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論北方阿姆斯特丹的崛起

2020-12-09 婉兒說史

引言

北方的阿姆斯特丹則悄然興起,不僅取代了已經衰落的布魯日,而且緊緊趕上了安特衛普。早在13世紀,阿姆斯特丹已經是一個重要的商業港口了。構成阿姆斯特丹港口的阿姆斯特爾河大壩比斯勒伊斯大壩早建了90年。早在1204年前後,阿姆斯特爾蘭的領主在河口建立了一座堡壘和一座堤壩,阿姆斯特丹就是以此命名的。1270年有記載說從漢堡取道烏特勒支進行貿易的商人喜歡在威赫特河的河口與烏特勒支商人進行貿易,此河在離阿姆斯特丹稍微偏東的穆伊頓附近流入須德海。

但是在冬天的時候,遠洋的航船不能在此地停靠,因為冰雪封凍,船隻會擱淺。在此情形之下,阿姆斯特丹港口開闊而又隱蔽,其優越 性很快就顯露出來了。另外,阿姆斯特丹與布魯日不同,它是一個允許自由貿易的港口 這一點與安特衛普一樣。1315年,荷蘭伯爵弗洛裡斯從阿姆斯特爾領主手中奪取了這 座城市,並把它與荷蘭的領地合併,從此阿姆斯特丹走向強盛。在漢薩同盟和佛蘭德斯的 航運記錄中,阿姆斯特丹的名字頻繁地出現,《哥得蘭海洋法》第54款寫道:「倘若船隻 在斯堪地那維亞或者其他什麼地方裝運貨物,並且駛向佛蘭德斯或者其他的市場,由於惡 劣的天氣或者給養的缺乏而來到阿姆斯特丹」顯而易見,阿姆斯特丹以及須德海是往 返于波羅的海和佛蘭德斯各港口之間船隻的避難所。

1358年,阿姆斯特丹成為漢薩同盟中 的一個城市,並且成為漢薩同盟在須德海周圍許多漢薩城市的最重要者。雖然當時南方在經濟貿易上超過了北方,但是北方的一些省份特別是荷蘭省的經濟發展狀況也不可以完全忽略,因為正是在北方後來發生了反抗西班牙封建的中央集權的鬥爭,其中經濟上的因素是應該加以考量的。荷蘭人在15世紀初年的時候,自誇本省在擁有船隻以及海員人數方面超過了佛蘭德斯以及布拉班特兩省加起來的總和。不過,荷蘭在海上航運的力量只是集中於運輸較低價值的笨重貨物,包括穀物、木材、鹽和魚類,而漁業是沒有大商人參與的,商業的價值與佛蘭德斯與布拉班特的工業品出口所獲得的高額利潤 不能相提並論。

有鑑於此,哈布斯堡政府要求荷蘭省在財政上繳納的賦稅只有布拉班特的 一半,而布拉班特所繳納的賦稅只有佛蘭德斯的六分之一。但是,從15世紀的上半葉開始,荷蘭的經濟就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原因之一是當時該省已經發展出帆和桅杆等裝備完整的用於遠洋航行的船隻,這種船隻是後來迅速發展起來的大宗貨物海上運輸的基礎。1400年以後,荷蘭省的船隻就已經前往波羅的海沿岸地區運輸穀物和木材,又去葡萄牙以及法國的西海岸運輸鹽。

在15世紀的早期,荷蘭還發展出帶有帆的捕捉鯡魚的船隻,在以後的三個世紀中,在北海鯡魚出沒的海域,都可以看見荷蘭省以及澤蘭省的這種漁船。同一時間裡,荷蘭在農業發展方面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原因是該 省在1400年以後圍海造田的速度有所減慢,造成海水倒灌、農田荒蕪的情況時有發生,由 於一些土地不適合耕種莊稼,所以當地農民轉而養牛發展乳業,這種情況造成農業人口移 民進入城市以及需要從海外進口穀物飼養鄉間的牛群。另外,從事乳業的結果是當地生產 出大量的奶酪,也需要出口到外省以及外國。

