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註:這裡是豌豆莢在極客公園的專欄,本文的作者是豌豆莢設計獎團隊提供豌豆莢設計獎是豌豆莢推出的獎項,致力於每周為用戶發現一款優秀應用,更多可點豌豆莢設計獎了解。
第 214 期豌豆莢設計獎,我們頒給了一個自己的應用:剛剛在 Android 和 iOS 同時上架的「豌豆莢一覽」。
如果你能讀到最後,會相信這並不是一次豌豆莢私心的自我慶祝。
在一個應用裡就能發現不同應用內的內容,「豌豆莢一覽」是一個無限大的世界。
你總是會忘記打開第二屏的應用,儘管你知道它們是你發現這個世界最重要的窗口。
現在有了「豌豆莢一覽」:散落在不同應用內的文章、圖片和視頻,全部被這個工具串聯起來,在同一個頁面當中摘錄成冊。
除了手機裡已有的應用,你可以選擇用「添加」的方式發現「豌豆莢一覽」收集的其他應用內容,即使你還沒有來得及安裝它們。
「豌豆莢一覽」目前收集了超過 200 個不同的應用,比如 MONO,比如好奇心日報,甚至 Wikipedia 和 Flickr 也在其中。
「豌豆莢一覽想帶給你夏天水波層層,陽光灑在上面,閃閃發光的感覺。每一層水波都感覺不那麼一樣,不知道從哪裡開始,也不知道在哪裡結束」——豌豆莢一覽產品負責人王俊煜
這個產品在豌豆莢內部的代號是 Ripple,意思是波光粼粼。
為了在界面中達到這種順滑而豐富的感覺,「豌豆莢一覽」做了許多努力,它保證了每一個動畫都是每秒六十幀——以往,只有在遊戲上才需要達到這種流暢度。
所有收錄應用的排版和界面都被列印出來,貼了滿滿一牆——這是豌豆莢一覽團隊的辦公區域。設計師們試圖對不同應用中的不同內容進行分類和總結、再用統一的風格和十幾種不同的形式呈現給你。
視頻、圖片和短文本都可以在卡片上直接瀏覽,文章則通過「摘要」,讓你決定是不是要繼續閱讀。
為了保持內容的井井有條,「豌豆莢一覽」將內容以應用的維度進行分組。來自相同應用的內容,只有在積累到一定的數量的時候才會被放出,呈現在你的 timeline 裡。
另一方面,「收藏」功能提升了順滑感,你可以標註喜歡的內容,有空的時候再進行深度的閱讀。
Q:在豌豆莢一覽中,有哪些功能是你一開始設想的,但最後沒有實現的呢?
A:這個還挺多的,比如原本的開屏樣式非常複雜,你得往上劃才會出現一張一張的卡片,整個形式有點太重了。原先也打算做離線功能,讓用戶不需要花任何流量就可以瀏覽更新,但因為覺得現在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所以還是先把它暫時關掉了。
Q:你在「豌豆莢一覽」裡收藏和分享的第一個內容分別是什麼?來自哪個應用?
A:第一篇內容是 4 月 28 日的舊金山,來自蟬遊記...當初應該是為了報 bug 吧(笑)。收藏了幾百篇內容,從我想買的手機殼到適合深度閱讀的資訊,什麼類型的都有。
Q:用戶在用豌豆莢一覽的時候,有沒有哪些是你沒有預料到的?
A:原本是不希望用戶在刷 timeline 的時候點開看文章的,如果想深度閱讀的話可以收藏或喜歡這篇內容,但是現在這樣用的用戶挺多的...還有現在每個用戶平均瀏覽的內容卡片是 36.5 張,這也大大超出我的預期。
Q: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有「豌豆莢一覽」?
A:最大的原因是自己需要(笑)。我的手機和平板上有兩千多個應用,每天會在這些應用上面花許多時間。其中有一些是我從安裝到現在,都不會想起來打開幾次,但又不捨得刪掉的——於是就有了「豌豆莢一覽」,一個能讓我在一個頁面裡刷全部應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