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操弄給華航「正名」 航空界人士:看不到任何好處,還要花費數...

2020-12-06 環球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就在疫情持續蔓延之際,臺灣綠營分子又開始操弄起華航「正名」事宜。

臺灣《中國時報》12日稱,臺灣捐贈給歐美的口罩陸續抵達,歐盟公布華航貨機卸貨的畫面,可看到「華航」的英文名稱「China Airlines」。民進黨「立委」林楚茵稱,明明是臺灣送的物資,但華航的英文名很容易被外國人誤認為是大陸籍航空公司,「華航正名的時候到了」。「時代力量」的邱顯智附和稱,確實該趁勢處理華航更名,以臺灣名詞命名與大陸區隔。臺「交通部長」林佳龍11日在臉書上聲稱對此「持開放態度」,不過航空公司改名茲事體大,牽涉航權、航線等,且華航是上市公司,需要尊重股東與全臺民眾的看法。臺北駐德國代表謝志偉11日還聲稱,「只要是對臺灣有認同、有感情的臺灣人,應該都能接受在華航的中文名稱不更動的情況下,其英文名稱裡別再出現China」,因此現在要討論的應該是「技術上怎麼做以及做什麼」,而不是「道理上要不要做」的問題。

但很顯然,島內並沒有形成這樣的「共識」。「立委」何志偉擔憂,華航變更英文名後,航線、航權恐面臨打壓,形成華航飛機飛不出臺灣的情況。國民黨黨團總召集人林為洲稱,此事涉及「國家定位」、兩岸敏感的統「獨」問題,不隨之起舞。有航空界人士直言,目前國際現實下看不到「正名」有任何好處,甚至要花費數十億元新臺幣成本,「各國若認定此事太政治化,很可能使華航丟掉航權」。

