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許多荷蘭的城鎮都擁有比較豐富的財力和人力資源,在阿姆斯特丹,該城市的人口在 1585年至1622年從75000人增加到105000人。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從南方尼德蘭各省移 民來到這裡的,或者是這些移民的第一代後代。
在安特衛普的海上貿易地位衰落以後,阿姆斯特丹的地位就扶搖而上。雖然在經濟上,安特衛普在近代早期無疑是阿爾卑斯山脈和 庇里牛斯山脈以北最重要的貿易以及銀行業的中心;阿姆斯特丹則是尼德蘭北方主要城市以及航運業的中心,儘管該城市與波羅的海地區、法國西部地區以及伊比利亞半島的貿易量呈現激增的趨勢,由此導致它的不斷繁榮以及人口的增加,但是安特衛普的地位仍然是 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商業樞紐。不過到了16世紀的末葉,情況就完全倒過來了。1594年,一 個新近來到這裡的移民說:「阿姆斯特丹已經變成了新的安特衛普。」
從南方來的富有的企業家以及熟練工人源源不斷地湧向北方各省,由此導致了產品的增加以及新的市場需求。西班牙葡萄牙王國在1585年、1595年和1598年禁止尼德蘭北方各省的船隻進入伊比利亞的港口,由此反而使得荷蘭人和澤蘭人必須經常依靠從事海外貿易的佛拉芒人、瓦隆人以及猶太人或者帶有猶太人血統的商人們經營貿易——所有這些因素都導致荷蘭人的海外貿易事業擴展到了比地中海以及地中海東岸更遠的地方。由於阿姆斯特丹實際上的經濟領先地位,其人口也在慢慢地不斷增長,到17世紀上半葉的時候人口的增長尤其明顯。歷史學 家伊斯列爾估計在荷蘭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全國的人口為190萬多一點,到1700年的時候 仍然維持在這個數字。
同時,荷蘭最大的和最繁榮的三十個城鎮人口加起來大約佔總人口 的38%,後者是1688年的統計。荷蘭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的人口從1647年至1672年,由 於繁榮的商業的刺激,從17世紀40年代的15萬增加到1672年的20萬。經過17世紀70年代的 衰退之後,有所恢復,到1700年的時候仍然有20萬多一點。荷蘭第二大城市萊頓,從1647 年的6萬,增加到1672年的7.2萬。在1647年的時候,阿姆斯特丹佔聯省共和國總人口的 8%,到1700年,增加到11%。 人口的增加在一定的意義上就是勞動力的增加。在阿姆斯特丹、萊頓、哈勒姆、代爾夫特、豪達、海牙、鹿特丹等城市,對於商業船運、漁船以及海軍戰艦上的人力資源的需求有增無減。
這種需求使得內陸以及海外的勞動力源源不絕地來到荷蘭。1661年,萊頓的 一位加工業主以及經濟學者考特寫道:「的確,我們在這裡的加工廠、漁業、商業和航運業,以及依靠這些企業生活的人,沒有持續不斷的外來移民是維持不下去的。」荷蘭的主要城鎮,就像是歐洲其他城市的城鎮一樣,它們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維持著正常情況的,如果沒有外來的流動人口補充血液,就會迅速地減少,後果是災難性的。在17世紀的聯省共和國,大約有10萬名工人在從事加工業,約佔總人口的5%,這 還沒有加上船運業中的僱傭勞工。
這些社會地位低下的無產階級中有大量的外來移民。17 世紀40年代,在阿姆斯特丹的出生在外國的移民與本城人結婚的數量達到了高峰,但是仍然有聯省共和國的外省的人員不斷地來到當地,特別是上埃瑟爾省與海爾德蘭省的人。這些來自東部省份的人在阿姆斯特丹等港口城市服務,對於這些城市的出口業、海外貿易以及海軍的維持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17世紀下半葉的阿姆斯特丹,來自上埃瑟爾省以及海爾德蘭省的移民佔據城市人口的20%,到了18世紀的第一個二十五年,上升到了42%。除 了荷蘭內陸省份以外,來自外國的移民也很多。
在1650年代,有6677名外國出生的移民在當地結婚。來自阿姆斯特丹的大部分移民是德意志的新教徒,也有相當多的是來自斯堪地那維亞國家、德意志以及葡萄牙的猶太人。相比之下,萊頓則很少接受斯堪地那維亞國家以及其他地方的猶太人,它主要更多地接納來自尼德蘭南方的人士。1640年代至1650年代,萊頓建立了羽紗製造業,主要是由來自瓦隆地區的移民從事這項職業的。萊頓也吸引了大量的來自德意志的移民,他們中有路德宗教徒、天主教徒以及加爾文派的教徒。因此,萊頓吸引移民的政策中顯然沒有宗教信仰上的偏見。
