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山會館將組織中山子弟回廣東中山"尋根"

2020-12-12 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消息: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創會170年的新加坡中山會館正籌募青年團基金,並在短期內成立青年團,每年帶領本地年輕中山子弟回去廣東中山家鄉尋根,機票食宿,一切費用全免。

  新加坡中山會館會務顧問許社佳(78歲)對記者透露這個消息。

  他誠摯地說:「我們歡迎中山同鄉年輕人加入會館,就算只衝著這個免費旅遊而來,我們也歡迎。」

  這個計劃5天至7天的中山青年尋根團,將帶領年輕人遊走中山,深入了解家鄉的人文、地理、社會、經濟發展,肯定能給前去旅遊的新加坡中山年輕人,對家鄉留下深刻印象。

  許社佳說:「即使他們參加完這個旅行團,揮手對我們說再見也不要緊。回鄉尋根之旅的所見所聞,將永遠留在他們腦海。」

  這個旅行團能容納多少年輕中山人報名?他說:「沒有定額,越多越好。我們在中山有酒店,有車,帶年輕人到處走,完全沒有問題。」

  還有免費電腦遊戲

  除了每年年底的免費中山旅遊,中山會館青年團的團員,每星期日還能到會所玩電腦遊戲,還有午餐招待,也是一切免費。

  中山會館會長盧桂英說:「我們將在會館添置5臺至8臺電腦,讓青年團的團員玩耍。中午他們可以到麥當勞、肯德基,買自己喜歡吃的食物,費用全由會館買單。」

  許社佳說,新加坡的傳統會館,現在都面對斷層的危機,中山會館是一個有170年歷史的老會館,必須想盡辦法來吸收新會員。

  他說:「幸好我的兒子許國偉在中山辦企業,有一點成就,他答應免費讓新加坡的同鄉年輕人分享他的資源,我們因此可以組織青年團免費回鄉尋根,給他們上多姿多彩的家鄉文化課。」

  8月8日晚上,中山會館在烏節路文華酒店盛大舉行建會170年慶祝晚宴,參加青年團的表格會在晚宴上分發,他們歡迎會員鼓勵子女到會館參加青年團活動。

  許社佳表示,會館會讓年輕人自己決定平日要組織的活動,再以財務全力支援。

  他說:「會館沒有年輕人加入是會死的,我們不能讓會館自生自滅。」

  為了支持青年團活動,中山會館將籌募青年團基金。基金的目標是多少?許社佳說:「現在說不上來,青年團需要多少錢,我們就去籌募多少錢,錢不是問題。」

  上個月,中山會館為年輕人組織了「廣東童謠班」,已有8名年齡介於12歲至20歲的會員子女參加。這些年輕人原本不會講廣東話,參加了童謠班,已經對自己的方言產生興趣。他們將在後天舉行的會慶晚宴上,表演他們剛學好的廣東童謠。

  除了即將成立的青年團,中山會館的婦女組也非常活躍。中山會館會長盧桂英就是其中一位活躍分子。

  她說:「我們會館有一個關懷小組,每個月都會買禮物上門探訪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會員的關懷行動。」

  香港、澳門、廣州、中山、馬來西亞的中山同鄉130人這兩天已陸續抵步,出席新加坡中山會館在後天晚上舉行的170周年晚宴。副總理兼內政部長黃根成是中山人,他已應邀出席成為晚宴貴賓。(潘星華)


