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味兒」直竄鼻子 細品脆爽甘甜 老北京的芥末墩兒倍兒爽!

2020-12-23 enjoy半糖半甜

北京人夏天的飯桌上,少不了幾道涼菜。在胡同深處的大雜院裡,各家從廚房裡端出幾樣小菜:拍黃瓜,拌涼粉,煮毛豆,炸花生米,肉皮凍。在徐徐的夏風裡,近處的蟬鳴,遠處的蛙聲若有若無,大人們圍坐在院子的樹蔭兒下面,一邊拉著家常,一邊喝著啤酒;半大的孩子們湊在一起看著剛買的小人書。這樣的畫面,是很多北京人嚮往的生活。

在北京的傳統小菜中,還有一道叫作芥末墩兒。這道菜以北京人的當家菜大白菜以主要原料,在擺盤的時候,被芥末染成黃色的白菜必須是像幾個小樹墩一樣站立在盤裡。吃的時候,從外圈吃起,一層層把白菜葉子包下來送到嘴裡。芥末墩兒的芥末辛辣味道非常衝,一般我吃之前都要做好心理準備,但是把白菜放到嘴裡之後,還是會有一股芥末的嗆味從嘴裡迅速蔓延到鼻腔,好像把呼吸道的通路都打開了。雖然吃起來辣味躥鼻,但是嘴裡的白菜卻很是脆爽,回味還有甘甜。這種特殊的美食體驗,你一定要親測一下,才知道什麼叫欲罷不能。

第一次吃芥末墩兒的人,可能心裡都會充滿了問號。好好的白菜,為什麼要做成這種口味?老北京們會告訴你,我們就喜歡吃這股子「衝味兒」,同樣用芥末當調味料的美食還有一道芥末鴨掌,吃到嘴裡也是衝味十足,能讓人嗆出眼淚來,但是就是有人喜歡。

雖然現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芥末墩兒,但是老北京吃芥末墩的時令是在入冬,大白菜大量上市的時候。把大白菜的老菜幫掰掉,留下中間嫩嫩的菜心,用刀橫著切成幾個約一寸長的段兒,北方的大白菜心一般裹得都比較緊實,所以白菜墩切好後不太容易散架。用非常輕柔的動作把白菜墩立在大漏勺中,保持好完美的造型,然後用開水從上往下把白菜澆上三次來斷生。開水千萬不要多澆,因為如果白菜完全燙熟都沒有脆爽的口感了;當然少澆也不行,因為生白菜有一種澀味,也會影響芥末墩的味道。

接下來把芥末粉用水化成汁,往裡面調一些糖鹽,攪拌均勻成濃稠的汁兒,澆在白菜墩上,密封放在冰箱裡。等到第二天,用筷子把芥末墩小心夾出來,然後淋上醃出來的芥末汁,就可以上桌了。

早年間北京人過年的時候,年夜飯講究由四道涼菜,四道炒菜,四道肉菜和四道湯菜組成,寓意來年「四平八穩,平平安安」。這四道涼菜中就有芥末墩。在年夜飯中,芥末墩更顯示出它與眾不同的小清新。吃了滿嘴的大魚大肉,換個口味夾一筷子芥末墩,絕對能起到很好的解膩作用。

這小小的芥末墩,也得到很多文人墨客的青睞。據說老舍先生當初結婚時,對妻子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會做芥末墩。老舍的兒子舒乙先生多次在回憶文章中,提到媽媽做年夜飯時忙著做芥末墩的樣子。作家梁實秋先生在記錄老北京過年的文章中也特別提到了芥末墩的美味,字裡行間都是真愛。如果有機會,你一定要嘗一嘗這道老北京的小菜芥末墩,等待你的絕對是一場味覺的狂歡。

