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態護林員的多種角色(上接1版)

2020-12-15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上接1版)

  墨玉是全疆第二大人口縣,處於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全疆經濟社會發展最滯後、貧困程度最深的縣。買買提明說:「如果沒有生態護林員的政策,墨玉脫貧非常艱難。而現在,無論是政府還是群眾,對如期脫貧都很有信心。」

  在墨玉縣阿克薩依鄉阿魯艾日克村,41名生態護林員所在的41個家庭,共190人,年人均收入6400元以上,2018年這個深度貧困村已經脫貧摘帽。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扶貧攻堅大數據平臺上可以看到,目前新疆選聘的2.1萬名生態護林員全部都是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這2.1萬名生態護林員,將帶動8.4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學技

  5月14日,在洛浦縣恰爾巴格鄉阿依丁庫勒村的核桃林裡,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科院來的教授伊麗米努爾正在用維語給生態護林員們講課。時而剪枝,時而嫁接,學員們聽得聚精會神。教授還會提問,現場互動。田間課堂,氣氛熱烈。

  伊麗米努爾是海外留學的博士,在她看來,能在這林間地頭教貧困戶生產技術,是她最有成就的事。

  僅在南疆地區,像伊麗米努爾這樣「下鄉」的林果專家就有105名,他們技術培訓的學生主要是生態護林員。

  洛浦縣的生態護林員如則託合提·薩吾提說,2018年2月選聘成為生態護林員以來,已經接受了30多次培訓。過去對林果管理只知道些皮毛,現在他已經基本掌握核桃生產全過程的各項技術。

  洛浦縣還編寫了《林果業標準化管理手冊》,以插圖和文字說明結合的方式,製作成口袋書,生態護林員人手一冊,隨身攜帶。

  洛浦縣成立了「好幫手」科技扶貧林果業專業技術服務協會,形成三級服務體系,一級協會在縣,抓管理,搞督查;二級協會在鄉,帶隊伍,抓培訓;三級協會在村,田間地頭做示範,發動群眾學技能。洛浦聘請25名林果業土專家帶隊,將全縣985名生態護林員分為25個組,以師傅帶徒弟的模式,以田間學校的方式,對生態護林員進行林果標準和管理全周期的培訓。

  洛浦縣制定了一個主要針對生態護林員的培訓計劃,即培訓一批職業農民、培訓一批專業農民、培訓一批科技明白人。

  生態護林員學技術,是整個新疆的特色。各地將生態護林員隊伍和現有農民技術員隊伍結合起來,組成林果管理技術服務隊。很多貧困戶因為當上了生態護林員,而成為土專家,成為當地「帶不走」的服務隊。

  扶志

  託合提庫爾班說:「生態護林員的工作雖然辛苦,但是不苦沒有好日子過。」

  巴伊麥說:「當上生態護林員,學了好多技術。」

  喀迪爾說:「政府天天到家裡來問,有沒有啥困難,當上生態護林員我家啥困難都沒有了。」

  在新疆,當上生態護林員的貧困戶,都幹勁十足。

  5月的新疆豔陽高照,又曬又熱。生態護林員蘇提邁在林子裡幹完活,還要回家給兩個孩子做飯。家門口白桑葚樹上的果子已經熟了,她熟練地摘上一小碗,等孩子們放學回來吃。

  作為為數不多的女性生態護林員,蘇提邁幹活不比男人差。她最大的心思就是當好生態護林員,學好技術,早日脫貧,過上好日子。

  在生態護林員的帶動下,老百姓也學到了很多林果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林果業提質增效從政府主導演化成百姓主動。和田市林業局局長阿布力米提說,自從實施生態護林員政策後,很多林業工作在縣鄉村的落實也更加順暢了。   

  新疆作為邊疆民族地區,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特別是南疆,是新疆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生態護林員政策給南疆帶來了新風貌。行走在南疆多個縣鄉村,記者看到的是硬化的道路,整齊的庭院,綠油油的林果,有事做的百姓,有奔頭的生活。

