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河裡的「奶包子」,常錯認為餐條魚,個頭雖小卻是魚中珍品

2020-12-25 一米視覺

農村雖然沒有城市裡那樣熱鬧繁華,但鄉下卻遍地都是寶貝,各種野菜、野果,野生魚這些自然生長的動植物,可是在城裡生活的人所難以品嘗得到。在東北地區,土壤肥沃森林覆蓋面積大,森林裡的溪流裡盛產的各種野生魚類,生長緩慢因此肉質細嫩肥美,老百姓把河裡的那些美味好吃的魚歸納成一句話,叫做「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東北河裡這種魚,大小如麥穗俗稱「奶包子」醬燜非常美味。

在東北的溪流裡有一種野生的小魚,它雖沒有「三花五羅」那樣有名氣,但味道鮮美被稱為魚中珍品,這種魚就是十八子之一的「柳根魚」。柳根魚學名洛氏穢,體側有不規則黑色斑點,腹部淺白色背部灰黑色。柳根魚是冷水魚小型魚,其生長緩慢成魚大小在十幾釐米左右,與常見的麥穗魚或餐條魚差不多大小,主要生活在山區溪流水溫較低的河段,是東北特有的淡水野生魚,也是最原始的魚類之一。

柳根魚和其它淡水魚在生活方式上有很大區別,柳根魚不像別的小型魚在水草叢中活動捕食,柳根魚喜歡棲息在河邊的柳樹根下。河邊的柳樹根浸泡在河裡,經河水反覆衝刷土壤流走,柳樹密集的根裸露在河水裡形成一個網狀空洞,柳根魚就群居在這空洞裡,在這裡活動或捕食河裡的昆蟲及浮遊生物為食。

柳根魚肉質細膩味道鮮美,尤其是用醬燜著吃十分美味,是小時候愛捉一種魚,柳根魚喜歡待在河邊柳毛子下面,逮柳根魚的最好使的方法是用筐撈。找到柳根魚棲息的柳樹,把筐子下在水裡,然後用腳猛踩猛踹柳樹根,藏在樹根裡面的柳根魚就被轟趕出來,然後迅速抬起筐子往往有很多的魚獲,捉到的柳根魚用柳條穿成串,提溜回家用醬燜著吃別提多美味。

生長在河裡的柳根魚,因為不停的運動體形都偏瘦一些,而那些生長在湖裡或者溼地靜水裡的柳根魚,食住不愁整天養尊處優,因此靜水裡的柳根魚都有個肥肥的「將軍肚」,所以又叫它「奶包子」。

冰釣柳根魚

柳根魚是東北原生冷水土著魚,喜歡棲息在水質清澈,水溫較低的小河和森林的溪流裡,不像南方河裡的野生魚那樣嬌氣,即使在厚厚的冰層下面同樣可以生存。柳根魚為中上層魚喜歡群聚活動,追餌兇猛但是記憶差,咬鉤後非脫鉤否則不離窩,釣柳根魚是真正的連杆,只要找到柳根魚的窩點就會有不錯的漁獲。

柳根魚肉質細嫩肉味鮮美、無肌間刺,含有的蛋白質及脂肪酸比普通魚類高出很多,同時柳根魚的固醇含量卻極低,柳根魚不僅美味還有很高的食用及經濟價值,常吃柳根魚能改善心腦血管,預防高血壓及高血脂的發生,是不可多得的上等食品。

醬燜柳根魚 主料:柳根魚、油、黃豆醬;配料:生薑、料酒、大蒜、陳醋

步驟方法:

1.柳根魚去除內臟收拾乾淨。把生薑切成片,大蒜切成粒。

2.鐵鍋裡倒入油燒熱,然後將柳根魚放入煎至兩面金黃後盛出。

3.鍋裡放入生薑炒香,倒進黃豆醬炒出醬汁。放入柳根魚,倒進開水大火燜5分鐘。撒入大蒜粒,烹進香醋。出鍋前大火收一下汁即可。

柳根魚過去在河裡曾一撈一大把,如今隨著吃柳根魚的越來越多,野生柳根魚數量不斷減少,現在需要靠人工養殖才可以滿足市場需求。柳根魚,這種河裡的野味,你吃過嗎?

