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潛闖「龍宮」——南部戰區海軍某防救支隊大深度飽和潛水訓練見聞

2021-01-14 新華社客戶端

寒冬某海域,海面浪潮翻湧,水下暗流湧動。南部戰區海軍某防救支隊劉公島船已待機多時,準備進行大深度飽和潛水訓練。

此時,海水流速接近飽和潛水作業條件上限。

越是艱險地,越是練兵處。作業區內,3名潛水員在隊長楊和福的帶領下進入加壓艙備便。憑藉前期良好表現,他們從數百名潛水員中脫穎而出,即將共同發起一次極限挑戰。

該支隊擔負援潛救生、沉物打撈等使命任務,水下作業是關鍵環節。因此,飽和潛水訓練是官兵必須邁過的關隘。

「飽和潛水,就是創造出一種環境和條件,讓潛水員的體內充滿混合氣體至飽和狀態,待潛水員體內壓力與目標深度海水壓力平衡後,再將潛水員送至水下作業。」軍醫王義普介紹說。

隨著加壓艙操作員李玉良扭動閥門,管路中高壓氦氧氣體發出尖銳的聲音。加壓艙控制室內,報告聲、應答聲、設備低鳴聲此起彼伏。數小時後,加壓艙內壓力達到預定值。

「準備進入潛水鐘!」指揮員李剛的聲音堅定有力。這位曾打破亞洲飽和潛水紀錄的一等功臣說:「任何疏忽都可能危及潛水員安全,不能有半點鬆懈。」

操作員迅速將潛水鐘下放至水下目標深度。通過潛水鐘控制室的顯示系統,李剛清晰地看到楊和福在另外兩名潛水員協助下,已著裝完畢,準備出鍾巡潛。

「打開鍾底蓋平衡閥」「打開鍾底蓋」……李剛連續發出指令,楊和福開始向目標深度挺進。

「報告,水下流速較大,泥質底,能見度0.5米」「開始計時作業」……

李剛介紹,飽和潛水訓練是一項系統工程,一組潛水員下潛,身後有一個數十人團隊精準保障。

數小時後,4名潛水員搶在水下流速加大之前,完成水下計劃深度巡潛作業,順利返回。此次訓練,他們在高海況條件下成功採集多組重要數據。

「今後我們將常態化進行飽和潛水訓練,培養更多具備飽和潛水資質的優秀潛水員。」訓練結束,該支隊領導說。(曾行賤 張東傑)

