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長榮航空總經理鄭傳義 接華航法人董事
前長榮航空總經理鄭傳義,接華航法人董事。(圖/中時資料照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華航(2610)昨(26)晚深夜11點44分公告,公司更換兩名臺灣中華航業發展基金會法人董事,新任法人董事中,最受矚目的是今年3月14日因長榮集團大房與二房之爭,辭去長榮航空總經理職務的鄭傳義。
-
綠營操弄給華航「正名」 航空界人士:看不到任何好處
原標題:綠營操弄給華航「正名」 航空界人士:看不到任何好處,還要花費數十億成本[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就在疫情持續蔓延之際,臺灣綠營分子又開始操弄起華航「正名」事宜。臺灣《中國時報》12日稱,臺灣捐贈給歐美的口罩陸續抵達,歐盟公布華航貨機卸貨的畫面,可看到「華航」的英文名稱「China Airlines」。民進黨「立委」林楚茵稱,明明是臺灣送的物資,但華航的英文名很容易被外國人誤認為是大陸籍航空公司,「華航正名的時候到了」。「時代力量」的邱顯智附和稱,確實該趁勢處理華航更名,以臺灣名詞命名與大陸區隔。
-
綠營操弄給臺灣華航「正名」 臺航空界人士:看不到好處
中國臺灣網4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當局近期透過臺灣華航對外運輸捐贈的口罩,不料有「綠委」藉機炒作,稱華航英文名「China Airlines」易被混淆為大陸籍,應該改名,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已要求未來華航運送物資時,拿掉公司字樣,華航表示遵照辦理。
-
「China Airlines」招牌價值驚人 改名前還要先問長榮
華航將自家商標外巾披在貨柜上,再度引發華航更名爭議。(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 民進黨當局通過華航運輸外援口罩,但華航把自家商標「ChinaAirlines」外巾披在貨柜上,被誤以為是中國大陸的航空公司,讓阿扁時代就吵著要「正名」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民進黨順應網友卻也知到華航改名茲事體大,結果被國民黨逮到機會嘲諷,這也讓原先只是想藉「機」打知名度的華航,見到始料未及的發展。
-
華航長榮訂位已全滿 春節包機預估利潤可達15%
長榮航空公司大陸首席代表周寶裕表示,長榮航空北京、上海及廣州的訂位全滿;華航也表示爆滿。大陸航空界則預估,今年參與包機直航的航空公司將有10%到15%的利潤。 據臺灣經濟日報引述上海媒體報導,大陸的主管部門也批准臺灣的中華航空公司、長榮航空公司、復興航空公司和立榮航空公司這四家航空公司的包機申請,臺灣華信航空公司和遠東航空公司有正在申請中。
-
長榮華航比著買飛機 未來幾年資本支出均破千億
15日宣布增購8架波音777-300ER客機,並和美國波音、奇異發動機集團完成籤約;無獨有偶,華航也對外宣布,將再購買2架波音747-400全貨機,而長榮與華航都將成為波音該機型客、貨機的最大用戶。 據臺灣媒體報導,未來幾年內,華航與長榮這島內兩大航空業者航資本支出均將破千億元新臺幣。這兩家航空界龍頭的激烈競爭,最大受益者是波音,這兩筆交易市價將近20億美元。
-
綠營操弄給華航「正名」 航空界人士:看不到任何好處,還要花費數...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就在疫情持續蔓延之際,臺灣綠營分子又開始操弄起華航「正名」事宜。臺灣《中國時報》12日稱,臺灣捐贈給歐美的口罩陸續抵達,歐盟公布華航貨機卸貨的畫面,可看到「華航」的英文名稱「China Airlines」。
-
華航飛機餐停用美牛 長榮實驗室把關空廚食品
華航從臺北、高雄出發的航班全面停用美牛,長榮空廚甚至自己建置食品化學檢驗實驗室,不但可驗瘦肉精,連塑化劑、三聚氰胺等物質都可檢出。 據報導,在一連串肉品驚爆危機之後,華航營銷服務處全面檢討從臺北、高雄出發航班的餐點食材來源。
-
綠營操弄給華航「正名」 航空界人士:看不到任何好處,還要花費數十億成本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就在疫情持續蔓延之際,臺灣綠營分子又開始操弄起華航「正名」事宜。
-
復興航空解散了,華航、長榮還好嗎?