相關焦點

  • 又甜又酸,又辣又衝鼻子,來口原湯透心涼,這就是芥末墩兒!
    芥末墩兒一聽名字,就帶著京味兒,是老北京年夜飯裡必須有的,滿族人尤其喜歡吃這道菜。它屬於涼菜,而且它以大白菜為主料,加以芥末,白糖,白醋燜制而成,其特點是呈黃白色,又甜又酸,又辣,爽口,解膩,很爽的一道下酒菜。是涼菜裡的首席,盛行在冬季和初春時吃。
  • 老舍家的名菜芥末墩兒(圖)
    這個菜,叫「芥末墩兒」。一聽名字,就帶著京味兒。它是北方菜。第一要有大白菜,第二要天涼,熱了不行,擱不住。東北、京津一帶盛行在冬季和初春時吃。滿族人尤其喜歡吃這道菜。芥末墩兒是北方年菜裡必須有的。它屬於素菜,而且是素菜裡的首席。  年菜中大魚大肉甚多,人們反倒愛挑清淡爽口的吃,這個時候,芥末墩兒就成了搶手貨。做芥末墩兒就得多做,以防斷頓兒。
  • 北京文化 芥末墩原來是老舍家的名菜
    北京地處華北平原,冬季蔬菜品種少,所以,價格低廉、易貯存的大白菜成為當年居民飯桌上的「當家菜」。千家萬戶齊出動,買菜、晾菜、貯菜,成為一幅繁忙而有致的風俗畫,入冬時節,家家戶戶用儲存的白菜,做成白菜豆腐、熗炒白菜、羊肉燉白菜……在這其中,「芥末墩兒」就是秋冬餐桌上的一道最樸實有味的家常菜。
  • 奇辣香鮮芥末墩(李龍年)【美食家】
    芥末墩是老北京人的最愛,因為它尋常、家常,容易做——盆裡碼上白菜,再撒上芥末、糖、醋,以此類推,滿盆,再包上棉被或棉毯,讓它「發一發」,三天後便可取食。你吃各類小吃美食甜膩了,你品嘗烤鴨、白水羊頭,吃撐了、吃乏了,那麼,來一口芥末墩吧——它讓你食竇再度大開,而且充滿新奇感,每一粒味蕾都躍躍欲試,倍添精神氣兒!
  • 五道利口小菜,北京人家家戶戶的記憶!
    臨近年關,老北京街頭巷尾有各種買賣,唯獨沒有賣臘八蒜的。因為一做買賣就少不了吆喝,「臘八蒜(算)來」!人想啊,怎麼還有喊著催債的,所以只能在家自己泡臘八蒜。做好的豆兒醬冷藏保存,現吃現切,再淋點臘八醋上去,喝酒時來這麼一盤絕對有滋有味兒!除了臘八蒜、豆兒醬,老北京過年還少不了吃炒醬瓜。
  • 炒土豆片脆爽好吃有秘訣:牢記2個技巧,炒出來的土豆片油亮脆爽
    炒土豆片脆爽好吃有秘訣:牢記2個技巧,炒出來的土豆片油亮脆爽雖然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是也不能總是吃肉類食物,吃多了大魚大肉容易消化不良,而且很容易上火,所以在吃肉的同時也應該配一些營養價值高的蔬菜。
  • 騰格爾「改頭換面」霸氣演唱倍兒爽,那是誰把「天堂」唱成地獄?
    一年一度的元宵喜樂會又過去了,各大衛視也是各出奇招,紛紛拿出讓觀眾意想不到的節目,這次老大哥騰格爾也參加了江蘇衛視的演出,不同於以往的是他這次選擇的歌曲不是他的成名曲「天堂」,而是「倍兒爽」。看到的觀眾不要懷疑自己的眼睛,是的!不是大張偉,是騰格爾老師演唱的。
  • 北京人最愛的40盤涼菜!隔著屏幕都聞著香!
    北京人對吃這件事非常講究甭管是山珍海味還是家常便飯北京人都能給它吃出花兒來老北京人對主菜前的涼菜更是愛不釋口那咱今兒個就來聊聊,北京的涼菜! 1.拍黃瓜在北京任何一家飯館,都不能少了這道菜新鮮的脆黃瓜用刀那麼一拍解氣的同時,黃瓜也拍碎了夏天吃起來清涼爽口,配上啤酒甭提多美了
  • 脆爽蘿蔔丁的做法!
    用料 蘿蔔 4根 糖 適量 白醋 適量 小米椒 4個 泡椒 8個 鹽 適量脆爽蘿蔔丁的做法 >削皮的白蘿蔔切丁(個人愛好,切丁切條都可以)切好的蘿蔔丁撒上適量的鹽,等待半小時或者1小時都行,淹後蘿蔔丁會出水,把多餘的蘿蔔水倒掉(想吃出脆爽的感覺
  • 羅馬花椰菜,長相似一座座寶塔,脆爽甘甜,營養也豐富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帥,花菜應該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蔬菜了,而且花菜的營養很豐富,很多人都喜歡吃,花菜也是分很多種的,今天小編跟大家說的就是其中的一種,叫做寶塔菜,寶塔菜的長相很像寶塔,吃起來特別脆爽甘甜
  • 芥末墩、日本青芥末和美式芥末醬
