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麵
指麵團內加入酵母,在一定溫、溼度條件下,讓酵母繁殖產氣,促使麵團膨脹。發麵是營養價值最高的。發麵一般用來蒸包子,蒸饅頭,發麵有利於消化吸收,因為酵母中的酶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分解。因此,腸胃不好的人、兒童和老年人等消化功能較弱的人,更適合吃發麵測試發酵是否成功,可用手指沾一些麵粉,在麵團上戳孔,如果孔馬上回彈,表示發酵不夠,仍需發酵;如果麵團表面塌陷,表示發酵過頭,發酵好後麵團會有酸味,可用鹼,比如小蘇打中和。
半發麵
半發麵就是沒有發透的面,用刀劃開麵粉有密而均勻的小孔。平時做饅頭的面是發透的面也叫發麵,半發麵就不要發的太透。所謂的半發麵,又稱為碰酵面、搶酵面,「半發麵」的意思就是面肥(面肥也叫引子、老面、酵子,是小麥麵粉發酵的主要原料,是長期使用延續下來的,即每次發麵以後留下來一小部分,下一次發麵使用。麵粉發酵一般有酵母粉發酵和傳統的老面發酵,老面發酵有一種老面的清香,鬆軟好吃,如果用酵母粉或泡打粉蒸的饅頭就沒有麵粉的那種麥香的純正原味。)與麵粉各佔一半,特點是加入面肥後,不用發酵,隨制隨用,是大酵面的快速調製法,所以又稱為搶酵面。用途與大酵面相同,但成品質量稍差。西安美食肉夾饃的白吉饃就是半發麵。
死面
就是用涼水現和現用的面,因為比較硬,所以被稱為死面。這種面比較耐煮,口感勁道,有嚼勁,所以適合做煮、烙、煎、炸等食物,如水餃、餡餅、燒賣、鍋貼等。這種面不太容易消化,血糖指數低,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肥胖的人也可選擇。此外如果將面和好,放置一段時間,會變得非常的有勁道,做成拉麵最是美味。死面比較耐煮,筋性和延展性比較好
燙麵
是用沸水(約65℃-100℃)和面,邊加水邊攪拌,待稍涼後揉合成團,再做成各類食品。做出的食品較無勁道,且會有黏牙、黏手、黏工作板的缺點。燙麵麵團,多使用中筋麵粉來製作,因為中筋以上的麵粉,所含蛋白質的質和量都較多,使麵食軟中帶韌,不會黏膩稀爛。燙麵食品常見的有鍋貼、餡餅、蒸餃。
半燙麵
半燙麵是用一半60度的熱水和面,和一半涼水和面,混合在一起就是半燙麵它的特點就是有涼水面的筋性和燙麵的柔軟,但又不會過於筋和軟,通常也會用於蒸或煎。用半燙麵做的餃子皮,蒸熟後的餃子皮是半透明的。半燙麵即柔軟又好成型最適合做蔥油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