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老店!三遷店址,不變的是這鍋臺灣薑母鴨!【湖濱商業街探店】

2021-12-24 無錫吃貨小分隊


從98年的亭子橋

到北大街,

再到08年搬到湖濱商業街,

這家開了22年的老店,

三遷店址,

一直不變的是那款滋補的漢宮薑母鴨。

01/

「來自臺灣的漢宮滋補薑母鴨」

餐廳招牌菜——臺灣漢宮薑母鴨是由兩岸燈謎協會會長、臺灣高雄人陳村金根據《漢方藥典》所載御配方、加以革新配製而成。不僅味道香濃,還有健脾胃、祛風寒、通血脈等功效。

上世紀90年代,陳村金通過燈謎交流活動回到大陸,並帶來了這款「漢宮薑母鴨」。起初開在福建廈門漳州一帶,幾年後又被引進到了無錫。

在這裡吃薑母鴨,很有儀式感。包廂用餐時,服務人員會穿上清朝宮廷服飾,向客人介紹這道菜。其所用的鍋具也是滿滿的古風,有一種在宮廷裡享用御膳的感覺~

等服務員介紹完,就是享用它的時刻了,屏住呼吸,揭蓋,咕咚咕咚~冒著熱氣的薑母鴨鮮香四溢,撲面而來。

選用的重達10到12斤的"紅面番鴨"可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在麻油老薑片和16中草藥材的輔助下,鴨肉幻化出曼妙鮮香的口味。

第一吃:喝湯。一定要先喝湯,嘗嘗漢宮薑母鴨的醇厚滋補藥膳湯的味道。

第二吃:吃鴨肉。大塊的紅番鴨肉混合了鴨油和麻油的香,有著耐嚼的質感和薑片微微的甘辛,口感壯闊又立體。

第三吃:燙火鍋。吃完鴨肉之後,就要涮入搭配的菜碟,鴨血白菜萵苣粉絲,簡單的涮菜在這湯底裡一燙也是另一番風味。

還不滿足,可以把米飯倒入鍋內,或澆湯泡飯,連吃三碗不在話下。

除了上面來自臺灣的滋補薑母鴨,這裡還有一道廈門古早味的古法砂鍋薑母鴨。這種做法常見於廈門市井街頭,在砂鍋裡倒入麻油,再鋪上一層老薑,然後把鴨子放進去,倒入適量的米酒,蓋上蓋子中小火把它燜熟。出鍋香氣四溢,色香味美。

這薑母鴨看上去口味很重,吃進嘴裡卻沒有太多鹹味,肉質緊實的紅面番鴨可謂名不虛傳,瘦而不柴的口感恰到好處。

03/

「這些菜不踩雷」


 特色菜  |   三杯豬手 

純正臺灣做法,採用了一種特殊的香料——九層塔,它有一股濃烈的八角茴香味,堪稱這道菜的靈魂!

在九層塔的加持下,三杯豬手酥爛軟糯,香氣撲鼻。色澤濃鬱的醬汁裹著這滿滿膠原蛋白,吃起來很是滿足。

 特色菜  |   咖喱牛腩 

花8萬重金得來的泰式咖喱汁配方,有著濃鬱東南亞風味。

牛腩燉的軟爛入味,金黃的咖喱汁也不要放過,用它拌飯超好吃!

