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8年二十四節氣表 (附春分)

2021-02-19 慧濟轉經輪

公元2017年二十四節氣表 公元2019年二十四節氣表

 

 

 

立春

2018年2月4日 05:28:25

雨水

2018年2月19日 01:17:57

驚蟄

2018年3月5日 23:28:06

春分

2018年3月21日 00:15:24

清明

2018年4月5日 04:12:43

穀雨

2018年4月20日 11:12:29

立夏

2018年5月5日 21:25:18

小滿

2018年5月21日 10:14:33

芒種

2018年6月6日 01:29:04

夏至

2018年6月21日 18:07:12

小暑

2018年7月7日 11:41:47

大暑

2018年7月23日 05:00:16

立秋

2018年8月7日 21:30:34

處暑

2018年8月23日 12:08:30

白露

2018年9月8日 00:29:37

秋分

2018年9月23日 09:54:01

寒露

2018年10月8日 16:14:37

霜降

2018年10月23日 19:22:18

立冬

2018年11月7日 19:31:39

小雪

2018年11月22日 17:01:24

大雪

2018年12月7日 12:25:48

冬至

2018年12月22日 06:22:38

小寒

2018年1月5日 17:48:41

大寒

2018年1月20日 11:08:58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由於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但中國又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

 

春分 (Spring Equinox)


2018年春分時間是 3月21日 00:15:24

時間

每年03月20~21日

三候

玄(元)鳥至:燕來也。
雷乃發聲:雷者陽之聲,陽在陰內不得出,故奮激而為雷。
始電:電者陽之光,陽氣微則光不見,陽盛欲達而抑於陰。其光乃發,故開始閃電。

介紹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後(20日~22日)交節,農曆日期不固定,這時太陽到達黃經0°。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有《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並發出閃電。
 
春分是從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開始至4月4日(或5日)結束。春分,每年公曆3月20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度(春分點)時開始。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
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1、豎蛋
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2、吃春菜
"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3、送春牛
春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
4、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5、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
6、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傳統飲食養生與中醫治療均可概括為補虛、瀉實兩方面。如益氣、養血、滋陰、助陽、填精、生津為補虛;解表、清熱、利水、瀉下、祛寒、去風、燥溼等方面則可視為瀉實。
中醫養生實踐證明,無論補或瀉,都應堅持調整陰陽,以平為期的原則,科學地進行飲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春天到來從立春節氣到清明節氣前後是草木生長萌芽期,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於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
在此節氣的飲食調養,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其原則必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本菜餚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

由來

春分是從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開始至4月4日(或5日)結束。春分,每年公曆3月20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度(春分點)時開始。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
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1、豎蛋
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2、吃春菜
"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3、送春牛
春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
4、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5、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
6、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傳統飲食養生與中醫治療均可概括為補虛、瀉實兩方面。如益氣、養血、滋陰、助陽、填精、生津為補虛;解表、清熱、利水、瀉下、祛寒、去風、燥溼等方面則可視為瀉實。
中醫養生實踐證明,無論補或瀉,都應堅持調整陰陽,以平為期的原則,科學地進行飲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春天到來從立春節氣到清明節氣前後是草木生長萌芽期,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於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
在此節氣的飲食調養,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其原則必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本菜餚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

習俗

1、豎蛋
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2、吃春菜
"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3、送春牛
春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
4、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5、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
6、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傳統飲食養生與中醫治療均可概括為補虛、瀉實兩方面。如益氣、養血、滋陰、助陽、填精、生津為補虛;解表、清熱、利水、瀉下、祛寒、去風、燥溼等方面則可視為瀉實。
中醫養生實踐證明,無論補或瀉,都應堅持調整陰陽,以平為期的原則,科學地進行飲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春天到來從立春節氣到清明節氣前後是草木生長萌芽期,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於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
在此節氣的飲食調養,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其原則必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本菜餚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

養生

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傳統飲食養生與中醫治療均可概括為補虛、瀉實兩方面。如益氣、養血、滋陰、助陽、填精、生津為補虛;解表、清熱、利水、瀉下、祛寒、去風、燥溼等方面則可視為瀉實。
中醫養生實踐證明,無論補或瀉,都應堅持調整陰陽,以平為期的原則,科學地進行飲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春天到來從立春節氣到清明節氣前後是草木生長萌芽期,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於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
在此節氣的飲食調養,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其原則必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本菜餚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

 

