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逐漸成為人們最喜歡的出行方式之一,無論是一人一車的無拘無束,還是家庭出遊的歡聚一堂,那种放肆灑脫的自由感,總是吸引著人們即刻出發,而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自駕更是成了唯一的選擇。在世界上,經典的自駕路線有很多,美國的1號公路,新疆的獨庫公路,芬蘭的極地公路等等,這些公路都蘊含著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景和無法取代的特色,而在巴基斯坦,有這麼一條公路,不僅有著令人生畏的壯美山地景觀,更是中國通往巴基斯坦併到達南亞次大陸和中東地區的唯一陸路通道,這便是中巴邊境的喀喇崑崙公路。
這條公裡全長1032公裡,北起中國新疆的城市喀什,南至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其中中國境內416公裡,巴基斯坦境內616公裡,一路上穿越喀喇崑崙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帕米爾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西端等等多處要地,其中全線海拔最低點為塔科特,海拔僅為460米,而作為最高點紅其拉甫山口岸,海拔則高達4733米,垂直海拔差超過4000米,一路走來,可以欣賞到一年四季。
車在城市裡穿行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看點,巴基斯坦北部的城市都比較小,信號也較差,不過,當車行至罕薩河谷的時候,就可以感受到鬱鬱蔥蔥,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就曾來過這裡,在領略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後,對這裡給予了高度評價,不僅寫下了聞名全球的《失落的地平線》,更把罕薩河谷稱為「香格裡拉」,說這裡還是宮崎駿動畫《風之谷》的取景地,不過要看河谷還是不能走馬觀花,在公路上基本看不到河谷的樣子,需要在這裡住上兩三天,兩個城堡都很值的一去,各有不同的風格。
可能由於這邊靠近河流或是其他原因,這邊堰塞湖面積都要大上了許多,在到達Gulmit鎮之前,就有一個超大的堰塞湖,高山間的湖色十分壯觀,吸引了無數遊客駐足停留,山色渾然一片,讓人沉迷。
不過,最讓人震驚的是,本以為這是一個杳無人跡的小眾景點,沒想到是當地一個非常出名的高山度假勝地,不僅有遊船,還有皮划艇、快艇、酒店等多種設施設備,儼然一個完備的度假區,司機告訴我們其實這是前幾年才打造起來的,以前無論是交通還是電力甚至食物都奇缺,這個湖底還喪生過20多位村民,不過現在打造起來了,也算是告慰了他們的在天之靈了吧。
繼續向前,可以看到一塊路牌寫了「Gulmit」,這個名字即是附近冰川的名字,也是附近小鎮的名字,雖然沒有在鎮裡停留,不過還是能感受到小鎮的熱情,很多當地人都用英文問候,完全不像是巴基斯坦落後的北部地區,再窮不能窮教育呀!不過這一段開得很舒服,不僅因為這裡的煙火氣,正前方的雪山也超美。
沿著喀喇崑崙公路繼續前進,就可以到達帕蘇鎮。不過在到達帕蘇之前,可以發現路上的冰川開始變多,不少地方還有堰塞湖,這邊的堰塞湖比較迷你,一個個的特別可愛,這一帶也較為荒蕪,只有水邊上長了些許植物,與遠處的碎石崎嶇形成了鮮明對比。
繼續前進會到達罕薩河邊,罕薩河的兩岸有兩片聚集地,為了方便兩岸居民通勤,便修築了吊橋,吊橋十分簡陋,但由於它在絕美的山地之中,久而久之竟成了喀喇崑崙公路上為數不多叫得上名字的景點,聽司機大哥說,以前都不要門票的,後來來的人多了,便開始針對遊客收門票,居民還是可以正常通勤,不過吊橋本身離公路還是有段距離,需要下車後步行半個小時左右。
走進吊橋可以發現,吊橋很長,越長的吊橋就意味著約晃,木板與木板之間的距離非常開,一個不小心就會踩空,又沒有太多防護措施,只能抓著一邊的護欄緩步前行,看著腳下奔流的罕薩河水,難免心驚膽戰,很少有遊客走了來回,大部分都是去橋上拍了照便下來了。
接下來的一段比較荒蕪,道路漫長且空曠,不過來往車輛和行人都很少,對於喜歡開車的人來說肯定是絕妙的享受了。路上也有很多可以看得,不過無論是冰川還是堰塞湖大都已經見過了,而且大部分地方也叫不上名字,各種美妙只能親自去看看。不過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我們近帕蘇的時候沒注意,走的時候才看到welcome to passu,其實我們已經離開了。
下一個目的地是索斯特口岸,這是巴基斯坦靠近中國最近的口岸之一,比較荒涼,基本什麼都沒有,走一圈下來也要不了幾分鐘,不過酒店和餐廳還是有的,是喀喇崑崙公路上為數不多的歇腳點之一,可以在這裡小住一晚,幾家新修的酒店性價比都蠻高的。雖然四周還是被高大的雪山包圍,但是白天一點都不冷,只是晚上才會降溫。
從索斯特口岸開始,我們沒有選擇繼續自駕了,而是做了大巴車,雖然不太方便,一來剩下這段路沒有太多可以看得景點,不用刻意停留,二來這段路路況複雜,是整個喀喇崑崙公路最難的路段之一。綿延數千裡的喀喇崑崙山脈,沿途屹立著包括世界第二高峰K2在內的超過7000米的雪山多達100多座,它們中間很多甚至到今天東都還沒有名字,此外還有包括全世界除極地區域以外最長的冰川在內的五條長度超過50公裡的冰川,夏季來臨的時候,這些山體經常會滑坡,而冰川消融也會造成洪水蔓延,冬季更是有暴雪低溫等極端天氣,被評了為」全球十大險峻公路」之一。
因此可以想像一下,當年在這裡建設公路,是多麼困難的事情,經過中巴兩國近20000名建設者十餘年的努力,最後終於在1978年6月18日全線通車,中巴兩國建設者共有700多名建設者犧牲在此,更有無數人因此傷殘,除掉一些簡單路段,相當於每一公裡就有一人犧牲在此,這條路,不僅是一條通達兩國的康莊大道,更是兩國用生命換來的友誼之路,值得被永世銘記。百家號X馬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