    老北京的芥末墩兒 過去老北京過年吃飯講究「四四見底」,宴席由四涼(芥末墩兒、炸咯吱、肉皮凍兒、五彩花生米)、四熱炒(紅燒鯉魚(那會兒沒帶魚,帶魚檔次也不夠,上不了桌)、蔥燒海參、清炒蝦仁兒、燴魷魚)、四肉菜(米粉肉、四喜丸子、紅燜肘子、回鍋肉)、四湯菜(燴三鮮、奶湯乾絲(怎麼像淮揚菜)、玉米全燴、八寶涮鍋)
  • 好吃停不下來的脆爽蘿蔔乾,自己在家做,脆爽勁道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好吃停不下來的脆爽蘿蔔乾的做法吧。蘿蔔自古以來就有"小人參"的美譽,它有很高的維生素含量和多種微量元素,它的維生素含量甚至比梨還要高出8-10倍,是不是很意外?【菜名】: 好吃停不下來的脆爽蘿蔔乾【所需食材】:淡味蘿蔔乾1把,植物油、花椒油、生抽各1勺,鹽2勺、糖1勺,辣椒粉2勺,味精、芝麻油、白芝麻適量。【烹飪過程】:1、取出一把蘿蔔乾。
  • 它也是北京的一道風景線——老字號「砂鍋居」的味道一定要嘗嘗
    在北京,因為有著無數多年沉澱的老字號招牌,讓這座紫禁城的底蘊更加深厚也更加多元化。據悉,在目前由國家商務部認定的不到2000家「中華老字號」企業裡,北京地區的老字號佔據了全國較大的比重,其中,餐飲業又享有了半壁江山。在很多人心目中,老字號不僅在於對味道的那份懷念,也在於老字號對於鎮店菜品的那份精益和執著。
  • 下雨天,來一碗馬蹄爽讓你倍兒爽
    這個時候,特別想念馬蹄爽的清新爽口,仿佛有了除溼的功能。馬蹄又是荸薺,因為馬蹄的採收期一般在12月到第二年的3月,我們逛了N多超市和水果店都沒買到,只好在網上購買了。削了皮之後的馬蹄白白淨淨的,著實可愛。生吃也是可以的,吃起來口感脆脆的,帶著一絲微甜。除了好吃也是養生必備。
  • 三十兒了!北京人您該起床忙乎這頓飯了!
    炸藕香酥嫩爽,每個北京人家都估計沒有固定風格。藕去皮切片,每兩片不完全切開而成一藕夾,中夾蔥姜肉餡,兩片藕合在一起,下鍋過油,您就等著出鍋那一口香脆吧。這比老北京城還老的北京小吃。咯吱盒是也是常有的一道年菜。京杭大運河通航後,船工們從山東帶回酥脆的煎餅,日久受潮,煎餅變的皮軟,入口不爽。
  • 炒山藥,別直接下鍋炒,老廚師教你小妙招,山藥白淨脆爽不發黑
    炒山藥,別直接下鍋炒,老廚師教你小妙招,山藥白淨脆爽不發黑因為流行病,我們都在封村的封路。我相信每個人都還住在家裡。不管怎樣,我已經快一個月沒出去了。學了以後,不用擔心山藥的脆。炒山藥。不要直接炒。老廚師會教你一些技巧。山藥是白色的,脆而不是黑色的。這個小把戲就是把山藥切成塊,泡在水裡,等鍋炸好後,再把瀝乾的水拔出來,這樣炸出來的山藥就白脆了,不黑不香了。
  • 北京人過年要準備的吃食,一樣不落,都在這兒了!
    芥末墩兒 北京人大都會做芥末墩兒,將大白菜剝去老幫子,橫刀切成寸高的菜墩兒,放在漏勺上,用湯勺不斷舀起正在沸滾的沸水澆在菜墩上,一直澆到白菜開始變軟,即一層層碼在瓦盆內,碼一層,撒一層芥末,芥末上撒白糖和少許醋。
  • 豬身上最貴的部位,也是最美味的,味道十分脆爽,比肉好吃多了!
    這個部位用來做菜,是豬身上最為美味的,吃起來十分脆爽。比豬肉可是好吃太多了,今天就來帶大家看看這道菜唄!沒錯,它就是豬鼻筋,顧名思義這個是從豬鼻子裡取下的筋子。有些人可能覺得這玩意看起來太重口味了,那是你沒有吃過它的味道,一般菜場裡還不一定有賣的呢!
  • 北京有哪些美食?介紹給你這幾樣,地道老北京滋味兒!倍兒棒!
    凡是提及北京,大家都會對這個城市的飲食文化倍感興趣,簡直是吃貨心目中的天堂所在~作為我國首都,當地美食包羅萬象,囊括了全國各地的各種各樣的美食!那麼北京有哪些地道北京滋味兒呢?旺柴今天給您介紹介紹這地地道道兒的老北京滋味兒!說到北京小吃,大家印象中最有名的可能是北京炸醬麵、北京全聚德烤鴨、炒肝兒、豆汁兒等等。今兒,旺柴就給您好好地說道說道這北京到底有哪些特色美食,讓您了解了解嘛叫地道北京滋味兒!
  • 舌尖上的京城——再聊「芥末墩」
    我在這裡暫且把「芥末墩」也寫成「墩」是因為電視裡介紹是「芥末墩」,飯店飯館也把這道菜寫成「芥末墩」,社會上人們都覺得就是「芥末墩」,況且電視裡介紹製作和飯店裡售賣這道菜的形狀都是「墩」形,所以大家都約定俗成認為就是「芥末墩」。以至於熱愛北京的博友為博客起名暱稱也叫「芥末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