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盛夏,一首日本夏季的「入間川七夕祭」風物詩隨著七夕降臨;新竹杆子上的祈願短扎紙片兒簌簌隨風響起……迎風飄揚的大流蘇將人間的心願送向天際……
「入間川七夕祭」在日本關東地區享有盛名,在緊鄰東京的琦玉縣狹山市舉行,名列關東三大七夕祭,這項祭典行之有年,歷史文化上溯幾百年前的江戶時代。
幾百年前,求福禳災的「七夕祭」盛載著生民「敬天畏天」、「天佑生民」的心意。每逢七夕,家家戶戶在屋軒下擺上高約一公尺的竹枝,上系紙片、彩色摺紙(千代紙)寫上心願,祈願五穀豐收、無病息災。古人也有用夜露磨墨,書心願於芋頭葉上的做法,小孩祈願能夠寫好字,大人祈願農作物豐收。在阡陌間也是一樣,田間立上一年目的新竹,系上心願,向天祈雨,所以七夕祭又有祈雨祭之名。夏日天旱,七夕黃昏,在祈願下,雨潤萬物也成了古來七夕的風物詩了。
在中國,自古就有在田間設祭以求豐收的「田禳」,社稷祈求上天降福,消除災禍的祈禳之法,史記和漢書中都有的記載。日本文化的極大內涵延展了中國文化,「七夕祭」也是一個顯目的例子。
時序進入工商化的今日,阡陌田間高挑的新竹杆兒轉接到大通小衢上,竹杆的高度更是高達五公尺,更加接近天宇,竹蔭更大,蔭庇來客,家族徽幟也換上了公司行號、機構團體的標識,形形色色匯聚繽紛。時光流轉中,雖然現代科技進步了,竹竿尾上疏舒竹葉間仍然掛著祈願短扎,人間依然追著幸福的尾巴跑呀跑……。
江戶時代的七夕祭,依照時令行之,在8月6日或7日行禳。今天的工商社會裡,配合周六、日休息的生活節奏,多在七夕的前後最接近的周末日裡舉行祭典。今年「入間川七夕祭」就在8月3日、4日兩天舉行。
從狹山市驛站西口到七夕大道商店街延展著大型竹架裝飾流蘇,總數達一百多臺的大型流蘇逶迤一公裡又半,一路相連,有如一進又一進的流蘇門坊,通向無盡處的堂奧一般。流蘇門坊後到底有什麼奧秘引人流連嗎?這些狹山市內各個公家機關、商店、事業所…各行各業和市民們製作出的大型流蘇門坊,展示著各家的祈願,特色紛陳,繽紛奪目,一路逛過去,一坊接一坊、一簾連一簾,門坊上、流蘇上的圖紋華彩真是目不暇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