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觀察:馬航失聯報導,有所為有所不為

2020-12-18 人民網

3月24日晚10時,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緊急召開記者會,宣布根據英國衛星公司Inmarsat和英國空難調查局提供的數據,確認飛機飛向南走廊,遠離一切可能降落的機場,「我們懷著深深的悲切告訴大家,MH370客機已終結(ended)於南印度洋。」

原本飛往北京的航班,滿載239名乘客,其中包括154名中國同胞,竟然「終結」於澳大利亞珀斯西南方向。這一切,正如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黃惠康所言,實在「超出了想像和控制力」。

@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失聯客機目前定位——看起來,這是一片遠的令人絕望的海。

@摘星手010:這是9.11以來最大的人為悲劇。想像波音777-200的豪華機艙中,乘客在失聯折返後,度過了怎樣的7個小時!趙鑫珊說過:「科學技術可以飛速發展,但人性的進化很慢很慢。」一夜之間,人類似乎退回那個天地蠻荒的年代。

中國媒體的人文關懷

馬航MH370客機失聯後,中國媒體傾情投入追蹤報導,形成汶川地震以來第二輪災難報導的密集期,但對悲情的渲染保持了相當的克制。

對於近在咫尺的北京麗都飯店,乘客家屬聚集地,媒體採訪保有一定的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避免「侵擾傷痛」式採訪給家屬帶來二次傷害。基本沒有糾纏家屬盤問,基本沒有傳播家屬悲痛失態表情的特寫照片。

在災難性報導中,記者的職業良知是「有所為有所不為」。2008年汶川地震時,有一些報紙、電視臺和門戶網站直接展示遇難者的遺體畫面,未經任何處理;記者攔下剛從廢墟中抬出的傷員,不顧其身體極其虛弱,不斷進行提問,攝像機的強光燈對準倖存者的眼睛,而不知道這可能造成其失明;甚至隔著廢墟採訪壓在下面的人。醫護人員不滿地說:「你們記者就不能照顧點兒嗎?你們要搶新聞,可我們搶的是生命呀!」

事後,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等舉行研討會和職業培訓,總結反思災難報導的媒體規範。「絕不因採訪給救災添亂」,採訪災民須遵循「知情同意、最小傷害原則」,「鏡頭抬高一寸」,「別拍攝殘缺身體等過於慘烈的畫面」,等等,已經成為中國媒體人的共識。

媒體不能因善良願望而誤導家屬

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災難中,中國是最大的受害國,中國媒體有責任給乘客家屬提供清醒的心理預期。

吳戈 《馬航事件該如何收場》:這麼大一架飛機,在沒有哪國政府配合的情況下,躲過東南亞、南亞、中亞、澳大利亞多國防空力量,躲過全球偵察力量,能夠在哪裡找到有近3000米跑道的機場隱蔽至今?

在3月24日夜晚的記者會前,中國媒體對MH370客機的報導基調過於樂觀,讓多數中國人特別是家屬相信或期待乘客還活著。而參照民航常識和此前多次空難案例,此次飛機失聯時間早已超出歷史記錄,乘客生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媒體報導不能用善良願望誤導公眾,特別是失聯乘客家屬。在官民同心「不拋棄,不放棄」的感人氛圍中,媒體卻需要冷靜地提供失聯事件的全部真實情況,包括某些殘酷的專家預判和科學概率。

鳳凰網發表李昕的評論《馬航事件報導中的中國輿論場》,提醒說馬方「只不過是不願意在太早的時候,輕易地否認任何生命尚存的可能,是出於審慎、負責,是基於早期搜救和信息分析工作的不明確性,更是出於對家屬、對生命的尊重」。「如果熟悉國際社會通行的話語方式及文化價值背景」,對失聯的結局應已有心理準備。

CNN專家連線說:「現在對馬方指責很多,因為有各種矛盾的信息。人們忘掉了這是一個發展中的事件:出現疑似殘骸後最終排除,本是很正常的。」在大眾傳媒發達,特別是網際網路「大眾麥克風」時代,出現各種自相矛盾的說法,人們有權要求當事人馬航和馬來西亞政府負責提供權威信息。但馬來西亞並不掌握民航三大核心技術——飛機製造、發動機製造和海事衛星。馬來西亞23日才得到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的通報,該組織嘗試建立了空難搜索中從未使用過的飛機運動計算模型,花了兩周時間完成平時需要幾乎一年的運算,才得出飛機「終結」於南印度洋的結論。