相關焦點

  • 公元2016年二十四節氣表
    二十四節氣查詢公元2016年二十四節氣表立春2016年2月4日 17:46:00雨水2016年2月19日 13:33:41驚蟄2016年
  • 二十四節氣表 24節氣表圖大全
    那時候有二十四個節氣,每6個節氣是一個季節,因此大家的農事活動都是根據節氣而來的。那麼,二十四節氣表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4節氣表圖大全,一起去看看吧。24節氣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二十四節氣:春分
    2020 3月 節氣 春分 惠 三月的春分節氣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
  • 二十四節氣| 古詩文中的春分節氣
    今天是農曆戊戌年二月初五,正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描述到:「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在這一天太陽位於黃經0°,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同時因為我們位於北半球,所以小朋友們,今天的白天和黑夜的時間是一樣長的喲。
  • 二十四節氣:春分|春分至,春意濃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3月21日前後,這時太陽到達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春分在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劃分的?|朔望月|曆法|月球|二十四節氣
    1為什麼要設立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曆法中節氣的設置對我國農牧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節氣也演變產生了一些民間節日和民俗活動,體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
  • 二十四節氣那些事兒
    事實上,「二十四節氣」中「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的出現時間要早於《顓頊曆》。  早在公元前1200年,殷商時期的一篇名為「四方風」的甲骨文上,就記載了四方神(分別代表四個方向的神)與四位風神。而其中有關四個方向的風則反映了春分與秋分、夏至與冬至,以及四季的變化。
  • 今日寒露——淺談二十四節氣
    而現行的二十四節氣則來於三百多年前訂立的「定氣法」。根據太陽的回歸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將三百六十度劃分為二十四份,每十五度為一份,以春分作為0度的起點,(立春依然為歲首)來進行編排。在從前,二十四節氣是百姓們離不開的節律表,每個節氣都代表著時候、氣候、物候,且三侯之間不同變化。
  • 二十四節氣的歌謠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而農民兄弟離不開春耕的二十四節氣;春雨驚喜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他們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大寒.小寒。
  • 二十四節氣是何人所創,距今有多少年了?
    「二十四節氣」,肯定不是哪一個或者哪幾個人單獨創立的。最簡單也最有說服力的證據,就是儘管「二十四節氣」的全部名稱,在西漢才見於古籍記載,但最晚在戰國時期,這一系統已全部形成了。進一步說,「二十四節氣」的雛形,要前推至距今6000年以前。
  • 二十四節氣之春分,有哪些特殊的習俗?
    #春分節氣漢代哲學家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即記載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時節正處於春季的一半時分,所以古人對「春分」節氣名稱的由來是這樣解釋的:「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在農耕文明時代,天文氣候現象的變化對國家來說十分重要,所以春分也十分受民間重視。
  • 二十四節氣歌
    總之一句話,八節之間插入的十六個節氣,是用來描述中國黃河流域的氣象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區都可根據各地的氣象和物候特徵模仿為這十六個節氣取適當的名稱,就像世界時和區時的關係一樣。所以說:24節氣實際是全世界適用的。二十四節氣表  立春:2月4日前後,謂春季開始之節氣。
  • 農諺二十四節氣「春分玄鳥還」燕子為什麼成為人們最喜愛的鳥類?
    熟悉二十四節氣的人們都應該知道,這句春分玄鳥還是說春分節氣的侯應,古人早在春秋時期就發現了夏至和冬至兩個重要的節氣點,並不斷完善整理,到了漢朝已經完善總結出來著名的二十四節氣曆法。二十四節氣的曆法是人們根據太陽直射地球的位置不同總結出來的,一個月中的前十五天稱為節,十五天成為氣,二十個個節氣囊括了春夏秋冬,代表了太陽的周年運動,反應了地球上時令,氣候的變化。二十四節氣每一個節氣都對應著特有的物候,比如這個春分是一年當中的第四個節氣。
  • 描寫春分節氣的詩句詩詞大全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詩歌盤點
    描寫春分節氣的詩句詩詞大全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詩歌(一)春雨驚春清天谷,夏滿芒夏暑相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三)立春梅花分外豔,雨水紅杏花開鮮;驚蟄蘆林聞雷報,春分蝴蝶舞花間。清明風箏放斷線,穀雨嫩茶翡翠連,立夏桑果象櫻桃,小滿養蠶又種田。芒種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練;小暑風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賞紅蓮。
  • 精靈之約·節氣「植」說│上海植物園:上海的二十四節氣花園·春分
    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SPRING春分乃是二月之中氣,也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每年3月21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起點0°即春分點時,交「春分」節氣。這一節氣,早在我國春秋時代即已確立。今年的春分時間為2019年3月21日,陰曆為二月十五日。從春分節氣起,上海進入物候學上真正的春季。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短短四句、朗朗上口的《二十四節氣歌》,卻凝聚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作為中國古老而科學的「時間制度」,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在觀天察地、認知自然的實踐中創造發明出的一套科學時間知識體系,是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民俗文化的風向標,更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應天時而動,就地利而興。
  • 二十四節氣——你好,春分
    春分時,桃花紅梨花白,成群的蜜蜂嗡嗡嗡,在油菜花地和桃花地裡鬧騰個沒完,把春天渲染得熱鬧紛繁。呵呵,春天就該熱鬧紛繁的,否則還叫什麼春天呢?春分也就是青春剛起了頭,豐沛得滴得下濃綠的汁液,飽滿的就像剛摘下的水蜜桃。一到春分,花事就繁盛起來了,這個時候,是踏春的好時候。春分裡的花是那麼多,仿佛一夜之間,天地就浪漫一片。你簡直分不清哪一種先開,哪一種後開。
  • 精靈之約節氣「植」說│上海植物園:上海的二十四節氣花園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如今雖已歷時兩載有餘,然而說起「節氣」,不少人還是一臉懵圈…… 作為炎黃子孫,「中國的第五大發明」豈可不知?所以今年,上植君就給大家好好聊聊這「二十四節氣」吧。
  •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由於其是通過長期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總結出的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因此被稱為「太陽曆」。大約從夏朝開始,我國勞動人民就遵循二十四節氣從事生產活動,所以其又被稱為「夏曆」。那麼,二十四節氣究竟形成於何時?筆者曾認真研究了炎帝史料,從中發現二十四節氣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炎帝時代。  上古時代,天人合一。
  • 二十四節氣含義與來歷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但是24節氣是按太陽在天空走過的大圓的24個等分角度來定義的,不是按一年24個等分時間來定義的,所以時間間隔並不相等,按近似的天數說,有的近似15天,有的近似16天。所以一年的月怎樣分才能讓既簡明,又足夠準確的表現24節氣,使它們排列得有最簡單的規律,讓人容易記憶掌握,這是設計曆法的重要任務。附: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天谷,夏滿芒夏暑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