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1日17時40分訊(記者 李嫋)「我腿腳不方便,能不能不去法庭讓孫子代辦?」為了幫助八旬老人張九珍變更房產證,重慶開州法院幹警將巡迴法庭搬到了老人家門口。像這樣的暖心服務,以後將變成當地法院助推法治鄉村建設的常態。近日,重慶開州區法院出臺《關於人民法庭參與法治鄉村建設的評估辦法》(簡稱《辦法》),其中對人民法庭法治鄉村建設各項工作劃分了評估分值,今後,這將作為該院檢驗人民法庭是否做好助力法治鄉村工作的重要評判標準。
巡迴法庭搬到山坡上 在老百姓家門口辦案
家住開州區長沙鎮獅子村6組的張九珍老人年逾八旬。2014年,老伴劉英富逝世後,張九珍獨自一人守在老家。儘管子女多次勸其下山,但老人故土難離,依然堅持獨自居住在山上。而幾間土牆屋因年久失修,已經成了危房。
子女見勸說老人無果,打算幫老人翻新重建房屋,可打開房產證才發現,房產證登記的是劉英富的名字。一番諮詢,得知需要辦理繼承事宜,將房產所有權人變更為張九珍。
此後,老人委託孫子代為立案。開州法院陳家法庭見老人年事已高且其居住地交通不便,於是做出了召開巡迴審判的決定,到老人的家門口判案。在現場仔細核對當事人身份後,一場院壩庭審順利完成。
助推法治鄉村建設 專門出臺一個《辦法》
開州區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通過出臺《辦法》,將人民法庭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加強法治鄉村建設、提高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等工作通過細化標準、量化考核的形式固定下來,為人民法庭助力法治鄉村建設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記者看到,《辦法》對人民法庭參與法治鄉村建設形成評估體系的同時,也對人民法庭協調兩所助推法治鄉村建設作出詳細規定。
在重點工作方面,便民訴訟工作的評估值最高,包括巡迴審判、完善便民訴訟服務站和便民訴訟服務點的設置、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等。此外,還強調農民商事糾紛專項工作、鄉村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和「一庭兩所」聯動效果。
《辦法》倡導「一庭兩所」助推法治鄉村建設,建立「一庭兩所」聯席會議制度,及時處理需要跨部門協調解決的重大問題。同時,建立巡迴審判和便民訴訟網絡站點設置、人員培訓、矛盾化解、工作對接機制,確保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落到實處。
在促進根源化解矛盾方面,建立涉農家事糾紛化解、涉農典型案件培育、涉農糾紛宣傳教育等機制。此外,建立巡迴聯動機制,協調人民法庭駐地派出所在人民法庭設立治安巡邏點,人民法庭在派出所司法所至少設立一個巡迴審判站點或者聯合調解室,促進矛盾糾紛化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