  在南疆,隨處可見脫貧攻堅倒計時牌。還有500多天,新疆的生態護林員以及他們的家庭,將過上嶄新的日子。

相關焦點

  • 賀蘭山護林員:腳板築牢防線見證生態變遷
    走進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們向記者講述了賀蘭山生態保護的動人故事。故事裡,這些可愛的護林員自豪地稱自己是賀蘭山人。 一個人的堅守——把一草一木繫心頭 鄭自福是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蘇峪口管理站的一名護林員。
  • 商洛貧困生態護林員家庭年收入超萬元
    商洛市結合脫貧攻堅扶技扶志扶智和護林員崗前培訓,印發了核桃、中藥材種植技術手冊和政策文件彙編,採取舉辦培訓班,現場培訓,一對一、面對面宣講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核桃、板慄、中藥材、林下種植養殖等產業綜合管理技術培訓,使每名生態護林員掌握了一門以上林業實用致富技術。目前,全市共舉辦生態護林員培訓班277期,培訓護林員8247人次,實現了全市生態護林員全覆蓋。  發展一畝以上經濟林園。
  • 鄭轉玉:大山深處的生態護林員
    「林子好了,對吸水保水、防地質災害等都有好處……只有喜歡才能幹好活,我既然選擇了當生態護林員,就要盡職盡責管好林子,竭盡全力地保護好自己轄區裡的每一棵樹……」這或許就是她對「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這句話最好的詮釋。鄭轉玉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如在縣林業局和林業站的指導下,善於總結的鄭轉玉探索創建了「1+3+4」生態管理工作法。
  • 管好用好林業資源(上接1版)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上接1版)  壓實責任保障落實。龍口市藉助「森林防火千人百村安居工程」,全面實行林業資源網格化管理,將管護責任分區分片落實到部門、鄉鎮和個人。各級林長和包村部門定期開展巡林活動,村級林長和護林員每周至少巡林1次,形成了橫到邊、縱到底的工作格局。  廣泛發動形成合力。
  • 最美護林員丨新疆張東權:愛林勝愛家 韶華獻青山
    最美護林員丨新疆張東權:愛林勝愛家 韶華獻青山 2020-10-14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市「最美生態護林員」擬推薦人選情況公示
    根據《關於在全市開展尋找「最美生態護林員」活動的通知》(贛市林辦〔2020〕7號)安排,經各縣(市、區)林業局推薦、尋找全市「最美生態護林員」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審查、市林業局黨組審核,擬確定李益軍等10人為我市「最美生態護林員」推薦人選。按照公平、公開、公正原則,現將擬推薦人選有關情況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 生態護林員上崗的戰略意義
    近日,獨山縣麻萬鎮123名新任生態護林員正式上崗,他們均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每人每年將獲得1萬元財政補助,通過生態護林脫貧。(據11月6日《貴州日報》)  貴州已全面啟動將貧困人口選聘為「生態護林員」工作,省林業廳已會同省財政廳全面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生態護林員指標分配工作。
  • 魯山縣四棵樹鄉:90名貧困戶當上生態護林員
    這次在村裡的推薦下,我當上了生態護林員,每月能領到500元補助。我感覺脫貧的信心更足了,幹勁更大了。」四棵樹鄉合莊村貧困戶於自立滿臉喜悅地說。 據了解,四棵樹鄉是林業大鄉,全鄉林地面積13.67萬畝,佔全鄉總面積的85%。日前,四棵樹鄉與90名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籤訂了《生態護林員聘用協議》,並進行了新任生態護林員崗前培訓。
  • 中央宣傳部、國家林草局等四部門部署開展「最美生態護林員」學習...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胡璐)中央宣傳部、國家林草局、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近日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最美生態護林員」學習宣傳活動。通知強調,學習宣傳活動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大力弘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宣傳我國百萬生態護林員在生態保護、脫貧增收,特別是在全面完成「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目標任務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充分展示新時代生態護林員的良好精神風貌
  • 平輿縣射橋鎮開展生態護林員知識培訓
    駐馬店網訊(記者 田瑞德 通訊員 單耀輝)為全面提高生態護林員隊伍專業素質,深入落實生態護林員工作職責
  • 秀山石耶鎮選聘貧困人口當生態護林員 助推脫貧摘帽
