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走進黎川工業園區,在康舒、環球、大川、川田等陶瓷、鞋服企業內看到,一條條流水生產線有條不紊地運轉著……園區工業喜人的發展勢頭,是黎川縣主動適應新常態,加快發展產業集群,激發工業新活力的具體體現。
黎川圍繞陶瓷、鞋服紡織、新型材料、機械製造四大主導產業,積極搭建園區平臺,延伸產業鏈條,增強產業科技含量,促進產業發展升級,壯大工業經濟。去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90億元,同比增長16.88%;實現工業增加值21.5億元,同比增長13.15%;上交稅金2.6億元,同比增長36.84%。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平臺的支撐。該縣大力夯實園區平臺,不斷加大對園區建設的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築牢發展高地。去年,該縣重點打造鄉友陶瓷園及實施園區主要幹道的路網建設、園區綠化建設和生態改造,先後建成包括贛閩邊際物流園、汙水處理廠、和諧公園、園區保障性住房、園區幼兒園等大批配套設施,園區整體功能進一步提升。目前,園區開發面積達14000畝。
經過多年招商引資,黎川逐步形成了四大主導產業。然而,由於部分產業沒有上下遊企業配套,致使競爭力不強。為此,該縣大力開展產業招商,實現「補鏈、增鏈、壯鏈」,壯大產業規模。先後引進了陶瓷原料廠、花紙廠、塗料廠等配套企業,減少陶瓷企業生產成本。繼華冠、舒雅、欣天地等陶瓷企業在園區先後投產後,該縣又引進15家專業生產酒店用瓷的陶瓷企業。今年元月,鄉友陶瓷園的金震山、金達、新龍梅等5家酒店用瓷生產企業建成投產。目前,該縣陶瓷企業達50家。投資5000萬元的東鑫陶瓷物流園項目建成投入使用,該項目集陶瓷產品展示、倉儲、配送、信息平臺為一體,直接服務園區企業,有效降低了園區企業的物流成本,加快了企業發展。目前,全縣各類企業達180家,其中投產企業達140家。
為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群加快發展,該縣針對產業實際,大力破解「融資難、用工難、用地難」等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通過推進「財園信貸通」,開展中小企業「助保貸」 和投入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業過橋續貸業務等措施,去年共為企業發放貸款1.751億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融資難。為破解用地難問題,該縣積極做好報批,向上爭地,同時加大土地清理力度,去年全年報批工業用地2435.8畝,盤活清理低效用地500餘畝,進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針對用工難問題,該縣制定和完善了招工方案,積極搭建企業和就業者之間的橋梁,保障了園區企業用工需求。康舒、環球、華星等陶瓷企業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先後進行增資擴建。2014年,環球公司投入6000萬元進行第二期擴建;康舒公司進行第三期擴建,新建2條80米長的大型全自動節能燃氣滾式隧道窯,項目建成後,康舒陶瓷將擁有9條耐熱瓷生產線,成為亞洲最大的耐熱瓷煲生產企業。目前,園區企業用工人數達1.2萬餘人。(熊雲)
來源:撫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