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歷史看洛陽,走進二里頭遺址博物館

2020-10-19 天地史話

圖文:風煙淨(作者授權發布)

地址:洛陽市偃師古城快速路北50米

千年歷史看北京,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歷史看河南。河南地處中原,黃河在此交匯,文化歷史燦爛悠久。而河南洛陽更是十三朝古都,絲綢之路起點。

二里頭遺址便是經考古學與歷史文獻學考證的中國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遺存(百科),填補了夏、商、周的歷史斷代。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的建立,旨在闡釋早期中國形成歷程,讓國內外公眾了解中華文明悠久的歷史。

博物館位於洛陽偃師古城快速路北50米處,佔地208畝,建設規模3.1萬平方米。是全國最大遺址保護、展示和利用的示範區,中國早期國家形成發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百科資料)。2017年6月11日奠基,2019年10月19日開館。

館內分五個展廳,一二三在一樓,四五廳在二樓。

展廳從展示夏朝的源起開始,沿著歷史興衰的脈絡呈現於公眾面前。通過發掘的石器、陶器、玉器、骨猴及銅製品如刀、爵、鈴等讓公眾了解當時社會的發展狀況,生活原貌和生產創造能力,從而從歷史中汲取養份。

粗略地看了一遍,4個小時便己過去,想要細細觀看下來沒有6、7個小時是不足以了解二里頭遺址的歷史原貌及進程的。

但在這幾個小時的時間,內心也是極其震撼的!中國歷史之悠久,文化之燦爛,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每個中國人都應感到自豪且驕傲的!

走出博物館,回望過去,用做舊紫銅作為外觀主要材料的整個建築設計,有著上古文明的特點;建築天際線中央高起並逐漸融合於大地之中,威儀四方,氣象萬千。

讀史使人明鑑,而觀看博物館,則是更直觀的了解歷史,汲取營養及動力的同時,更好的活在當下,珍惜幸福的不易。

作為一個洛陽人,為身居十三朝古都而自豪!歷史從這裡開篇,文明從黃河開源;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留有歷史車輪堅韌向前的印跡。

五千年華夏文明燦爛而耀眼,絲綢之路連接世界的文化與交流,而洛陽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則打通了今人與古人文明的連結。

