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雞蛋能帶來好運?二十四節氣之春分,有哪些特殊的習俗?

2020-12-10 浩然文史

#春分節氣#

春分,我國古代又稱「日中」和「日夜分」,顧名思義,就是在春分這一天,我國各地的晝夜時長几乎一樣,即晝夜平分。漢代哲學家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即記載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時節正處於春季的一半時分,所以古人對「春分」節氣名稱的由來是這樣解釋的:「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在農耕文明時代,天文氣候現象的變化對國家來說十分重要,所以春分也十分受民間重視。

01春分三候

驚蟄之後,春天的感覺已是十分明顯,萬物復甦,百蟲出洞,春雨潤物,而到了春分時節,春天的「味道」就更加濃鬱了。自春分過後,我國各地便會從晝短夜長變為晝長夜短,白晝越來越長,受陽光照射的時間也越來越多,氣溫自然也會逐漸增高。此時的中國,除西藏、東北等地區外,南、北方都會進入到明媚的春天裡,油菜花、桃花、櫻花等燦然綻放,柳樹含煙,枝丫繁茂。

春天裡的油菜花

古人是善於從自然現象中總結氣候規律的,也由此誕生了各種各樣的諺語、歇後語等,用以指導農民進行耕作。對於二十四節氣而言,每一個節氣都有著總結節氣特徵的「三候」,春分也不例外,春分三候為「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

一候玄鳥至,玄鳥即燕子,在古人看來,燕子是季節性遷徙動物,「春分而來,秋分而去也」,春天天氣變暖,燕子也從南方飛回到北方,並開始築巢繁育。

二候雷乃發聲,古人認為雷聲是春天陽氣增多之後與陰氣相摩擦所產生的現象,春分時節正是陽氣旺盛但陰氣依舊存在的時候,所以陽氣在突破陰氣的阻隔時發出了轟鳴的雷聲,而到了夏季陰雨天,陰氣更重,雷聲也就更大。

三候始電,這一點和「雷乃發聲」是相關聯的,春分時節雨水增多,伴隨著降雨和雷聲的還有天空中的閃電,閃電同樣也是陽氣增長的表現。

春分一候

02春分豎蛋

春分是「四時八節」之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與之相伴的還有許許多多的習俗需要人們去遵守,而在眾多的習俗中,有一項十分「可愛有趣」,那就是「豎雞蛋」。

「春分豎蛋」這項習俗據稱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經在中國出現,民間還有「春分到、蛋兒俏」的俗語,要明白這項奇特有趣的習俗,就先得了解人們為什麼要進行豎蛋的活動。

各種各樣的「豎蛋」

中國古人對於天地陰陽調和一事十分看重,《周易》之所以在中國流行千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中國古人對太極八卦與陰陽五行十分「信任」。春分時節,太陽照射赤道,南、北半球均晝夜平分,在中國人看來晝夜平分不僅僅是自然現象,更是天地之間陰陽平衡的表現,因此,春分是十分吉祥的日子,陰陽平衡會使得人的身體健康長壽。

那麼,怎樣才能表現出陰陽平衡的狀態呢?用怎樣的方式才能體現出人們對春分的慶賀呢?智慧的古人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豎蛋」。如果在這一天雞蛋能夠豎立起來,那就表明天地間陰陽達到了平衡的狀態。

《周易》在我國十分盛行

怎樣豎蛋呢?具體來說就是在春分時節,人們選一個表面光滑勻稱的雞蛋,輕手輕腳地將其豎放在桌子上,如果能豎立起來就算成功。這項「並不複雜」的遊戲已經傳到了世界其他國家,他們也在春分這一天進行豎蛋遊戲。

可是,為什麼春分這天雞蛋能豎立起來呢?原因目前也沒有很明確的說法,其中一個較為「科學」的說法是這一天呈66.5°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雞蛋也就有可能豎立起來。當然,雞蛋的選擇也十分重要,選擇一頭大一頭小的雞蛋以使其重心較低,再加上放置雞蛋時手儘量穩,這樣更有可能豎蛋成功。

