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發掘面積僅佔總面積1.5%,王陵級別墓葬尚未出現

2020-10-19 今報洛陽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張歡歡/文圖 視頻 郭義凡/剪輯

10月18日下午,第三屆世界古都論壇暨夏文華國際學術研討會媒體吹風會在洛陽召開。本次論壇由國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中國古都學會、中國博物館協會協辦,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河南省文物局、洛陽市人民政府承辦。

在媒體吹風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趙海濤表示,二里頭遺址發掘工作持續了61年之久,但發掘面積僅佔總面積的1.5%。目前已發現的墓葬、器物等還都不是最高等級,與夏朝都城的規格不對應,接下來這也是主要的發掘方向。

據了解,第三屆世界古都論壇暨夏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將與19日在洛陽開幕。屆時,200餘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將齊聚洛陽。壇活動將持續至20日,採取「線上+線下」的活動形式,與會專家將以「古老的文明,嶄新的故事」為主題,以「二里頭·夏都·夏文化與世界文明起源」為主論題,以「歷史遺產保護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為副論題進行交流。

相關焦點

  • 言說歷史|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掘,對認識夏朝歷史有重大意義!
    二里頭遺址的發現二里頭遺址位於河南偃師境內洛水南岸的二里頭村南。遺址以二里頭村為中心,其範圍包括洛水以南的四角樓村北許村和餵羊莊之間,東西約有2.5公裡,南北約有1.5公裡 總面積約4平方公裡。遺址依山臨水,東阻成皋(gao),西擋崤(xiao)函,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十分險要。
  • 河南偃師二里頭!
    考古工作者果然不負眾望,上於世紀五十年代初,就有了重大的考古發現——「二里頭文化」。「二里頭」文化的發現,是有一個不斷推陳出新的過程的。二里頭文化最早於1952年在河南省登封縣王村遺址發現,當時出土的遺物不多,至1956年發掘洛達廟遺址的時候,人們注意到它在文化面貌上具有若干特色,一度被稱為洛達廟類型。
  • 洛陽5個都城遺址,有一個被稱為「不斷改寫中國之最的地方」
    在中國歷史上,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13個朝代以洛陽為都,因此,洛陽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稱。而在洛陽,也發現了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五大都城遺址,人稱"五都貫洛"。
  • 二里頭遺址發現60年的回顧、反思與展望
    1959年秋,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隊和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發掘隊分別在二里頭遺址進行試掘,之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獨立承擔二里頭遺址的考古工作,至今已經60年整。60年來,累計發掘面積達4萬餘平方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二里頭遺址是迄今為止可確認的中國最早的王國都城遺址,是研究中國早期國家和文明形態的重要對象,在夏商歷史與考古學研究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重大學術價值。
  • 二里頭文化
    發掘二里頭文化遺址 二里頭文化是指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類考古學文化遺存,是介於河南龍山文化和二裡岡文化的一種考古學文化。該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於晉南、豫西,尤其以二里頭遺址發現的該類文化遺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二里頭文化是進行夏文化探索的主體內容。 二里頭遺址是一處夏代晚期的都城遺址,總面積約3平方公裡,遺存可劃分為四個時期。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制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蹟。
  • 河南偃師 商代城池遺址
    洛陽偃師商城遺址,為商代西亳城的遺址,夏商文化界標,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偃師商城遺址是一處商代早期二裡崗文化時期的都邑級遺址,為商湯滅夏後所都,總面積約2平方公裡。北靠邙山,南臨洛水。城址覆蓋在地面下1-4米。
  • 二里頭遺址:生動呈現最早的王朝文明
    洛陽偃師,國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建設項目——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同步開園,中國最早的王朝圖景得以生動呈現。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的建成開放,是1959年二里頭遺址被發現以來新的裡程碑。
  • 偃師商城遺址:一座將被喚醒的商代「紫禁城」
    在3600多年前商王曾經施政的偃師商城遺址上,通過1∶1復原的宮殿、池苑、宮牆、祭祀坑等,將讓遊客身臨其境感受商代早期的歷史文化和生活場景,一座沉睡了3000多年的商代「紫禁城」將被喚醒。  1983年,為配合大唐洛陽首陽山發電廠選址工作,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在偃師市區西南側進行地下文物勘查,偶然發現了一處商代都城遺址,這就是偃師商城遺址。  這裡陸續發現了城牆、城門、護城河、宮殿、府庫、手工業作坊、墓葬、水井等遺蹟。經過調查和發掘,結合文獻資料,確定該城址便是商滅夏後的首座都城遺址西亳。
  • 五千年歷史看洛陽,走進二里頭遺址博物館
    圖文:風煙淨(作者授權發布)地址:洛陽市偃師古城快速路北50米千年歷史看北京,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歷史看河南。河南地處中原,黃河在此交匯,文化歷史燦爛悠久。而河南洛陽更是十三朝古都,絲綢之路起點。博物館位於洛陽偃師古城快速路北
