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你知道多少?

2021-01-14 騰訊網

黑龍江是一個多水的省份。地處祖國東北邊陲,以黑龍江為界與俄羅斯接壤。一年有將近半年的寒冷冬季。西有嫩江,東有黑龍江、烏蘇里江,南有松花江、牡丹江。大的湖泊有興凱湖、鏡泊湖、蓮花湖等,整個黑龍江省大江縱橫,支流密布,與三江溼地和嫰江溼地一起,構成密密麻麻的溼地水網,水產極其豐富。淡水魚類是黑龍江世居民族的主要食物。黑龍江還盛產玉米、大豆和小麥,現在,又成了北方最大的稻米產地。所以,黑龍江是地地道道的魚米之鄉。

三花

鰲花,就是鱖魚,寫白了,也有寫成桂魚的。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生長。中國人,無論南北,都把它視為不可多得的美味。一般文人都饞,好吃,所以歷代文人詠鱖魚的詩話多得很。唐代大詩人張志和有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千古流傳。宋代楊萬裡的舟中買雙鱖魚,「金陵城中無纖鱗,一魚往往重六鈞」。也膾炙人口。但詠的不是金陵,就是錢塘,沒有人詠黑龍江的。因為他們沒吃過黑龍江的鰲花。其實,黑龍江、松花江、牡丹江都盛產鱖魚,鏡泊湖鰲花尤其有名。三江水質清澈甘冽,水質冷涼,所以出產的鱖魚肉質細白,格外鮮嫩。黑龍江省雖然冬季漫長,魚類生長緩慢,但黑龍江的鰲花大者可以長到十斤,在南方極少見到,當然也可能南方人性子急,不等到它長到十斤,就吃掉了。鱖魚,在南方多清蒸,取其鮮嫩,皖贛兩省也有人吃臭鱖魚的,不過流行地域不大。最有名的是蘇幫菜的松鼠鱖魚,是菜中極品,更是代表中國烹調技藝的一款藝術品。黑龍江人把清蒸鰲花作為首選,但也有創新。把北方特產松子與鱖魚結合,創出一味「松籽鰲花」,山珍加河鮮,很有黑龍江特色

鯿花,學名長春鯿。長的有點象武昌魚,又不是武昌魚。這魚不大,小者七、八兩,大者一、二斤。莫看其小,鯿花最肥。吃起來,又肥而不膩。因為鯿花雖然脂肪含量極其豐富,卻又不是長滿肥油,脂肪含在肌肉中。肌肉中脂肪含量高達百分之十三,因而肉嫩味鮮。鯿花可煎可燉,煎燉皆宜。婦女生了孩子沒有奶,沒關係,買兩條鯿花,燉湯,早上喝下去,中午奶就譁譁地流,能把孩子嗆著。

鯽花,其實就是鯽魚,但不是一般的鯽魚,是江鯽。一般鯽魚是梭子形,最多比梭子稍寬點。鯽花卻是橢圓形,體形肥大,煞是喜人。一般的鯽魚,鱗色灰黑,不起眼,鯽花卻長的鱗色銀白,美的耀眼。一般鯽魚,半斤大的已經不錯,再大,就不好吃了。鯽花大的能長到五斤,越大越好吃。鯽花體大肉鮮,可清湯,可煨湯,可清燉,可清蒸,可煎燜,可紅燒,怎麼做怎麼好吃。

五羅:哲羅、法羅、雅羅、胡羅、銅羅。

前兩羅是大型魚,後三羅是小型魚。

五羅的頭一羅是哲羅,也叫哲羅鮭。這哲羅是冷水鮭魚中的大型肉食魚,世界稀有冷水魚種之一。黑龍江哲羅可沒有新疆的大,大的也就體長一米多,五、六十斤重,長的圓滾滾的。看著可愛,可卻是水中霸王,對於小魚來說,吃你沒商量。哲羅和大馬哈都是鮭魚,是親戚。哲羅在冷水中生長,又以活物為食,因此肉質格外細膩。黑龍江人拿它做餡包餃子,極清鮮。用哲羅做燴魚片、燒魚塊,汆丸子,也不錯。

發羅,大名三角魴,體形與鯿花有一象,但比鯿花寬。也算大型魚,但與哲羅比,小不少。最大能長到十來斤。和鯿花一樣,發羅的肉也富含脂肪,同樣宜煎宜燉,用發羅吊湯,味美鮮香,如做成酸辣口,是醒酒的好東西。j絕跡多年......