 特色菜  |   雙味蝦 

一味兩吃。一道酥香微辣的韭香河蝦,一道清淡乾淨的百合蝦仁。反差極大,滿足不同食客的口味需求。

一味飽滿河蝦炸至酥脆,淋上美極鮮味汁並以韭菜碎小米辣提味,口感微辣、酥香鮮脆、韭香撲鼻。另一味用嫩滑Q彈的河蝦仁配上九年生蘭州百合,清甜爽脆。

 應季  |   冰鎮龍蝦 

冰鎮龍蝦最是考驗小龍蝦本身的品質,花雕酒的浸泡使它更是新鮮鮮甜,肉質緊實飽滿。

蝦身整體殷紅,腮下雪白潔淨。隨手剝開,蝦殼脆薄蝦肉鮮甜爽口,無需醬碟已是佳品。

 特色菜  |   88秒中黃魚 

精選舟山中黃魚輔以蒜蓉黃椒醬,用時88秒燜制而成。

肉質滑嫩細膩,蘸上黃椒蒜蓉,口味更是層次豐富。

 點心  |   芝麻香煎包 

與一般的生煎包不同,這個香煎包外形白胖,褶皺分明,很是Q彈可愛。

餡料也是別具特色,鮮香多汁的肉餡包裹於豆腐皮中,上桌趁熱吃口感爆棚。底部芝麻麵皮被煎得金黃香脆,吃完唇齒留香。

 冷菜 |   話梅豬肝 

話梅豬肝,店裡賣得最好的一款涼菜,傳承20年,話梅汁把豬肝的腥味壓制住,酸甜適口,停不下來。

慕斯南瓜:軟糯的南瓜泥遇上冰涼爽口的慕斯質地,香甜可口,清爽細膩,女生們的最愛。糟味三拼:很適合夏天的一道涼菜,那股淡淡的、似酒非酒的糟香味兒,能讓人立刻胃口大開。蔥香雞:色澤明亮,肉質嫩滑蔥香四溢。

04/

「環境」

雖然餐廳在湖濱商業街也有14年的歷史了,但店內一直保持著優雅整潔的環境,一點都不像一家老店。

無論是一樓的大廳還是二樓的包廂,都能給食客一個舒適的用餐環境。

198元 搶3-4人薑母鴨經典套餐 (原價347元 )

198元 搶3-4人薑母鴨經典套餐 (原價347元 )

3倍儲值,當餐免單

*需儲值當餐消費金額的3倍

*以菜品原價核算,不可使用會員價

*白酒類、紅酒類不參與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不與其他優惠同享

文末留下走心留言

分享「我印象中或期待中的臺灣漢宮薑母鴨

我們會隨機抽取3名粉絲

每人贈送一份價值488元3-4人精品套餐


店鋪信息

店名:湖濱印象·薑母鴨(湖濱商業街店)

地址:湖濱商業街288號

人均:100元

電話:18921256806 0510——85123577

♥ 往期的精彩內容

「別催了!全場6.3折!所有門店!」

後臺回復序號(如101)查看 ♥  

101:這38家餛飩店,讓我再也離不開無錫。

102:無錫各區早茶清單,整整18家!

103:800米曹張老街,每一口都是傳奇。

104:無錫有種老味道,叫「稻香」。

105:無錫36家最low餐廳丨2018版

106:無錫最好吃的26碗面,我們吃過了!

.

更多請關注我們,未來陸續更新。

主編微信 | 772970715

商務合作 | 微信/電話:

15161699390(張)

13812255776(蔣)

微信ID:wxfbzn

戳這看【湖濱商業街變樣了!

