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星級餐廳扎堆北上廣,上海佔一半,摘星餐廳拖欠350萬停業

2020-12-20 每日人物社

文|每日人物黃思越 編輯鍾十五

近日,《2020北京米其林指南》在京發布,23家米其林星級餐廳入選。其中三星僅1家,為新榮記(新源南路)。二星上榜的2家是京兆尹、屋裡廂,分別是以四合院風格打造的素食餐廳與上海菜。

米其林指南為法國輪胎製造商米其林公司所出版的美食及旅遊指南書籍總稱,出版的初衷是為了利用指南,帶動汽車旅行的發展,其中以評鑑餐廳的米其林星級榜單最出名。

發展至今,米其林榜單並沒有脫離「旅遊指南」的基因,成為越來越成熟的商業榜單,它更像是一名優秀的遊戲組織者,盡力拓展它的玩家群體。吸引的玩家多了,商業價值也就來了。

2020北京米其林指南發布會 | 圖源網絡

米其林指南首進京,亞洲美食地圖擴張背後的推動力

米其林指南在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第四個年頭,向北京進軍。《上海米其林指南2017》於2016年在上海公布,是大陸首版米其林指南,此後每年9月更新上海地區榜單,至今已更新了三版。廣州在2018年也迎來了首版米其林指南。

截至目前,米其林指南在中國一共評選了74家星級餐廳,其中三星的2家,二星的11家。在米其林最早進入的上海,成功摘星的餐廳數量最多,達到40家,超過了大陸地區星級餐廳總數的50%。

但米其林指南進入大陸,是在其初步探索亞洲市場的十年之後。

早在2007年,米其林推出日英雙語版的《米其林指南-東京篇》,自此日本成為世界第22個,亞洲第一個納入評選的國家。次年年底,米其林發布了香港、澳門篇指南,開始嘗試進入中國市場。

但直到2016年,米其林指南才開始擴大對亞洲美食地圖的探索。這一年新加坡、韓國首爾、中國上海納入評選。2017年進入泰國曼谷,2018年瞄準了臺北與廣州。

米其林指南亞洲擴張的背後,不乏當地旅遊局的身影。

臺灣「交通部」觀光局證實籤約5年贊助米其林指南的說法,但具體贊助金額並未透露,米其林則在2018年給予了臺北24顆星星。觀光局曾公開表示,拿到米其林集團提供的指南後,會分送到各駐外辦事處,作為宣傳資料,用於提高臺灣旅遊知名度。

2018臺北二十家星級餐廳主廚合影

不只臺灣,新加坡、韓國、泰國米其林指南的發布,同樣也有當地旅遊局的幫助。據媒體報導,韓國國營的南韓旅遊局以及泰國旅遊局每年分別向米其林指南支付35萬美元和88萬美元,用於購買米其林指南的評鑑服務。

也正因此,2016年,米其林指南在新加坡在第一次發行,作為冠名贊助商的聖淘沙名勝世界,旗下共四家餐館摘得米其林星,使得榜單的公正性受到質疑。

在11月北京米其林指南公布前,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宋宇也曾表示,希望北京能夠擁有米其林這樣享有國際聲譽的品牌,助力北京旅遊業和城市經濟的發展。

盡力討好的米其林指南

北京米其林指南在儘可能的討好更多的人。

米其林官方稱,三星餐廳值得專程到訪,二星則值得繞道前往,一星評選的是同類食物中烹調更為出彩的。 但除了打造高品質同時普遍高消費的星級餐廳名單外,米其林還設置了「米其林餐盤榜單」以及「必比登推介」迎合不同的消費群體。

「米其林餐盤榜單」與星級餐廳同一天公布,是具備上星潛力的預備役選手。更早時候,北京米其林指南在11月18日提前公布了 「必比登推介」餐廳名單,相比於高人均消費水平的星級餐廳,這個榜單上聚集了大批「不起眼但提供物超所值」的街頭美食:爆肚、豆汁、滷煮等「北京元素」均在榜上。

本地人或許不屑,但是對遊客來說卻是保險選擇,誕生於法國的米其林指南,需要協調西方胃與中國口味的融合。

比如在所有上榜的餃子店中,屬登上「必比登推介」的寶源餃子屋最特殊,這家店臨近亮馬橋使館區,是外國人常來光顧的餃子店。餃子的顏色五彩斑斕,甚至還有芝士餡的餃子,大眾點評顯示人均價格75元。

