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尋覓老北京美食,今天吃炙子烤肉,臭豆腐也不能少
尋覓老北京美食,今天吃炙子烤肉,先看看這店面的環境,非常不錯。炙子烤肉,必須有碳火,這碳火燒的挺旺吧。看看這就是傳說中的老北京炙子,真是名不虛傳。這羊肉是提前醃好的,肉新鮮。還有肥腰子片。土豆片烤著也是很好吃的。炸窩頭片,配上臭豆腐,老北京人都好這一口,香。這是烤的牛板筋。主角兒上場,炙子烤肉,配點洋蔥。老北京炙子烤肉這蘸料簡單但是實用,真不錯。
2、王府井小吃街升級改造:老北京風情街應重新煥發活力、體現特色
2019年8月,著名的老北京風情街——王府井小吃街已經關閉、進入了改造周期。這一條富有老北京特色的美食街,也處於北京最繁華的王府井大街上面。在升級改造的過程中,王府井小吃街可能採用堅持老北京風情特點,也有可能海納百川、包容全國的美食文化,這也是這條北京市中心著名的商業街的重要的十字路口。下面就是王府井小吃街的大門。從北京王府井小吃街改造升級來看,雖然改造的過程已經開始,但是沒有給出明確的改造計劃、改造周期。由於王府井小吃街本身的建築形態比較確定,也不可能進行新的建設。因此,對於王府井小吃街的改造,主要還是軟體方面,而非建築方面。從大的方面來看,改造之後王府井小吃街應該煥發活力、體現特色,這也是原本老北京風情街應有的樣子。王府井小吃街原本是北京市中心最有「老北京特色」的商業街,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卻不盡如人意,一方面是東西偏貴,一方面是缺乏「文化特色」。王府井小吃街進入升級改造周期之後,它其實也面臨著「文化上的選擇」。但究竟何去何從,北京王府井小吃街還是面臨著選擇。
3、隱藏在北京城裡的「小蘇杭」,小橋流水,亭臺樓閣,青磚黛瓦
小橋流水,亭臺樓閣。青磚黛瓦,斜頂飛簷。一直是所有人心中的夢想之地。總讓人心生嚮往,念念不忘。所以呢,小山今天要給大家。它是神秘的,也是隱匿的。這裡有山有水,有樹有花。有石有亭,還有樓、橋、欄。古色古香,相應成景。一踏入就有一種入江南之感。「早知綠洲有水鄉,何必下江南」是的,這個「綠洲水鄉」十分的具有江南意境。亭臺樓閣,綠水環繞。南北兼具,相得益彰。現在盛夏,正是荷花開放的季節。一大片一大片的蓮葉荷花。靜靜地盛開,靜靜地等待。一起來逛園子,一起閒庭漫步。一起賞花、納涼、避暑。
4、70年前北京故宮罕見彩照:宮殿很破舊,屋頂長草,遊客寥寥無幾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始建於明永樂年間。這是一組反映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故宮彩色照,當時的故宮歷經五百多年的風風雨雨,牆壁斑駁、地面坑窪不平,木質建築很多腐朽,但這才是故宮最初的樣子,韻味十足,也最接近帝制時的樣子。北京故宮坐落於北京中軸線上,當時嚴格地按照《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定製營造,歷時14年才得以竣工。長久以來,口口相傳北京故宮有房間9999間,這是一個謠言。上世紀70年代,故宮工作人員對故宮房間進行了詳細統計,得到的數字是: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房間。內廷以幹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1949年開國大典前夕,大典籌備委員會委託北平政府對北京城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大掃除,這裡面就包括北京故宮垃圾的清理。太和門是北京故宮內最大的宮門,也是外朝的正門,是皇帝「御門聽政」的場所。上復重簷歇山頂,下為漢白玉基座,梁枋等構件施以和璽彩畫。解放戰爭期間,北京故宮缺乏有效果的管理,建築年僅失修,地面更是雜草叢生。
5、都來推薦推薦北京地區有什麼特色小吃?
在崇文你必須認識鼎鼎大名的花市大爺灌腸,大爺炸了很多年了,別看攤面小,那真是火到不行,每天都很多人排隊,10塊一份,炸的外焦裡嫩,撒上濃濃的蒜蓉汁,趁熱吃,絕對名不虛傳!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42號的福瑞林西點,糕點便宜又好吃,每次路過都是一堆人,永遠在排隊。蛋撻一元一個,還推薦蝴蝶酥,椰蓉條!我覺得北京最好吃的雞蛋灌餅就是老胡灌餅,開了10多年了,最開始推車,後來有了門臉兒,旁邊的小店換了又換,只有老胡屹立不倒啊!餅是先煎後烤,外脆裡嫩,他家獨門醬汁太銷魂了!十七塊錢一斤,價格非常合理。爆肚皇,吃老北京小吃爆肚一定是這家,別看店面小,服務一般,東西絕不含糊,隊排的夠長,看這架勢就知道味道錯不了。離小店二三十米就聞見香味了,牛肉麵非常實惠,牛肉放得多,勁道味好,而且越吃越好吃,撒上幹辣椒,再放點醋,就著蒜吃,實在太美好了!白記年糕:去牛街必買的老北京小吃,別看櫃檯簡陋,生意超火。白毛煎餅王:北京第一煎餅,推薦理由:人多到爆,小小一個攤位還得拿號,周圍多家山寨店,請認準攤主大爺一腦袋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