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事兒】通訊員謝松林訊:11月26日,隨著廈航MF8518航班起飛前往廈門,廈門航空及旗下河北航空在虹橋國際機場全部航班,正式轉至1號航站樓運營。
據廈航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優化虹橋機場資源分配和航班時刻分布,提升航空公司運行環境和旅客服務體驗,虹橋機場與廈門航空於今年3月啟動了廈航集團轉場至1號航站樓的相關工作,期間經過了近一年的準備和測試工作,在硬體設施、系統建設、服務舉措等方面聯動升級,高效、順利地實現轉場運行。記者在現場看到,1號航站樓D島01-03號是這兩家航空公司專屬人工值機櫃檯,旁邊D04-07號是4臺自助行李託運設備,另外還有8臺自助值機設備,旅客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自助或人工服務,雖然轉場首日旅客數量較多,但現場乘機手續辦理效率很高,完全可以滿足便捷出行需求。機場的便利條件與航空公司的服務升級,也將為廈航、河北航進出港旅客帶來新的服務體驗。
全流程自助服務體驗佳
1號航站樓在去年10月完成升級改造,是國內首個啟用全自助乘機流程的航站樓。此次廈航、河北航配套的自助值機設備和自助託運櫃檯,使乘機旅客通過刷有效乘機證件,便能完成值機選座和行李託運,隨後便可通過安檢自助驗證閘機進入候機廳。得益於科學合理的設計,1號航站樓從值機到登機口的徒步距離很短,旅客無需「長途跋涉」。登機口設有20臺自助登機設備,持身份證的旅客可以方便地進行人臉識別登機,實現「值機—託運—安檢—登機」全流程無縫自助,整套流程體驗下來,效率相比傳統方式顯著提升。廈航、河北航同時也在現場設有3個人工值機櫃檯和1個售票處,為旅客提供人工值機和售票、退改籤服務。廈航還專門在7號門旁設置了行程單自助列印設備,需要行程單的旅客能夠方便地進行自助列印。
綜合交通配套完善便捷
1號航站樓的綜合交通配套經過改造,便利度和通達度進一步提升。航站樓與城市高架路網實現對接,對社會車輛和計程車實施了分流,行車線路清晰順暢,旅客自駕或打車進出進航站樓十分方便;兩層地下停車場和一個室外停車場通行便捷,在使用上可充分滿足目前的旅客需求。航站樓向外延伸至交通中心,集合地鐵、公交車、計程車等交通方式在同一空間內,有效縮短了換乘距離,提高公共運輸使用率。行李手推車服務延伸到了地鐵10號線站點上,攜大件行李的旅客換乘地鐵更加省時省力。據悉,廈航後續也將策劃推出相應空鐵聯運產品,充分利用1號航站樓便利的綜合交通配套,為上海周邊旅客帶來更多便利。
廈航還將在1號航站樓加快設計建設廈航集團高端旅客專屬休息室。高端旅客休息室位於1號航站樓出發廳的夾層,使用面積509.5平方米,計劃設置旅客座位數為80個,尖峰時段旅客接待量為100人次左右,完全能夠滿足高端旅客的商務需求,投入使用後將在環境元素、服務內容、文化內涵上充分體現廈航服務的特色和質量。
廈航品牌持續發力上海
廈門航空目前已經擁有206架飛機(含旗下河北航空、江西航空),運營覆蓋全國主要城市、輻射東南/東北亞、連接歐美澳三大洲的400多條境內外航線,是中國唯一、世界少有的連續32年盈利的航空公司,連續6年被評為國內「最佳航空公司」,也是全球民航唯一與聯合國開展可持續發展目標合作的航空公司。今年9月,廈航設立上海分公司,是繼國航、南航之後,第三個在上海設立分公司的航空公司。目前,廈航從上海始發的航線有深圳、廈門、福州、泉州、重慶、天津、長沙等9條。據悉廈航也將依託上海分公司逐步規劃建設「長三角運營總部」,遠期運力投入將達50架以上,有力融入國家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為旅客帶來更加安全、高效、舒適的旅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