李昕認為:馬方出於及時披露信息的壓力,前期公布的信息被進一步的信息或後來的研判所否定,存在前後矛盾,「才是正常的、非陰謀論的、自然的」。不宜把馬方組織權威機構進行數據研判後的正常信息修正,推導為「自相矛盾」或「刻意隱瞞」。

媒體不宜推波助瀾「陰謀論」

MH370客機失聯,讓中國網民都成了福爾摩斯。騰訊網「今日話題」欄目《馬航事件中陰謀論為何大行其道》,提出:空難調查耗時長,專業性強,知道真相往往需要漫長的等待,這就給了陰謀論傳播和發酵最好的時機。陰謀論相較於事實論證更偏重動機,也更能引發情緒共鳴,而等待和理解專業調查結論則需要極大的耐性與精力。「陰謀論雖一直在演化,但不專業的拼湊以及摻雜政治因素的套路始終沒變。」

近日騰訊網做的在線調查,「用分析就確認飛機失事讓你信服嗎?」表示「信服」的網友僅7%;「你相信馬航MH370事件是個陰謀嗎?」87%的網友答覆「是」。

網友「舉報無聲」:這麼大一架飛機,折回飛過你馬國的領空,難道你東亞空軍較強的國家發現不了?是否與機上人員談判不成,使其撕票與機同歸而盡,或是擊落?所以每次新聞發布會,馬國要說不說,吞吞吐吐,其後一定有隱情!

這是懷疑同情反對黨的機長,以乘客要挾馬政府釋放剛以性侵犯罪被判刑的前副總理安瓦爾。

網友「舉報冰心」:馬國深知飛機被哪個超級大國劫持了,所以暗示飛機或「還存在」,是他們對這個「大國」存有僥倖。馬國曾不加思索的兩次否認了南海的漂浮物不是飛機殘骸,是他們深知飛機不在這個方向。馬國在宣讀「事實」時掉的眼淚是真的,因為他們也沒有料到這個「大國」以這樣殘忍的手段給出結局。

章曉華微博:馬航事件,目的是牽制中國注意力,向南方調虎離山,防止中國借克裡米亞危機發難。

網友「舉報心有靈觸」:軍事聯想,多國虎視我國南海豐富資源;旨在探視我國科技能力。

另一位騰訊網友的想像,已接近好萊塢大片的風格:

如果有倖存的人,請珍重好自己,看不到自己國家的人,不要暴漏目標,那不是救援的人,是滅口的。地面上有多亂,你們不知道,但一定要珍重。

雖然有線索提示,飛機失聯很可能是以「人為理性方式」脫離預定航線(英國每日電訊報),《新京報》報導專家推測失聯事件可能是一場沒有政治訴求的「獨狼行動」,出於某種人性的幽暗,帶著200多條生命一頭扎進地球的死角。但做出過於政治化的解讀,缺少現實素材的支撐。

媒體報導要用事實說話,寧願慢半拍,讓子彈再飛一會兒,也別為了跟網際網路「自媒體」搶時間,跟網友比正義感和想像力,而搭進媒體的公信力。引導公眾尊重科學,尊重事實,等待科學調查結果,是網絡「自媒體」八面來風、亂箭齊發的輿論場上,專業媒體的責任。

騰訊網「今日話題」提醒日航JAL123航班發生過的輿論誤讀。1985年這場單機傷亡最慘重的空難,500餘人遇難。媒體刊登的黑匣子記錄文稿顯示,機長曾對機組員說:「全力衝啊(どーんといこうや!)」受眾懷疑機長是陰謀蓄意撞山。罹難者家屬的一腔悲傷轉化為對機組人員的憤怒,害得機組人員家屬只能在半夜無人的時刻偷偷摸進太平間的後門認屍。然而,隨著調查的深入,人們才發現,「全力衝啊」實際上是機長鼓勵機組人員的話,因為媒體報導缺乏語境,而造成誤解。在飛機尾翼脫落而失去液壓的危急關頭,機組人員力挽狂瀾,在山區迫降未遂,但終於讓4名乘客奇蹟生還。真相披露後,機長由罪人變成了民族英雄。