↓↓↓↓

相關焦點

  • 探店美食|揭秘!這家「薑母鴨」生意火爆,老闆究竟有什麼絕招?
    皇帝吃了之後非常高興,讚賞了吳仲,之後這道菜就在民間流傳,逐漸成為一道名菜。而在廣西首府-南寧,就有這麼一家專為做宮廷御膳-薑母鴨鍋的美食店,餐館坐落在東協國際步行商業街。做了20多年的餐飲,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既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全力以赴的去做,而我最想要做的就是能把薑母鴨這道美食分享到每個人的嘴裡」。
  • 【湖濱印象·花跡餐廳·薑母鴨|濱湖區】158/888元享4人/10人餐!​花雕秘制醉大蝦、臺灣滋補薑母鴨、水晶蘑菇鮮蝦仁...
    · 臺灣滋補薑母鴨 ·  湖濱印象·花跡餐廳的招牌薑母鴨已享譽錫城22年,作為宮廷御膳,其做法尤為的講究。「薑母鴨」的正確吃法是:一喝湯、二吃鴨肉、三涮菜。step1:趁熱先來上一碗湯。等鴨肉吃到一半的時候,可以把腐竹脆卷、白菜、萵苣、海鮮菇、蟲草花、黑木耳等涮菜放入鍋中,葷素搭配,這才是宮廷御膳的標配。工作人員還會熱心的為每個客人調製用臺灣腐乳,製作的cp醬料,蘸著吃,可以讓鴨肉吃出回味無窮的香~
  • 【湖濱印象·花跡餐廳·薑母鴨】158/888元享甄選3-4人餐/豪華十人餐!臺灣滋補薑母鴨、水晶蘑菇鮮蝦仁、蒜茸銀絲九孔鮑...
    · 臺灣滋補薑母鴨 ·  湖濱印象·花跡餐廳的招牌薑母鴨已享譽錫城22年,作為宮廷御膳,其做法尤為的講究。「薑母鴨」的正確吃法是:一喝湯、二吃鴨肉、三涮菜。step1:趁熱先來上一碗湯。等鴨肉吃到一半的時候,可以把腐竹脆卷、白菜、萵苣、海鮮菇、蟲草花、黑木耳等涮菜放入鍋中,葷素搭配,這才是宮廷御膳的標配。工作人員還會熱心的為每個客人調製用臺灣腐乳,製作的cp醬料,蘸著吃,可以讓鴨肉吃出回味無窮的香~
  • 【湖濱印象·花跡餐廳·薑母鴨】158/888元享甄選3-4人餐/豪華十人餐!​花雕秘制醉大蝦、臺灣滋補薑母鴨、水晶蘑菇鮮蝦仁..
    · 臺灣滋補薑母鴨 ·  湖濱印象·花跡餐廳的招牌薑母鴨已享譽錫城22年,作為宮廷御膳,其做法尤為的講究。「薑母鴨」的正確吃法是:一喝湯、二吃鴨肉、三涮菜。step1:趁熱先來上一碗湯。等鴨肉吃到一半的時候,可以把腐竹脆卷、白菜、萵苣、海鮮菇、蟲草花、黑木耳等涮菜放入鍋中,葷素搭配,這才是宮廷御膳的標配。工作人員還會熱心的為每個客人調製用臺灣腐乳,製作的cp醬料,蘸著吃,可以讓鴨肉吃出回味無窮的香~
  • 點亮生活的美一一臺灣美食薑母鴨
    此物源自漢人的食補文化,流行成臺灣的街頭小吃不過是近二、三十年的事。食補意識在臺灣根深蒂固地發展,為了延年益壽或養胃健脾,被視為奇珍異饈的野生動物遂進入藥膳名單,甚至許多小吃也帶著食補觀念;為了止瀉固精,薑母鴨裡有了鴨睪丸。薑母鴨最要緊的是那鍋湯──先以黑麻油翻炒老薑和鴨肉至熟,再用米酒和中藥材熬煮。
  • 湖濱四裡這家店,靠一碗冬粉鴨火了21年!