博克塞引用歷史學家巴博爾的話指出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建立自己的資本資源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在荷蘭以及其他北方各省土地很少,只能以高價出售或者出租,同時政府對交易課以重稅。結果是,許多中層人員,在別的國家依靠購買以及出租農莊和小物業為生;但在荷蘭,他們則投資於購買船隻的股份、漁業以及短期的海運貿易、 土地開墾計劃、市政廳以及省的各種借款。在1585年以後公布的每周貨物價格表中可以看 出阿姆斯特丹已經迅速變成了國際貿易的商業中心。在17世紀40年代以後,阿姆斯特丹又 迅速地恢復了它原先就已經存在的與西班牙人的貿易活動。
阿姆斯特丹在商品的輸出、船運業、貨物的運價以及金融實力方面擁有很大的優勢,在與西班牙人的貿易方面取得了主宰的地位,包括幫助西班牙人向尼德蘭南部地區匯款以及運輸西班牙出產的羊毛以及燃料出口,而以前這些業務是由英國人負責的。同時,阿姆斯特丹在義大利以及地中海東岸的貿易活動中也有很大的競爭力。在1645年至1669年威尼斯-土耳其戰爭期間,威尼斯人在地中海東岸的航海活動幾乎處於癱瘓的狀態,荷蘭的航運業由於運費比較低廉以及船隻的安全性能比較優越,贏得了大量的業務,由此,荷蘭人在這方面取代了以前威尼斯人的作用。
阿姆斯特丹的龐大的船隊在此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17世紀荷蘭的主要港口不僅是儲存世界各地物資的倉庫,也是金融業以及保險業務的中心。當時的世界貿易由幾個大的商業帝國所操縱,各國都在囤積貨物,使得商品的價格上揚。在16世紀末葉的時候,荷蘭已經成為歐洲主要的商品市場,同時,它對於商品的交易、分類、錢款的支付、保險以及信貸的要求以及需求也在增加。荷蘭需要發展並且改進它的金融體系。在16世紀90年代,阿姆斯特丹已經取代了安特衛普和倫敦,成為新的世界 級的商品交易中心。
在17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這裡已經聚集了相當數量的中介人或經紀人,1612年的時候有300名持有執照的經紀人,其中有10名是來自伊比利亞的猶太人,他們專門從事地中海東岸的絲綢貿易以及伊比利亞半島與美洲貿易的中介,特別是蔗糖貿易的中介。從16世紀80年代晚期的時候開始,阿姆斯特丹已經每周都公布一次商品價格表。 在荷屬東印度公司成立以後,該公司立即於1602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上市,這裡是當時荷蘭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交易額變化的晴雨表。該股票交易所被稱為歐洲最古老的具有近代意義的股票交易所,剛剛成立的荷屬東印度公司的股票持有者和交易者致力於將傳統的歐洲股票交易所發展成為 一個推動世界貿易的機構。
最初的時候,那裡並沒有宏偉的建築物,那些股票交易者都是 在煙霧瀰漫的小酒館以及咖啡室裡進行交易,慢慢地變得越來越活躍和繁榮。1611年,曾經設計了東印度公司大樓的著名設計師韓德裡克·凱瑟設計建成了氣勢恢宏的帶有迴廊的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大樓,從那時起,股票交易者們有了一個固定的和體面的從事交易活動的場所。
在荷屬東印度公司成立的初期,它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中心上市的股票的價值一度攀升至其原來價值的200%。1608年則回跌下來。到《十二年停戰協定》籤訂以 後則保持在132%,在17世紀20年代則持續保持疲軟。1637年10月,荷蘭軍隊在布雷達取得了重大勝利以後,自17世紀30年代早期荷蘭在經濟上的發展就日益取得成功和穩定的發展。在海外殖民地的貿易、紡織品的出口,在農業方面的投資以及澤蘭省與尼德蘭南部的 轉運貿易方面都取得了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