抵制馬來西亞屬不智

有3391萬粉絲的電視徵婚欄目「非誠勿擾」主持人@孟非 發了條微博:「我沒有去過馬來西亞,以後也不打算去了,如果您也是,請轉發一下,我想看看有多少人?謝謝。」18萬人點讚,轉發32萬次。

經過漫長的期待和幻想,乘客家屬的情緒日益激動。3月25日凌晨2時,MH370乘客家屬委員會在北京麗都飯店發表聲明,斷言:「如果我們機上154位親人失去了生命,那麼馬航、馬政府、馬軍方就是殺死他們的真正劊子手」。這天上午,部分乘客家屬走出麗都酒店,前往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抗議。

在這個艱難的時刻,中國媒體尤其需要一份冷靜,為終於等來最後結果——這份結果本應在預料之中,卻是家屬和國人內心決不想接受的——而趨於狂躁的輿論降溫,而不是火上澆油。

這次馬航和馬來西亞政府信息發布的數量、及時性和準確性,離中國民眾特別是家屬的期待相距太遠,似與其國內體制和某些文化惰性有關。我們有權提出理直氣壯的批評,但不能輕易擴大到外交和國際政治領域。馬來西亞是東協中與中國關係最好的國家之一。中國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而馬來西亞則是中國在亞洲的第三大貿易夥伴。路透社評論稱:與菲律賓和越南相比,馬來西亞長期在與中國有爭議的南海問題上保持低調姿態。近日馬方表示:馬來西亞總理仍計劃5月訪華,搜索MH370時史無前例的國際合作將會反映在訪問中。

3月26日,中國政府特使、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在吉隆坡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希望馬方全面準確地提供有關飛機在南印度洋「終止」的信息和證據,全力協調有關國家繼續開展搜尋,並做好乘客家屬安撫工作。中國政府和中國社會堅定地幫助乘客家屬向馬來西亞主張權利,但對於這場全中國和全世界都始料未及、目瞪口呆的災難,媒體也有責任引導家屬和公眾在事實真相基礎上的理性表達,依照國際法和國際慣例維權,不能迎合民粹情緒。畢竟這是一個對外開放的年代,中國是負責任的世界大國,中國人是尊重國際通行規則和普世價值的大國國民。

說到底,在網際網路「自媒體」時代,專業媒體應該成為信息流動的把關人,為網絡信息去偽存真,為網民情緒扶正抑偏。從微博這樣的公眾意見平臺,到人人網等社交網絡,百度百科、豆瓣網等知識分享網絡,還有視頻分享網站,都屬於用戶生成內容的UGC模式(User Generated Content)。「自媒體」保障了人民大眾的表達權和文化創造權利,但我們也不能誇大其信息的有效性和意見的合理性,無視網絡輿論經常出現嚴重偏差。在網際網路上,常識可能就是陷阱,正直和熱情也可能伴隨著無知和盲動。

汶川地震時,境外媒體評論:中國人以高分通過了考試。一家都市報寫道:這是一個拐點,抗震救災正鑄就我們新的民族氣質,仁愛、包容、堅忍的民族氣質,與世界一起走向法治、民主的康莊大道。

馬航失聯把6.18億中國網民驟然拋向國際化的輿論場,我們將向全世界展現經過30多年對外開放的大國氣度和軟實力。梁啓超先生說過:「凡一國強弱興廢,全系國民之智識與能力。而智識、能力之進退增減,全系手國民之思想。思想之高下通塞,全系國民之習慣與所信仰。」期待中國媒體、中國網民為涵養科學、理性的國民心態,調和鼎鼐,固本培元。

 

 