    湖濱四裡的農貿市場,看起來平平無奇,實則藏了許多寶藏老店。從頭走到尾,能發現不少好味。而其中有家開了21年的老店,讓眾多食客念念不忘,甚至有人專程從島外開車來吃,它就是『四裡明香冬粉鴨』。無論是鹹水鴨還是燻鴨,都可以嘗試蘸點店裡的秘制蘸料,蒜香中帶有些許辣味,讓味道更上一個層次。喜歡吃內臟的可以加一點鴨雜,小編加了鴨腱和灌腸,都妥帖地切成小塊。灌腸脆、鴨腱有嚼勁。一瞬不覺,二十餘年。老闆和食客之間早已有了不言而喻的默契。進店一個微笑示意便知道,「一碗冬粉鴨、要鹹水鴨」...一套下來,便拂去了一天的所有疲憊。
  • 【花跡餐廳·薑母鴨】158/888元享甄選3-4人餐/豪華十人餐!花雕秘制醉大蝦、臺灣滋補薑母鴨、蒜茸銀絲九孔鮑...
    · 臺灣滋補薑母鴨 ·  湖濱印象·花跡餐廳的招牌薑母鴨已享譽錫城22年,作為宮廷御膳,其做法尤為的講究。「薑母鴨」的正確吃法是:一喝湯、二吃鴨肉、三涮菜。step1:趁熱先來上一碗湯。等鴨肉吃到一半的時候,可以把腐竹脆卷、白菜、萵苣、海鮮菇、蟲草花、黑木耳等涮菜放入鍋中,葷素搭配,這才是宮廷御膳的標配。工作人員還會熱心的為每個客人調製用臺灣腐乳,製作的cp醬料,蘸著吃,可以讓鴨肉吃出回味無窮的香~
  • 臺灣最贊的6種暖身食物!藥燉排骨湯、薑母鴨、油麻雞
    薑絲豬肝湯 陳鐵心拌拌麵豬肝湯 開業超過 35 年,主打豬肝湯,不要說冬天,就算平日去到都可能要排隊,招牌的豬肝湯系店內人氣之選,豬肝吃起來口感嫩滑沒腥味,加上鮮甜的湯,喝完一碗不止驅寒,仲可以補埋血,一舉兩得! 除豬肝湯外,淋上豬油、芝麻及自家制的麻醬等的「伴面」亦是店中的人氣之選。
  • 王府井的上海老店
    當初這條街「八面槽」以北至東四西大街是叫「王府大街」,中段稱為「八面槽」,南段東安門大街東口至東長安街才稱為「王府井大街」。1900年庚子事變後,王府井大街離東交民巷使館區不遠,一些商人瞅準這一點,打算做洋人的生意,於是在這條街上出現了經營洋貨的商店。自從1928年王府井修成了京城第一條柏油馬路後,大街兩側從南到北,商店、洋行鱗次櫛比。
  • 用這11家珍藏鴨店告訴你,老廈門都深愛著的薑母鴨,究竟有多好吃!
    都說老味道要去老地方尋匿,在老廈港邊上,就藏著這麼一家堅守了30年不變的時和利薑母鴨。拐到隔壁的思明南路上,開在華僑博物館周遭的灌頂薑母鴨,雖然搬了好幾次家,但十載老店卻總能被細心的老客們再次尋上門來。
  • 臺灣「街頭美食」薑母鴨
    點點滴滴皆是美味~用料:正番鴨或者老鴨一隻、老薑、一大塊廣東米酒、黑芝麻油、醬油、冰糖、當歸、熟地、 川芎、黨參、枸杞、八角、桂皮 、香葉、花椒臺灣薑母鴨的做法 1.將鴨肉毛全部拔淨,均勻切成3釐米左右塊狀。老薑切片狀 2.鍋中放入芝麻油,中火燒至七成熱,將老薑放入,慢慢的爆香。
  • 風靡臺灣的薑母鴨火鍋 鄭州也有了
    東方今報記者 王東霞/文 張培方/圖店方自評尚湯火鍋老闆趙宥唯:臺灣尚湯火鍋薑母鴨火鍋鴨肉來自正宗紅面番鴨,味道鮮嫩筋道,湯底採用數十種中藥高湯熬製而成,口感滋而不膩,鮮香撲鼻,食用後通體溫暖、筋脈通暢,春夏祛暑溼、秋冬祛肺燥,具有養生滋補、美容養顏的功效,因此也被稱為「帝王食補」。
  • 【桂雅路臺灣黑霸薑母鴨】來自臺灣正宗特色薑母鴨9.9元搶臺灣黑霸薑母鴨·鴨肉2斤+鍋底+免費提供特製腐乳醬、蒜米、辣椒,菜系豐富
    要吃薑母鴨,位於南寧市東協國際美食城就有一家也是小編極力推薦臺灣黑霸薑母鴨老闆是臺灣人
  • 無錫湖濱商業街制勝秘訣:"小而美"打造"獨一味"