臺當局1959年創辦華航,目前仍以間接持股方式擁有多數股權。

相關焦點

  • 綠營操弄給華航「正名」 航空界人士:看不到任何好處
    原標題:綠營操弄給華航「正名」 航空界人士:看不到任何好處,還要花費數十億成本[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就在疫情持續蔓延之際,臺灣綠營分子又開始操弄起華航「正名」事宜。臺灣《中國時報》12日稱,臺灣捐贈給歐美的口罩陸續抵達,歐盟公布華航貨機卸貨的畫面,可看到「華航」的英文名稱「China Airlines」。民進黨「立委」林楚茵稱,明明是臺灣送的物資,但華航的英文名很容易被外國人誤認為是大陸籍航空公司,「華航正名的時候到了」。「時代力量」的邱顯智附和稱,確實該趁勢處理華航更名,以臺灣名詞命名與大陸區隔。
  • 綠營操弄給華航「正名」 航空界人士:看不到任何好處,還要花費數十億成本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就在疫情持續蔓延之際,臺灣綠營分子又開始操弄起華航「正名」事宜。
  • 綠營操弄給臺灣華航「正名」 臺航空界人士:看不到好處
    中國臺灣網4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當局近期透過臺灣華航對外運輸捐贈的口罩,不料有「綠委」藉機炒作,稱華航英文名「China Airlines」易被混淆為大陸籍,應該改名,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已要求未來華航運送物資時,拿掉公司字樣,華航表示遵照辦理。
  • 「綠委」欲操弄臺灣華航改名 島內業界人士表擔憂
    「綠委」欲操弄臺灣華航改名。(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4月12日訊 民進黨當局近期大手筆對外捐贈口罩等物資,臺灣中華航空公司多次執行運送任務,不料島內綠營竟藉機炒作,聲稱華航的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大陸籍,揚言「華航正名的時候到了」。
  • 綠營操弄「華航」、「中華職棒」改名 鼓譟「去中國化」
    臺灣華航客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15日訊在全民抗疫的關鍵時刻,島內一些「臺獨」分子又操弄起了「去中國化」的議題。起因是承擔民進黨當局對外運送口罩任務的臺灣中華航空公司,被一些綠營人士指稱,其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大陸籍,揚言要進行所謂的「正名」。此事這兩天在島內成了綠營人士持續炒作的焦點。綜合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13日已下令要求華航機身彩繪不要把「China」弄得那麼大,並稱應多標臺灣標誌。
  • 華航「正名」?蘇貞昌:已要求「華航」拿掉「中華航空」標誌
    華航「正名」?蘇貞昌:已要求「華航」拿掉「中華航空」標誌   近期,民進黨當局大手筆對外捐贈口罩等物資,臺灣中華航空公司多次執行運送任務,不料島內綠營竟藉機炒作,聲稱華航的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是大陸的飛機,揚言「華航正名的時候到了」。
  • 綠營炒作華航「正名」
    據臺媒報導,在對外捐贈中,臺灣中華航空公司多次執行運送任務,島內綠營藉機炒作,聲稱華航的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大陸籍,揚言"華航正名的時候到了"。據報導,民進黨「立委」林楚茵稱,明明是臺灣送的物資,卻是"China"航空載運,容易讓人把臺灣跟大陸混淆,所以該替華航"正名"。臺北市議員梁文杰還發文感嘆「一切努力丟水裡」。
  • 民進黨當局藉機炒作,操弄臺灣華航改名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民進黨當局不斷操弄「去中國化」,這一次,輪到在航空行業上動手腳。日前,臺灣地區民進黨當局宣布向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捐贈1000萬片口罩。臺灣中華航空公司(下稱華航)多次執行運送任務,不料島內綠營竟藉機炒作,聲稱華航的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大陸籍,揚言「華航改名的時候到了」。對此提議,綠營方面大多表示支持。但有相關航空界人士提醒,「華航改名」不僅所需花費的成本巨大,後續引發的後果恐將十分嚴重,甚至可能丟失「航權」。
  • 臺立法機構通過一串「正名案」 華航回應
    臺立法機構通過一串「正名案」 華航這樣回應海外網7月22日電 臺立法機構又開始搞「正名」那一套了。22日,臺「立法院」表決通過所謂「護照更名公決案」及「華航更名公決案」。民進黨團提案要求行政部門提升「護照」的「臺灣」辨識度,強化華航的「國際識別」等,一番操作遭到臺網友嗆聲,國民黨也諷刺是「作秀」。
  • 臺立法機構通過一串"正名案" 華航這樣回應
    華航(聯合報資料圖)海外網7月22日電 臺立法機構又開始搞「正名」那一套了。22日,臺「立法院」表決通過所謂「護照更名公決案」及「華航更名公決案」。此外,在「華航更名案」部分,民進黨團提案要求,臺「交通部」應研提分期可行之「華航改名計劃」,原因是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與中國大陸的中國國際航空(AIR CHINA)屢屢被混淆。在消息發出後,臺「交通部」忙表示將根據「立院」決議處理。華航則表示,不予評論。
  • 綠營借疫情操弄華航改名 島內擔憂改名會被禁飛大陸
    綠營趁疫情操弄華航改名一事,連日來持續在臺灣發酵。島內輿論擔憂,如果華航真改名,將影響其未來在大陸的市場。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5日報導,國民黨「立委」當天臨時提案,稱有鑑於華航已是上市公司,更名卻屢次因政治因素被提起。
  • 綠營操弄華航改名去掉「CHINA」,臺媒網絡民調:超七成網友反對改名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趁著捐贈的口罩陸續抵達歐洲,綠營又開始炒作「華航正名」議題。臺灣華航近期載運口罩等防疫裝備送往歐美等地,有民進黨民意代表聲稱華航機身上的英文名稱「CHINA AIRLINES」會讓外界誤會物資是大陸捐贈的,順勢拋出「正名」問題。
  • 綠營叫囂華航應改名
    綠營叫囂華航應改名 微現場
  • 民進黨當局藉機炒作 操弄臺灣中華航空公司改名
    原標題:民進黨當局藉機炒作,操弄臺灣華航改名[文/觀察者網熊超然]民進黨當局不斷操弄「去中國化」,這一次,輪到在航空行業上動手腳。日前,臺灣地區民進黨當局宣布向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捐贈1000萬片口罩。
  • 「China Airlines」招牌價值驚人 改名前還要先問長榮
    華航將自家商標外巾披在貨柜上,再度引發華航更名爭議。(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    民進黨當局通過華航運輸外援口罩,但華航把自家商標「ChinaAirlines」外巾披在貨柜上,被誤以為是中國大陸的航空公司,讓阿扁時代就吵著要「正名」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民進黨順應網友卻也知到華航改名茲事體大,結果被國民黨逮到機會嘲諷,這也讓原先只是想藉「機」打知名度的華航,見到始料未及的發展。
  • 華航正名案過關?改名後只恐航權「飛了」
    資料圖片來源於網絡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版護照」和「華航正名案」,昨天在臺當局立法機構過關,有學者坦言,華航改名至少要花上新臺幣10億元成本,而且改名花錢事小,最難的還是航權問題,各種約定不只要重新談過,還有可能直接被收回拿不回來,民進黨只恐得不償失。
  • 臺灣綠營逼迫華航改名去掉「CHINA」 臺民調:七成受訪者反對
    華航飛機(中時電子報)【海外網4月14日|戰疫全時區】臺灣民進黨當局近日大手筆向外捐獻口罩 ,還不忘操弄「去中國化」。綠營人士操弄起給中華航空(以下簡稱「華航」)改名的議題,理由竟是華航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認為是大陸飛機。不過,多家臺媒14日針對「是否支持華航改名」進行網絡民調,結果大大打了綠營的臉。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有民進黨「立委」對華航名字中的「China」不滿,敦促華航改名。
  • 華航改名?當被譏諷「笑你不敢」
    時代就吵著要華航「正名」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  (中評社 倪鴻祥攝)  即便「行政院長」蘇貞昌已表態「正名不是當前最迫切的事」,但配合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運作的陳柏惟15日受訪時則更近一步稱,華航具有半官方性質,與中國大陸的交流能免則免,若改名造成與中國大陸斷航「那要斷就斷」。
  • 港媒:民進黨黔驢技窮,只能操弄臺灣族群對立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相關中評社10月18日報導,臺灣「九合一」選戰到了倒數階段,一些縣市選情吃緊,綠營又操起了打選戰的「神器」,操弄「統獨牌」,搞族群對立,製造仇恨,以掩蓋施政缺失,騙取選票。 民進黨正在全黨動員要做的,一是20日將在高雄舉行「臺獨」萬人遊行,和「喜樂島」的「獨立公投、正名入聯」活動南北「呼應」;另外,自下周起將在全臺舉辦20場所謂「顧臺灣」造勢活動。 中評社認為,「九合一」選舉畢竟是地方性選舉,民進黨將它提升到「反併吞」的高度,用心昭然若揭。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再到現在的民進黨當局,操弄族群意識,製造對立,是一脈相傳的拿手好戲。
  • 長榮前總座出任華航董事 航空界人士分析原因
    華航昨晚發布重訊公告,大股東臺灣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更換法人代表,其中一位由長榮航前總經理鄭傳義(右)出任。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7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華航昨晚發布重訊公告,大股東臺灣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更換法人代表,其中一位由長榮航前總經理鄭傳義出任,引發外界關注,航發會表示,更換法人代表經董事會討論通過,航空界人士表示,鄭傳義熟稔航空且身段柔軟,尤其是機隊管理與營運具有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