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操弄「華航」、「中華職棒」改名 鼓譟「去中國化」

2020-12-14 人民日報海外網

臺灣華航客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15日訊在全民抗疫的關鍵時刻,島內一些「臺獨」分子又操弄起了「去中國化」的議題。起因是承擔民進黨當局對外運送口罩任務的臺灣中華航空公司,被一些綠營人士指稱,其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大陸籍,揚言要進行所謂的「正名」。

此事這兩天在島內成了綠營人士持續炒作的焦點。綜合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13日已下令要求華航機身彩繪不要把「China」弄得那麼大,並稱應多標臺灣標誌。臺當局交通主管部門負責人林佳龍聲稱,應改名為「臺灣航空」。

別看「臺獨」分子吵得歡,其實「華航改名」早已是被政客玩到老掉牙的假議題。2006年陳水扁就曾主張華航改名為「臺灣航空」,後因牽涉國際航權、商標等複雜問題,最後不了了之。2016年7月、2018年6月,民進黨都有人重提華航改名,最後同樣無疾而終。《中國時報》指出,前3次都喧騰一時,成了綠營關門自爽的政治鬧劇。這次難道國際上就會配合,甚至承認臺灣所謂的「地位」嗎?

臺灣航空界人士也不看好。有人指出,改名牽涉烤漆、人力、商標等成本,恐超過10億新臺幣;有些指定航權,改名後未必能直接接手,在國際現實下,改名看不到好處。華航企業工會理事長劉惠宗表示,這塊招牌是華航人的尊嚴與回憶,為了政治因素改名,員工們不能接受,外面一群不相干的人要公司改招牌,還要自己出錢,實在沒道理。不少臺灣網友表示「為何不上下團結一心抗疫為先呢!這個時候還搞一些有的沒有的」「民主詐騙黨就喜歡用改名字轉移無能的焦點」。

不只華航,綠營還把目標瞄向了「中華職棒」。據報導,臺灣中華職棒12日展開球季,成為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首個恢復比賽的棒球賽事,有美籍記者在推特發文指出,「這場棒球賽在中國,讓我們看見希望」。不料,這又刺痛了「臺獨」的玻璃心。蘇貞昌14日被問到,中華職棒英文名字已讓外媒誤解為「中國」,這個名稱是否該改掉?他聲稱,如何讓全世界看到「臺灣與中國不一樣」,確實非常有必要。

針對「臺獨」分子操弄「去中」,《中國時報》批評,疫情當前,民進黨挑動改名的敏感神經,既無助抗疫,也無益團結,更坐實「以疫謀獨」,激化兩岸對立。(中國臺灣網 李寧)

