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民間故事(二十二)峨嵋山產寶盛地傳奇

2021-03-04 博山大集

峨嵋山產寶盛地傳奇

來自「博山民間文學」一書

整理人:昃繼廣

古時,顏神城東南,有一座潔白如玉的青石山,因為滿山蒼松翠柏,風光明媚,山形又靈秀,巍峨壯觀,人們命名為峨嵋山。這山上峰巒處,有宏偉的奎星閣建築群,有壯觀的文峰筆,著名的齊長城蜿蜒而過,確實是一個好山好水的好地方。


相傳,不知在什麼朝代,從關東回來了一對參娃子,看來有四、五歲,男的方面大耳,唇似朱丹,又白又胖,生著一對水晶般的大眼睛,穿著一個紅兜肚,赤著腳;女的柳眉鳳目,身材苗條,一笑一對酒窩,真像畫中仙子一樣。她穿著一個綠兜肚,也是亦著腳。五冬六夏老是穿著這兜肚,嚴冬也不害冷;酷夏也不嫌熱。餓了吃松子,也吃麵骨渣石;渴了用腿當柴點火煮水喝;打盹了就睡在深山巖洞裡。

每當十五的晚上,月明星稀,夜深人靜時,他倆悄俏地從山洞裡出來,翩翩起舞,邊舞邊唱,優美、動人、 悅耳的歌聲,令人心醉。然後對空拜月,直到月落更深方休,真是人間天堂了。


據傳,自從峨嵋山上來了這對參娃子後,他們用勤勞的雙手,種出了金高梁、銀玉米、玉豆夾。山上還生出了金咬乖、玉螞蚱、翠蝴蝶,峨嵋山上,不僅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而且簡直成了一個聚寶聖地了。

相傳,在峨嵋山腳下。有間破草房,住著母子二人,家裡很窮,經常是吃了上頓無下頓。母親是一個瞎子,兒子年紀還小,但是很孝順,賣柴回來,總是給媽媽買點可口的吃食。有一天上山打柴,在回來路上的堰邊荊棘叢裡,捉了兩隻咬乖,回家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雙金咬乖。


於是他便到金銀首飾店裡兌換了錢,置了宅子買了地,生活一天天富起來。這事一傳開,有些好吃懶做的人,想發橫財,便成群結夥上山逮螞蚱,捉咬乖,結果逮了好多串,回家一看,原來是一些普通的咬乖和螞蚱。

還聽人說,有一個很忠厚很老實的鐵匠,生了點窩裹氣,便到小酒館喝點灑,借酒消愁,不想喝醉了,在回家的路上正好經過峨嵋山後坡,這時正是農曆十一月十五,一輪明月像銀盤似的普照大地。他走著,走著……忽然看到一塊山坡地上,肥枝大葉的高梁正在曬紅米。他身醉心不醉,覺得很奇怪。

現在快到寒冬臘月了,到底是誰家的晚茬高梁這才曬紅米呢?心想,我只是憑空口說誰也不信,於是順手摺了一穗高梁,放在袖子裡,好讓家人看看,見識見識。很快便回到了家,便把高梁穗放在桌子上,躺在床上呼呼地睡了。明早醒來想起此事,打算讓家裡人看看這件怪事,結果一瞧,啊,原來是一穗金光閃閃的高梁呀!全家人看到這珍寶,個個手舞足蹈高興極了。

他兄弟知道這件事後,紅眼了,逼著他哥哥領他到那塊山坡地上去看看。到了那裡一看,一片荒草枯花,那兒有什麼高梁地!但他貪心太重,晚上偷偷到這裡一看,一片蒼茫,還是沒有什麼高梁地!