剩下的三羅,雅羅、胡羅、銅羅,都是小不點。最大的雅羅,也不過一兩來重。能和三花、大羅混在一起,實在榮幸。小羅雖小,卻是水中珍品,肉嫩刺酥,醬燜、香酥、燉湯均佳。這三羅因其小,極少內運。不到黑龍江、烏蘇里江邊,難得品到,正因此,格外珍貴。

雅羅

胡羅 小時候一直那他當小鯽魚

銅羅

十八子,就複雜了。大小都有,小的可以是寸把兩寸長,半兩三錢重的小不點,象川丁子、柳根子,沒法煎燜燉汆,只能做裹面酥炸或做魚醬。大的,連鰉魚都在這「子」裡。但這個十八子是個概數,到底是哪十八種,我問過不少人,沒有一個能數全的。能吃全的人,大約更少的可憐.有幸吃過十幾種,羨慕吧。查資料才知道這十八子並不遜於三花五羅,也是魚之珍者。而且並不止「十八」這個數,十八隻是形容其多而已。收集到的有:

島子,又叫白魚,學名翹嘴紅鮊,大型魚類。在南方,太湖白魚是華東淡水魚中的佼佼者。黑龍江的白魚以興凱湖白魚最為有名。清蒸白魚,是黑龍江人接待客人的當家菜,沒有7,8斤都不好意思拿出來

興凱湖的應該在十斤左右 今晚就吃這玩意 吼吼羨慕去吧

七裡浮子,學名鱘魚,是國寶級的珍品。鱘魚肉質柔韌,最有特色的是七裡浮子的骨刺都是脆骨,連魚頭都能全部嚼食。四川麻辣火鍋傳到黑龍江,黑龍江人就把七裡浮子往鍋裡放,不是麻辣火鍋了,成了麻辣鮮火鍋,連四川人吃了都叫絕。

牛尾巴子,學名烏蘇里鮠。外形象嘎牙子,但比嘎牙子大許多,見過一米多長的,用醬燜牛尾巴子下飯,美的很。

鯉拐子,就是鯉魚。這是黑龍江人最常食的魚,名堂也多。有一個品種叫三道鱗,我在別處沒見過。鯉魚能幹炸,能紅燒,能澆汁,能煎燜,能燉,能汆,能炒,能熘,深受家庭主婦的喜愛。另外魚背上的鱗是黑色的才是江裡的,不然就是養的。

草根棒子草鯉子,就是草魚,學名鯇魚。這東西在廣東風光的很,但在黑龍江,人們不把它當個貴重玩意兒草食性魚 肉質不好但厚,水煮魚都是它。排隊,它的排到鯉拐子後面。

鯽瓜子,就是鯽魚,南方人有把它叫鯽殼的。學名銀鯽。在黑龍江人眼裡,這鯽瓜子好。四兩半斤,易於烹調。酥鯽魚,紅燒鯽魚,幹炸鯽魚,都是下酒的好菜。鯽魚燉豆腐,更是下飯的好菜。

兩肋有一條「虛線」不知道幹嘛用的

鰱子,大名鰱魚,學名白鰱。鰱子多刺,因而用來煨湯的多,有的人乾脆只喝湯,不吃魚,把湯燉的濃濃的,往裡下豆腐,下白菜,反把魚撈出來,扔了,有點忘恩負義的意思。其實肉一點也不好吃 花鰱也是.....

嘎牙子,學名黃魚桑。在黑龍江,這嘎牙子可了不得,人人皆知,人人皆誇。黑龍江人,沒有吃過嘎牙子的,說出來,讓人笑掉大牙。嘎牙子好,可做法只有一種,醬燜。其它任何做法,都會破壞嘎牙子的形狀,得到亂七八糟的結果。因為這嘎牙子的肉細嫩之極,即使醬燜,也得先將醬湯熬開,然後小心翼翼地放入,收湯以後,也得小心翼翼地將魚剷出。否則,就成了一鍋魚醬。在我吃過的所有的魚中,嘎牙子是最嫩的一種。海魚裡有一種九兔,吃起來象豆腐,但那是軟,不是嫩。與嘎牙子的鮮嫩比較起來,天壤之別。現在沒見過大的,都很小1,2兩,小時候爺爺大的半斤的都有,小時候不愛吃魚就吃這個。