相關焦點

  • 民進黨當局藉機炒作 操弄臺灣中華航空公司改名
    原標題:民進黨當局藉機炒作,操弄臺灣華航改名[文/觀察者網熊超然]民進黨當局不斷操弄「去中國化」,這一次,輪到在航空行業上動手腳。日前,臺灣地區民進黨當局宣布向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捐贈1000萬片口罩。
  • 繼「中華航空」之後,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又盯上「中華職棒」
    在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允諾努力著手替華航改名去掉「CHINA」後,「中華職棒」可能也要跟著改名。蘇貞昌昨在「立法院」備詢時被問到,中華職棒英文名字「Chinese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已讓外媒誤解為中國大陸,這個名稱是否該改掉?
  • 綠營借疫情操弄華航改名 島內擔憂改名會被禁飛大陸
    綠營趁疫情操弄華航改名一事,連日來持續在臺灣發酵。島內輿論擔憂,如果華航真改名,將影響其未來在大陸的市場。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5日報導,國民黨「立委」當天臨時提案,稱有鑑於華航已是上市公司,更名卻屢次因政治因素被提起。
  • 民進黨要再「去中國化」?綠營慣用的鼓譟炒作,這次引起反感了!
    文丨景思 審丨吉安 島內一些綠營政客一直以來試圖「去中國化」。近期,他們更是小動作不斷。相關報導稱,臺灣中華航空在內部網站上公布了華航777F貨機最新的外觀圖,根據圖片上的畫面,字母「C」中暗藏了一個臺灣地圖的形狀。
  • 民進黨當局藉機炒作,操弄臺灣華航改名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民進黨當局不斷操弄「去中國化」,這一次,輪到在航空行業上動手腳。日前,臺灣地區民進黨當局宣布向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捐贈1000萬片口罩。臺灣中華航空公司(下稱華航)多次執行運送任務,不料島內綠營竟藉機炒作,聲稱華航的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大陸籍,揚言「華航改名的時候到了」。對此提議,綠營方面大多表示支持。但有相關航空界人士提醒,「華航改名」不僅所需花費的成本巨大,後續引發的後果恐將十分嚴重,甚至可能丟失「航權」。
  • 「綠委」欲操弄臺灣華航改名 島內業界人士表擔憂
    「綠委」欲操弄臺灣華航改名。(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4月12日訊 民進黨當局近期大手筆對外捐贈口罩等物資,臺灣中華航空公司多次執行運送任務,不料島內綠營竟藉機炒作,聲稱華航的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大陸籍,揚言「華航正名的時候到了」。
  • 綠營操弄給華航「正名」 航空界人士:看不到任何好處
    原標題:綠營操弄給華航「正名」 航空界人士:看不到任何好處,還要花費數十億成本[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就在疫情持續蔓延之際,臺灣綠營分子又開始操弄起華航「正名」事宜。臺灣《中國時報》12日稱,臺灣捐贈給歐美的口罩陸續抵達,歐盟公布華航貨機卸貨的畫面,可看到「華航」的英文名稱「China Airlines」。民進黨「立委」林楚茵稱,明明是臺灣送的物資,但華航的英文名很容易被外國人誤認為是大陸籍航空公司,「華航正名的時候到了」。「時代力量」的邱顯智附和稱,確實該趁勢處理華航更名,以臺灣名詞命名與大陸區隔。
  • 臺灣綠營逼迫華航改名去掉「CHINA」 臺民調:七成受訪者反對
    華航飛機(中時電子報)【海外網4月14日|戰疫全時區】臺灣民進黨當局近日大手筆向外捐獻口罩 ,還不忘操弄「去中國化」。綠營人士操弄起給中華航空(以下簡稱「華航」)改名的議題,理由竟是華航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認為是大陸飛機。不過,多家臺媒14日針對「是否支持華航改名」進行網絡民調,結果大大打了綠營的臉。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有民進黨「立委」對華航名字中的「China」不滿,敦促華航改名。
  • 綠營操弄華航改名去掉「CHINA」,臺媒網絡民調:超七成網友反對改名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趁著捐贈的口罩陸續抵達歐洲,綠營又開始炒作「華航正名」議題。臺灣華航近期載運口罩等防疫裝備送往歐美等地,有民進黨民意代表聲稱華航機身上的英文名稱「CHINA AIRLINES」會讓外界誤會物資是大陸捐贈的,順勢拋出「正名」問題。