以後,在峨嵋山上又出現幾件得寶的事,這樣峨嵋山產寶盛地就傳開了。

好景不常在,一年來了個夷人,藍眼睛,黃頭髮,大鼻子,傳說會邪術。他施展法術逮住了那個男參娃,那個女參娃子哭著逃走了。這樣以來,峨嵋山上,再也沒有什麼金咬乖、玉螞蚱,翠蝴蝶了。

相關焦點

  • 博山民間故事(十六)博山豆腐箱的傳說
    博山名菜-豆腐箱以其特有的風味,走遍博山的千家萬戶後,競登上了人民大會堂國宴之列,引起了中外客人的極大興趣。然而,它的形成卻鮮為人知。早在清朝鹹豐年間,博山大街南頭有一張姓,名登科,乳名張九,在京城一家叫"振泰綢緞莊"的大字號裡當大師傅。此人聰明能幹,技術高超,在京都號稱"博山廚師第一人"。
  • 博山鑼鼓的那些道道!
    博山鑼鼓,係指在博山地區城鄉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鑼鼓。它是由若干鑼鼓段聯綴而成的,形式結構比較完整的民間打擊樂組合。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可單獨地進行演奏。氣勢磅礴、節奏多變、音色明亮、歡快起伏,頗具特色。
  • 從博山西山裡到淄川東山裡,淄博處處人稱奇
    上周末因事去我市博山區走親訪友,順便去了一趟博山西山裡的十八盤。十八盤是多年來當地人對這座七拐八彎、一路往上盤的大山的俗稱。其實它根本就不只十八盤,只多不少,只是很少有人去認真數數它罷了。現在應該叫博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石門景區,而且路好走的多了。
  • 鄱陽民間故事 | 時光長河裡,讀一段傳奇的非遺故事
    鄱陽民間故事 | 時光長河裡,讀一段傳奇的非遺故事 2020-12-22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泰安東部新規劃,寶盛道谷酒店來了……
    10月12日不負久待北上高東苑二期暨寶盛道谷酒店開工奠基儀式隆重舉行2020年10月伴隨著陣陣喜慶的音樂,北上高東苑二期暨寶盛道谷酒店奠基儀式盛大開啟,屆時共同見證了泰實集團全新裡程碑式的起航,共同開啟泰城人居品質建築和理想生活新篇章。泰實集團王總、寶盛酒店夏總以及上高街道相關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並上臺發表致辭,表達了對寶盛道谷酒店的美好期許,隨後共同移步至奠基區,一起揮動手中金鍬,為奠基碑培蓋第一捧土。
  • 泰安東部新規劃,寶盛道谷酒店來了...
    10月12日不負久待  北上高東苑二期暨寶盛道谷酒店  開工奠基儀式隆重舉行伴隨著陣陣喜慶的音樂,北上高東苑二期暨寶盛道谷酒店奠基儀式盛大開啟,屆時共同見證了泰實集團全新裡程碑式的起航,共同開啟泰城人居品質建築和理想生活新篇章。  泰實集團王總、寶盛酒店夏總以及上高街道相關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並上臺發表致辭,表達了對寶盛道谷酒店的美好期許,隨後共同移步至奠基區,一起揮動手中金鍬,為奠基碑培蓋第一捧土。現場禮花齊鳴、掌聲陣陣,將本次儀式推向高潮。
  • 峨嵋山下大械鬥
    湯惠民八百橋東南部有座地跨六合與儀徵兩界的山,名曰「峨嵋」。大多數人不能搞清楚這座山為何與四川的峨嵋山有相同的名字。說實話,連我也弄不明白其中緣由。當地人稱本地的峨嵋山叫小峨嵋。山上還有座始建於漢代的寺廟叫做「招賢寺。」隔一條公路,峨嵋山與北面的金牛山遙遙相望。峨嵋山山勢不高,方圓十幾公裡。山上有好多年前因開採砂礦而遺留下來的幾處十幾米深的大坑。如果沒有兩年前竣工的滁揚公路,我可能不會驅車來到這個較偏僻的、鬼不生蛋的地方!
  • 博山:鑿山煮石制琉璃
    99%博山人,都點了上方↑↑藍字關注【美食博山】,每天第一時間收到關於家鄉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 博山娃唱公安,恣啥個人!!!
    點擊上方美食博山訂閱我們,可每天收到關於博山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 博山最古老的菜譜
    點擊上方美食博山訂閱每周20萬人都在看的博山第一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博山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 泰山區重要現代服務項目寶盛酒店項目籤約
