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小知識:原來嵩山是被武則天給加封的啊,漲知識了
文/叄山半落青天外
相傳,玉帝曾託夢給下界的女皇武則天,命她到嵩山去封嶽神3武則天遵玉帝之命,於696年來到中嶽嵩山,在峻極峰上建起「登封壇」,舉行禮祭嵩山大典。第二年,武則天再登峻極峰,加封中嶽嵩山為「天中皇帝」,靈妃為「天中皇后」,「天中王」又被人們稱為「嵩嶽大帝」,是主管嵩山一帶的大神,人們都很尊敬他。到了700年,已是73歲高齡的武則天,第三次登上嵩山峻極峰,在嵩山玉女臺下的平洛澗石淙河旁邊,大宴群臣。歌舞賞心,笙簫悅耳,即興賦詩,興致高漲,留下了「石淙會飲」的佳話。
當時,武則天、李顯、張易之、武三思、薛曜等17人還把當時所做的詩一一刻在石碑上以作紀念,後人稱之為「摩崖碑」。不料,在這次到登封嵩山會飲之後,古稀之年的武則天忽然患了一場重病。朝中的大臣紛紛來到登封,上嵩山祭祀「神嶽天中皇帝」,為她祈禱,企盼能除病消災。過了一個月,武則天的病竟然好了,她非常高興,以為是登封嵩山的保佑,立即大赦天下,並派官員專程到中嶽嵩山祭祀。同時,武則天派人把一枚金簡投進嵩山的山溝裡,向神靈申述了她一生的追求,祈求寬恕自己的過錯,金簡上書上言:大周國主武瞾好樂真道.據說當時的武則天還到過登封城北積翠峰下的會善寺,並拜寺裡的道安禪師為國師,賜名會善寺為安國寺,置鎮國金剛佛像於寺內,還增建了殿宇、戒壇和塔,規模宏大。
「登封」這個名字也是從武則天來嵩山封禪之後才有的。是因為武則天在嵩山的登封壇上,奉嵩山為天下五嶽之首,並在嵩山封禪、封嶽神。隨後,武則天下了一道詔書,改年號為「萬歲登封」,並把當時的嵩陽縣改為登封縣,把陽城改為告成,以表示她「登嵩封嶽大功告成」之意。後來,歷史上有史可查的巡狩、祭祀、封禪嵩山的帝王就有68位之多。封禪是指我國古代帝王為祭拜天地而舉行的活動:所謂封禪,「封」是指築土為壇祭天,「禪」是指祭地。
東晉文學家、史學家袁宏《後漢紀》曾對封禪的解釋為:夫揖讓受終,必有至德於天下;徵伐革命,則有大功於萬物_是故王者初基,則有封禪之事,蓋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3夫東方者,萬物之所始;山嶽者,靈氣之所宅嵩山寺廟的影壁於其宅.崇其壇場,則謂之封;明其代興.則謂之禪然則封憚者.王者開物之大禮也據說歷代封禪的習慣源自於古時先民們崇拜山嶽的觀念。民們認為,所有的山都有神,這些神形象或半人半獸,或奇形怪獸:凡南次二經之首,自櫃山至於淳吳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裡3其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裡。其神狀皆羊身人面。或者直接以山作為山神化身來崇拜。也有人認為,山嶽是天神所居之地,是通天之路。
如: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住也;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都,神r擊吾司之;崑崙之墟方八百裡,高萬仞。……百神之所在;有靈山,巫鹹,巫即、巫盼、巫彭……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人們認為封禪之舉能夠找到通天之路,這種說法也是我國古代神話的源頭。還有人說山嶽是聖賢祖先發祥之地。如:有九丘,以水絡之太皡爰過;峑山.丹水出焉黃帝是食是雉;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吳居之;大荒之山,曰月所出9有人焉三面,顓頊之子。
所以先民們要用最隆重的禮儀祭祀山嶽:苦山、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祀之:太牢之具,嬰以吉玉;熊山,帝也,其把:羞酒,太牢具.嬰用一壁。幹舞,用兵以攘;析,冕舞這些祭祀中的太牢之禮,是後來周代天子所用的祭禮,一般是祭祀天神、五帝和先祖才使用的儀式。後來,在中嶽廟峻極殿的後邊,建了座「寢殿」。寢殿的東西兩廂,放著兩張繡花雕刻頂子床,東邊床上躺著個檀香木雕刻像,西邊床上躺著個泥塑彩色像,兩個像均為天中王像。兩個床頭處的椅子上,各坐著一個彩色泥塑貴妃像,這兩座像均為天靈妃像。天中王的善男信女,親切地稱他們為「睡爺爺」和「坐奶奶」。
好了,這次小編就先分享到這裡了,你對這些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評論。文章為原創,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