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你會時刻感受到光陰的流走和城市的變遷。如今回頭看80年代的老照片,都會禁不住唏噓,那時候的一磚一瓦,一街一市都顯得那麼古舊,仿佛是上輩子發生的事情,其實也不過30年而已。你知道百貨大樓古彭大廈,知道鞋帽商場雜品店,知道藍天白雲八一大樓,這些當時徐州人逛街的必去之地。但是你知道70年前、80年前甚至一個世紀前的徐州人都怎麼逛街嗎?
百貨公司哪家強?
徐州百貨業除一片門面的小店和一些前店後坊的商店外,還有綜合性的百貨公司。民國中期有天福、鄭天興、楊太記、天成、華豐泰、裕泰祥、晉隆、天福等百貨公司。這樣的百貨公司在當時的蘇、魯、豫、皖接壤地區是最大的,不但貨物品種多,而且裝飾已經相當考究了,其中在察院街的天成、天福、裕泰祥、華豐泰等百貨公司還安裝霓虹燈,每到夜幕,百貨公司周圍五光十色,相當繁華。
1986年 鐘鼓樓 一眼就認得出來的地標性建築
徐州最早的百貨公司為天成百貨公司,為寧波人顧效倫1920年創辦,創辦之初從業的店員20人左右。1934年,該公司在大同街東段建立3層營業樓,擴大業務,除一般百貨外,還經營綢緞、呢絨、鞋帽、鐘錶、五金、瓷器、金銀首飾、玻璃器皿、衛生用品等,營業面積300平方米,店員為107人。那時市民編了個順口溜:「老天成,真正強;華豐泰,裕泰祥,寶成銀樓老鳳祥。」
1986年 黃河沿 這可是銅牛雕塑?
1938年5月19日,徐州淪陷,百貨業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市民撤往農村四鄉,殷實商戶遷往後方,百貨業集中的中道街(今彭城南路)燒成了廢墟。日偽政權建立後,百貨業逐漸恢復營業,徐州最為知名的商行為同盛永雜貨店(其第三代傳人張海波1956年選為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已經發展到一個龐大的百貨業旗艦,分別開設了振興顏料店、恆大顏料店、化成電料行;投資了天津同豐染料廠、大慶染料店、同裕顏料店,濟南復興織布廠、聚生顏料店,南京同興襪廠,宿縣華茂百貨店,濰縣成記顏料店,另在天津、蘇州等地購買房產。1938年時僅同永盛雜貨店從業人員就達30~40人,可見規模不同一般。
買鞋帽逛這裡
徐州鞋帽形成行業約在光緒16年(1890)年,當時徐州城鞋店有俊茂恆,帽店有慶盛餘、福生恆、順興雲、聚盛全等10餘家,僱用店員約40 ~ 50人。中華民國建立後,徐州又出現了一批專業鞋帽莊。
較出名的鞋店有三聚、天履、三景、春和;帽店有慶盛含、德慶永、吉順成、鴻盛太、德順和,當時最為有名的是三聚鞋店,其前身是俊茂恆鞋店,業主為胡兆俊之父,店址在當年鼓樓街中段。
該店是典型前店後坊商店,門面三間有兩個櫥窗陳列不同的樣品,以門市銷售為主,兼營批發,僱用營業員和製鞋工人20多人。胡兆俊經營後,將俊茂恆改為俊記三聚鞋店。1937年春,胡兆俊年老,由徒弟王永欽經營,改為永記三聚鞋店。三聚鞋店的鞋,由於質量好,因此營業額居同行業的前列,抗戰前每天銷售布鞋百餘雙、皮鞋30餘雙。40年代該店的營業有了較大發展,每天銷售布鞋200餘雙,皮鞋100餘雙,銷售範圍不斷擴大,北至滕縣、東至海州、南至蚌埠、西至商丘等地均來三聚鞋店批購。
1986年 市中心(誰能看出是哪裡?)
買文具逛這裡
徐州歷代文具業經營較興盛。清末開設的趙和興文具店較為有名,經營筆墨硯、石板石筆。民國建立後,又增加了翠文閣、趙長興、趙興茂、益新等一批文具店,除原有經營筆墨紙硯等外,增加了鋼筆、鉛筆、自來筆、墨水、簿本等新文具。僅趙和興一戶就有40多人。
當時使用毛筆非常普遍,徐州周圍又沒有生產毛筆的廠家,因此該行業發展較快,生意也很好。該行業到徐州淪陷前有8戶,從業工人100餘人,抗日戰爭時期,鉛筆和鋼筆的運用,再加上日軍的摧殘,大部分生產毛筆的店家破產,大戶的規模也大大縮小。解放戰爭時期,更是一蹶不振,逐年衰退,解放初只剩下7戶,從業者50餘人。
1985年 雲龍電影院 自行車很壯觀
買眼鏡逛這裡
民國時期,徐州境內鐘錶眼鏡店發展較快,民國初年只有10多家,30年代發展到30家,日偽時期增加到40家,抗戰勝利後至解放初發展到113家。其中店面較大的幾家以修理眼鏡為主,修理鐘錶為輔。
亨得利鐘錶眼鏡公司,業主為寧波人任敦義,民國7年開業(1918年),地址在察院街(今大同街)西頭路南,有工人5人,經營各種鐘錶眼鏡、唱機唱片,兼修鐘錶,它是當年規模最大的名牌老店,徐州淪陷前夕歇業。
茂得利鐘錶眼鏡店,業主為寧波人任敦書,20年代開設,地址在亨得利鐘錶眼鏡公司的對面。
大西洋鐘錶眼鏡店,業主為寧波人任敦祥,開設於日偽時期,地址在公明街(今彭城路),當時也是營業較好的大店之一。
亨達利鐘錶眼鏡店,業主為寧波人吳仁親,開設於日偽時期,地址在淮海路中段路北,也是名牌店之一。
還有大昌鐘錶眼鏡店、惠龍鐘錶眼鏡店、大上海鐘錶眼鏡店等10餘家。從業工人近百人。興盛時期,眼鏡品種達上百種,平光鏡、近視鏡、花鏡、風鏡、兩用鏡齊全,價目不等,上等的價值百元,最次的值幾角錢。最為發達的是亨得利,當時北至滕縣、東至海州、南至蚌埠、西至商丘等地,多來亨得利進貨。
1979年 黃河新村 (什麼商店?可有人認識?)
買首飾逛這裡
徐州金銀首飾業最早是在清末,主要的商家是永榮興、老鳳祥金銀首飾店。民國時增加了寶成金銀首飾店,除經營傳統的銀器、金銀首飾外,還經營黃金、白銀。裝飾品有婦女用的頭釵、耳環、項鍊、膀圈、手鐲、鑲珠寶的戒指等;男人用的表鏈以及能夠翻轉而又兩面鐫有名號的戒指等類;金銀錠塊鑄制精美;整個店鋪珠光寶氣,琳琅滿目。到1940年,全市有金銀首飾店21家,店員和工人達80人。
【本平臺所使用圖文來自網絡,版權歸版權人所有,如有異議可與我們聯繫刪除。】
內容編輯:西曬
值班編輯: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