相關焦點

  • 輿情評析 | 馬航MH370為何多年難逃「陰謀論」
    在馬航MH370航班失聯事件中,社交媒體以其高速傳播、共享互動性成為全球網民獲取信息、碰撞觀點的重要媒介,也使得事件在全球網絡社會保持了較長的輿情周期。與此同時,也如幾乎每次大型空難都會引發陰謀論一樣,在MH370失聯的幾年中,各種匪夷所思的「陰謀論」信息大行其道,攪動輿論場渾水。
  • 馬航失聯客機十大不實傳聞(圖)
    1、「媒體發現殘骸報導」不實  馬航:碎片不能證實來自馬航客機  10日,馬來西亞民航局總監表示,目前在疑似海域發現的所有碎片都不能證實來自馬航失聯客機。  2、「有關失聯客機墜毀原因報導」不實  中國駐馬使館:馬方排除「劫機」等失聯原因的報導失實  11日,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人士表示,有關馬方已排除劫機、空中解體、雷達電子失靈等5種造成馬航客機失聯的原因的報導失實。
  • 亞航QZ8501失聯與馬航MH370失聯存在四大差異
    原標題:QZ8501與MH370:此失聯非彼失聯    再一次聽到「失聯」一詞,難免把亞航QZ8501與馬航MH370航班相關聯——同樣沒有求救信號,沒有發現殘骸,只有疑問。但細緻比對後可以發現,兩起失聯差別很大,從四個角度分析,亞航航班失聯的疑問或許很快能夠獲得解答。
  • 馬航失聯人員名單
    馬航失聯航班乘客及機組人員完整名單---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官方網站今晚公布了失聯的MH370航班的227名乘客及12名機組人員名單,共計239人。- 河北保監局組織險企排查馬航失聯人員承保情況馬航MH370飛機失聯事件發生後,河北保監局立即啟動相關應急處置工作。
  • 馬航失聯事件報告什麼時間公布_馬航370失聯著名單
    馬航失聯事件報告什麼時間公布?馬航MH370客機失聯事件一直備受大眾關注,那麼到底馬航370失聯著名單有哪些人,一起來了解下吧!
  • 馬航失聯飛機上的中國乘客
    有的中國乘客剛去馬來西亞看望女友,在回國途中搭乘了這趟航班;有的乘客組團去尼泊爾旅遊,同行中的部分團員已坐其他航班返國;還有一名80後中國女孩帶著一個不到兩歲的孩子出國遊玩,一家五口都乘坐此飛機歸國……觀察者網綜合目前網絡信息及各方報導,匯總失聯航班中的中國乘客背後的故事。
  • 馬航MH370失聯六周年 2020馬航mh370最新消息真相如何
    馬航mh370哪年出的事,真相如何找到了嗎?2020年馬航mh370最新消息有哪些?關於MH370失聯一事,已經過去了6年了,2014年3月,載著239人的MH370航班在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途中突然失聯,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飛機的黑匣子,也沒有弄清楚飛機失聯的具體原因。
  • 媒體詳細對比馬航失聯與法航空難異同
    有關專家說,兩起事故儘管相似的地方很多,但最大不同是馬航失聯航班的搜索海域比法航空難的搜索海域小太多,多國投入的搜尋力量也更加龐大。3月9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航委副秘書長唐繼龍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飛機下落不明,航空事故一般是人為操縱不當,包括飛行員遇到惡劣天氣如雷暴雨,駕駛掌握不好,特勤準備不足,此外可能存在維修不當,機械故障等,也不排除恐怖分子劫機。
  • 馬航客機「失聯時間」已出現五種說法
    新華社發晨報訊(記者 吳婷婷)昨天下午,在吉隆坡馬航失聯航班新聞發布會上,馬來西亞代理交通部長希沙姆丁·敦·海珊表示,馬來西亞沒有任何隱瞞,並否認了此前有媒體報導飛機失聯後繼續飛行4小時一事。18時許,在北京麗都酒店馬航家屬見面會上,馬航首席商務官Hugh dunleavy通報稱,MH370航班最後傳回信號的時間為3月8日凌晨1時07分。
  • 亞航與馬航客機失聯差別很大
    原標題:亞航與馬航客機失聯差別很大   再一次聽到「失聯」一詞,難免把亞航QZ8501與馬航MH370航班相關聯——同樣沒有求救信號,沒有發現殘骸,只有疑問。但細緻比對後可以發現,兩起失聯差別很大,從四個角度分析,亞航航班失聯的疑問或許很快能夠獲得解答。
  • 馬航MH370失聯六周年!馬來西亞舉行紀念周活動!
