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憲問第十四14.45原文及翻譯
「原文」: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①。」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注」:①敬:嚴肅恭敬。
「本段的意思及翻譯」:子路問怎樣做才合乎君子的標準。孔子說:「提高自己的修養,對人嚴肅恭敬。」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提高自己的修養,安撫別人。」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提高自己的修養,安定百姓。提高自己的修養,安定百姓,恐怕堯、舜都難以做到啊!」
「解讀」: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切皆由修身做起。
「故事」:仲由拒盟——小邾國一名叫射的人,帶領句繹的人來投奔魯國,專門指名叫仲由代表魯國出來定盟約,而其他人一概不信。用冉求的話說就是,「千乘之國不相信盟誓,而相信你說的話」。但仲由堅辭不幹,原因是不能鼓勵小邾射幹背叛國家的不義之事。
論語憲問第十四14.46原文及翻譯
「原文」:原壤①夷俟②。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注」:①原壤:魯國人,孔子的舊友。《禮記·檀弓》曾記載了他的故事,說他母親死了,孔子去幫助他治喪,他卻站在棺材上唱起歌來了,孔子也只好裝作沒聽見。②夷俟:夷,一種不禮貌的坐姿,雙腿分開而坐。俟,等待。
「本段的意思及翻譯」:原壤很隨意地蹲踞著接待孔子。孔子說:「年幼的時候不友愛兄弟姐妹,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值得人們稱讚的業績,現在老來而不得其終,真是一個害人賊啊。」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解讀」: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看來是一個狂人,對孔子不很禮貌,孔子對他也不客氣,老朋友打罵玩笑,音容笑貌如在昨夕。
論語憲問第十四14.47原文及翻譯
「原文」:闕黨①童子將②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③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注」:①闕黨:即闕裡,孔子家住的地方。②將:傳達。③居於位:童子與長者同坐。
「本段的意思及翻譯」: 孔子的住地闕裡的一個童子來向孔子傳話。有人問孔子說:「這是個求學上進的孩子嗎?」孔子說:「我看見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見他和長輩並肩而行,他不是一個追求上進的人,而是一個急於求成的人。」
「解讀」:年輕人的常見病是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中國傳統歷來重視長幼有序,「天地君親師」,天、地、國君、父母、老師都是自己的崇拜對象,豈能不敬?現今只要將「君」換成「國」,這一觀點也還具有積極意義。
以上就是論語憲問第十四14.45、14.46、14.47原文及翻譯,歡迎交流指正。
更多內容請搜索95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