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一定已經知道很多春天的古詩吧,比如宋朝朱熹的《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今天是農曆戊戌年二月初五,正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描述到:「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在這一天太陽位於黃經0°,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同時因為我們位於北半球,所以小朋友們,今天的白天和黑夜的時間是一樣長的喲。
就如現代詩人左河水有詩:
風雷送暖季中春,桃柳著妝日煥新。赤道金陽直射面,白天黑夜兩均分。
在春分這一天我們傳統上也有很多的節日儀式,比如早在古代的《周禮》一書中就記錄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同時,民間活動上,春分也算是踏青的開始,全家踏青出遊,親友團聚漸漸增多。
同子隆次公小飲【宋】袁說友老境昏昏只醉眠,不知門外豔陽天。奚為有客攜壺至,又以閒人到酒邊。山路試登桃映口,溪城一望草如煙。春分花事今多少,未覺心情勝去年。
春分節氣伊始,東風送暖,萬物解凍,江北冰始卸,江南雨闌珊。一幕天青色煙雨朦朧也讓古代詩人觸景生情。
畫堂春-溪邊風物已春分【宋】仲並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沉一縷嫋爐薰,盡醉芳尊。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雲。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踏莎行【宋】歐陽修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薜荔依牆,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宋】歐陽修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小朋友們在春分時節踏青出遊觀賞風景時會有什麼感悟麼?如果你也有詩興大發的時候,記錄下你的靈感,請一定給我們留言分享。
最後給小朋友們提個醒,「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春捂秋凍的養身道理一定要記住,不要太早增減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