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快遞:跨界者入侵,巨頭企業的物流野心

2020-12-24 運聯智庫

巨頭為何跨界而來?能吸引「哥倫布」們的,只有新大陸。

來源 | 運聯傳媒

作者 | 楊宏遠

物流這一片處女大陸,正在吸引著「哥倫布」們「跨海」而來。

今天,壹米滴答創始人楊興運出任優速快遞新CEO的消息引發行業震動。兩家企業的戰略整合讓我們有望看到「大包裹」和「壹米小件」這兩個快遞、快運產品的進一步融合。

而近期行業內的重磅新聞不止於此——「小米快遞」的橫空出世,引發了諸多網際網路新秀是否要進軍物流業的討論。

一方面是傳統物流企業的升級破局,另一方面是跨界者高調入侵。行業未來的變數,誰將扮演主角?

1、物流行業的「入侵者」

日前,中國商標局發布公告顯示,小米於2018年8月1日申請提交的「小米快遞」商標已經於2019年6月21日通過審核。

有媒體猜測,小米親自參與物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為了提高自己商品的物流時效。早期,小米的大多數物流需求都是通過與如風達快遞進行合作完成的,但是物流時效卻不怎麼讓消費者滿意。此後,小米逐漸將訂單轉向順豐、圓通等快遞公司。因此現又申請「小米快遞」商標,或準備自己做快遞。

雖然目前小米官方沒有對「小米快遞」透露出更多的信息,但是「小米快遞」有很大機會會成為小米商城App和有品商城App的物流體系,用於其自有商品的配送。但當「小米快遞」發展成熟後,是否會對外開放,還未可知。

其實除小米外,近年來多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布局物流行業。

2018年6月18日,京東集團宣布融資信息,在投資者中赫然見到Google的身影。當時雙方宣布,未來將結成廣泛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攜手探索打造下一代零售基礎設施解決方案。

2018年7月4日,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宣布將聯合蘇寧物流加速落地物流自動駕駛技術。此前,百度投資了獅橋集團,基於獅橋的高速公路物流運輸場景,雙方會共同致力於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應用。

2018年11月21日,騰訊公司申請註冊了「企鵝物流」商標。雖然截止到目前為止,企鵝物流的商標申請仍處於待審核狀態。今年的3月26日,騰訊又全面開放了微信物流助手接口,微信方面表示,小程序開發者可通過接口快速、高效地同時對接多家物流公司,用戶可以通過微信服務通知接收實時物流狀態。

2019年5月6日,北京大運通泰物流有限公司成立,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為其最大股東。據悉,此公司經營範圍主要包括道路貨物運輸、倉儲服務(僅限通用倉儲)、裝卸服務、物流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等。

跨界巨頭們悉數到場,讓物流行業正在發生著新的化學反應。

2、跨界的「三個臺階」

變化和更迭,在物流行業從來都不是新鮮的概念。

我們可以簡單把「跨界」分為三類:

第一類,基於業務的「拆分同類項」。

這一類包括我們最開始所談論的跨界:快遞企業做快運,快運企業做快遞。在快遞快運融合的趨勢下,大件快遞成為新的競爭熱點。今年5月份,順豐宣布正式進軍大件包裹,並且明確打出了航空運力保障。加上去年改名快遞後增速越來越明顯的德邦快遞,以及剛剛任命楊興運出任新CEO的優速快遞,今年大件快遞市場的跨界之戰確實很有看頭。

此外,還包括企業物流變身物流企業後的業務擴展。比如脫身海爾集團的日日順物流,現在正大力發展大件物流業務;京東物流獨立之後,也正著手發展個人快遞業務。

今年4月24日,達達宣布正式接入個人快遞服務;5月6日,美團正式推出新品牌「美團配送」,並宣布開放配送平臺。這些動作都表明企業正在拆分其現有的物流能力。倘若未來有一天「小米快遞」發展壯大,並向社會開放,也當歸為此類。

第二,基於生態的邊界擴展。

這一類的跨界,主要圍繞著幾家已有物流布局的巨頭企業,投資是他們常用的手段。

普洛斯成立之初是做物流業基礎設施的,即物流場地、倉庫等。不過現在的普洛斯早就不滿足於做「地主」,而是做「平臺」。

擅長資產管理的普洛斯,很多布局是從資產管理入手,輔以資本布局,壹米滴答、福佑卡車、優速快遞、豐巢、駒馬……這些企業涉及快運、整車、快遞、最後一公裡等領域,他們的背後都有普洛斯的影子。

阿里則是圍繞新零售的場景做供應鏈布局。為了支持新零售,阿里和菜鳥物流近年來布局了倉配、城配、快遞、快運、即時配送、物流信息化、物流自動化等多個領域。

京東圍繞自己的業務體系,也開始逐漸布局物流地產、整車運輸、即時配送等業務。

2018年,順豐也以合資的方式吞下很多巨頭資源,其中包括和德國郵政敦豪集團(DPDHL)成立「順豐敦豪供應鏈中國」,投資餐飲倉儲物流服務商餐北鬥,也彰顯了其向綜合性服務商邁進的雄心。

第三,基於資源的「再創」。

這一類主要是指以往很少介入物流的企業,在物流行業的布局,比如「小米快遞」、「企鵝物流」都屬於這一類。

在物流行業發展水平越來越高、越來越開放的背景下,這一類的跨界者或許會成為未來的常態。

3、跨界者為何而來?