由此,荷蘭省的居民城鎮化的程度就不斷提高,海外貿易的能力也在不斷增加。當然,荷蘭的經濟也不是完全單純的遠洋貿易,因為該省中6個主要城市中有4個萊頓、哈勒姆、代爾夫特以及豪達都是內陸的城鎮,沒有遠洋貿易以及捕撈鯡魚的艦隊,它們都以加工業聞名,主要出產優質的啤酒以及中等質地的布匹。在農業經濟方面,尼德蘭人想出了新的辦法。他們採用不休耕的耕作模式,輪流種植燕麥與亞麻。在動力蒸汽出現以前數百年的13世紀,他們就利用風車改良排水系統,改變土壤的性質以提高農作物的收成。

在16世紀的時候,築壩、灌溉以及水利的系統已經有了 很大的改善,在低洼的地區尤其如此。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新式的風車已經系統地運用到 灌溉工程中。早在14世紀的時候,人們已經使用風車將水從築壩圍墾出來的低田裡面抽 出,保證莊稼的自然生長。但是,直到16世紀人們才在風車的製作結構上做出很大的改進 並推廣使用。儘管風車的技術在改善中,但是洪水所造成的自然災害也時有發生。1421年 11月,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和可怕的聖伊莉莎白日的大洪水,荷蘭省南部有72座村莊被洪 水淹沒,海水衝垮了多德雷赫特的城牆並將弗裡斯蘭西部的大地切割開來,造成極其重大 的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

1530年的聖菲利克斯節再度發生大洪水,造成澤蘭省的嚴重災難。不過,這沒有改變尼德蘭人民特別是北方沿海地區的人民使用風車抵禦洪水、改進灌 溉系統的決心。風車排出的水,進入堤壩周圍開鑿出來的運河中,運河再將水匯集起來排 入北海。風車除了排水的功能,還可以用來碾磨穀物、壓榨種子取得油料以及傳遞訊息。 當時尼德蘭的大地之上,到處布滿著風車。僅在北方地區,就有9000多座提供動力的風 車。曾經在西歐歷史上有過重要影響的基督教人文主義是1470年代至1480年在尼德蘭地區產生的,其具體的地點就在相對遙遠的東北部省份上埃瑟爾以及格羅寧根。

這樣一個對整個歐洲的文化發展產生如此深遠影響的思想運動居然起源於一個經濟和政治上相對封閉的地方,本身就是一件比較奇怪的事情。但是,如果加以仔細地考察,自中世紀以來這個地 區的神職人員以及平信徒中一直有虔敬的和靈修的傳統,當地教育的發展也為這一思想運 動的發生作了準備。 14世紀晚期在尼德蘭地區出現的一種名為「現代虔敬運動」的宗教思想為基督教人文主義的出現作了準備。當時,有一位名叫格羅特 的人,他創立了一個名叫「共同生活兄弟會」的團體,倡導一種虔敬的宗教生活。

他原本是代芬特爾的普通市民, 早年在巴黎接受教育,學習醫學、法律以及神學,後來也有了成功的職業。在一段時間以 後,他又去了科隆以及別的地方教書,並過著一種奢華的和自我沉淪的生活。從1374年開 始,他的思想發生了轉變,想開始過一種虔敬的和簡單的生活。以後的三年,他是在一所 修道院裡度過的,他聽從盧斯布魯克的教導,在1379年成為烏特勒支教區的一名傳教員,不過他並沒有成為一名拿聖俸的教士。他用荷蘭語布道,贏得了許多民眾的敬仰。不過,他也坦率地批評當時教會存在的諸多弊端,後來並不見容於教 區。在離開教區以後,他在各地旅行並批評當時教會中的一些神職人員的腐敗生活,遭到 了許多人的非議,他特地寫了《公共抗辯》堅持自己的立場。