    7月12日上午,泰山區寶盛酒店項目籤約儀式在泰山寶盛大酒店舉行。寶盛酒店項目是寶盛集團2017年底在泰山區投資建成運營泰山寶盛大酒店基礎上的又一重要現代服務業項目,項目籤約入駐後,將對全區乃至全市現代商貿服務業快速發展起到積極地引領和推動作用。
  • 打卡博山!博山20個「網紅打卡地」新鮮出爐
    10月12日上午,2020中國博山紅葉節暨「紅葉柿巖杯」全國短視頻、攝影大賽啟動儀式在禹王山居舉行,由大眾推薦、網絡投票等方式評選出的20個博山區「網紅打卡地」在儀式上正式公布。為更好的宣傳推介博山文化旅遊資源,展示博山區全域旅遊發展成果,打造博山新亮點、新名片,博山區啟動了「網紅打卡地」評選活動,自活動啟動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市民群眾的熱烈響應。經過大眾推薦、網絡投票,綜合專家評審,以及半年以來特別是國慶節期間遊客對各景區景點的關注度和反饋意見,評選出20個博山區「網紅打卡地」。
  • 博山的山寨
    博山多山 。正如《博山鄉土志》所言:「博山全境,都 是 山嶺重疊,幾乎沒隙地 。」 山乃自然之物,山脈的形成, 系天地之造化。而博山眾多的山寨遺存 ,則為自然之山增加了濃厚的人文氣息 ,實為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 【博山鎮故事】 辰巳山
    蕪湖人洪鑾在清朝乾隆四十年前後曾任博山縣知縣,著有《博山志稿》,對辰巳山的記述如下:「辰巳山,縣東南四十裡,亦名博山,下有南博山莊、北博山莊,邑得名以此。」這時博山立縣才40多年,對縣名的由來作此記載當是較為真切的,說明辰巳山在歷史上有名氣。 據當地老人所說,辰巳山與博山應是一山兩峰。博山在西,俗稱「小擂固堆」,遠望象博山爐。
  • 浙江寶盛集團攜手諸葛io,共創酒店網際網路+新篇章
    11月18日,浙江寶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就「寶盛悅活項目」在杭州舉行交流會暨籤約儀式,寶盛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沈斌峰,寶盛控股集團副總裁、寶盛旅業集團總經理來振裡,寶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妮出席,會上北京諸葛雲遊科技有限公司
  • 博山,炒鹹菜
    博山物產豐富,博山人生活富足。
  • 南通峨嵋山普賢寺簡介
  • 香江漫話:民間「蛋撻王」與末代港督的傳奇故事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十一日電 題:香江漫話:「蛋撻王」與末代港督的傳奇故事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在香港,能夠請回前港督為新店開張「站臺」的,大概只有「蛋撻王」泰昌餅家的老闆歐陽天閏了。  彭定康食指大動品嘗了久違的蛋撻之後,拉著老友的手動情地說:「數月前知悉泰昌餅家要結業,感到非常不開心。如今餅店不但在中環重開,幷在旺角開分店,代表我以後每次來港,都可以吃到喜歡的蛋撻了。」   整個儀式中,純樸的歐陽先生,一直帶著羞澀微笑看著前港督。聽聞此語,一絲淚花在他的眼中一閃而過。
  • 民間故事:聚陰地|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故事。大家好,我是民間文學類原創作者~半杯水。餘山村,一個不為人所知的村子,始於明朝末年今大別山境內,延續約40年後不知所蹤。當地古書等有所記載,但民間傳言更為廣泛。
  • 博山:「顏神古鎮」的美麗蝶變
    一代代博山人摶土製器、掘地築窯,弦歌不輟、薪火相傳,創造了特色鮮明、獨樹一幟的陶琉文化。穿越時空的古窯村,已是全國極具代表性的文化密碼。顏神古鎮項目,現已啟動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博山區委書記劉忠遠開門見山,之所以將此前的「陶琉古鎮」更名為「顏神古鎮」,是經過深思熟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