巨頭為何跨界而來?能吸引「哥倫布」們的,只有新大陸。

物流行業是商貿業和製造業的服務者,關乎著商品和服務的交付和履約。同時,物流行業集中度低,存在著大量的中小型企業,這對很多網際網路巨頭來說,意味著一片可供開墾的「處女大陸」。

全球化的貿易競爭驅動物流產業變革與轉型升級加速,供應鏈競爭力將成為新一代物流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信息和技術的發展,為巨頭們介入供應鏈之爭提供了基礎條件。這樣的背景下,「構建生態」成為大家爭分奪秒都要做的事情。

巨頭跨界往往有兩個先發優勢:第一,離商流更近,或者本身就是貨主端;第二,資本和資源優勢。但與此同時,巨頭們也必須要克服可能會遇到的「水土不服」。

「哥倫布」們來勢洶洶,影響最大的就是「原住民」。正如「小米快遞」入局,勢必會導致第三方快遞業績下降,也會進一步影響更多細分行業的出現和新一波的競爭點。

那麼請問,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是站在「哥倫布」的船上,還是屬於物流行業這片「處女大陸」的「原住民」呢?對於接下來的「登陸之戰」,你怎麼看?

本文為運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快遞江湖外敵入侵,員工從6萬漲到30萬,順豐、京東物流遇到對手
    國內電商行業的崛起,帶動物流領域飛速發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快遞市場被通達系壟斷。順豐、京東快遞網的鋪開對通達系的天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而菜鳥網絡的入局,又像是要推動菜鳥、京東和順豐三足鼎立格局的形成。
  • 物流戰事「三國殺」:巨頭下沉,新秀入局,快遞公司不甘做「傀儡」
    可以看到,申通被封殺的背後,是京東阿里等巨頭在物流領域的博弈。事實上,阿里拒絕京東物流入駐由來已久,而京東也早就逐步剝離「非我族類」的快遞公司:2017年8月,京東曾陸續停止與天天快遞、百世快遞等快遞公司的合作,並關閉這些快遞的服務接口。
  • 又一家快遞企業倒下,在國內發展19年,擁有10架飛機依然消亡!
    眾所周知,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很多經濟領域的發展,像快遞物流行業就是伴隨著電商的發展而迅速崛起的一大領域,最近這幾年,在國內市場上也誕生了很多的快遞物流巨頭企業,像順豐快遞、京東快遞和三通一達快遞等企業在國內市場上都堪稱是數一數二的快遞巨頭企業!
  • 順豐的野心:物流帶動生態圈
    順豐的野心:物流帶動生態圈 iwangshang / / 2014-11-21 摘要:進口有全球順、海購豐運,出口有歐洲、俄羅斯小包等產品;優選國際、業內風傳的「亞歷山大」海淘平臺在順豐的支持下解決信息流
  • 物流行業競爭加劇,知名快遞巨頭轟然倒下,蟄伏中國17年無疾而終
    近年來,雖然網購的熱度在極大程度上催生了物流行業的繁榮,但如今物流行業的競爭卻日趨白熱化。自2018年開始,中國物流行業更是迎來加速洗牌期,在以三通一達以及順豐等頭部快遞企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不少曾經知名的快遞巨頭都相繼倒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來自日本的雅瑪多(中國)便是其一。
  • 曾擊敗淘寶,老牌快遞巨頭——如風達!現暫停業務,是何原因?
    估計現在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如風達」這個品牌,畢竟,現在我們提到快遞,基本上的大多數人還是只會想到順豐、韻達、EMS、郵政等……但是小編認為,若是淘寶的的第一批買家,大概都知道凡客、麥考琳等品牌。就如現在的淘寶、京東、唯品會般人盡皆知!畢竟在那個時候,淘寶雖然好,但是快遞不發達。據相關資料顯示,2007年陳年創辦了凡客誠品!次年,陳年開始組建自己的物流公司——如風達。
  • 「抱團」韻達改寫春天劇本 德邦的快遞野心暴露無遺
    鑑於韻達作為電商快遞巨頭,根據上述變動內容可得知,德邦仍劍指大小件快遞業務,並且尋求通過韻達末端網點快遞超市拓展自己的快遞業務市場。實際上,成立於1996年的德邦,主業本是快運業務,2013年啟動戰略轉型之時,才開始開拓快遞業務,並陸續發布了「3·60 特惠件」、「3·60 特重件」等大件快遞產品。
  • 電視劇《在遠方》:一部快遞行業發展史的野心與爛尾
    姚遠的老家在江浙一帶的鄉下,而對物流行業稍微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國的快遞之鄉是浙江桐廬——這裡也是三通一達的發源地。當時,民營快遞還沒有獲得官方認可,只能靠運送報關單與代表官方的郵政打遊擊過生活,玩貓抓老鼠的遊戲。在孤兒院長大的姚遠,雖然幹著送快遞工作,但是一看他就不是一般的快遞小哥,是幹大事的人。
  • 物流熱點播報