編輯:王楠楠

相關焦點

  • 海軍某防救支隊開展飽和潛水訓練
    飽和潛水是一種在大深度條件下,開展長時間作業的潛水方式,在救援失事沉沒潛艇行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南部戰區海軍某防救支隊在南海某海域連續進行多日飽和潛水訓練,成功實施了大深度飽和潛水,為今後遂行援潛救生任務、長時間水下作業打下基礎。
  • 南部戰區海軍某防險救生支隊:枕戈待旦,時刻準備為救援搶險而出動
    作為海上應急救援部隊,南部戰區海軍某防險救生支隊擔負著援潛救生、遠洋拖帶、水下救援等任務使命。他們枕戈待旦,時刻準備為救援搶險而出動。該支隊官兵面臨的是危險的工作環境,遂行的是險中求勝的高風險任務,救援的是萬分緊急的應急情況。因此,他們的訓練課目亦是風險極高、難度極大。訓練越實,風險越大,挑戰越多,戰時制勝能力越強。
  • 科普貼:什麼是飽和潛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日,南部戰區海軍某防救支隊在南海某海域連續進行多日飽和潛水訓練,成功實施了大深度飽和潛水,為今後遂行援潛救生任務、長時間水下作業打下基礎。什麼是飽和潛水?在哪些軍事任務中能用到飽和潛水?今天看看新聞Knews記者就給大夥科普下。飽和潛水顧名思義就是潛水員在水下某深度或高氣壓環境中,長時間暴露,呼吸氣體中的惰性氣體在身體中溶解程度達到完全飽和,在同一深度範圍無論暴露時間如何延長,其減壓時間不會再增加,從根本上解決了高氣壓下往返(加壓、減壓)和逗留的問題,從而實現大深度、長時間潛水作業。
  • 大深度飽和潛水 錘鍊水下救援能力
    大深度飽和潛水 需要潛水員長時間在水下高壓環境進行作業 會導致體內充滿高壓氣體 對潛水員的身體和心理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近日 海軍某防救支隊劉公島船
  • 「救援奇兵」從天降——海軍某防救支隊開展實戰化航空救生演練見聞
    「一艘漁船在某海域『傾覆』,命你部迅速前出救援!」接到指令後,直升機騰空而起,直飛目標海域展開搜救。初秋時節,北部戰區海軍某防救支隊航空救生分隊一場實戰化航空救生演練就此拉開序幕。「航空救生分隊是一支上天能跳傘、下海能潛水、戰場能救護的『救援奇兵』。」該支隊支隊長杜長餘介紹,這支以潛水員為主體組建的空中救護力量,推動新型防救力量生成,促進海上搜救能力的提升。隨著分隊成建制具備直升機空中搜救能力,部隊將在未來中遠海救援行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 海軍防險救生官兵潛水訓練:下潛,目標深度一百二十米
    原標題:下潛,目標深度一百二十米近日,南海某海域,南部戰區海軍某防險救生支隊大深度潛水訓練正緊張進行。綜合援潛救生船的後甲板作業區,潛水部門副潛水長孔祥美第一個著裝完畢。潛水員是國際公認的危險職業之一,超過80米水深的大深度潛水作業更是危險重重。潛水員不僅要承受低溫、黑暗、高壓、暗流、水生物襲擾等考驗,還要克服壓抑、恐慌、孤獨等心理反應。「潛水員的戰位在深海,潛到哪裡,作戰能力就延伸到哪裡。」孔祥美以往的潛水深度紀錄是100米。做了大量訓練準備後,這次他要挑戰自己的極限。
  • 南部戰區海軍某支隊:「一艦一案」信息冊提升精準幫建質效
    原標題:南部戰區海軍某支隊強化指導幫建針對性    「一艦一案」提升精準幫建質效    「艦艇在修理過程中,存在人員流動大、專業訓練受限等難題……」近日,南部戰區海軍某支隊對照機關匯總的「一艦一案」信息冊,對綿陽艦上報的數個自主抓建問題進行匯總梳理和深入分析
  • 南部戰區海軍某護衛艦支隊艦艇全訓合格考核掠影
    初冬時節,南海某海域波濤奔湧,戰艦馳騁,南部戰區海軍某護衛艦支隊艦艇全訓合格考核正在進行。張偉峰 蔡盛秋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薛成清攝影報導貼近實戰練,瞄準實戰考。此次考核任務轉換快、時間跨度長、環境構設真。考核前一天,參考艦艇剛剛結束任務返港。
  • 南部戰區海軍某驅逐艦支隊探索「混艙制」住宿改革:換「鋪」換出...
    自南部戰區海軍某驅逐艦支隊推行「混艙制」住宿改革以來,該支隊近九成艦員都更換了鋪位。「混艙制」,顧名思義,就是艦艇上不同部門、不同專業的人員在同一住艙混合住宿。武漢艦總士官長錢昌順介紹,以往為便於日常管理,水面艦艇基本都是同部門、同專業、同戰位人員在同一住艙住宿,他入伍上艦20多年了,一直如此。