相關焦點

  • 餐條?山中小溪,大量「餐條魚」聚集,一下釣幾十條
    經常釣魚的朋友都知道,深山裡有很多「怪魚」。他們的捕魚經驗比普通的野生魚要好得多。然而,廣東的一位漁民羅先生在郊區的山區釣魚時,在一條小溪裡遇到了大量的「食吧築巢」。他下午釣了幾十條魚目前,廣東的許多河流都被羅非魚和食腐動物佔據,它們是外來物種。當地的鯽魚和鯉魚很少見。這個漁民羅先生認為附近山區人跡罕至,所以應該有很多野生鯽魚和鯉魚……但出乎意料的是,在這條清澈的小溪裡,幾乎都是五顏六色的條紋「餐魚」。喜歡釣魚的朋友,大都不愛釣「餐條魚」。
  • 5種最好吃的魚,常誤認是小雜魚,卻價值珍貴,第3種賣2千元
    說到吃魚,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淡水魚野生魚成為許多家庭飯桌上的美食,野生魚在山間溪流或湖泊中,以水草、水生植物或浮遊為食生長緩慢,不僅肉質緊實口感細嫩鮮美,魚肉含有的營養比飼養的魚類更營養,野生魚中不乏珍貴美味魚類,比如鱖魚、刀魚、鰣魚等等,而在農村這5種最好吃的魚,常被誤認是小雜魚,卻價值珍貴,第3種賣2千元。
  • 在東北河裡有一種魚,大小如麥穗,俗稱「奶包子」醬燜非常美味!
    山溪水刺骨的寒冷穿透皮膚浸入骨髓,我渾身打著寒顫追逐著魚群,心下想:這點冷怕啥,我要是把這些魚都打撈回家,好些日子沒沾過油葷的家人,就可以打一頓牙祭了。一時間覺得自己好偉大哦,這時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整個家人,那一瞬間甚至還想到了上甘嶺,仿佛自己就是英雄。
  • 農村河裡最好吃的10大野生魚,味道鮮美,你最少吃過一種
    小時候在農村的時候,最有趣的就是河裡捉魚撈蝦了,那時河裡魚類眾多,河裡的水也清澈乾淨,直接生飲都沒問題,抓到的魚蝦也是味道鮮美,怎麼做都好吃,上世紀90年代,隨著社會的發展,外來物種入侵,生態環境的變化,好多以前常見的野生魚都難以見到了,隨著這幾年相關部門的治理,不要金山銀山,還我綠水青山的宣傳
  • 江西釣魚人,水庫裡釣起許多「巨型餐條魚」,一公斤多一條
    不過,這些大魚的外形看起來頗有些奇異,竟有幾分像是體型放大了幾十倍的「餐條魚」.這些鱗片細密的「圓口魚」大都在一公斤以上,個頭不小,但外形奇特,明顯不是水庫裡常見的鯉魚、草魚等。——反而從其魚身形狀看,似乎有幾分像是江河裡隨處可見的「餐條魚、白條魚」不過,這些「巨型餐條魚」的魚嘴形狀較為奇特,不僅開口向下(上唇包住下唇),並且魚口呈現少見的「圓孔狀」這位江西釣友從水庫裡釣起來的這些魚屬於什麼品種?
  • 「蛇魚」入侵贛州河道,釣魚人一夜釣了五六條,河裡都是這個魚?
    就像下面這位贛州定南的釣魚人,就發現河裡夜晚全是一種「蛇頭魚」活動,一夜釣了五六條……連續釣起五條「蛇頭魚」眼下已是寒冬臘月,不過稍顯反常的是,南方許多地區氣溫還在10-20度區間。天氣不算太冷,這位贛州的釣友也是獨自在河邊夜釣,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平常河裡最常見的是鯽魚、鯉魚、餐條這些」常規魚種「。
  • 因為日本河裡這種「餐條魚」,美味遠勝鯉魚
    其實,並非這些鯉魚不能吃,而是在日本人更喜歡吃「餐條魚」....看起來有些像是餐條魚、馬口魚                                                                 在日本鄉間的一些小河、溪流裡,生活著一種體型跟我國俗稱的
  • 3年長不到4釐米,常錯認是小雜魚,40元一斤卻少人知其價值
    常錯認是小雜魚,3年長不到4釐米卻性情兇猛,30年前撈不完,如今40元一斤卻少人知其價值。 ,俗稱「九道箍」,在農村還有黃麻嫩、黃苗魚,小黃魚,肉棍兒魚等名字,農村小孩子在河裡撈到黃黝魚不捨得餵鴨子,放在水缸或罐頭瓶裡飼養。
  • 深山清水湖泊,爆釣獨特湖泊魚種,收穫一盆稀有兇猛的「餐條魚」
    深山清水湖泊,爆釣獨特湖泊魚種,收穫一盆稀有兇猛的「餐條魚」,近日帶上表妹來到了這個風景如畫的地方,這裡盛產大型的餐條魚,這裡的特有大型餐條魚絕對是我在眾多深山清水湖泊裡釣魚過程中,這裡的特有大型餐條魚絕對是咬鉤追兇猛的餐條了。
  • 一米多長的白條魚?深圳釣魚人河道釣起「白條魚王」
