.幹支分別有什麼含義?
  • 天幹地支怎麼使用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的紀年是天幹地支紀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天幹地支依次組合,組成了六十的一個循環,被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麼到底是怎麼組合,怎麼使用的呢?直接當做數進行使用。
  • 2020年文化常識入門—天幹地支紀年法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法。
  • 如何推算月份的天幹地支
    如何推算月的天幹地支我們這裡講的年月都是以陰曆為準的,並且陰曆中也不是以春節劃年,初一分月的。年的劃分以立春為準,也就是說,雖然是春節了,但如果沒有到立春,還不能算是下一個陰曆年。月的劃分也不是以初一為準,以農曆節氣為準。昨天說了年的天幹地支推算方法。還有比較好的方法。
  • 10天幹,12地支,10×12=120,而一甲子=60年—網友:我數學不好?
    兩相對比,顯然傳統農曆要比公曆麻煩、曲折很多,理解起來十分沒有效率。所以使用公曆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對傳統農曆造成了衝擊,但在更大的視角,則同農曆形成了相輔相成的關係。對於幹支紀年,我們都知道是古代十天幹(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一定的順序搭配、組合來表示年份的方法,我們常說的「一甲子」就是六十年,意味著一個幹支循環的結束,也意味著另一個幹支循環的開始。那為什麼「一甲子」不是120年而是60年?10乘以12不是120嗎?
  • 八字學堂:天幹地支的關係集錦
    一般的命理書籍,已經把五行長生演變為十天幹長生,並加以分類為陽幹長生和陰乾長生《子平真詮》書中就講到這一種陰陽生死,因為它和天幹的關係密切,也即十二長生生旺墓絕學說,它的由來是很古老的。
  • 天幹地支五行屬性
    天幹地支產生炎黃時期,天幹地支紀年法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曆的正月初一。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生辰八字五行是指八字的天幹地支五行。天幹地支根據中國五行理論,字的五行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共五種五行屬性,每個漢字對應一種五行屬性。
  • 天幹地支及生肖,你又知道多少?
    今天就給大家po一些關於十二生肖及天幹地支的知識,希望以後有人提起的時候你可以露一手給他們看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醜(牛)、寅yín(虎)、卯mǎo(兔)、辰(龍)、巳sì(蛇)、午(馬)、未(羊)、申(猴)、酉yǒu(雞)、戌xū(狗)、亥(豬)。
  • 「秒懂」天幹地支紀年法
    天幹地支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十天幹: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10 11 0 1 2 3這裡地支是12支,並非10支,不是10進位了,顯然不能直接使用尾數來對應編號查找地支了,12為一個輪迴,我們需要先求任意一年的除以12的餘數,然後用餘數再找編號,即餘數定地支。
  • 金口訣中怎麼利用天幹地支
    金口訣怎麼利用天幹地支 中天易張永紅整理 天幹地支是中國曆法中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表達形式,也是我國古代人民研究自然界和社會界相互關係的數學符號, 並為易學預測體系奠定了數理基礎,在溝通各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繫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橋梁作用。
  • 讓你三分鐘記住天幹地支(天幹篇)
    十天幹: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