格羅特在自己的周圍聚集了一些人,他們成為「共同生活兄弟會」的核心成員,他並不要求這些人發終身聖願,而要他們在內心聽從天主的召喚。他們在代芬特爾過著一種半修道式的生活奉獻個人的財產、居住在共同的房舍裡面、有紀律之維持、按時祈禱並從事勞動。 他還在同一座城市為婦女建立了一個類似的團體。他們的虔敬的宗教生活帶有明顯的神秘主義色彩。在格羅特去世以後,「共同生活兄弟會」仍然發展,其中一部分人居住在溫德斯海姆,遵循著奧斯定會的會規。

他們非常強調教育,在尼德蘭全境廣設學校,以後還到日耳曼開設學校。他們還為學校提供書籍,許多成員抄寫經書並付諸印刷。這個運動贏得了許多有識之士的敬仰和參與,在市民階層以及修道院兩個方面發展, 對於15世紀中葉的尼德蘭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上文提及的查理五世的私人教師,後來成為羅馬教宗的哈德良六世早年也是代芬特爾和茲沃勒的「共同生活兄弟會」的成員之一。

相關焦點

  • 西方史:論偉大的視覺藝術
    1691年,在母親去世以後,她和女兒移居阿姆斯特丹。1692年,她與丈夫分居。她的女兒則與荷屬蘇利南一位成功的商人結婚。她本人繪製的精美藝術圖譜得到阿姆斯特丹的市長以及荷蘭的上層社會接納,生活變得好起來。1699年7月,52歲的梅裡安得到荷蘭政府資助前往當時位於南美洲北部的蘇利南荷屬殖民地。
  • 西方美術史二十四講:西班牙與荷蘭的巴洛克藝術【第十四講 03】
    第十四講 西方美術史二十四講 | 西班牙巴洛克美術 西班牙在17世紀成為歐洲的強權國家。
  • 「北方的威尼斯」——來自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河道上泊有兩千多家「船屋」,雖然是船屋但設施齊全。乘玻璃船遊覽阿姆斯特丹才能真正體會水城的獨特韻味。遊船穿行在著名的河道間,河道兩旁是典型的荷蘭傳統民居建築。阿姆斯特丹運河在荷蘭西部,是西歐最繁忙的運河之一,有4道水閘,全長72公裡,大小條人工開鑿或修整的運河道有160多條,縱橫交錯,有1000多座各式橋架在河道上,所以阿姆斯特丹被稱為「北方威尼斯」也是有道理的。阿姆斯特丹運河上的400多座橋梁勾畫出運河最美麗的曲線,河水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在河中泛舟,細數河岸兩旁的古老建築和遠處的風車,別有一番韻味。
  • 高清:「北方威尼斯」——阿姆斯特丹
    說著就有4位朋友決定結伴於3月末飛往阿姆斯特丹,去觀賞被譽為「歐洲後花園」的荷蘭的鬱金香。多年前,曾兩次走進荷蘭,作為先行者,交談中就與老友分享了行走阿姆斯特丹的感受,憶起這座被譽為「北方威尼斯」的水城風採。 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靈秀水城。
  • 阿姆斯特丹:西歐的北方威尼斯,滿足你的好奇心的城市
    來到荷蘭,旅遊的核心之地在阿姆斯特丹,荷蘭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城市。阿姆斯特丹擁有水韻,阿姆斯特丹運河網擁有100多座島嶼和1500座橋梁,締造了城市獨特的水城韻味,所以被稱為西歐的「北方威尼斯」,它被運河環繞,乘玻璃船遊覽阿姆斯特丹,才能真正體會到它作為水城的獨特韻味,遊船穿行在著名的河道間,河道兩旁是典型的荷蘭傳統民居建築。
  • 西方史:分析荷蘭城鎮居民的財力和物力
    雖然在經濟上,安特衛普在近代早期無疑是阿爾卑斯山脈和 庇里牛斯山脈以北最重要的貿易以及銀行業的中心;阿姆斯特丹則是尼德蘭北方主要城市以及航運業的中心,儘管該城市與波羅的海地區、法國西部地區以及伊比利亞半島的貿易量呈現激增的趨勢,由此導致它的不斷繁榮以及人口的增加,但是安特衛普的地位仍然是 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商業樞紐。不過到了16世紀的末葉,情況就完全倒過來了。
  • 「北方威尼斯」荷蘭阿姆斯特丹被譽為運河之城
