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界最新消息,近期新一輪新冠疫情襲擊了香港,近一半的最新病例來自香港的葵青貨櫃碼頭。
因在不到10天的時間內累計出現近70名感染者,碼頭已接替酒吧,成為中國香港特區第3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最大的感染者群體集中所在地。
據香港特區政府衛生防護中心統計:截至8月16日,香港累計確診新冠肺炎感染者人數升至4480人。在當日新增的74名確診感染者中,70人為本地案例。葵湧碼頭16日單日激增34例成為重災區,其中33宗都來自宏記港務操作公司。
整個貨櫃碼頭的群組累計錄得63宗個案,當中55人是碼頭工作人員,其中有41宗都是這家宏記的員工。
凍肉或是病毒輸入源頭
近日,深圳羅湖一名生鮮超市促銷員在汕尾陸豐確診新冠肺炎一事引起關注。由於內地現已有9地10起冷凍食品驗出新冠病毒,冷凍食品安全成為社會焦點。
對於碼頭成為新冠肺炎感染高發區的原因,目前香港相關部門並未給出整體解釋。部分防疫專家認為,此前一段時期內的免檢疫船員、凍肉產品等均有可能是病毒輸入源頭;感染者集中出現,或與碼頭內的人員生活條件、習慣等有關。
17日,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於電臺節目表示,懷疑工人工作時與外籍船員有接觸,有可能經此受感染,現時需採取樣本,了解病毒源頭。
葵湧貨櫃碼頭為什麼會集中爆發?
據香港媒體報導,碼頭全日24小時運作,工人完成工作後,會有約20人一同到休息室休息。重災區宏記港務操作有限公司的休息室有逾百人共用,員工會在內吃飯、洗澡、用廁所及睡覺。
香港電視臺報導截圖
另外,葵湧碼頭工人的休息室環境狹窄,空氣不夠流通,工人要共用上下鋪,又需共用廁所,相信現時的群組爆發,與環境受到汙染有關,同時各人又再互相傳染。
據悉,宏記港務操作公司目前已停工。但是葵湧碼頭群組涉及的個案公司有10家,包括運輸物流、重工,每個公司有2、3例。工會透露,相關公司已暫停運作,所有員工已被送往隔離檢疫,碼頭工作由另一間承辦商接手。
香港貨櫃碼頭商會(HKCTOA)聲明:「目前葵青貨櫃碼頭的運作正常,並正與政府緊密合作,採取一切必要行動,遏止疫情在港區擴散。」
難以關停的物流鏈條
目前香港碼頭疫情的爆發還未找到根本的源頭,香港媒體方面表示,要停止群組進一步擴大,碼頭停止運作是最有效方法,但這將使本地物流近乎中斷。香港貨櫃碼頭商會也同樣表示難以暫時關閉碼頭,因不少日常用品經海運到港,關閉影響會很大。
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主席陳迪認為,葵湧碼頭現時只有一個地點爆疫,暫時不應關閉碼頭,否則會影響全體工人生計,亦會為本港貨運業帶來嚴重後果。
因海運與香港本地居民生活所需的物資、生鮮產品等供應息息相關,香港的港口亦是華南地區重要的貿易中轉站。
衛生防護中心正在考慮是否關閉整個貨櫃碼頭
葵青貨櫃碼頭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藍巴勒海峽兩岸,是香港及珠三角的最主要的貨櫃物流處理中心,共有九個貨櫃裝卸碼頭,佔地279公頃,提供24個泊位共7804米深水岸線,可以停泊世界上最大型的貨櫃船,每年的總處理量超過2,000萬標準箱。2019年葵青貨櫃碼頭的吞吐量跌至全球第八位。
近年來,雖港口的機械化程度不斷升高,但仍需大量人工操作。目前葵湧碼頭有約8000名人員,其中約5400人在碼頭工作。貨櫃碼頭每天都有未經檢疫的船隻抵達香港,相關工人上船進行交接工作時會接觸船員,容易出現交叉感染,甚至擴散到碼頭以外。
由於葵湧貨櫃碼頭是香港及珠三角的最主要的貨櫃物流處理中心,華南多地的多個碼頭之間存在頻繁的物資、貨物往來關係。亦有相關物流行業人士擔心:香港碼頭集中出現感染者會給這些跨境司機們帶來潛在感染風險。
掌鏈小編注意到,廣東省近日已收緊港人入境安排,必須持24小時有效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相關跨境貨車司機的要求則更為嚴格。一旦連曾到過碼頭裝卸貨櫃的跨境貨車司機都拒絕入境,兩地物流或會陷入癱瘓,對香港的食物、日常用品等的供應會造成很大影響。
葵青碼頭未來或搬離島區
葵青碼頭曾是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口,首個碼頭於1972年啟用,並在之後30年不斷加建9個碼頭24個泊位,2019年葵青貨櫃碼頭的貨櫃吞吐量達1422萬個標準箱。
長期以來,香港港口扮演著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據香港海港聯盟有關人士介紹,港口及物流業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3.1%,並提供18萬個就業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海運吞吐量已從原先的世界第一跌至如今的第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香港沒有對海運業進行過長遠規劃。
此前已有建議指出:如把碼頭搬到離島區,同時把貨運交通和客運交通分開,既可以降低運作成本、提高效率以吸引華南貨源到香港,也有助於疫病期間進行隔離防控。
為降低倉儲和物流成本,香港的許多食品及物流企業與深圳進行合作。在2016年時,香港與深圳籤署了相關合作協議,容許外國進口香港的冷藏肉類/家禽經深圳前海保稅港區暫存然後分批進口香港。
(作者:趙明陽 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掌鏈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