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100集團董事長易小迪是地產界久負盛名的「萬通六君子」之一,後又以打造陽光100品牌著稱。易小迪表示,房價繼續瘋漲的過程,可能這個時代不能更長期延續下去了。這次調控成了一個出發點,加速了中國城市化往二三線城市的轉型。
不合適去
抄底一線城市
上世紀90年代初,馮侖和前同事易小迪,以及王功權、劉軍、王啟富一起幾個人東拼西湊了3萬元,作為註冊公司的前期費用。新公司叫海南農業高技術聯合開發投資公司(1993年,通過產權改革,此公司變革為萬通集團公司,馮侖任董事長)。註冊完公司,他們兜裡只剩幾百元錢。半年後,潘石屹加入,後來,人們稱他們為「萬通六君子」。在「萬通六君子」中,易小迪為人低調,其人博聞強志,不但有極深的佛學功底,還可以背誦《孫子兵法》和《道德經》……馮侖評價易小迪「智慧,比較大氣,他算帳的方式和別人不一樣」。
在萬通分家之後,易小迪在北京創立陽光100品牌。1999年,陽光100在北京CBD成功開發陽光100國際公寓項目,並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化進程,進入快速增長時期。不過,進入2000年以來,快速增長的陽光100卻罕有一線城市項目入市。
易小迪認為,目前,中國第一波以大城市、中心城市為主的城市化浪潮已經接近尾聲,隨之而來的第二波城市化浪潮才剛剛開始,而這一輪城市化浪潮主要發生在二三線城市,這就為這些城市帶來了巨大的機遇,這也是陽光100長期紮根二三線城市的主要原因。
易小迪表示,今年已經在廣東東莞和清遠、山東濰坊、湖南株洲拿了300萬平方米土地,下半年將繼續在二三線城市尋找機會。「一線城市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力去冒這個險。北京等一線城市下半年從投資角度可能便宜,但從專業角度不合適去抄底。」
二三線城市商業門檻較低
在項目擴張中,陽光100一直複製兩個成功的模式:城市中心的建築綜合體即陽光100城市廣場及城市近郊大型住宅項目陽光100國際新城。陽光100已在天津、重慶、長沙、濟南、南寧、瀋陽、成都、無錫、煙臺、桂林、濰坊等十幾個城市開發了20多個項目,年開發量在100萬平方米以上,規劃開發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
在易小迪看來,二三線城市的住宅需求沒有一線城市強,雖然存在一定需求,但數量很有限。而商業地產和非住宅地產在二三線城市帶來的回報率更高,市場需求大。「地方政府純住宅地塊推出的越來越少,出讓地塊的時候就要求要蓋最好的五星酒店,把最好的購物中心引進來等,有很多這樣的需求,這些城市需要升級換代,要把城市打造得更漂亮。」
對於一線城市,比如北京,就不可能創造一個比王府井更熱鬧的商圈,也不可能創造比國貿更好的商務中心。而在二三線城市,可以創造一個新的城市中心,可以得到很高的回報率。所以二三線城市的商業門檻比較低,房企開發商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房地產走進微利時代
「中國房地產最近幾年的發展,開發商主要幹了兩件事:借錢和買地,然後等著地價升值。但過去這種靠儲備土地賺取暴利的粗放式經營模式,將在第二波城市化中迎來巨大的挑戰。」易小迪表示,通過地價的上升推動房價上升這個周期應該可能要轉變了。房價繼續瘋漲的過程,可能這個時代不能更長期延續下去了。
對於當前樓市調控政策對中國房地產的影響,易小迪表示,「新的政策裡有很多注入『限購』、『限價』的行政手段,但都是短期行為。相反,保障房建設、房產稅等一些長期調控手段才是影響下一個10年的政策因素,我們往往忽視了這種長期因素。」
自從限購以來,住宅市場面臨著複雜形勢,未來的發展充滿變數。易小迪認為,儘管住宅市場充滿了很大的不確定性,但下一個10年住宅市場依然是主流。不確定性包括住宅市場環境不像原來那麼簡單了,也將發生變化。一方面住宅發展在二三線城市呈現的是一個改善型、投資型多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保障房的持續推行對中低檔產品市場造成了很大挑戰,這些不確定性或將讓我們走向一個微利時代。 記者: 邢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