洛陽攝影網

相關焦點

  • 五千年歷史看洛陽,國家歷史看這裡
    中華五千年歷史看洛陽,而中華國家和朝代的起始可以說一定要看夏朝二里頭文化。非常有特色的一點是,因為二里頭遺址發現了30多座夯土建築基址,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夯土宮殿建築基址群,而且早期宮殿遺址都是用夯土築造的,所以博物館外圍及內部裝修大面積採用全手工夯土牆工藝。
  • 五千年歷史看洛陽,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10月開放
    作為國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頭遺址博物館,10月19日的周六將舉行開館儀式。遺址年代約為距今3800~3500年,相當於古代文獻中的夏、商王朝時期。該遺址南臨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黃河,範圍包括二里頭、圪壋頭和四角樓等三個自然村。
  •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建築設計方案基本理念:華夏之源 最早中國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鳥瞰效果圖  其中,從上面看,博物館的屋頂平面暗含了一把「鑰匙」形象,象徵著二里頭文明是打開中華文明的一把鑰匙。博物館整體形象就像一條盤旋的龍,這也準確地表達了二里頭在早期中國研究中的獨特地位。
  • 二里頭遺址:生動呈現最早的王朝文明
    洛陽偃師,國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建設項目——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同步開園,中國最早的王朝圖景得以生動呈現。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的建成開放,是1959年二里頭遺址被發現以來新的裡程碑。
  • 什麼博物館可以穿越到夏都王朝?二里頭遺址數字館揭曉答案
    二里頭遺址數字館揭曉答案 2021年01月12日 20:07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2021年1月1日,河南洛陽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數字館正式對外開放,該館是在原遺址博物館的基礎上全新打造的數字展館
  • 保護二里頭遺址 傳承中華文脈
    開館一月有餘,國內外遊客匆匆趕往這裡——一個名叫「二里頭」的地方。  從多元到一體的「核心與引領者」  狗尾草、紫蘇、側柏、油松、葡萄、菱角、酸棗……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第三、第四展廳內,各種植物種子的炭化標本讓人驚喜不已,3800年前二里頭人的生活圖景在腦海中被不斷編排。
  • 洛陽又上央視了!這次是因為二里頭夏都遺址公園
    昨日16時55分,央視新聞頻道在《新聞直播間》欄目中,以《溼地生態美白鷺翩翩飛》為題,報導了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因生態環境優美而吸引大量白鷺等水鳥棲息的現象。 「一走進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記者就看到白鷺翩翩、碧水潺潺、蘆葦豐茂,河面不時有水鳥略過,宛如一幅山水畫……」隨著鏡頭推移,一處處溼地美景展現在觀眾面前,在解說員的詳細介紹下,不由讓人心生嚮往。
  • 無限鶴壁小編帶你看最美中原丨看得見的歷史——十三朝古都洛陽
    9月21日-9月24日,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聯合中原城市群廣電全媒體尋找「最美中原名片」(第五季)集中採訪記者團走進洛陽,鶴壁市廣播電視臺受邀參加了此次集中採訪活動。提起洛陽,你可能想到的就是數不勝數的旅遊景點,的確洛陽是眾所周知的十三朝古都。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歷史上有諸多朝代在洛陽建城建都,其中包括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後梁、後唐、後晉。
  • 偃師首陽新區夏都大橋建設即將收尾:為二里頭遺址博物館打好前站
    夏都大橋位於洛陽市下轄偃師市翟鎮二里頭和首陽山古城村之間,該項目橫跨洛河兩岸,於2017年4月5日正式開建。夏都大橋項目是偃師市洛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重點工程之一,橋北部距離中國二里頭遺址夏都博物館不到2公裡,未來將作為二里頭夏都博物館周邊出行閉環道路的東部通道。
  • 開著第十代索納塔繼續打卡偃師二里頭遺址博物館
    洛陽城的第二天昨天帶朋友去了龍門石窟和天堂名堂,一天打卡兩個地方,說實話確實有點累,行程結束之後,回到家隨便吃了點飯,躺床上就睡了,粗略一算睡了將近10個小時,也是挺佩服我自己,哈哈,所以第二天就安排一個打卡地方,就去年剛火的偃師二里頭遺址博物館
  • 言說歷史|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掘,對認識夏朝歷史有重大意義!
    早在20世紀中葉,著名史學家范文瀾先生根據《竹書記年》中的傳說和《史記》的記載,將夏代列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然而,單靠文獻資料研究夏代歷史,許多問題很難,甚至不可能得到解決。而考古發現無疑對認識夏代歷史有著重要的意義。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遊玩攻略
    在這近百座博物館中最值得介紹的就是於2019年10月20日起對外開放的洛陽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啦!本文為「享遊洛陽」為您帶來的關於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多方面的介紹及遊玩攻略,閱讀全文大概需花6分鐘。,系統展示了夏代歷史、二里頭遺址考古成果、夏文化探索歷程、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
  • 踏著今冬初雪,洛陽旅遊學校的學生到這個熱門博物館……
    昨日,洛陽旅遊學校高二旅2班乘車赴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展實踐教學。>最古老的土地~在講解員帶領下,大家走進第一王都,參觀了二里頭遺址歷年考古出土的青銅器、陶器、玉器、綠松石器、骨角牙器等珍貴文物精品,了解了夏朝的祭祀制度、酒文化、樂文化、鼎文化、玉文化、墓葬制度、兵器制度等專業知識~了解古代
  • 2020想去中國洛陽旅遊的景點:八裡唐,唐三彩,二里頭遺址
    ,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二里頭遺址遺址位於洛陽盆地東部的偃師市境內,遺址上最為豐富的文化遺存屬二里頭文化,其年代約為距今3800~3500年,相當於古代文獻中的夏、商王朝時期。該遺址南臨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黃河,範圍包括二里頭、圪壋頭和四角樓等三個自然村,面積不少於3平方公裡。
  • 有關「二里頭」超多猛料都在這裡……
    ,高度重視和加強文物工作,充分發揮千年古都和國家大遺址保護片區等資源優勢,積極對接「一帶一路」,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示範區,加快「博物館之都」建設,文物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有力凸顯。洛陽市委領導表示,經過兩年多建成開放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是集中展示夏代歷史、二里頭遺址考古成果、夏文化探索歷史、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專題遺址類博物館,也是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和平臺。    據介紹,為完整展示夏文化脈絡,該博物館5個常設展廳共展出文物2000多件,以二里頭遺址出土文物為主,不少珍貴文物為首次亮相。
  • 二里頭考古六十年
    2日,偃師市翟鎮鎮二里頭遺址,一派火熱施工景象。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正加快建設。
  • 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發掘面積僅佔總面積1.5%,王陵級別墓葬尚未出現
    10月18日下午,第三屆世界古都論壇暨夏文華國際學術研討會媒體吹風會在洛陽召開本次論壇由國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中國古都學會、中國博物館協會協辦,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河南省文物局、洛陽市人民政府承辦。
  • 五千年歷史中華聖城,洛陽博物館五大鎮館之寶
    博物館的優雅不一定是在於本身的莊重,而是讓所有進入博物館的人,能夠擁有一份探索歷史與未來交錯的從容,即便是回顧過去百年或千年的時光,那些歷史中所有無言訴說的驕傲與絢爛都能一併呈現在我們眼前。「夏代乳釘紋銅爵」「華夏第一爵」,1975年出土於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這件乳釘紋銅爵形體古拙,雖貌不驚人,卻是夏代銅爵中的出類拔萃者,堪稱國之瑰寶。乳釘紋是青銅器上最早最簡單的紋飾。爵是貴族舉行宴飲時的酒具,前有「流」,後有「尾」,流口上有一對傘形短柱,束腰平底,下有三足,一側有稱為鋬的把手。
  •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預計8月主體建築封頂
    推進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規劃建設;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預計8月主體建築封頂……昨日,《洛陽晚報》記者從市文物工作會上了解到,我市將大力推動文物事業發展,傳承好、傳播好河洛文化。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鳥瞰效果圖翻拍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主入口廣場 記者 常世峰 攝  推進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規劃建設
  • 國慶假期遊二里頭遺址公園
    為先秦時期歷史愛好者,今年國慶去遊覽了二里頭遺址公園。我發幾張二里頭遺址公園的樣子吧。 單說二里頭這個遺址,雖說博物館直接打出「夏都」的名號,但學術界現在還不能完全定論是夏朝都城,不過存在時間的確跟歷史上記錄的夏朝中晚期同時代。(有人會說夏是否存在也不一定,我想說就算沒夏也會有別的,商朝不會是直接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無論是哪個朝代的,二里頭的規模和地位擺在那裡。遺址公園南側是遺址博物館,是免費的。同濟設計。博物館北側是面積廣大的遺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