    一,運河之城——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運河上的船隊。)二,阿姆斯特朗也被稱為「木樁上的城市」阿姆斯特丹是一座「水城」及「運河之城」,河網交錯,河道縱橫。大部分土地是填海造地而成的,而且溼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帶來豐沛的降水,使得當時的阿姆斯特丹人在建築房屋的時候都要打木樁作為房子的地基。
  • 旅遊:水上的阿姆斯特丹
    都說阿姆斯特丹是北方的威尼斯,威尼斯我去過,我倒覺得這兩座城市的風格大相逕庭。威尼斯古舊城市內的河道大部分狹窄幽暗。而阿姆斯特丹卻是相對寬闊舒展,能乘坐幾十人的遊艇在河道裡交錯行駛,穿梭自如。其次論規模來說,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也是大不相同。
  • 徜徉「北方威尼斯」阿姆斯特丹 開啟藝術之旅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  4月初,荷蘭阿姆斯特朗國立博物館在閉館裝修10年後重新開放,8000多件文物按年代陳列出來,包括中世紀的宗教面板以及由設計師伊夫·聖·洛朗設計的蒙德裡安禮服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素有「北方威尼斯」的美稱。其擁有美麗的鬱金香、浪漫的運河、隨處可見的腳踏車、閃爍的鑽石、珍貴的藝術珍藏,以及心胸開放的居民。徒步或者騎車是領略這個城市內涵最好的方法,所有的觀光景點都可以到達!在阿姆斯特丹,你可以悠閒地從安妮之家沿著紳士運河,散步到國立博物館。
  • 俄羅斯的遷都史:其中莫斯科的崛起還是拜蒙古國所賜?
    俄羅斯的都城就總是在這幾個知名的大都會之間兜兜轉轉,演繹了別具一格的頻繁遷都史。   01.羅斯人的世界   現代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以及白俄羅斯人都源於一個共同的祖先——東斯拉夫人。公元5-9世紀時,他們居住在第聶伯河沿岸的南俄草原與及其以北的茂密森林之中。
  • 「推書」《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蔣勳)
    《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蔣勳)——臺灣出版最高獎「金鼎獎」蔣勳,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 蔣勳先生用柔美、親民的文字,藉助「西方美術史」這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使我們眺望和瀏覽世界不同文化的「美」的觀念、材料、技法,省思人類共同的「美」的嚮往與創造。
  • 西方古典婦女史研究的興起與發展
    與此同時,吸取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跨學科地進行研究成為西方古典婦女史研究的一種趨勢。婦女史是當代史學研究的一個前沿性領域,它的興起與西方女權運動和20世紀的史學變革有著密切的聯繫。近幾十年來,隨著馬克思主義史學、西方新史學、女性主義、社會性別和後現代主義理論的發展,許多西方古典學者、尤其是古代史家對當代史學革新做出了積極的回應,在古希臘羅馬婦女和性別史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文擬就20世紀後半葉以來西方學術界對古典婦女史的研究狀況做一回顧,描述其興起與發展的過程與特點,探討它對於西方古典史研究的貢獻。
  • 朱鋒:面對中國的崛起,西方為什麼憂慮
    西方憂慮的根源:西方中心主義的利益驅動西方對中國崛起的憂慮,源於擔心中國崛起會動搖美國主導的二戰後國際秩序對西方的利益滿足。國際秩序通常是指在規範和調解特定國際權力結構基礎上,國家間利益互動、分配和行為方式的一整套規則、規範和制度。
  • 一座耶路撒冷城整部西方古代史