鯰魚球子,學名鯰魚。是黑龍江的又一個知名品牌。知名知在一句俗語上: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被拿到中央電視臺去宣傳,搞的全國人民都知道。這鯰魚,在黑龍江最普通的做法,就是燉茄子。特別是農村。熱炕頭上盤腿一坐,炕桌上一大盆鯰魚燉茄子。小酒盅一端, 吱溜一口酒,吧嗒一口魚,美的,不是老爺子也成了老爺子,給個縣長也不換。

柳根子,學名拉氏鰻。小不點,幹炸、燉湯、醬燜都可以,最好做魚醬,配小米水飯,一絕

船丁子,學名蛇鮈。大小和模樣和柳根子相象,吃法也相象。川丁子產量大。大江大河裡有,小溪小溝裡也有,捕撈容易。在農村,農民拿它做成魚醬,在沒肉的情形下,它是農民攝取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麥穗子(學名麥穗魚)

白漂子(白條)

狗魚棒子(狗魚)

細鱗子

泥勾子(泥鰍) 黑的 如果是江裡的就是黃的而且粗

扁擔勾子 很小的魚 腮兩邊有刺 第一次見還扎手了

斑撐子(茴魚)

沙丘子 有點像江泥鰍

七星子(七鰓鰻,八目魚)寄生魚類 會吸血的嘴是個吸盤

黑魚棒子(黑魚)很兇猛的魚而且可以長的很大 我見過兩米長的 肉食性 但肉很鮮美 小黑魚做的魚段是人間極品

還有幾種魚,並不包含在「三花五羅十八子」裡面,但也很有名氣。鰉魚和大麻哈魚不用說了,是肉、籽兼食的魚中珍品。重唇魚,小名重重,一斤能賣到一百多元,可見其珍貴。懷頭,是放大了的鯰魚,一條小的,也有十多二十斤,燉土豆最好吃。

大麻哈魚 其實是海魚但

準備產卵的馬哈會回遊進江 鱗也會變成紅色 烏蘇里江的馬哈和歐洲的不一樣比那邊的大很多

鱘鰉魚 中華鱘的近親 都是鱘累

鰉魚 一身脆骨 沒有刺 因為是回遊魚所以一般很大 當然買的也很貴 肉質也鮮美 聽爸爸說這魚最好吃的就是鼻子

百度名片:鰉魚主產於黑龍江水域,身軀龐大,一般體重50~100公斤,大者可達1000公斤以上,為大型食肉性魚類。以其壽命長,身體大,食量多,力量強而著稱,被譽為「淡水魚之王」。鰉魚全身是寶,肉厚刺少,味美而鮮,唇制魚唇,骨制魚骨,鰾制魚肚,鰭制魚翅,魚料制醬,皆為水產珍品

雅裡紅.

重唇魚(小名重重)長得很......這嘴真的是魚的麼

黃姑子(銀鯝)

鱤條(鱤)---這魚NB,據說大的能拉船跑幾百米 10年858一漁民(是誰我不知道我把好像認識)開江時捕獲一40餘斤的這魚

胖頭魚(花鰱) 我認為不好吃 頭也不怎麼樣 不知道為什麼這麼有名

山鯰魚、花鯰魚(江鱈)

兔子魚、雅巴沙、大眼白(烏蘇里白鮭)長得很奇怪 兩肋也有一條「虛線」

板黃魚(細鱗斜頜鯝魚)

