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舊稱「膠澳」,是中國首批的沿海開放城市,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發展,如今的青島,擁有了更多的別稱:帆船之都、啤酒之城、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成為了山東人心中真正的「驕傲」。
青島人的幸福感,不光來自於風景如畫的海岸線和快速發展的城市經濟,更是因為悠久的文化歷史所沉澱下來的特色美食,吃得舒心,也是幸福感的一大由來。
青島甜沫
甜沫是很多青島人特別喜歡的小吃,雖然名字當中以「甜」開頭,但是款小吃的味道卻是鹹的。
做甜沫用的是上等的小米,充分浸泡之後慢火熬製成小米糊,在煮製的時候,加入花生碎,菠菜、胡蘿蔔絲,粉絲等一系列輔料,熬到花生碎變得軟爛,各種配料的自然本香全部交融到一起,入口鹹鮮順滑,出鍋前稍微加上那麼一點點的使用鹼,黏稠和鮮亮的等級又會提高几個檔次。
一直以來,甜沫都是以早餐的形式為人所知,曾經的甜沫配油條,或者甜沫配蔥油餅,都是絕佳的搭配,如今在紅火的夜市街邊攤上,甜沫也沒有缺席,下班回來,逛逛夜市緩解一下疲憊的身心,來上一碗熱乎乎的甜沫,配上兩個剛出鍋的火燒,滿滿的老青島味道。
雞湯混沌
雞湯混沌是中國北方的一種傳統小吃,雖然不算是青島地產的美食,卻真真切切是在這裡被發揚光大的。
以前聽有經驗的師傅講過,做雞湯混沌的第一步能不能做到位,會直接影響到最後混沌的口感,就是剁肉餡這個環節,豬肉一定要剁成肉泥,不能是粗塊,而且剁的過程中要挑出肉筋,然後用花椒水加薑末、香油等調餡
夜市上的雞湯混沌都是現包、現煮的,清水中撈出煮好的現包肉混沌,放入紫菜和蔥花,用燉好的的濃雞湯一衝……怎麼形容呢?那味道,就是從裡到外的鮮。
海涼粉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對於世代生活在海邊的青島人來說,如何把海味吃出花樣來,他們是很有發言權的,海涼粉就是這裡的經典,幾乎每一個土生土長的青島人都是它的忠粉。
青島的海涼粉,與其他地方的涼粉有本質上的不同,其他地區的涼粉多是用豆粉或者澱粉為原料,而青島的海涼粉則取材於海洋,用海裡的石花菜曬乾再加水熬製,做成果凍一樣的海藻凝膠,也叫海菜涼粉。
青島的海涼粉摸上去滑溜溜的,相比澱粉做的涼粉更富有彈性,顏值也更高,晶瑩剔透的,入口十分爽滑還略有韌勁,嚼起來有點像海蜇,口感清涼爽口,老少皆宜。 海涼粉用專用的刮刀刮成條狀,切成小段,食客圍在攤子前,自己挑選喜歡的配料:有鹹菜、胡蘿蔔、黃瓜、香菜、蔥花、蒜泥、生抽、白醋、香油、精鹽等等,最後還要加點幹海米或者蝦皮,既有營養又能增加鮮味,夏日的青島街頭,一碗消暑的海涼粉,幾乎是逛夜市的必吃美味。
排骨米飯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現在火遍大江南北的排骨米飯,就是從青島走出去的,它是一道正宗的魯菜,在山東半島已經有上百年的發展歷史了。
在青島的夜市小攤上還能吃到最傳統的排骨米飯,是排骨米飯成為城市快餐之前的樣子,燉製排骨需要用到幾十種的配料,切成小塊的排骨在老闆秘制的醬汁中文火燉煮,取出的排骨不會直接上桌,而是需要跟湯汁一起放在砂鍋裡大火收汁,隨著湯汁的減少,排骨才完成最後的入味。
幾塊砂鍋排骨,配上一小碗米飯,盛一碗紫菜蛋花湯,夾一點榨菜,逛一圈夜市以後,這就是最好的補充與獎賞,也是一天中最滿足的時刻。
青島的街邊美食種類繁多,特色也是琳琅滿目,如海鮮燒烤、三鮮鍋貼、海鮮滷麵、醬豬蹄……在青島逛夜市之前,大家千萬不要吃晚飯,邊逛邊吃才是最端正的逛街態度。
地攤經濟盤活民生,人間煙火香滿古城,盤點瀋陽夜市的經典小吃
地攤經濟重拾人間煙火,盤點大連路邊攤上的美味小吃
吃楊梅前只用清水洗不行,用鹽水泡也不夠,再多一步才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