寶源餃子屋的餃子 | 圖源網絡

「不一定驚豔,但到達陌生的城市,跟著榜單吃,至少不會出多大的錯」。一位專程打卡了寶源餃子屋的遊客告訴每日人物。

除旅遊局的贊助,米其林指南也尋求金融領域合作,試圖打造全球美食版圖。 「2020年北京米其林指南發布會」上,米其林宣布與浦發銀行以及美國運通合作,上線聯名信用卡,持卡人可在全球20多間米其林餐廳享受高達20%的消費返現、最高8折優惠,免費前菜等優惠待遇。

星星的爭奪,那些衝榜與守星的餐廳

但在中國大陸,盡力討好的米其林榜單,顯然並不奢求本地食客的抬愛。

星級餐廳的評選標準十分模糊,官方給出的解答,模稜兩可。國際通用標準有五項:強調的是食材品質、烹飪技巧與口味融合、廚師的創意個性、烹飪水平是否穩定以及是否物有所值。評審探員來自米其林全職員工,平均每位探員每年旅行約30000公裡,在不同餐廳用餐約250次。

米其林官方曾稱,就餐環境和服務不屬於評星考慮的範圍,一切以食物為唯一考量,但據每日人物梳理摘星的餐廳,就餐環境普遍要顯得更「財大氣粗」。最誇張的是2019年剛剛登上廣州米其林榜單的宋·川菜,這家店開業一年就摘得一星,是首家摘星的川菜店,僅店面裝修就耗費千萬元。

成隆行蟹王府,是2020年上海米其林指南中新上榜的一星餐廳,屬於粵菜,專門做蟹。該店的工作人員告訴每日人物,登榜米其林後,來打卡的人變多了,但客流量相較去年減少。

但這種減少並非被動。「以前是可以拼桌坐的,但現在店裡規定不能拼桌,每桌客人控制在5到6人」,上述工作人員這樣說。問及是否以後會有升星計劃時,工作人員表示希望繼續努力奮鬥在這樣的國際榜單上,店內現在強調提高服務品質,以後會重點提高服務水平,走高端路線。「如果要坐好一點的位置,需要提前半個月預定」,店家這樣提醒。

上星雖難,守星也並不容易。唐閣曾是上海米其林蟬聯兩年的三星餐廳,2018年被降為兩星,今年退至一星。

每日人物詢問該店工作人員降星帶來的影響,對方稱降星帶來客流量減少,但並非大幅的下降,還是會努力升星。但對降星的原因、米其林的具體評判標準,該工作人員並不知曉。有據可查的信息是,唐閣的行政總廚譚仕業2017年離開了還是三星餐廳的唐閣,據業界人士透露被高薪挖走。旋即在2018年,唐閣由三星降為二星。

唐閣展示的米其林星級榮譽 | 圖源網絡

摘星並不是餐廳盈利的護身符。坐落於上海外灘的米其林一星餐廳Bo Shanghai及其系列餐廳Daimon廚魔館,人均消費近2000元,卻因拖欠兩年租金及物業費逾350萬人民幣,在今年3月暫停營業,至今仍未開張,因而退出了2020年的上海榜單。

在米其林榜單努力保持其神秘的姿態,維持客觀公正的形象的同時,另一批「草根」榜單在悄然崛起,諸如大眾點評的指南、谷歌地圖的美食評分。摘星玩家們依然樂此不疲,「這是國際性榜單」,一位米其林餐廳的員工反覆強調。