一頭大一頭小的雞蛋容易豎立起來

03吃春菜、放風箏

春分時節,人們還要吃「春菜」。春菜可不是指某一個特定的蔬菜,而是春天裡一些綠色蔬菜的統稱。春菜主要有莧菜、香椿、春筍、韭菜、薺菜等,這些時令蔬菜不但鮮美可口,而且都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比如在中醫看來,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的功效。春筍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等特點,吃筍可以起到滋陰補血、明目消食的作用。而且春筍節節增長,有著「人生節節高」的美好寓意。

「節節高」的春筍

就運動方式而言,春天多風,且陽光高照,是最適合放風箏的時節。人們可以在周末、假日和親朋好友到空曠的郊外放風箏,既可以欣賞春天的美麗景色,也可以健身運動。但此時的春天依舊可能會有寒流入侵,降雨量也逐漸增多,因此也要注意隨時增減衣物,注意保暖。

春天是放風箏的好時節

04文史君說

春分時節標誌著春天已經過了一半,氣溫和降水量都在逐漸增加,此時人們應該多呼吸新鮮空氣,多運動,感受美好的春光,既可以養生又可以使心情舒暢,這樣才不辜負美好的春天。

05參考文獻

陳超:《水與二十四節氣之驚蟄、春分》,《中國三峽》2018年第3期。

馬淑然:《仲春養生漫談》,《生命世界》2018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劉越)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24節氣春分習俗:春分用英文怎麼說?
    春分時節,各地都興玩豎雞蛋的遊戲。這一古老習俗可追溯到4000年前。人們借這一傳統慶祝春之來臨。   It is believed that if someone can make the egg stand, he will have good luck in the future.   人們相信,能立起雞蛋的人,一定鴻運當頭。
  • 春分節氣到,春分「三候」是指啥?春分祭祖的習俗知道嗎?
    春分節氣到,春分「三候」是指啥?春分祭祖的習俗知道嗎?文/農夫也瘋狂3月21日是24節氣中的春分,顧名思義「春分」就是把春天一分為二了。古人把立春到立夏這個期間稱之為春季,而春分前面是雨水、驚蟄,節氣之間剛好是15天,這樣春分剛好是在立春之後的第45天。在這一天不僅春分平分了,而且白天和黑夜的時間也等長了,都是12個小時,隨後白天變長了,夜晚縮短了。那春分節氣到,春分「三候」是指啥?春分都有哪些習俗?在我們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幾乎每一個節氣都分別三候,它們都明確描述了不同節氣之間的氣象變化。
  • 二十四節氣:春分
    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新年,有著3000年的歷史。
  • 二十四節氣:春分|春分至,春意濃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3月21日前後,這時太陽到達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春分在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 公元2018年二十四節氣表 (附春分)
    由於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但中國又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
  • 春分:春風十裡,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在我國春分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我們一起看看山西有哪些習俗。春祭作為最早被確定的節氣之一,「春分」既是節氣,也是節日,有一系列的祭祀慶典。春祭,源已久遠,相傳與華夏之祖炎帝有關。炎帝教人們識五穀播種五穀,用勞動換取生活資料。人們同勞動,相幫助,果實均分,情如兄弟姐妹,人們不愁衣食,大家感其恩德,尊稱他為「神農」。
  • 二十四節氣驚蟄的由來、習俗及注意,你知道多少?
    出自【唐】元稹的《詠廿四節氣詩·驚蟄二月節》《漫談傳統節日》系列第5回今天3月5日,是我們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你知道驚蟄的由來和意思嗎?你知道驚蟄有些什麼傳統習俗嗎?你知道驚蟄節氣需要注意哪些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
  • 二十四節氣| 古詩文中的春分節氣
    今天是農曆戊戌年二月初五,正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描述到:「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在這一天太陽位於黃經0°,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同時因為我們位於北半球,所以小朋友們,今天的白天和黑夜的時間是一樣長的喲。
  • 春分後的節氣是什麼 春分下面是什麼節氣
    春分是24節氣的第四個節氣,春分之後我們迎來第5個節氣,那麼你知道春分下面的第五個節氣是什麼節氣嗎?沒錯,春分之後我們迎來清明節氣。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是一個節日,但其實它也是一個節氣哦。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節氣。   春分後的節氣是什麼 春分下面是什麼節氣
  • 二十四節氣——你好,春分
    是呀,探春就探春好了,幹嘛問哪些花先開,哪些花後放呢?春分一到,連武夫的心也變得溫柔浪漫。五代十國的亂世梟雄吳越王錢鏐,為回家省親的王妃寫下千古最美的情書——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春分節氣,分分秒秒、時時處處,都是良辰美景。路邊的紅葉李,不聲不響開了,粉紅腮頰,一如思念中伊人的臉龐。
  • 明日春分 | 疫情當前,「吃春菜」才是春分的正確打開方式!
