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時牙痛 也可能是冠心病 年輕人猝死悲劇頻發,專家提醒平時要...

2021-01-09 四川在線

1月1日,電視劇《巴啦啦小魔仙》重要角色「凌美琪」的扮演者、演員孫僑潞突發心梗去世,年僅25歲;

無獨有偶,一名就職於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業務的23歲女性員工近日在凌晨1點下班路上猝死;……近年來,由於各種因素,年輕人因突發心梗猝死的報導屢屢見諸報端。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猝死?是否能採取有效防範措施?針對上述話題,記者日前採訪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李僑。

四川在線記者李寰

現象

心腦血管疾病80%的猝死與之有關係在城鄉居民死亡原因中佔首位

平均每分鐘就有一個人發生心源性猝死

在心源性猝死人群中有43%是18-39歲的中青年

原因

平時並無症狀年輕人猝死多與本身患有某種基礎疾病有關

過度飲酒、抽菸、熬夜、缺少運動、過度勞累、壓力焦慮

應對

降低猝死風險建議定期體檢在早期就發現問題要有科學、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過度飲酒,開展合理運動,注意作息時間規律等

平時活蹦亂跳 也可能暗藏某種基礎疾病

「年輕人『猝死』已不是個案。」在李僑看來,大眾尤其是年輕人務必要引起重視。「在中國,平均每分鐘就有一人發生心源性猝死。其中,有43%的人屬於年齡在18至39歲的中青年人群。」

所謂猝死,即突然死亡,一般指非因自殺、他殺或事故而發病,24小時內意外出現的內因性死亡,有的整個過程僅有幾分鐘到幾十分鐘。

「雖然有些猝死難以尋找原因,甚至需要通過屍檢找問題,不過80%的猝死都與心腦血管疾病有關係。」李僑說。

2020年9月出版的《心肺血管病雜誌》指出,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國民生活方式變化,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對居民健康的影響越加顯著,相關疾病發病率持續增高,心血管病死亡已居我國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首位(其中農村地區佔45.91%,城市地區佔43.56%),成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現實中,遇到身邊有人特別是年輕人猝死,大家總是難以接受。相關新聞下,「這麼年輕,咋會走了?」「看他平時身體狀況挺好的,沒有感覺有什麼問題啊!」等留言不少見,更有猝死者家屬指出,死者本人生前並沒有出現異常情況。

對此,李僑認為不能糾結於表象。「其中有的人或許本身就患有某種基礎疾病,但平時並沒有出現任何症狀,而這種潛在疾病本身又具有猝死隱患,如冠心病、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畸形、心肌病及心律失常性心臟病等。當出現某些誘因,病人體內原本的平衡突然被打破,就可能導致疾病突然惡化且威脅生命。」李僑以糖尿病和高血壓舉例,前者當人體血糖突然升高時會引發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後者則易突發主動脈夾層、腦血管意外。

「心臟就像人體的發動機,『發動機』一旦停止工作,人就會面臨死亡。這是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患者猝死的重要原因。」李僑說,「這方面,年輕人也不會例外。」

血管堵塞程度70%以下不會有感覺 多管齊下才能未雨綢繆

除了心臟疾病,過度飲酒、抽菸、熬夜、缺少運動、過度勞累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年輕人猝死的重要因素。「當一個人連續工作或沉溺於某個事項,如整宿整宿地玩遊戲等,就可能會出現電解質紊亂、心律失常、肺栓塞等,也就存在猝死風險。」李僑建議,年輕人一定要養成科學、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菸、避免過度飲酒、開展合理運動、注意作息規律等。

李僑特別舉例,他自己就曾多次參與搶救突發急性心肌梗死的年輕人,有的甚至只有20來歲。「有一名患者發病之前在網吧泡了一個多月,抽菸、熬夜,吃外賣。送到醫院搶救時,血管幾乎被堵滿,血液幾乎只能在頭髮絲粗細的縫隙中流動。」李僑強調,年輕人總體而言身體素質好,但切勿掉以輕心,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很重要。

儘早、及時發現問題,未雨綢繆是防範猝死的重要方式,這就務必要重視體檢。

「體檢是發現身體異樣『蛛絲馬跡』的重要手段。有很多人認為,自己從來沒有感覺身體有何不適,沒有做檢查的必要。但疾病是一個緩慢發展的過程,達到一定的程度,身體才會有反應。」李僑舉例,「如冠心病,血管堵塞程度在70%以下患者是不會有感覺的,但其實這時候,患者血管已出現粥樣硬化斑塊。隨著斑塊越來越大,血管堵塞也將越來越嚴重。當斑塊突然破裂,就會導致急性血栓形成,進而引發冠狀動脈急性閉塞,最終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李僑尤其強調,很多人往往錯過了早發現問題的機會,尤其不重視一些不典型的症狀。「曾經有一名患者到口腔科看醫生,他自稱走路時會牙痛。該醫生根據經驗判斷這是一種不典型的冠心病表現形式,於是建議這名患者改看心內科。經過系統檢查,該患者被確診為冠心病。正是及時發現並治療,才拆除了該患者身上的『炸彈』。」