  • 「華航改名」不了了之,民進黨當局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華航飛機。(圖片來源:臺媒)香港大公網20日發表朱穗怡的評論文章說,「去中國化」的「正名潮」最近在臺灣死灰復燃。這些國家都遵循一個中國原則,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領土。這些國家會允許帶有「臺獨」意味的臺灣航空公司入境或過境嗎?所以,當綠營政客再次炒作「華航改名」時,華航企業工會即表示反對。航空公司改名牽涉甚大,包含各國的航線證書、航空器註冊證書,還有相關登記執照,以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機場代碼的變更、訂位系統與相關的共掛航班整合。
  • 華航「正名」?蘇貞昌:已要求「華航」拿掉「中華航空」標誌
    華航「正名」?蘇貞昌:已要求「華航」拿掉「中華航空」標誌   近期,民進黨當局大手筆對外捐贈口罩等物資,臺灣中華航空公司多次執行運送任務,不料島內綠營竟藉機炒作,聲稱華航的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是大陸的飛機,揚言「華航正名的時候到了」。
  • 綠營操弄給華航「正名」 航空界人士:看不到任何好處,還要花費數...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就在疫情持續蔓延之際,臺灣綠營分子又開始操弄起華航「正名」事宜。臺灣《中國時報》12日稱,臺灣捐贈給歐美的口罩陸續抵達,歐盟公布華航貨機卸貨的畫面,可看到「華航」的英文名稱「China Airlines」。
  • 美在臺機構負責人鼓動臺灣中華職棒改名 網友:關老美啥事?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5月10日訊 民進黨當局上臺後不遺餘力地推行「去中國化」,日前就先後操弄臺灣中華航空與中華職業棒球聯盟改名,如今連美國人也想插上一腳。臺灣中華職棒日前領先全球開打後,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 華航正名案過關?改名後只恐航權「飛了」
    「正名案」只說不做據報導,臺「立法院」22日處理綠營拋出的提案,建議臺灣「交通部」應研擬「中華航空」(即華航)正名計劃。臺當局立法機構根據民進黨黨團所提出的決議案進行表決,以64張同意票通過,國民黨則全員未出席表決。
  • 綠營操弄給華航「正名」 航空界人士:看不到任何好處,還要花費數十億成本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就在疫情持續蔓延之際,臺灣綠營分子又開始操弄起華航「正名」事宜。
  • 臺灣網軍只是一群跳梁小丑,操弄「華航改名」是愚昧之舉
    臺灣中華航空。(圖片來源:臺媒)  近日,臺灣網軍惡意攻擊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又在吵華航改名。  民進黨當局近日大手筆向外捐獻口罩 ,還不忘操弄「去中國化」。綠營人士操弄起給中華航空(以下簡稱「華航」)改名的議題,理由竟是華航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認為是大陸飛機。綠營藉此機會推波助瀾,有網民在網上發起聯署,要求華航改名為「臺灣航空」。
  • 臺灣中華職棒會長打臉蘇貞昌「改名說」:我們不是公務單位
    【來源:中國臺灣網】吳志揚(右)上廣播節目訪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4月15日訊 繼要給臺灣中華航空公司「正名」後,島內「臺獨」勢力又盯上臺灣中華職棒。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院」答詢時,稱臺灣中華職棒應該改名為「臺灣職棒」。對此,臺灣中華職棒會長吳志揚今天(15日)表示,中華職棒並不是公務單位、也不是公營事業,他質疑臺當局想介入中華職棒改名的正當性。
  • 又鼓譟華航改名?不如「陳時中」也改叫「陳時臺」好了!(兩岸觀察)
    逢「中」必反,去「中」成癮。「臺獨」分裂勢力唯恐天下不亂,又開始在「去中國化」上搞陰謀。日前,臺灣立法機構臨時會憑藉民進黨團人數優勢,表決通過所謂「護照與華航正名公決案」。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民進黨團提案妄稱,臺「護照」封面的「 CHINA」會造成他國無法清楚辨識,被誤認為來自「中國」;另外,臺灣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與中國大陸的中國國際航空(AIR CHINA)屢屢被混淆,應該改名以提高辨識度。
  • 蘇貞昌鼓動中華職棒改叫「臺灣職棒」,吳志揚回應了
    臺灣中華職業棒球聯盟會長、中國國民黨前「立委」吳志揚針對中華職棒是否改名一事表示,人民團體「要叫什麼有我們自己的傳統」,民進黨當局要硬改也可以,但要負政治責任。
  • 鼓動臺灣中華職棒改名「去中」?輪不到酈英傑指點
    圖片來源:本網資料圖「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日前去參訪臺灣中華職棒賽,竟然稱臺灣中華職棒名稱易引起混淆,臺灣「聯合新聞網」對此發表評論說,此說等於建議把「中華職棒」改名「臺灣職棒」,作了「撈過界」的最負面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