老頭魚 因叫聲像老頭而得名 沒錯他真的會叫

.花老婆魚

刺魚 真的有很多刺在外面

馬口魚

江泥鰍

甲魚(又名鱉)已經不是魚了 但還是放上來了 畢竟都是江裡的 它很兇的

來源丨滿族文化網

旨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喜歡,請點亮在看

相關焦點

  • 黑龍江的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你知道多少?
    這哲羅是冷水鮭魚中的大型肉食魚,世界稀有冷水魚種之一。黑龍江哲羅可沒有新疆的大,大的也就體長一米多,五、六十斤重,長的圓滾滾的。看著可愛,可卻是水中霸王,對於小魚來說,吃你沒商量。哲羅和大馬哈都是鮭魚,是親戚。哲羅在冷水中生長,又以活物為食,因此肉質格外細膩。黑龍江人拿它做餡包餃子,極清鮮。用哲羅做燴魚片、燒魚塊,汆丸子,也不錯。
  • 三江魚:「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你吃過幾種……
    三江平原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三江交匯地,並有多條支流和水帶貫穿交錯,水系豐富,魚種眾多,名字也五花八門,很少有人能記全的,於是乎,有人編了一句順口溜:「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通俗易懂,一句話全概括……
  • 賣魚哥的魚兒品種多,很新鮮,還有三花五羅十八子中的名魚
    今早在集市上買了幾條島子魚,順手拍了幾張照片。賣魚的小哥抓起一條大鯉魚說,給我拍一個,看我的野生大鯉魚,你發到火山小視頻肯定有火力!哈哈,我只拍了照片。他的魚攤魚的種類真不少,有的還是三花五羅十八子中的名魚呀!他的魚攤。葫蘆籽魚。
  • 東北家喻戶曉的野生小魚「柳根子」不遜於三花五羅
    那時河裡的魚很多,記憶最深的是一種冷水魚,我們這裡叫柳根子。大的有三四兩重,很常見的。柳根魚體型修長,側扁,體背側灰黑色,腹部白色,背部正中有隱約黑條紋。它的學名叫拉氏穢,為江河野生的小型魚類,經濟與營養價值極高。
  • 十八子中的野生柳根魚要怎麼釣,老司機分享釣柳根魚的技巧
    屬於黑龍江水系「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中的十八子之一"柳根子",這"柳根子"並不遜於三花五羅,可以說是魚之珍者。一、柳根魚形態特徵柳根魚體型修長,側扁,體背側灰黑色,腹部白色,背部正中有隱約黑條紋。有的種類體側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色小斑點,尾鰭基有1黑色斑點。口小,上頜稍長於下頜,吻鈍圓。
  • 興凱湖三花五羅十八子,你知道多少?
    來到興凱湖就要嘗嘗當地的名產,興凱湖白魚、三花、五羅、十八子、興凱湖秀蝦等等都是興凱湖的特產,它們肉質鮮美、營養豐富,一起遊興凱湖品名魚吧
  • 「三花五羅」——這些東北的淡水魚,你都認識嗎?
    東北一直以地大物博著稱,也是全國主要的糧食產地之一,好多朋友都喜歡吃東北的大米,比如盤錦大米,五常大米等等,其實東北不僅糧食好吃,水裡的淡水魚也非常好吃,而且東北淡水魚類種類繁多,如東北人常說的,三花,五羅,十八子,72雜魚,聽著這些奇怪的名字,你知道這些都是什麼魚嗎?
  • 東北什麼淡水魚最好吃?
    東北的淡水魚種類繁多,論什麼最好吃,用一句就能概括,「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 重點說下「島子」,也叫做「大白魚」,來自於興凱湖的「明星」,素有「十八子」之首的尊稱,是一種非常名貴的魚。中等大小的大白魚,一條就要1200塊左右了。
  • 東北好吃的淡水魚,現在很多年輕人,連名字都難叫全了
    東北的淡水魚種類繁多,論什麼最好吃,用一句就能概括,「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三花:指的是3種淡水魚,分別是鯽花、鯿花、鰲花。這其中要數是鰲花,南方叫做「桂花魚」,學術名是「鱖魚」,知名度最高!也是松花江流域的名魚。在唐朝時期,張志和大詩人也讚美過鱖魚,「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由此可見,自古以來就蠻受追捧的!就是價格有點貴哈,一斤在180塊左右。
  • 一些「名不經傳」的東北土魚,卻是當地人最愛的美食,你都吃過嗎
