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阿姨提前一星期就要回家,她前腳走,二寶爸緊跟著被迫用起年假,和領導一起對付倆娃。想到一樣在家和娃亂戰一團,索性不如把戰場挪到某個風和日麗陽光暖暖的南方小城。腦袋瓜一拍,遂做出大膽決定:帶倆娃去珠港澳轉一圈......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帶Ta出去一次真的是頭大。超大的行李箱,一堆的東西......很多爹媽都會有這樣的窘境,所以精簡裝備,選定那些必需品很關鍵。二寶爸的行李篩選準則:多功能的 > 單一功能的,可摺疊壓縮的 > 固定形狀的,即用即拋的 > 反覆使用的。每個辣媽潮爸都是帶娃出遊的高手,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張用得順手的清單列表。以下我僅列舉幾樣,我認為帶娃出遊時,能幫你精簡行李騰出空間的裝備。
1、消毒袋
作為一名高產母乳媽媽的家屬,我最頭疼的莫過於對於奶瓶及其衍生產品的消毒工作了:吸奶器,喇叭,若干奶瓶,導管……浩浩蕩蕩的陣容。出行旅遊更發愁,類似小白熊這類消毒烘乾器肯定沒法帶,而微波爐可用的奶瓶消毒鍋同樣體型碩大,也是霸佔行李箱一隅的狠角色。奶瓶消毒袋算是解決了我的這個煩惱,薄薄一片「佔地面積」可以忽略不計,而其通常為20x28cm大小,至少容納2個標準奶瓶和配件。消毒袋使用很方便,只要打開,把要消毒的東西放進去,加60毫升水,然後放到微波爐裡轉1.5分鐘,搞定!不僅如此,它還可以重複使用,每個袋子可以使用20次,袋子上有用來標記使用次數的小框框。你根據出行天數大致算一下需要幾片就好啦!如果你已進入全奶粉餵養階段,又是土豪的話,完全可以任性一把:用那些使用一次性內膽的奶瓶,即用即拋,連洗奶瓶的精力都省下來了。
2、便攜餐具
其實餐具不帶也無妨,但若是遇到比較作的娃,非自己「御用餐具」不可,那只能辛苦一下父母了,我就屬於不幸躺槍的。幼兒餐具儘量使用那些能摺疊或是打包的便攜款,收起來時迷你無比,打開以後就是完美的一套餐具。
3、可攜帶餐椅
二寶爸不止一次強烈推薦過可攜帶式的餐椅,雖然現在每個餐廳都有兒童餐椅,但遇到出遊高峰時,有時也難保證充足供應。有個餐椅把熊孩子「禁錮」起來,絕對是讓父母省心的一大福音。於我而言,女兒坐在餐椅裡安靜就餐和坐在我身上胡吃海喝,絕對是天堂和地獄的區別。
4、飲水利器
又是一款二寶爸反覆推薦的好東西,如果溫潤的好天氣完全可以繼續精簡行李,不要帶厚重的飲水杯,直接帶上水壺吸管蓋。兩種口徑適合市面上幾乎所有的飲料瓶,出去旅遊直接買一瓶礦泉水,把吸管蓋接上去,娃捧在手裡就能喝,省去了自己帶水壺的麻煩。
5、浴缸膜
作為一個愛乾淨的二寶爸,真心不敢隨便在酒店的大浴缸裡給娃洗盆浴。二寶爸為此還特地敗了一個摺疊浴盆,摺疊起來之後幾乎不佔行李箱太多空間。但是,隨著女兒的長大,這個略顯迷你的傢伙開始慢慢束之高閣。現在帶一個四歲小傢伙去酒店,洗澡問題怎麼破?答曰:直接買那種超大尺碼的泡澡袋子,或者稱它為浴缸膜也可。網上一搜,各種厚度、各種尺寸一大把,必有一款適合你。
6、馬桶墊
原因同上!愛乾淨老爹有個潔癖女兒,外面的廁所看不上。誇張地說,女兒小時候,我們自駕遊時後備箱還專門帶著一個小馬桶。現在,我那帥氣的包裡永遠備一包馬桶圈墊,小巧不佔地方,有了它,女兒總算肯點頭順利如廁……
7、無線鏡頭
邊玩邊拍邊曬圖,這個已然是出遊的iso標配流程。二寶爸的裝備從沉重的單反已經進化到了輕便的微單。但是,這顯然還不夠!如果你有充裕的銀子,建議你繼續輕裝上陣,買一款無線鏡頭,直接進入攥著鏡頭玩自拍的境界。重要的是,那些大品牌推出的無線鏡頭支持wifi,也可以安裝在任何一款智慧型手機上,成像效果接近微單,光是那個ccd就遠勝過任何一款最強拍照手機。
8、4USB充電器
大家有木有這樣的煩惱:每次出遊都是一大堆充電器和數據線,手機、平板、數位相機……在推薦一款4usb接口的智能充電器,如果再配合一根多接口(支持安卓和蘋果)的數據線,基本上就能做到「一個充電器在手,所有東東充電不愁」的境界了。
9、皮膚衣
如果是去南方或是熱帶過春節,二寶爸強烈推薦給箱子裡騰出一個巴掌大小地方,塞上一家三口的皮膚衣。一件透氣又防水的皮膚衣,還可以化身為一件空調服或是一件臨時雨衣,如果還是亮色糖果色,一家三口穿出來還不失為一道風景線,回頭率不低哦。
10、可攜式安全座椅
最後推薦的一樣東西,可能也是你們最為忽略、但卻是我看來最最最重要的東西——安全座椅。很多人會說,出去旅遊怎麼帶安全座椅,我曾不止一次的推薦過——可攜式安全座椅。比如安全座椅背心,我帶女兒出國旅遊,這個背心是必帶的。
出行必殺技總結
11、行李越精簡越好,行李箱越大越妙
我之前有過血淚教訓,出行前把行李箱收納得整整齊齊,空間所剩無幾。結果旅遊時買買買,以至於不得不再買一個新的行李箱裝採購的戰利品回來。從此得出結論:行李可以低調到少少少,行李箱要高調到大大大!有條件的話,一家三口人均一個大箱子就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