據悉,該公司解散的最主要原因,是本周二29日一筆約新臺幣23億元的海外可轉換公司債面臨贖回壓力,導致該航司終於撐不下去。記者查閱其官網發現,復興航空目前兩岸航線共26條、每周共61班。相關人士透露,復興航空國際和兩岸航線將由中華航空短期支援。由於日本、泰國航線屬於開放天空,市場重疊性高,華航考慮用增班或是放大機型等方式提高載客人數,而兩岸航線因涉及臺商與旅客權益,成為最關鍵的焦點。
-
華航改名?當被譏諷「笑你不敢」
根據會計師精算,光是「China Airlines」這塊招牌就價值10億美元,航空界人士憂心,改名茲事體大,除了數10億成本,還可能丟掉航權,華航屆時將「插翅難飛」,目前在國際現實下看不到好處。 有「立委」擔憂,華航一旦改名牽涉到國際約定,臺灣航線、航權恐面臨打壓,甚至導致飛不出臺灣的窘境。 航空界人士也表示,改名不只合約可能重談,有些指定航權,改名後未必能直接接手。 華航目前是天合聯盟一員,若改名也要重新加入像是IATA、ICAO等國際組織,主要也受大陸影響。
-
長榮空乘罷工第9天終見曙光 航班恢復正常至少需1周
長榮運能回穩,甚至派出加班機,將工會逼上談判桌。據悉,若長榮罷工今日落幕,讓航班調度恢復正常,至少需1個禮拜。長榮航空從6月20日罷工首日算起,總共取消1713班次、影響旅客約34萬人,但隨著罷工空服員陸續歸隊,長榮的人力調派越來越穩,7月運能可維持在6成,甚至逼近7成,為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帶來不小壓力。
-
臺灣航空雙雄開戰 華航決戰長榮將直飛紐約
防堵長榮航增班效益擴大,華航反擊攻勢上膛,配合9月波音新機到位,評估將桃園—紐約航線從中停大阪改回直飛,藉此穩住商務客市場,不讓對手整碗捧走。航空雙雄陸續進入波音777-300ER交機潮,長榮3架新機預計6月底前交畢,隨即投入北美線增班布局;華航年底同樣要交3架波音777-300ER,由於是首度引進此機型,將改寫北美線布局。
-
朱婉清原訂13日搭華航飛紐約……
據可靠消息來源透露,前中央廣播電臺董事長朱婉清及其子何再生稍早確實預訂了中華航空公司這個月十三日編號CI012從臺北飛紐約班機;但是因為朱婉清十二日深夜已改搭長榮航空班機前往洛杉磯,因此整個訂位紀錄已遭取消。
-
長榮華航 海空出擊
運輸業今在海運、航空龍頭股長榮、華航上衝拉抬下,今終場與汽車、玻璃類股聯袂逆勢收紅。華航因本業獲利大好,淡季變旺,因近期將調高財測,受國安基金買氣照拂及散戶跟進,股價表現亮麗;長榮近期將發行15億元公司債,市場預期對股價支撐有助益。 長榮、華航股今盤中數度逆勢上衝,股價表現亮麗。
-
虎航華航「合體」攻港澳 與長榮戰火一觸即發
圖:華航長榮航空「合影」。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cfso-1008」 臺灣虎航飛進澳門,連續3個月衝出超過7成高載客率,力拚臺澳線一哥,最快下半年將與母公司華航連手,提供「澳進港出」或「港進澳出」組合,此舉瞄準同時握有港澳航權的長榮航空而來,戰火一觸即發。
-
為開闢生路 華航與長榮瞄準加入國際航空聯盟
為開闢生路 華航與長榮瞄準加入國際航空聯盟 2008年09月08日 16: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華航計劃加入三大國際航空聯盟,以打開生路。四年來一直爭取加入天合聯盟(SyeTeam)的華航表示明年要再叩關;另有媒體則傳出,長榮航空考慮加入寰宇一家聯盟(One World)。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華航上半年賠了六十五億元(新臺幣,下同),長榮也賠了五十多億元,加入航空聯盟也成為航空業省成本的重要策略,因聯盟成員可共掛班號聯營、共同促銷,買聯盟機票的旅客也可享「共享累積英裡航程」的優惠。
-
航空雙雄華航及長榮業績可期 猴年開盤紅
圖:資料圖片國際油價跌不休,上周曾觸及每桶26.05美元、近13年新低,市場更預測可能下探「1」字頭,配合農曆年間國人出國旺,入出境人次創新高,航空雙雄-華航及長榮航1、2月營收成長可期華航及長榮航近期雖有油價大跌的利多加持,但在欠缺法人買盤青睞下,股價表現不振,華航及長榮航2月3日分別以11.1元、17.15元作收,表現均相對疲軟。事實上,法人對航空雙雄股價預測均相當樂觀,華航多在13~14元以上,長榮航也普遍在22~24元之間,但近期受到消息面不佳的影響,股價明顯受到壓抑。
-
長榮集團爭家產上演逼宮大戲 大房「絕殺」二房
二房張國煒宣布張榮發遺囑、由其接總裁後,大房反制快狠準,先是裁撤集團總管理部,讓總裁職務消失,11日又突襲,讓張國煒丟掉長榮航董座職務。 長榮大房、二房爭產,引爆點在於張國煒公布張榮發遺囑,指定自己出任長榮集團總裁,並繼承張榮發名下所有財產。
-
放過華航!讓蘇貞昌騎牛去歐美送口罩吧
華航LOGO上的英文名稱「China Airlines」一時間刺痛得島內的「獨派勢力」雙目充血,完全不顧華航的立場和意願,自顧自就開始呱啦什麼「華航正名的時候到了」。民進黨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帶頭圍剿,表示因為華航機身上標有China,讓很多國家民眾誤以為是中國大陸送的口罩,「我們吃這種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