    一些「名不經傳」的東北土魚,卻是當地人最愛的美食,你都吃過嗎?眾所周知,東北的水產品是很豐富的,種類也很多,有很名貴的,當然也有一些普通的。東北的淡水魚,被黑龍江地區的人說是「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被吉林地區的人說是「三花一島」,不同的地區,說法都不一樣,這只是比較籠統的說法。其中,在東北有這樣一種魚,很少有人吃,但是吃過的人,都對它讚不絕口,說很美味,這種魚就是老頭魚。老頭魚的叫法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
  • 咱們黑龍江的名魚:三花、五羅、十八子
    大的湖泊有興凱湖、鏡泊湖、蓮花湖等,整個黑龍江省大江縱橫,支流密布,與三江溼地和嫰江溼地一起,構成密密麻麻的溼地水網,水產極其豐富。淡水魚類是黑龍江世居民族的主要食物。黑龍江還盛產玉米、大豆和小麥,現在,又成了北方最大的稻米產地。所以,黑龍江是地地道道的魚米之鄉。  黑龍江人因魚的種類太多,編了一句話,叫「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好懂易記。
  • 黑龍江裡的三花五羅十八子,這些魚你都見過吃過嗎?
    也是中國的最東方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 從小就在河邊長大,愛吃魚,小時候幾乎天天有魚吃(呵呵我姥爺就是打漁的)這麼說吧黑烏兩江的魚沒有沒吃過的,下面就給大家賞賞眼 看看我家鄉的魚。最大的,一、兩噸。大吧?一般。哲羅鮭,聽說在新疆的納瑪斯湖,一條就有二、三十米長,一口能吞下一匹馬。鰉魚去了,也得被它吞了。五羅的頭一羅是哲羅,也叫哲羅鮭。這哲羅是冷水鮭魚中的大型肉食魚,世界稀有冷水魚種之一。黑龍江哲羅可沒有新疆的大,大的也就體長一米多,五、六十斤重,長的圓滾滾的。看著可愛,可卻是水中霸王,對於小魚來說,吃你沒商量。哲羅和大馬哈都是鮭魚,是親戚。
  • 說說魚米之鄉佳木斯的「三花五羅十八子」
    這哲羅是冷水鮭魚中的大型肉食魚,世界稀有冷水魚種之一。黑龍江哲羅可沒有新疆的大,大的也就體長一米多,五、六十斤重,長的圓滾滾的。看著可愛,可卻是水中霸王,對於小魚來說,吃你沒商量。哲羅和大馬哈都是鮭魚,是親戚。哲羅在冷水中生長,又以活物為食,因此肉質格外細膩。撫遠人拿它做餡包餃子,極清鮮。用哲羅做燴魚片、燒魚塊,汆丸子,也不錯。
  • 好多冰裡都有,那是來自盛產三花五羅十…
    中央大街#冰燈裡有條魚#帶哈爾濱上熱搜?冰城人:這有啥奇怪的?冰裡有條魚,奇怪嗎?冰是哪兒來的?松花江採出來的,那可是盛產三花五羅十八子的大江,凍住個把鯽瓜子、鯉子、泥鰍gòu子,有啥奇怪的。
  • 東北淡水魚中的「三花五羅」,都有哪些名貴的魚?你都吃過嗎?
    小胖在前兩篇文章分別粗略的介紹了東北淡水魚中的「十八子」與「七十二雜魚」,各位看客也對東北的淡水魚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麼接下來這篇文章將為大家繼續介紹東北淡水魚中被稱為「三花五羅」的幾種魚類。和「十八子」與「七十二雜魚」不同,「三花五羅」中的數字皆為實數。
  • 大美興安 魚翔江河
    同時,提高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決不能涸澤而漁,而應該「風物長宜放眼量」,大力涵養魚類資源,使大興安嶺「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這個大家庭日漸壯大。鯰魚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大興安嶺的魚類實在太多了,人們便編了一句順口溜「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好懂易記,下面我們就看看具體「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都有哪些魚吧!
  • 醜得媽都不認識,才是東北人對一條魚的最高誇讚
    每到漁汛之際,大魚小魚擠擠擦擦,往往盈河皆是,至阻舟楫,不能泛行,甚至可以踩著魚背過河!魚魚魚|pixabay因此對於黑龍江人來說,拿瓢舀魚,真的不是誇張之語——從名貴的鰉魚、大馬哈魚,到尋常的鯉魚、嘎牙和鯰魚,都是黑龍江人的「桌上賓」,有「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之說,在龍江魚類武林中,江湖奔湧高手雲集。
  • 這種魚東北獨有,味道鮮美,外地人一般吃不到
    對於魚類的了解,人們大多只局限於家養的金魚,或者是平常吃的一些常見魚類,還有就是近年來特別火的象徵著幸運的鯉魚,那麼今天筆者就要給大家介紹一種東北地區的特有魚類,它是三花五羅其中的一種,都知道這三花五羅在東北地區很有名,三花中就有今天我們所要說的這種魚,它就是鯿花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