    白條魚,又稱餐條魚,是釣魚愛好者都非常熟悉的一種淡水小型魚類,經常垂釣的朋友,可以說每次都能碰到。 然而,「一米長的白條魚」估計就沒幾個人見過了.....
  • 老漁民都當寶的小雜魚,在菜場看見可千萬別錯過
    只有個別知道箇中滋味的,才會毫不猶豫下手。作為小漁民一枚,某些小魚,我向來都是留著自己吃的,雖然它們個頭小,處理起來也麻煩,但我還是經常樂此不疲,精心處理,大快朵頤。今天就把我壓箱底的小雜魚清單貢獻給大家,希望大家且吃且珍惜。
  • 家門口小河連釣兩條鯉魚,鯽魚個頭也不小,是河裡魚變多了嗎
    在小編的期盼中,假期總算如期而至,這次一共休假3天,原本計劃直接去水庫連釣三天的,但後來想了一下,也很久沒有回家了,乾脆這次就回老家一趟,反正老家門口便是小河,釣魚這些也是比較方便的。於是先去給父母買了一些東西,跟著把釣具這些準備了一下,我便返回老家了。
  • 夢到河裡好多魚是什麼意思 夢到河裡好多魚是什麼意思
    夢見河邊好多魚女人夢見河裡抓很多魚是什麼意思夢見河裡抓很多魚,需要調整心態去適應別人變化的一天。這兩天的你身邊存在較多的變數,憑著一時的把握而定下承諾或打保票的做法都是不成熟的,不妨給自己多留一點鬆動的空間,變動到來時也不至於無回頭路可走。戀情方面,可能會和戀人為事業上的一些問題做探討。
  • 男子連釣十幾條「殭屍魚」,被啃食嚴重,寄生蟲還是被咬?
    這位湘潭的釣魚愛好者黃先生也是吃了一驚,不過他認為這可能是一條受傷快腐爛的魚,只是被魚鉤意外鉤起。 然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隨後更是陸陸續續釣起十多條這種「殭屍魚」,有餐條魚,有鯽魚,還有很小的鯉魚,無論是什麼魚,它們都清一色肚子被吃空,看起來頗為嚇人....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農村河裡的6大「野貨」,全聽說過就算你牛,全吃過的都是土豪!
    農村河裡的6大「野貨」,全聽說過就算你牛,全吃過的都是土豪!第一種:河蚌是生長在河塘、魚塘或小河溝淤泥裡的一種貝殼,河蚌俗稱河蛤蜊、河歪子,河蚌生長在河溝或池塘的淤泥裡,半潛在淤泥中用斧足行走,用腮濾食水中的微小生物。
  • 它是農村最苦的魚,俗稱「屎晃皮」,過去沒人要,如今受青睞
    小時候放學會上山砍柴打豬草,去樹林裡撿拾蘑菇,摘野果,到河裡遊泳捉小魚,無憂無慮的玩耍。不同於現在城市裡的孩子,放學後有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補習班,農村娃小時候的快樂,現在看來是一種奢侈。農村河裡的小魚種類很多,不過也不是每種魚小孩子都喜歡捉來吃,有一種味道很苦的魚,人稱「屎晃皮」,過去沒人要,如今卻備受城裡人的青睞。
  • 可能是烏江最好吃的魚,卻有個嚇人的名字「蛇魚」,十塊錢買一盆
    天氣回暖,拿起吃了幾個月灰的魚竿,又趕到烏江邊上釣魚——沒想到新年就有驚喜,釣到一群「蛇魚」! 什麼是蛇魚?
  • 野外山林河流釣魚,收穫卻是一條條的餐條?讓人看不懂了
    野外這樣的河流是野魚生活的好地方,那麼,男子能釣到什麼大魚、特別的魚來嗎?哈哈,畢竟是野生的魚呀,攝食能力可是很強的,魚餌下水後,浮漂很快就有了動靜,然而動靜不大,再抬竿,夠輕的,一個短暫連貫的動作就飛魚上來了。
  • 東北的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你知道多少?
    這魚不大,小者七、八兩,大者一、二斤。莫看其小,鯿花最肥。吃起來,又肥而不膩。因為鯿花雖然脂肪含量極其豐富,卻又不是長滿肥油,脂肪含在肌肉中。肌肉中脂肪含量高達百分之十三,因而肉嫩味鮮。鯿花可煎可燉,煎燉皆宜。婦女生了孩子沒有奶,沒關係,買兩條鯿花,燉湯,早上喝下去,中午奶就譁譁地流,能把孩子嗆著。
  • 小水渠釣到的魚,長有鬍子,魚身淡黃色,會發出叫聲,是黃刺魚?
    印象中,這樣的地方魚可是挺多的,不過一般都是些小型魚類,沒有什麼大魚!願意在這樣的小渠釣魚的人也是挺有耐心、信心的,或許是不嫌棄魚小,又或者是想著這樣的小水渠平時常被釣魚人、捕魚人忽視,說不定有大魚能釣獲呢。小渠雖小,水下的魚反應可不慢,沒多久,平靜的水面就看到有波動了,然而手感挺輕的,如此看來,百分百不是水面大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