  • 直擊南部戰區海軍某防險救生支隊海上訓練
    海軍某防險救生支隊多艘艦船日前在南海某海域,連續進行海上複雜條件下多課目訓練,他們將基礎課目和援潛救生課題相結合,錘鍊指揮員的組織指揮和官兵的協同配合能力。在援潛救生演練中,根據潛艇失事海域水文條件,官兵啟用船載救生鐘下潛至救援深度,與目標艇對接實施營救,成功完成水下模擬救援任務。某新型遠洋救助拖船利用船載消防水炮對遇險船從外部降溫滅火,損管隊員搭乘小艇前出,對船隻進行損管支援,隨後,成功將其拖帶至指定海域。
  • 我國潛水員回顧模擬飽和載人潛水實驗
    新兵訓練結束後,要進行5個月的《潛水醫學》、《高氣壓生理學》、《潛水技術》、《防救打撈技術》等潛水專業理論學習。  掌握初步的潛水知識技能後,我們就被分配到海軍防險救生部隊,按照軍事訓練大綱要求,進行魔鬼般的強化訓練。
  • 淬火深藍——南部戰區海軍某護衛艦支隊艦艇全訓合格考核掠影
    初冬時節,南海某海域波濤奔湧,戰艦馳騁,南部戰區海軍某護衛艦支隊艦艇全訓合格考核正在進行。貼近實戰練,瞄準實戰考。此次考核任務轉換快、時間跨度長、環境構設真。考核前一天,參考艦艇剛剛結束任務返港。官兵們克服連續出海的疲勞,以高昂士氣迅速投入考核。
  • 海軍新型機動救生鍾極限潛深完成載人深潛訓練
    本報訊 劉志磊、記者劉亞迅報導:「救生鍾水密、絕緣情況良好,主副液壓源準備開機運轉……」近日,東部戰區海軍某防救船大隊崇明島船一路向南疾馳,抵達南海某海域,成功進行了海軍某新型機動救生鍾極限深度載人深潛訓練。
  • 中國海軍潛水員水下330米出艙 現場畫面曝光
    潛水員出艙入海巡潛經過飽和潛水試驗和13天的減壓,參加飽和潛水專項試驗的北海艦隊某防救生支隊4名潛水員於1月20日出艙,標誌著海軍組織的飽和潛水專項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並一舉創造了330.2米的全國飽和潛水新紀錄。隨著海軍轉型建設和海洋權益的不斷拓展,海軍艦艇編隊挺進深藍在海洋的廣度、深度上不斷取得新得突破。
  • 南海、東海、黃海,解放軍三大戰區海軍紛紛大練兵
    近日,在南海、東海、黃海海域,三大戰區海軍紛紛大練兵,新型國產主力艦艇火力全開。點擊播放 GIF 0.9M南海某海域南部戰區海軍052D型飛彈驅逐艦呼和浩特艦遇到雷達被幹擾的特情點擊播放 GIF 0.7M黃海某海域北部戰區海軍某驅逐艦支隊054A型飛彈護衛艦日照艦
  • 看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如何砥礪"獵鯊硬功"
    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夜海振翅,砥礪「獵鯊硬功」「機組準備完畢,請示起飛!」夕陽晚照,戰機蓄勢待發。傍晚6時許,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團長劉志華、飛行員胡瑞駕駛戰機率先升空,拉開了跨晝夜飛行訓練序幕。
  • 北部戰區海軍某艦艇訓練中心海上訓練掠影
    初夏,黃海某海域。北部戰區海軍某艦艇訓練中心組織艦艇編隊,緊貼實戰展開為期8天的多課目訓練。航行途中,編隊各艦雷達相繼發現空中可疑目標,官兵立即進入戰鬥狀態。成都艦作戰室內,鍵盤聲、口令聲此起彼伏。「開火!」
  • 直擊靶心: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組織海(地)靶實彈攻擊訓練(圖)
    近日,海南某機場,戰機轟鳴,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組織某型殲擊轟炸機進行海(地)靶實彈攻擊訓練,錘鍊部隊實戰化背景下對海突擊和準確打擊能力。 連續兩天,該旅共出動飛機幾十架次,發射火箭彈、航炮彈、航訓彈等雷彈3000餘枚。
  • 他們上天能跳傘,下海能潛水……
    「一艘漁船在某海域『傾覆』,命你部迅速前出救援!」接到指令後,直升機騰空而起,直飛目標海域展開搜救。初秋時節,北部戰區海軍某防救支隊航空救生分隊一場實戰化航空救生演練就此拉開序幕。「航空救生分隊是一支上天能跳傘、下海能潛水、戰場能救護的『救援奇兵』。」該支隊支隊長杜長餘介紹,這支以潛水員為主體組建的空中救護力量,推動新型防救力量生成,促進海上搜救能力的提升。隨著分隊成建制具備直升機空中搜救能力,部隊將在未來中遠海救援行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