  • 「考古中國」發布5項重大新成果 河南佔4個
    會議發布了5項重大考古新成果,河南佔4項,分別是偃師二里頭遺址、周口淮陽時莊遺址、平頂山葉縣餘莊遺址、南陽黃山遺址。此外,安徽蚌埠禹會村遺址也同時發布。會議聚焦夏文化及新石器晚期重要考古發現,5項考古工作新成果,從都城布局、宮城建築、糧倉儲備、禮儀制度、手工作坊、墓葬等級等方面,為探尋早期中國文明起源提供有力佐證,有力推動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等重大學術課題。
  • 都城的面積有多大?有關「二里頭」超多猛料都在這裡……
    洛陽市委領導表示,經過兩年多建成開放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是集中展示夏代歷史、二里頭遺址考古成果、夏文化探索歷史、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專題遺址類博物館,也是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和平臺。    據介紹,為完整展示夏文化脈絡,該博物館5個常設展廳共展出文物2000多件,以二里頭遺址出土文物為主,不少珍貴文物為首次亮相。
  • 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中國最早的多網格式都城布局
    近日,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布最新考古成果:新發現的道路和牆垣,把二里頭都城分為不同的網格區域,不同家族分區而居、居葬合一,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多網格式都城布局。  日前,考古人員在二里頭遺址原有「井」字形主幹道、「九宮格」式布局等基礎上,發現「井」字形道路延伸範圍更大,道路兩側多有牆垣。在宮西路以西新發現與宮西路、宮東路平行的道路,且宮西路與此道路、宮東路的距離大致接近。
  • 「考古中國」發布5項重大考古新成果,河南佔4項!
    會議發布了5項重大考古新成果,河南佔4項,分別是偃師二里頭遺址、周口淮陽時莊遺址、平頂山葉縣餘莊遺址、南陽黃山遺址。此外,安徽蚌埠禹會村遺址也同時發布。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新發現都城布局結構二里頭遺址位於河南省偃師市翟鎮二里頭、圪當頭、四角樓、北許四村之間。現存面積約300萬平方米。自1959年發現並發掘以來,累計勘探近200萬平方米,發掘約4.5萬平方米。據介紹,近年來,二里頭考古隊以探索二里頭都城的布局、結構為主要工作。
  • 洛陽四個都城遺址考古成果豐碩
    12日,洛報融媒記者從文物考古部門獲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近日公布2020年度30餘項田野考古發掘項目成果,其中,洛陽四個都城遺址考古成果豐碩。  12日,洛報融媒記者從文物考古部門獲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近日公布2020年度30餘項田野考古發掘項目成果,其中,洛陽四個都城遺址考古成果豐碩。
  • 夏文化研究有新進展,考古發現二里頭遺址網格型都城布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11月25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河南二里頭遺址、安徽禹會村遺址、河南時莊遺址、餘莊遺址、黃山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發現。這五項重要發現,將有力推動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等重大學術課題。
  • 河南文物之窗 | 二里頭遺址③
    諸多遺存的發現及多種科技手段的深度參與,為全面、深入揭示二里頭遺址的重要內涵和價值提供了重要支撐。已發現的四條大路位於宮殿區四圍,呈井字形。大路最寬處達20米左右,相當於現代公路的四車道。其圍起的空間恰好是勘探發掘所知大中型夯土建築基址的集中區。這一道路系統既是交通孔道,又起著分割城市功能區的作用。車的出現,在東亞歷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 二里頭遺址發現一座高規格夏代墓葬!隨葬品最為豐富?
    9日,「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重大項目2020年工作總結交流會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召開。會上,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隊長趙海濤不僅介紹了二里頭遺址顯現多網格式布局的新發現,還透露了一項重要工作——該隊正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考古實驗室內清理一座高規格的夏代墓葬。
  • 開著第十代索納塔繼續打卡偃師二里頭遺址博物館
    洛陽城的第二天昨天帶朋友去了龍門石窟和天堂名堂,一天打卡兩個地方,說實話確實有點累,行程結束之後,回到家隨便吃了點飯,躺床上就睡了,粗略一算睡了將近10個小時,也是挺佩服我自己,哈哈,所以第二天就安排一個打卡地方,就去年剛火的偃師二里頭遺址博物館
  • 60年才發掘不到2%,河南最「野」考古遺址!任何一個發現都可能改變...
    考古是一個科學嚴謹的研究過程,有大量的調查、發掘和整理。 今天,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事業部記者走進洛陽二里頭遺址發掘現場,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跟大家一起「雲考古」,感受感受中國最古老朝代的脈搏。走進二里頭,一起「雲考古」河南最「野」的考古遺址, 任何一個發現都可能改變歷史。
  • 專家:二里頭最可能是夏 但真理再往前一步是謬誤
    記者 蔣肖斌南臨古伊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黃河,河南偃師二里頭,和它所在的伊洛平原的任何一處村莊相比,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直到1959年夏天,考古學家喚醒了這片沉睡的土地,並揭開了一個塵封的秘密。今年6月,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在二里頭遺址近旁奠基,這座東亞大陸最早的核心都邑,將成為未來探索早期中國形成發展的核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