    這裡是古代西方的十字路口,這裡是現代中東問題的中心,世界的美有十分,九分在耶路撒冷。這裡記錄了西方世界數千年的文明,這裡有悠久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整個的西方古代史都濃縮在了這樣一座城市。耶路撒冷位於歐亞非三大洲的交界處,這裡是世界的十字路口,是地中海文明的焦點,西方文明史在此匯聚。這裡是以色列王國的發源地,是猶太人數千年來朝思夢想的故鄉,耶路撒冷記錄了以色列崛起,也記錄了猶太人的苦難。亞述人和巴比倫人雖然是匆匆的過客但也曾在此留下足跡。
  • 「幾乎所有大國對鄰居都不太了解,我們對韓國史越南史了解多少?」 | 專訪歷史學家孫隆基
    不過,「去西方中心論」實際上在西方歷史學界已經討論多年,你的《新世界史》「新」在何處?孫隆基:其實最早的構思是在2005年,我想為大一的世界史課程寫一部世界史講義。這本書的原名是《世界史新論》,但出版社說讀者會以為是專論,不如改成《新世界史》,我當時同意了。本來沒有想把它變成一種新的視角,但現在看起來看可以這樣去看。我的《新世界史》不完全是全球史。全球史基本上是抓住一個向度,比如說青花瓷、棉花、瘟疫或火藥,不局限在某個地點,縱向串通起來,看它引起的效應如何。
  • 歐洲中心論,是人類歷史上各種文明中心論登峰造極的集大成者
    1、大航海時代之前的文明中心論希羅多德的《歷史》——希臘人當時已知的世界希羅多德,被譽為西方歷史之父,其所著的《歷史》一書涉及古希臘人所知的各個國家,但其書無疑體現了希臘文明中心論。波裡比阿的《歷史:羅馬帝國的崛起》波裡比阿,是希臘後期與羅馬帝國銜接時期的一位歷史學家,其著作《歷史:羅馬帝國的崛起》被譽為人類最偉大的歷史著作之一,他本人也認為此書是為「全部有人類棲息的世界」所作。
  • 康德的偉大之處——把西方哲學從本體論轉向認識論
    然而研究自然現象與研究人類心靈是完全不同的,康德道德哲學的生硬也是因為研究對象的混淆,這在西方是一種文化傳統。其實真正透徹理解科學的人,通常反而比較低調,比如波普爾的科學定義,只把可證偽性視為科學與否的標誌,發人深省,如果你能從廣義上理解他的總結。康德真正偉大之處,在於他的反思精神。
  • 北方威尼斯,到阿姆斯特丹必做的事情,你知道幾個?
    小編今天給大家帶大家感受一下「北方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它是一座水下城市。,荷蘭的標籤讓人感覺很自由。下邊小編帶大家看一下去阿姆斯特丹必做的幾件事。首先是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館,這裡的博物館是其他地方無法企及的,每一個博物館的質量都很高,這裡的博物館能讓你研究好幾天了。還有紅燈區,都說荷蘭的紅燈區是必去的幾個地方之一,但是大家想不想去還是看你自己。
  • [分享]西方園林史的發展資料下載
    西方園林史的發展專題為您提供西方園林史的發展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西方園林史的發展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本資料為:西方造園變遷史從伊甸園到天然公園-       西方造園變遷史從伊甸園到天然公園1    西方造園變遷史從伊甸園到天然公園
  • 附和西方鼓吹「中國崩潰論」 害慘了臺灣
    今天,臺灣中時電子報刊登文化學者林谷芳的一篇文章稱,島內政客附和西方鼓吹「中國崩潰論」,這種閃躲、這種自嗨、這種大內宣式的灌輸、自我注射麻醉劑,只能再次陷臺灣於絕境,害慘臺灣罷了!文章刪減如下——川普政府高舉反中旗幟,使世界好似又回到當年東西對抗的冷戰氛圍,而相應於這抗中的態勢,作為前線的臺灣,更適時地以「中國崩潰論」大加呼應,各種大陸即將崩潰的論說充斥著電視新聞臺,有圖有文,在大內宣上的確產生了效果。想想,臺海有美國撐腰,大陸又即將崩潰,自己在防疫上又居世界前茅,活在臺灣能不驕傲,能不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