    與一同入選「中國特色商業街」行列的上海南京路、南京夫子廟等百年名街相比,位於無錫市濱湖區的湖濱商業街是「小個子」。近年來,國內各大城市的特色商業街區普遍面臨人氣下滑、商鋪空置、經營不善的窘境。而湖濱商業街這個「小個子」,每年的產值和稅收仍保持兩位數增長。這條街,到底有什麼不尋常的制勝秘訣?
  • 臺灣補氣美食——薑母鴨
    其實不是這樣的,比如臺灣人民就經不住鴨子的美味。他們的薑母鴨可謂是全世界聞名。這道臺灣的薑母鴨,其實是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當地一道比較傳統的小吃。因為又能補氣血,而且還可以降火。所以當地的人們都很喜歡。久而久之就被傳到了我國的其他地方,比如離福建很近的臺灣。這道薑母鴨非常適合即將到來的冬天食用。今天我們先來說說如何製作這道美食?
  • 臺灣啟動火鍋店大稽查 薑母鴨臭臭鍋全查
    原標題:臺灣啟動火鍋店大稽查 薑母鴨臭臭鍋全查  中新網3月10日電 綜合臺灣《聯合晚報》、「中央社」報導,為了解臺灣火鍋店標示、食材來源,臺「衛福部食藥署」已啟動全臺火鍋店大稽查。   姜鬱美說,包括王品石二鍋、霸味或帝王薑母鴨、錢都、三媽臭臭鍋等,都在稽查行列,最快預計6月底前會有初步結果。日前提及的秘密客計劃,是委託民間購買100件火鍋湯底檢驗,稽查也已啟動。   鼎王火鍋遭檢舉鍋底不天然,衛生機關調查後界定廣告不實而非食安事件;不過,「秘密客」將銜命吃遍100家知名鍋物,調查有無違規。
  • 一定是泉州的薑母鴨太多了,才掩蓋住了它的光芒!
    說到它,雲兒最先想到的就是:快餐廳、大排檔、還有薑母鴨!僅600多米長的一條街,就開了7、8家的薑母鴨店!每每經過薑母鴨店時,總能聞到一股濃濃的姜香味兒。 今天雲兒聞著味兒,就來到了這家在美食街屹立了20年,號稱「泉州第一家」的臺灣薑母鴨!
  • 湖濱商業街改造提檔加速煥新
    2020年2月街道成立湖濱商業街改造提升工作領導小組。蠡湖街道根據相關指示精神,結合商業街現有的需求,進一步細化短中長期實施方案,全面排查短板,完善管理機制,整體規劃設計,系統改造提升,拿出「繡花」功夫,不斷提升街區顏值氣質,讓群眾真切感受到變化,提升舒適度。
  • 好食來|27年老店水煮魚居然是用「鰩魚」做的
    提到好食來大排檔可能都是父輩們經常聚餐的地方,店以「好吃 實在 客常來」三個原則自勉,一開就是27年。1993年先在西堤碼頭以閩南海鮮大排檔起家,後把店搬遷到現在湖濱南路24號(十一中隔壁),在這裡也過去17年了。
  • 廈門這19家老店,本地人吃了近30年還深愛著!
    ;4、就是他們用的這口大平底鍋,多年的油已經侵進鍋裡了,那味道是生鍋比不了的。【亞尖大排檔】在頂澳仔經營了17年,這裡承載無數廈大及鷺大學子的回憶,曾獲得「廈大第二食堂」 、「鷺大第三食堂」 等美譽。2010年,搬遷至大學路。三年後,店面搬到了如今的曾厝垵。老闆小名叫亞尖(閩南語音譯,聰明的意思),所以餐廳命名為【亞尖大排檔】,他也是廈門【新南軒】的大廚。現在的老闆林風是第二代傳人,接手後便全身心投入父母用心經營24年的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