    馬航mh370哪年出的事,真相如何找到了嗎?2020年馬航mh370最新消息有哪些?關於MH370失聯一事,已經過去了6年了,2014年3月,載著239人的MH370航班在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途中突然失聯,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飛機的黑匣子,也沒有弄清楚飛機失聯的具體原因。
  • 馬航客機失聯20小時:MH370航班,你在哪裡?
    下午,李克強應約緊急同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通電話,要求馬方迅速有力開展馬航失聯客機搜救工作。  中國外交部和相關駐外使領館在獲悉航班失聯消息後密切關注事件進展,開展相關處置工作。戚曉峰8日上午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說,中國駐越南大使館在收到國內通報之後立即核實了解情況,啟動應急機制,與越南外交部和交通運輸部取得聯繫,對最新信息進行通報反饋。
  • 馬航失聯航班飛機上的中國人
    @左耳朵耗子:完全沒想到,之前一起玩的鄰居,一個在小區裡受大家喜歡的美麗大方開心的80後女孩,一家五口都在馬航飛機上,包括一個兩歲不到的孩子。26歲的嶽文超,在英國留學,去馬來西亞看女朋友,從吉隆坡搭乘該失聯航班回國。
  • 馬航客機失聯事件7大疑團
    疑團三:飛機失聯後,馬航是否故意延遲報告?之前,馬來西亞航空公司證實,MH370航班於3月8日凌晨2點40分與蘇邦空中交通管制臺失去聯繫,昨日凌晨,在馬航發布的新聞稿中,失聯時間已經改口至凌晨1點半。而馬航的第一份「媒體發布」通稿是在早晨7點24分對外發布的,其間相隔近5、6個小時。這個時間差,飽受媒體和失聯乘客家屬的質疑。
  • 馬航失聯事件短期衝擊馬來西亞經濟
    【環球時報英文版記者 陳天】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的行蹤牽動世界各國的神經,而飛機失聯也將在短期內影響馬來西亞的旅遊、航空和房地產等行業。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立平告訴《環球時報》,飛機失聯會對馬來西亞整體航空業造成不利影響。
  • 馬航客機失聯事件現重大轉折 官方發布多個信息
    納吉布公布的這一時間點距此前報導的客機失聯時間1點20分相距6小時50分鐘,距客機0點41分的起飛時間已經過去7個半小時。而據馬航此前說,MH370航班載有約七個多小時的航油,原定當天早上6點30分降落北京。  而按照國際海事衛星組織14號發表的聲明,馬航失聯客機曾在飛行途中向該組織衛星網絡發送信號。
  • 馬航客機失聯事件 400餘條微博謠言被處理
    馬航客機失聯令全球人跟著揪心,「在微博等真相」成了網絡流行語。但是,無論在馬航客機失聯還是在之前的昆明暴恐案後,大量不實信息在網上傳播。據新浪微博統計,截至目前,僅就馬航客機失聯事件,新浪微博就已處理不實信息400餘條,一些發帖人受到禁言、禁關注等處罰。  昨日,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在新浪微博召開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新聞評議專業委員會2014年度第四次會議暨「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建設進展情況新聞通氣會。
  • 馬航亞航「恩仇錄」MH370失聯傳聞亞航收購馬航
    然而對於馬來西亞最主要的兩家航空公司馬航(MAS)和亞航(AirAsia)來說,這個轉變只在短短一年之間:馬航接連遭遇客機神秘失聯和被擊毀事件,連年虧損的困境愈陷愈深;亞航一客機在雷達系統中神秘消失,預示著這家廉價航空公司前景難測。天災人禍的重擊之下,這兩個昔日敵手的關係又會發生什麼變化?
  • 馬航客機失聯最新消息:馬航中國福建乘客確未登機 仍在福建家中...
    馬航客機失聯最新消息:馬航MH370航班上的名單出現一個中國福建護照,護照號G25634718,對應名字為ZHAO QIWEI。此前,福州公安表示已確定馬航名單中護照號G25634718者確在福建,並未登上此飛機。閩南網3月9日13時許,《海峽都市報》記者在福清俞某家裡,見到37歲的俞某本人。
  • 馬航客機失聯:泰國通緝使用假護照購票中間人
    今天是馬航MH370航班失聯第八天。在南海、泰國灣、馬六甲海峽、安達曼海,十餘個國家和地區加入到這場舉世矚目的國際聯合搜救行動中……馬方破例與中美共享軍用雷達數據,而中國搜救指揮船「海巡31」輪已於昨日18時起程全速前往馬六甲海峽劃定海域開展搜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