關於體檢,鑑於常規體檢中的心臟彩超還不太容易發現心梗風險,李僑還建議有需要的人士可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做有創冠狀動脈檢查。「此外,對有家族遺傳性疾病或身體已出現症狀的人,更應及時與醫生溝通,通過專業醫生的評估,選擇合適的檢查。」

相關焦點

  • 男子打球後喝冰鎮飲料猝死 盤點五大運動誤區
    [摘要]醫院急診專家表示,在劇烈運動後喝下冷飲可能是發生悲劇的一個主要誘因。對此,專家總結了運動的五大誤區,提醒市民合理運動。資料圖 6月26日晚上,一名35歲男子在打籃球之後猝死。曾參與搶救的當地醫院急診專家表示,該男子在劇烈運動後喝下冷飲可能是發生悲劇的一個主要誘因。
  • 猝死的9個徵兆,提前知道能救命!學會這10招,幫你遠離猝死
    當感到胸部出現劇烈、緊縮、壓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過氣時,就要提高警惕。冠心病的典型表現是胸痛,一般發生在胸骨後方,尤其是胸痛持續存在,出現這類情況時需多加注意。 二、近期出現或加重的胸悶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後胸悶,休息後可緩解,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
  • 冠心病如何自我檢測,隱匿型冠心病發現不了嗎?早發現早治療
    冠心病最典型的臨床表現是出現胸痛,胸痛常常在活動或者情緒激動時發生,為壓迫、發悶的性質,一般持續數分鐘,經過休息能夠很快緩解。當然有一些不典型的冠心病患者,可以表現為胸悶、上腹痛,甚至有些表現為牙痛,有些冠心病的患者早期沒有任何的症狀。
  • 大一男生夜間鍛鍊猝死 專家稱年輕人應提防猝死
    疑似鍛鍊時突發心血管疾病大一男生夜間操場猝死專家:年輕人應提防「心源性猝死」 第一時間急救至關重要但等到急救人員和校方工作人員趕到時,小劉已經不幸身亡。事發之後,民警和法醫也趕到現場。經過體表調查,小劉全身無明顯外傷,現場也沒有摔倒或打鬥的跡象,可以基本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據初步判斷,小劉可能系在鍛鍊時引發了心血管疾病不幸猝死。鄧書記說,小劉是一個優秀的學生,還是班上的團支部書記,無不良嗜好,身體也比較健壯。
  • 深圳一滴滴司機跨年夜猝死!2020年務必警惕這項健康問題!
    據了解死者今年44歲,已證實為網約車平臺滴滴公司的司機該司機最後一筆訂單是在晚上10點52分結束隨後停止了接單服務龍華區警方:初步判定該司機為猝死具體原因還需進一步調查確定猝死案例頻發,再忙也要注意身體健康
  • 猝死的9個徵兆,提前知道能救命
    保持大便通暢,多吃蔬菜水果 排便猝死時有耳聞,保持正常的力度排便也是預防猝死的方法之一。在平時的日常飲食中要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多喝水。因蔬果含維生素C、鉀、鎂等元素,對心臟及血管有保護作用。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和充足的水分有利於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還可以服用緩瀉劑或肛塞開塞露,以保持大便通暢。
  • 年輕人胸悶、氣短就是猝死的信號?
    現代社會節奏越來越快,許多人都處於高強度、壓力大的生活環境中,年輕人猝死事件頻發。猝死大多與心源性猝死有關,如冠心病、急性心衰等心臟性疾病。據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總人數高達54.4萬,居全球之首,而搶救成功率不到1%!
  • 這些平常的小問題,都是猝死的前兆!你還不當回事
    醫生提醒,當你的身體出現症狀時,則預示著猝死的可能!1、心慌如果不定期地出現心慌的現象,則可能只是心律失常的一種表現,但是一旦這種情形頻發,就要警惕了,這可能就會導致猝死。2、胸悶加重如果在進行活動後感到胸悶,但在得到短暫的休憩後即可緩和,這時,也要注意了,這種情況可能是冠心病的表現,也極易引起心肌梗猝死。3、心跳過慢人的生命值體現在心臟的跳動上。
  • 猝死有先兆 警惕一過性症狀
    原標題:猝死有先兆 警惕一過性症狀法制晚報訊(記者 陳斯) 一場秋雨,帶走了「春雨」的創始人。北京春雨天下軟體有限公司(春雨醫生)創始人兼CEO張銳先生,因突發心肌梗塞,不幸於2016年10月5日晚在北京去世,享年44歲。這一事件再度引發公眾對突發心梗的關注。專家提醒,對心源性猝死的重視不僅僅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更易發生這種意外。
  • 重視猝死的「一過性」症狀