    就在這樣溫暖的時間裡,春分到了。春分是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介於驚蟄和清明之間。因為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南北半球晝夜幾乎相等,此後太陽直射點不斷北移,北半球的白天越來越長,所以古人將春分看成是太陽節。在過去,春分不僅是個節氣,也是個重要的民俗節日。
  • 吃野菜玩「豎蛋」,春分可以這樣過
    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之中春分,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平分。春分之後,白晝時間慢慢變長,黑夜時間逐漸變短。春分時節,春暖花開,鶯飛草長,一派融融春意。春耕秋收,春分也是農忙時,不過,娛樂活動也不少,比如春分「豎蛋」,今日宅家的小夥伴可以試試「豎蛋」。
  • 二十四節氣從哪來,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翻開史冊,先秦《尚書·堯典》中即有「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記載,相當於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  《周禮》中有「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時之敘」「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的表述,明確提出了冬至和夏至。  《呂氏春秋》中出現了「日夜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始雨水」等稱呼。
  • 3月21日00:15春分 春分圖片 春分有哪些傳統習俗春分開什麼花
    3月21日零時15分,我們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此時,春意融融,萬物競生,正是「春色惹人醉,楊柳萬千條」的大好時節。春分的分是什麼意思 春分有什麼意思?2018春分是幾月幾日幾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夏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即這一天為春季的一半,故稱「春分」。
  • 吃野菜玩「豎蛋」春分可以這樣過
    A+ | A- 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之中春分,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平分。春分之後,白晝時間慢慢變長,黑夜時間逐漸變短。春分時節,春暖花開,鶯飛草長,一派融融春意。春耕秋收,春分也是農忙時,不過,娛樂活動也不少,比如春分「豎蛋」,今日宅家的小夥伴可以試試「豎蛋」。恰是春暖農忙時在古代,春分一般會舉行祭日儀式。《禮記》記載:「祭日於壇。」按照孔穎達的註疏就是「謂春分也」。自周朝起,此習俗歷代沿襲。
  • 精靈之約·節氣「植」說│上海植物園:上海的二十四節氣花園·春分
    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SPRING春分乃是二月之中氣,也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每年3月21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起點0°即春分點時,交「春分」節氣。這一節氣,早在我國春秋時代即已確立。今年的春分時間為2019年3月21日,陰曆為二月十五日。從春分節氣起,上海進入物候學上真正的春季。
  • 今日寒露——淺談二十四節氣
    一直到今天,其中的每一個節氣都和我們的生活習俗依然密不可分。二、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就拿立春這天來講,每到了立春這天,雖然大部分地區乍暖還寒,但這天意味著新的開始,具有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清明融入傳統風俗與自然節氣,是古人們追求「天、地、人」和諧一統的思想體現。夏至這天,則是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之際,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長,而黑夜最短。古時有慶祝豐收之訴,還有清補、避伏的習俗。以及冬至這天,不僅是重要節氣也是傳統節日。
  • 時|二十四節氣之·秋分
    01八月初六,秋分節氣秋分(autumnal equinox),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 吃野菜玩「豎蛋」,春分可以這樣過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之中春分,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平分。春分之後,白晝時間慢慢變長,黑夜時間逐漸變短。
  • 今日春分,武漢小學生送你一份二十四節氣創意圖
    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春天的第四個節氣春分到,燕子回晝夜正平分小麥拔節,萬物競生春天裡和煦的暖陽讓人們的內心變得柔軟細膩春分三候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生,三候始電。春分習俗豎蛋:選擇一個光滑勻稱的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以此慶賀春天的來臨。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民間有句順口溜:"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當然,很多春天才有的美味,也非常有營養,如豌豆苗、香椿芽、春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