相關焦點

  • 米其林北京摘星餐廳人均消費最高1775元,京味美食為何難摘星?
    還有人感慨,食客掏錢,究竟吃的是米其林餐廳的食材、烹飪技法還是環境、情懷?新京報記者根據大眾點評對今年的摘星餐廳做了價格梳理,三星的新榮記(新源南路)、京兆尹人均價格都超過了1000元。新上榜的二星餐廳京季,達到1775元/人,成為北京版指南星級餐廳中人均消費最高的一家餐廳。而作為米其林北京榜單,三星、二星餐廳卻沒有京味美食。
  • 2020上海米其林指南發布,滬菜不敵粵菜數量一半
    9月19日,《米其林指南2020上海》於上海發布,指南共評出1家三星,8家二星,31家一星,主營粵菜餐廳佔大部分,滬菜數量不及粵菜的一半。此次《米其林指南2020上海》共評出40家星級餐廳。其中一家摘取了最高星級三星,二星有8家,其餘的31家為一星。
  • 擁有米其林光環 盤點9家臺北設有分店的國際星級餐廳
    臺北米其林指南終於要發布了!不過,早些年來,臺北已經有許多米其林星級餐廳來臺開設分店,像是祥雲龍吟、L』ATELIER de Joёl Robuchon侯布雄法式餐廳、夜上海,以及在臺灣人氣很高的添好運等多數家餐廳,臺北設有分店的國際星級餐廳總計有9家,即使這次沒在臺北米其林指南摘星,這些餐廳與美食一樣擁有米其林美食光環。
  • 米其林正式登陸北京,你猜哪家餐廳會摘星?
    11月28日,米其林將正式發布首版北京米其林指南。這將是自2016年米其林正式登陸中國大陸後,首次發布北京版米其林指南。目前,中國大陸僅上海、廣州有米其林餐廳,北京即將成為第三個擁有米其林餐廳的大陸城市。   在美食界,「米其林」三個字就是無上榮譽,他也許是大廚們畢生奮鬥的目標,食客們不惜跋山涉水也要尋覓到的至味。
  • 米其林指南廣州發布,三星從卻,半島名軒摘星成最具性價比餐廳
    值得一提的是半島名軒,因為必比登的評選標準是人均200元以下,所以它成為廣州米其林最具性價比餐廳。炳勝系則為摘星餐廳數最多者。所有摘星餐廳均為中餐廳。餐盤獎方面,今年共評出40家餐廳,比去年多5家。在全國範圍內,米其林已經落地香港,澳門,臺北,上海和廣州五個城市。
  • 香港米其林餐廳一瞥
    自2009年開始,米其林公司便開始編制香港及澳門的紅色指南。香港及澳門收於同一本指南中,我想大概是因為兩地甚近,而且面積均不大,不需單出指南。整體而言,香港餐廳在《米其林指南》上是佔絕對優勢的,因香港餐飲業實較澳門更為發達。這幾年,《米其林指南》的名氣在國內也逐漸大了起來,漸漸傳出什麼「上海北京某某餐廳是米其林幾星餐廳」之類的傳聞。這
  • 米其林餐廳來上海 米其林評選星級的標誌是什麼
    昨日,米其林正式發布首版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在本版米其林指南中,總共有1家餐廳獲得三星,7家餐廳獲得兩星,18家餐廳獲得一星,以及25家必比登美食推介餐廳。
  • 揭開米其林星級餐廳的神秘面紗
    說到一個高上大的餐廳,往往提到是否是米其林星級餐廳。米其林餐廳一直以神秘而又挑戰味蕾的極致印象存於普通人的腦中,這種奢華美味引得全球美食愛好者競相到各國米其林餐廳「朝拜」。很多大廚一生都在為成為米其林大廚而努力。今天筆者就來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賣輪胎的為何來評定餐廳?
  • 中國大陸有哪些餐廳能達到米其林星級的水準?
    唯獨影響餐廳星級的是食物,所以只要是米其林食探認為東西好吃的地方,理論上就有機會摘星。2005年11月發布的紐約版米其林指南由五位歐洲籍的食探編成,《時代周刊》報導說拿到兩星或三星的店當中超過一半都可以算是法國餐。
  • 2019米其林泰國指南發布:27家餐廳成功摘星
    泰國中華日報11月15日報導     米其林泰國發布的2019年泰國米其林餐飲指南報告,27家餐飲店獲
  • 上海米其林餐廳出爐,上海人表示不服?
    自打米其林放出話風,會在9月推出上海米其林指南之後,全國各地的吃貨就開始翹首以盼。《米其林上海指南2017》如期發布,上海也成為了亞洲第五個,大陸地區第一個,獲得《米其林指南》評價的城市。還有一些人覺得,評選結果在意料之中,並沒有什麼驚喜:|| 米其林的政治正確-保守的粵菜和老字號推薦本次上海米其林指南中,獲得三星的餐廳有1家;獲得兩星的餐廳有7家;獲得一星的餐廳有18家;此外還有25家餐廳獲得必比登美食推介。