相關焦點

  • 孫中山與陶然亭③:中山會館裡蘊藏的中山精神
    中國最早的200多位公派留美學童,廣東的孩子就有100多個,包括詹天佑先生、唐紹儀等很多先輩,他們學有所成回到祖國後,很多人都擔任重要的職務。唐先生曾任民國政府總理,對家鄉人非常關愛,他希望中山會館成為我們中山人互相學習、交流的地方。唐先生的宗旨和願望非常好,始終不遺餘力地為家鄉做事,那時候我們家鄉人從中山到北平,經過水路、陸路,不像今天這麼快,幾個小時,半天就到了。
  • 墨西哥華人首富李華文赴中山尋根祭祖(圖)
    墨西哥華人首富李華文赴中山尋根祭祖7月8日上午,回廣東中山沙溪鎮嵐霞村尋根祭祖的墨西哥華人首富、中南美洲大型超級市場協會主席李華文及其家人,受到了當地鄉親的熱烈歡迎。        似乎天也有眼,回鄉的路上雨還下個不停,但當李華文先生一家人的車剛開到村口,雨便奇蹟般的停了。此情此景,一如去年李先生的兩個妹妹來尋根時一樣。更不可思議的是,兩年前,李華文先生的四弟——墨西哥駐中國大使李子文先生回鄉時的情景也是如此。
  • 回老家過生日——中秘大使攜手中山省親尋祖
    如今這種情形不僅出現了,而且兩個大使還在同一時間來到了廣東中山的老家省親、訪祖。  8月25日晚上7時許,在廣東省中山市怡景假日酒店舉行的一個生日晚會上,66歲的壽星———秘魯駐中國大使陳路對為他祝壽的、祖籍同是中山的中國駐秘魯大使麥國彥等鄉親激動地說:「我過了很多個生日,但這個生日特別有意義!」
  • 在北京建立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紀念館
    目前,北京雖然在中山公園有中山堂、在香山碧雲寺有中山先生衣冠冢等,但還沒有一個專門系統介紹孫中山生平和辛亥革命的紀念館。為此,我們建議:在現有中山會館的基礎上,建立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紀念館,建成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系統介紹孫中山一生的豐功偉績和辛亥革命偉大的歷史意義,使中山會館的歷史傳承得到延續,並不斷賦予其新的歷史內涵。
  • 中山先生三次回粵鬥爭紀實
    唐、陸二人不肯居中山之下,故不就元帥職,而組織此聯合會議,自為首領。當時孫中山對此組織,雖不贊同,亦未公開反對,如將軍政府外交部長伍廷芳兼任聯合會議外交總代表,海軍部長程璧光兼任聯合會議軍事總代表,財政部長唐紹儀兼任聯合會議財政總代表。  粵督陳炳熴為粵人反對,陸榮廷同意換任譚浩明為粵督。莫榮新表面說擁護中山,但實際是反對中山,曾將中山衛隊連、排長槍斃,中山大怒。
  • 故鄉之念──臺北市中山同鄉會返鄉交流省親側記
    有鑑於此,中山市臺聯會、臺北市中山同鄉會商定定期組織鄉親返鄉省親交流。鄭安海先生,現在在一家日本刺身料理店工作。因為在臺灣出生,在臺灣長大,小時候父親還年富力強,思鄉之情沒有那麼迫切,自己也沒有太多感受。後來懂事後,看到父親、大伯經常念叨「中山」,才慢慢知道自己的祖籍地不是臺灣,而是廣東中山。
  • 中山、臺南、香港三地師生交流暨第十屆臺商子弟夏令營活動在香港...
    2015年9月9日—12日,由中山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局、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主辦,以「弘揚中華國學精髓,共圓民族復興偉夢」為主題的中山、臺南、香港三地師生交流暨第十屆臺商子弟夏令營活動在香港成功舉辦。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臺灣事務部副部長胡相國、中山市委常委梁麗嫻、香港教育學院特別顧問何鏡煒等領導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對活動的積極意義給予了充分肯定。
  • 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在廣東中山開幕
    新華社廣州7月17日電 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7月17日晚在廣東省中山市開幕。論壇以「弘揚中山精神、共謀民族復興」為主題,將舉辦「臺商一起來 融入大灣區」主題活動、中山精神與民族復興研討會、兩岸青年研習營、「中山杯」大灣區臺企慢投壘球邀請賽、孫中山文化史跡遊等系列活動。
  • 去廣東中山遊玩,你應該了解的是這些!
    孫中山故居但是你先別著急了解中山的景區,咱們先了解一下中山的歷史文化發展,和現代風氣,之後你再看我的其他文章會更了解中山景區的。廣東使用粵語的人口大約有6700萬,加上廣西粵語使用人數大約為2500萬、香港700萬、澳門55萬、泰國500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500萬、美國和加拿大200萬, 全球將近有1.2億人口使用粵語。粵語因是在廣東省內使用,所以又被人們稱為 「廣東話」 其實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
  • 去廣東中山遊玩,你應該了解的是這些