    3、中國商貿物流運行報告——2018年上半商貿物流運行總體情況:商貿物流需求保持較快增長;消費領域物流需求有所回落;進口物流需求有所增長。重點企業盈利水平回升:重點企業收入和成本快速增長;企業盈利水平有所好轉。
  • JT、Ninja、Kerry巨頭盤踞,中國快遞為何劍指東南亞
    導語:長期以來,東南亞的市場都不缺乏中國快遞巨頭的身影。通達系、順豐、百世等快遞企業在國內奮力搏殺的同時,另一個戰場也烽煙四起。今天,小編帶你了解,東南亞為何能成為中國快遞大佬們的[第二賽道]?一、國內企業為何要走出國門?1.國內快遞市場現狀 ——「蛋糕」足夠大,你怎麼「切」?
  • 3個月送46億件快遞,又一快遞巨頭誕生了,成功超越順豐
    超越順豐的快遞巨頭 在國內,順豐、京東、郵政、菜鳥網絡等形成了龐大的快遞物流體系。每一家快遞公司基本上都有自己專屬的快遞網點,物流配送團隊。 其中順豐一直都有很好的口碑,配送服務快,銷量高,雖然價格比一般的快遞公司高,但順豐的服務擔得起這個價格。
  • 德邦快遞榮獲"全國物流行業抗疫先進企業"和"2020中國物流傑出企業...
    11月21-22日,2020(第十八屆)中國物流企業家年會在青島成功舉辦。德邦快遞在大會上榮獲「全國物流行業抗疫先進企業」和「2020中國物流傑出企業」兩大獎項。德邦快遞政府事務部高級總監徐恩俊出席活動並領獎。
  • 德邦快遞的「大件野心」與尷尬現實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戰略發布會上,「德邦物流」正式更名為「德邦快遞」,推出大件快遞3kg~60kg產品,2019年3月又在公司官網高調宣布更新LOGO的消息,這一系列動作被業內解讀為全面布局快遞市場的信號。
  • 小米快遞正式上線:「小愛同學,幫我寄快遞!」
    7月29日消息,一個月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公布的文件顯示,小米於2018年8月提交的第38、39類商標「小米快遞」已經通過審批,該類商標服務於包裹投遞、快遞服務、運輸等業務。而近日就有用戶發現,「小米快遞」微信公眾號已經正式上線了。
  • 國內航空物流企業加快布局 跨境電商遞送帶來機遇
    航空貨運代理公司太平洋航空總代理(香港)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兼董事長AnthonyLau曾告訴記者,通常在非高峰季節,包租一架波音747或777飛機從中國香港到歐洲的價格為30萬美元,今年上半年,包機價格一度被推高到60萬到80萬美元,這是物流企業從未經歷過的情況。擁有全貨機的UPS、Fedex、DHL等全球快遞物流巨頭,在保證全球貿易網絡暢通方面就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 人為峰物流|阿里和京東的多重領域競爭
    物流公司的野心,從未終止於快遞。最近順豐系也比較忙,一邊是豐巢收購了中郵速遞,在智能快遞櫃這個市場,已佔了近七成;另一邊是「超時收費」引起廣泛聲討,雖被抵制,堅持下去,未來會實現逆襲。現在還推出了名為「豐食」的外賣微信小程序,看來是要進軍外賣市場。
  • 2020中國物流企業日曆
    京東物流同樣對B端物流市場非常重視。起家於京東B2C業務的京東物流在B端供應鏈服務上有著天然的優勢,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實踐,針對服飾、消費品、3C、汽車後市場、家電、家居、圖書、母嬰等不同行業的不同特點,京東物流打造了從倉儲到配送,從線上到線下的供應鏈一體化解決方案,包括到倉服務、倉配服務、商務倉服務、經濟倉服務、逆向服務等,服務客戶數量超過20萬家,安利、小米、聯合利華等都是其重要客戶。
  • 復盤4大國際物流巨頭發展史,我得到了5個啟示
    這個結論如果切換到物流領域,尤其是發展較為成熟的快遞領域,我們可以從一個新的視角得出新的結論。在不同的體量、不同的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地理環境,逆襲的中國快遞還需要仰望國際巨頭嗎?還能從這些「前輩」身上學習什麼?中國快遞的優勢又在哪裡?
  • 世界最大自貿區誕生 物流企業競速跨境物流
    在海運持續受限的另一面,國內航空物流公司正在加速補短板,航空貨運受到空前重視。與此同時,跨境電商業務的飛速增長也正在催促快遞物流企業提速出海。而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誕生,跨境物流作為自貿區內經濟發展的關鍵一環,可謂注入一劑強心針。
  • 日本物流企業選擇瑞星產品 提升惡意代碼防禦等級
    日本物流企業選擇瑞星產品 提升惡意代碼防禦等級 2019-12-13    近年來,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支撐著現代的物流快遞業,但隨之而來的惡意攻擊、黑客入侵、信息數據洩露等安全威脅卻嚴重打擊著快遞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