  • 上海米其林指南又要來了 除了星級餐廳還有這些平價美味和美食指南...
    2016年9月21日,對於上海甚至於整個中國的美食愛好者而言,都是意義非凡的一天,就在當日,《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正式發布。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本米其林指南,上海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29個迎來米其林星級的城市。而一年之後,新版上海米其林指南即將於2017年9月20日公布,註定又將迎來一次餐飲界的盛會。
  • 臺南擔仔麵首摘星 米其林美食四間新進餐廳
    2019年臺北米其林美食指南發布完畢,共24家摘星餐廳當中,20家皆為去年以摘星的餐廳,RAW與態芮由一星變為二星
  • 2021上海米其林指南發布,北京餐廳摘星時間仍未定
    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10月21日,2021上海米其林指南發布。在上海新版的「星級美食地圖」上,共有43家餐廳入榜,其中1家三星、10家二星、32家一星。新京報記者從米其林方面了解到,目前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何時公布依舊未能確定。
  • 《米其林指南臺北 2019》揭曉,24 家餐廳榮登星級俱樂部!
    這一年間,眾多目標摘星、護星的餐廳無不做足準備,期待在第 2 年臺北米其林「星榜題名」。今年共有 24 家餐廳進入星級榜單,三星餐廳 1 家,二星餐廳 5 家(2 家晉級、1 家新上榜),一星餐廳 18 家(4 家新上榜)。去年的星級餐廳今年全在榜上,總星數還上升 7 顆,激勵所有與會的餐飲界人士,現場歡呼聲不絕於耳。
  • 搶先看|2020年米其林最新星級餐廳
    若是米其林美食評審員站在你面前,你可能無法認出,因為他們看起來就是平凡的餐廳顧客。這支「秘密美食密探軍團」,大都來自餐飲業,經過嚴格訓練後才成為如今的美食專家。他們走訪於全世界各地,每年平均用餐250次。「美食聖經」米其林如何對一家餐廳評定星級?
  • 米其林星級餐廳世界分布情況
    菜和酒的搭配有嚴格規定,如清湯用靜止葡萄酒,火雞用香檳。比較有名的法國菜是鵝肝醬、牡蠣杯、局蝸牛、馬令古雞、麥西尼雞、洋蔥湯、沙朗牛排和馬賽魚羹等。在用料上,黃油改用植物黃油或生菜油,奶油改用假奶油(即完全脫脂奶油),奶酪改用液態奶,做水果不用罐頭水果而用新鮮水果,濃湯改清湯,肉類則多用低脂及低膽固醇的水牛肉與駝鳥肉等。另外,在美國素食和生食比較盛行,水果入菜十分普遍。
  • 2019米其林指南發布!上海這6家黑馬餐廳到底憑什麼成功摘星?
    就在昨天,《2019上海米其林指南》全新發布!魔都吃貨界再次轟動!這次的米其林榜單中有107家餐廳名列在冊,包括了 1家三星餐廳、8家二星餐廳、25家一星餐廳,73家米其林餐盤餐廳。其中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獨佔鰲頭,已連續2年獲評米其林三星餐廳!
  • 米其林餐廳知識篇
    1900年,賣輪胎的米其林兄弟相信駕車者於漫長的旅程上需要找尋地方稍作停留,以便加油、更換輪胎或維修車輛等。因此,第一本《米其林酒店及餐廳指南》誕生,其中描述了各種實用資訊,並以免費的形式一直發到了1920年。第一本米其林酒店及餐廳指南,又稱「紅色指南」。1926年,米其林頒發了首顆米其林星,並從1931年在法國各城市開始了他們影響全球美食界的「米其林三星分級評選」。
  • 親探2021上海米其林指南發布現場丨全國第一家閩菜餐廳終於摘星了
    無生意可做的餐廳拼了命地「自救」——開發各種成品美食,一些米其林餐廳不惜放下身段承接起外賣。我記得那時候在家囤了大董烤鴨店的烤鴨炸醬、The Rug餐廳的橄欖油松子羅勒青醬和成都廊橋的怪味丁丁肉……甚至有些原本藏身於後廚的星廚被拽到了鏡頭前,印象最深的是上海米二星的Jo l Robuchon不僅推出了大廚教JR招牌菜系列,還嘗試起了抖音直播,和網友聊起店裡的人氣點心蝴蝶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