    原標題:重視猝死的「一過性」症狀 專家提醒,對心源性猝死的重視不僅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更易發生這種意外。其實心源性猝死都有先兆,胸悶、心慌等「一過性」症狀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 什麼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什麼是冠心病?可能大家對冠心病是什麼並不了解,那麼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了冠心病呢?怎樣早期發現冠心病?早期冠心病的症狀有哪些?平時應當做好怎樣的預防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什麼是冠心病冠心病也就是心臟病的簡稱。是一種最常見、損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
  • 29歲IT男患高血壓猝死 高血壓為何盯上年輕人
    但近日,浙江金華有一位29歲的程式設計師突發腦出血身亡,據報導,他19歲時就患上了高血壓,卻沒有堅持吃藥。記者了解到,隨著青少年肥胖率的提高,和年輕人工作生活壓力的加大,高血壓越來越呈現年輕化、低齡化趨勢,江蘇甚至有5歲孩子就查出了高血壓。專家提醒,一旦確診為高血壓,就一定要吃藥。
  • 猝死前,身體的4個徵兆會「通知」你,早一點抓住,或許能救命
    「猝死」是經常出現在新聞上的詞語,但很多人對猝死的定義都十分模糊,認為猝死指的是意外死亡。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所謂猝死,指的就是看上去身體健康的人,在意想不到、短時間內因疾病死亡。
  • 為何馬拉松頻繁死人 運動猝死非簡單運動過量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曹建民教授說,「尤其易發生在那些平時缺乏長時期規範專業體育訓練、貿然參加比賽的人當中;年輕人的身體機能相對較好,即便有潛在的心臟結構和功能性異常疾病,平時更容易被隱蔽,無典型症狀,患者和其親友並不知情,在受到持續強刺激情況下發生猝死;另外,年輕人相對心智沒有那麼成熟,在運動過程中對自己的狀態沒有良好把握和主動調整,可能會因為受到鼓勵而過於激動、爭強好勝,運動超過自身極限
  • 入冬後猝死事件多發,為什麼?能預防嗎?該怎麼救?
    入冬以後,多起猝死事件引起人們關注。看上去健康的人為什麼會意外猝死,猝死能預防嗎?澎湃新聞12月19日報導,近日上海一家網際網路公司47歲員工在健身房外猝死。據該公司回應,這名員工走出健身房後被發現暈倒在沙發上,公司其他人員雖立刻安排急救措施,但急救人員到場查看時該男子已不幸離世。
  • 身體這些部位疼,可能是心臟在求救!很多人沒留意,後悔萬分!
    11月26日,在演員高以翔意外猝死一周年前一天,其好友呂曉棟在去祭拜他時,突發意外猝死在了墓園中。同樣是因為心臟疾病猝死,享年63歲。在此之前,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著名相聲演員馬季、《我愛我家》編劇梁左、笑星高秀敏等都是被心梗奪走性命。讓人唏噓之餘,也為我們敲響警鐘。
  • 福州男子打球後,猝死小區球場!福建已發生多...
    福州男子打球後,猝死小區球場!福建已發生多起,一定要注意!》原創:海都君N海都記者唐明亮夏雨晴文/圖痛心!惋惜!又一起突發悲劇!(救援現場,網絡圖片)■ 2016年6月25日清晨6時許,在廈門杏林大橋附近禹洲中央海岸附近海堤步行道上,一名晨練的年輕男子猝死在地。
  • 一天一萬次以上頻發早搏,惡性心律失常 爹爹喝藥酒喝出了「心病」
    誰知剛喝了一個月,腿疼的毛病沒見好,心臟反而出了問題,心電檢測顯示老人24小時1萬次以上頻發早搏,屬於惡性心律失常。醫生提醒,藥酒從製作到服用都有嚴格的標準,市民切勿輕信偏方,以免適得其反。市民宋爹爹家住漢口陳家墩,今年剛滿70歲的他平時身體不錯,除了有些老人常見的風溼腿疼以外,沒有什麼慢性病。不過前段時間,他總是莫名地覺得陣陣心慌氣短,還有些噁心乏力,人的精神也差了不少。
  • 耳垂出現褶皺,可能是冠心病的信號,醫生:在飲食上要謹記5原則
    下牙痛如果大家在平時經常出現牙痛,但又不是劇烈的疼痛,主要出現在下牙部位,去口腔科做了檢查之後仍不能找到病因,很可能是冠心病引起的,要及時去檢查一下心臟問題。胳膊痛如果胳膊疼沒有出現在關節上,而是在左肩,手臂,以及手指周圍出現疼痛的話,可能不是過度勞累造成的,而是冠心病的徵兆,要引起重視。
  • 熬夜猝死的前兆有哪些?胸口隱隱作痛是怎麼回事?
    而猝死發生之前最常見的症狀有以下四類:1)胸口疼痛、胸悶:大多數猝死是由於心臟性原因導致的,很多患者到院診治時首先問的就是胸口隱隱作痛是怎麼回事,多數表現為胸口不同程度的疼痛,甚至呼吸困難。尤其合併冠心病、其他心臟疾病的患者,如果胸悶、心絞痛發作次數比以前增加,要特別警惕。2)頻繁心慌:心慌是心率加快的主觀感受,多數心律失常的危險性較小,不會引發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