    華龍網2月21日16時訊(通訊員 黎帥 彭雪峰)近日,秀山自治縣石耶鎮為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關於「利用生態補償和生態保護工程資金使當地有勞動能力的部分貧困人口轉為護林員等生態保護人員」的要求,該鎮積極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
  • 城步:今年落實生態護林員護林資金1750萬元
    紅網城步站7月20日訊(通訊員 唐承元)7月17日,筆者從縣林業局辦公室獲悉:縣林業局、財政局日前聯合下發2020年中央財政、林業生態保護修復補償資金1750萬元,專門用於貧困鄉村生態護林員發放工資。據了解,通過縣林業局生態扶貧辦公室工作人員辛勤工作,今年以來,我縣在12個鄉鎮(場)共聘任貧困鄉村生態護林員生態護林員1750名。按1萬元/人/年標準發放工資。截至目前,縣林業局已發放2020年上半年度貧困鄉村生態護林員上護林補助工資875萬元;即縣貧困鄉村生態護林員在家門口巡山護林,也能人圴半年獲得補償工資5000元;與2019年上半年度持平。
  • 生態護林員勸阻村民抓野鴨起爭執 涇縣森林公安成功調解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4月15日下午17時許,涇縣森林公安局涇川森林派出所接涇縣涇川鎮城西社區一生態護林員報警,稱其在履行職務過程中被人「打」了。該所民警立即出警,將3名涉案當事人帶回了所裡調查,經辦案民警連晚詢問,終於查清了事情的原委。
  • 既是「管護員」又是「宣傳員」,河南2.6萬貧困人口當上生態護林員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慧記者2月15日從省林業局獲悉,我省生態補償扶貧取得重要進展,目前,已有2.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被選聘為生態護林員,帶動7萬多人穩定脫貧,取得「以林養人」和「護林脫貧」雙贏效果。我省生態護林員扶貧實施縣集中在大別山特困連片地區、秦巴山特困連片地區和沙區、灘區平原縣,這裡基礎設施落後、交通不便,經濟欠發達,群眾家門口就業困難,貧困發生率高。
  • 錦繡萬裡芙蓉國(上接1版)
    (上接1版)  船在水中行,鳥在溼地鳴。記者一行來到距常德城區僅45公裡的西洞庭湖。放眼望去,水域湖洲浩渺無垠,蘆葦搖曳、萬鳥齊飛。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資源保衛科科長彭平波說,前些年,西洞庭湖遍布歐美黑楊,那時區內候鳥不足萬隻。歐美黑楊全部清除後,2020年新記錄到鳥類20種、溼地植被8種、魚類1種,來西洞庭湖越冬的各類候鳥超過3萬隻。
  • 四川省舉辦2020年度生態護林員選聘培訓班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0月10日訊 為切實做好2020年度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9月28-29日,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在成都舉辦了2020年度生態護林員選聘培訓班。省林草局二級巡視員羅語國出席開班儀式並講話。
  • 一面「銅鑼」守山林——記上新集鎮黃才畈村生態護林員黃世華
    黃岡新聞網訊(通訊員毛紅平 李豔軍)2016年10月以來,黃世華一直被聘任為紅安縣上新集鎮黃才畈村生態護林員。三年多來,他堅守崗位,吃苦耐勞,巡護山林,守護綠色,全村沒有發生一起森林火災,沒有發生一起森林案件,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和當地群眾的認可。
  • 貧困人口被聘為護林員 神木47名生態護林員在守護青山中增收
    今年54歲的賀啟魚是該村2017年的脫貧戶,自從被聘為生態護林員後,他除了務農和養殖收入外,生態護林員崗位一年還能領到一萬元左右的工資,如今他不僅沒有返貧,日子還越過越好。2016年開始,神木市積極落實生態管護脫貧政策,根據《陝西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實施細則》,按照「精準、自願、公開、公正」原則,從全市具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選聘認真負責的貧困人口擔任生態護林員工作,確定月基礎工資700元,並根據月考核結果再核發績效工資200元。目前,選聘出在崗的生態護林員有47名,賀啟魚就是其中的一位。
  • 武隆後坪鄉:生態護林員選聘助力村民就業
    華龍網1月24日9時訊(通訊員 黃華傑)「我家有個九十多歲的老母親長期臥床需要人照料,沒有辦法出去打工掙錢,聽說貧困戶可以申請生態護林員選聘,我打算去報名。」重慶武隆區後坪鄉高坪村建卡貧困戶李樹文告訴筆者,護林員就在家附近巡山,提醒村民不要野外用火,這份工作既解決了就業問題,增加家庭收入也方便照顧老母親。
  • 樟樹林業局優先選聘貧困戶任生態護林員
    近日,樟樹市林業局組織召開全市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布置會,全力推進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目前已初選105名生態護林員,其中貧困戶22人。今年以來,該市圍繞脫貧攻堅總體目標要求,以「消除貧困,生態修復,保護環境,產業致富,改善民生,人地和諧」為生態扶貧的出發點,將扶貧開發與生態建設相結合,督促、指導相關鄉鎮(場)優先選聘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為生態護林員,使貧困群眾在生態扶貧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