    ,和現代風氣,之後你再看我的其他文章會更了解中山景區的。廣東使用粵語的人口大約有6700萬,加上廣西粵語使用人數大約為2500萬、香港700萬、澳門55萬、泰國500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500萬、美國和加拿大200萬, 全球將近有1.2億人口使用粵語。
  • 廣東中山:你怎麼就落後了呢?
    我對中山這城市的感情特別深。20多年前,60年一度的小欖甲戌花會,讓當時還是幼兒的我大開眼界。 中山,一代偉人的故鄉,「廣東四小虎」之一,工業發達,經濟繁榮,讓我這個與中山隔江相望的新會人羨慕不已。
  • 孫中山:廣東歷史名人「至尊」
    外來文化往往首先在廣東登陸,而廣東人面對外來文化往往又持一種開放、兼容的態度。廣東文化的開放、創新特性,孕育、生長了各個時代在社會各個領域建下豐功偉績的風雲人物,迄於近代更是群星輝映,孫中山當屬其中最大最亮的一顆。只有廣東,才能產生孫中山這樣的偉人。  孫中山未能目睹民主革命的勝利,「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是他留給我們的遺言。
  • 國父孫中山又叫「孫大炮」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 享年59歲)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開拓者、中華民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倡導者。聽過魯迅棄醫從文,你知道偉大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也有類似的經歷嗎?
  • 廣東,中山,中國飲食探索之行
    中山 ,原名香山,在1925年為紀念國父孫 中山 而改換此名。它是著名的僑鄉,是 廣東 四小虎之一,也是又一個在行政區劃上十分特別的地級市——不設區。(1)早茶 Part Ⅵ(幹蒸拼盤、核桃包、蒜蓉蒸勝瓜、黑芝麻糕、倫教糕)第六回早茶,也是整個廣府的最後一回。
  • 小長假旅遊攻略——廣東中山
    但是真正到中山,發現它給了我很多驚喜!我給大家推薦的中山必玩景點是:詹園、香山商業文化博物館、岐江公園。中山的古名叫「香山」,管轄範圍比現在寬的多。這個地區的人既聰明,又有眼界,還有行動力!清末民國時期廣東的一大半名人、名企業都是出自這個地區。當年去國外的第一批打工仔也是這個區域的人居多,很多人掙了錢回來辦企業,把國外的思想、技術和經營理念帶回了當時還處於封閉狀態的滿清政府,為清政府的滅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別忘了香山最大的名人可是推翻清王朝的孫中山先生哦!
  • 廣東中山推進「粵菜師傅」工程見成效
    攝影 朱子榮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朱子榮):2018年以來,中山市結合本地行業發展和校企合作實際,持續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要求,中山推動「粵菜師傅」工程實施,支持有意願的農民群眾通過專業培訓後開辦農家樂或外出就業,鍛造中山美食品牌傳承發展的中堅力量,進一步帶動石岐乳鴿、東升脆肉鯇等特色農產品的養殖和銷售。
  • 廣東中山:動物救助站面臨「合法身份」難題
    廣東中山:動物救助站面臨「合法身份」難題   雖然廣東省內已有多家動物救助組織成功在民政部門通過註冊登記,但目前中山尚無先例,而且由於其特殊性,想要「名正言順」並不容易,現有的兩家動物救助組織都只能以民間自發公益團體的形式存在。  註冊難 多次申請未有回覆  由於未能註冊,啟善在網絡上也無法驗證身份,從去年開始,募捐的難度也變大了。
  • 孫中山與陶然亭②:三度來京,曾活動在香山會館、湖廣會館和粵東新館
    滿懷這種夙願孫中山1894年10月再赴檀香山組織了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聯合國內外有識之士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而奮鬥。1895年10月26日,爆發推翻清政權的廣州起義。從此開始了武裝反抗清政府的革命徵程。孫中山第二次進京是在1912年夏天。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滿清政權。
  • 廣東中山圖書館迎百年誕辰 見證傳統到現代的蛻變
    這座前身為清代廣雅書局藏書樓的圖書館,在百年洗禮中,見證了廣東的圖書館建設從傳統到現代的蛻變。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創建於1912年,是廣東省級綜合性公共圖書館、國家一級圖書館,近百年來,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書量從解放前的幾萬冊增加到迄今600多萬冊,當中還有廣東地方文獻、孫中山文獻、晚晴民國報刊、東南亞和華僑史料等特色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