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湄公河次區域國際道路運輸啟動
5月27日,大湄公河次區域(GMS)國際道路運輸(中國—寮國—越南)啟動儀式在雲南昆明舉行。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國家便利運輸委員會副主席劉小明,寮國公共工程和運輸部副部長圓沙瓦·西盤頓,越南公路總局副局長潘氏秋賢,雲南省副省長、國家便利運輸委員會副主席王顯剛出席儀式並共同宣布GMS國際道路運輸正式啟動。
-
通關更便捷 重慶獲得大湄公河次區域行車許可證
重慶獲得大湄公河次區域行車許可證 通關更便捷、時間更節省,在該區域實現「跨境直達運輸」 1月9日,來自市交通局的消息稱,重慶獲得大湄公河次區域(GMS)行車許可證,重慶交運集團已成功申領首批8張。
-
中國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國家報告(全文)
湄公河在中國境內段稱為瀾滄江。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際區域合作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了廣泛合作,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有力地推動了該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1992年,亞洲開發銀行(以下簡稱「亞行」)在其總部所在地菲律賓馬尼拉舉行了大湄公河次區域六國首次部長級會議,標誌著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MS)機制的正式啟動。
-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戰略解析(組圖)
屆時,各國領導人將共同商討加強合作夥伴關係,規劃未來合作方向和重點合作措施。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組織作為瀾滄江—湄公河沿岸國家重要的合作機制,自成立以來展示出巨大的活力,有力地促進了本地區全面和可持續發展。本次領導人會議將在何種戰略意義上提升次區域的合作水平?大湄公河次區域能夠達到何種一體化程度?本期《國際周刊》希望能夠幫您找到部分答案。
-
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各國發展意見不一?
湄公河次區域由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和越南組成,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新興市場。該區域人口超過2.3億,經濟年增長率為6%~8%,勞動力和自然資源豐富。一些發展夥伴通過現有的區域合作框架積極參與建設湄公河次區域。這些國家密切合作,優勢互補,共同促進區域繁榮。
-
曼谷隨筆: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橋頭堡」
中新社清萊九月二十六日電 題:曼谷隨筆: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橋頭堡」 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 積極推進大湄公河次區域的合作,改善基礎設施,擴大貿易與投資,已成為瀾滄江——湄公河流經的中、緬、老、泰、柬、越等六國共識。
-
交通運輸部:加強磋商促進中老泰運輸「軟聯通」
目前,「五出境」公路雲南境內基本實現高速化,「三出境」水路中的瀾滄江—湄公河水運通道已開通國際航運。雲南與周邊國家之間的道路運輸合作不斷深化。截至2017年8月,雲南省已與寮國和越南分別開通了19條和8條客貨運輸線路,省內從事國際道路運輸的企業共132戶,從事國際道路運輸的車輛6489輛。經濟社會發展對交通運輸有更多期待。
-
高鐵催生泛亞黃金走廊 大湄公河鐵路網2020建成
一個覆蓋大湄公河流域3億人口的鐵路網將在2020年建成。這是中國、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一致達成的計劃。 8月20日,在越南河內舉行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十六次部長級會議上,六國一致通過了大湄公河次區域鐵路銜接計劃。
-
高虎城出席第七屆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走廊論壇並致辭(圖)
湄公河次區域經濟走廊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 高虎城表示,加強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貿易、投資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符合沿線六國的共同利益,也是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高虎城指出,自2008年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走廊論壇成立以來,中方積極參加經濟走廊合作,在多個領域取得了務實成果。
-
重磅,中國正式啟動全境TIR運輸!
重磅,中國正式啟動全境TIR運輸! 2019年6月25日,中國海關總署正式全面實施《TIR公約》。
-
中國南寧至越南河內的國際道路運輸線路正式開通
新華社南寧8月25日電(記者張捷)近日,兩輛嶄新的豪華大巴懸掛紅花,從廣西南寧市埌東客運站駛出,向越南河內駛去。至此,由中國南寧至越南河內的國際道路運輸線路正式開通,「南寧—河內」國際直達客運班車將首次直接進入越南境內。 專家認為,直達客運線路的開通標誌著中越交通運輸進入「點到點」、「門到門」時代。
-
中歐班列(憑祥-河內)跨境貨櫃直通運輸班列首發-廣西新聞網
(鐵路),標誌著中歐班列(憑祥—河內)跨境貨櫃直通運輸班列正式開通。班列以「門到門」直達方式運輸,實現了運量運能大、不需換裝減少貨損、抵達時間穩定、通關手續便捷、邊際費用較低的目標。 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憑祥站站長蔣靖稱,班列從憑祥口岸(鐵路)出發,按照預定時間全程5個小時到達越南河內。隨著首列中歐(憑祥—河內)跨境貨櫃直通運輸班列發車,中歐班列(憑祥—河內)跨境貨櫃直通運輸班列正式進入常態化運行階段,每周兩趟。
-
廣西憑祥鐵路口岸通達越南跨境鐵路班列運輸線增加至6條
圖為憑祥鐵路口岸升級改造項目竣工現場 鍾欣 攝 鄭州—憑祥—越南河內班列首發,標誌著這條國際貨運班列運輸線成功開通,全國各省經廣西憑祥鐵路口岸通達越南的跨境鐵路班列運輸線至此增加至6條。 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廳長、南向通道工作辦公室副主任蔣連生15日表示,當前,隨著陸海新通道的跨境公路運輸、鐵海聯運和國際鐵路聯運相繼開通並實現常態化運行,為深化我國與中南半島經貿合作、促進互聯互通提供了有力支撐,對帶動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具有深遠影響,對廣西有機銜接「一帶一路」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首票跨境電商TIR國際公路出口運輸發車
新疆新聞在線網6月15日消息(新疆臺記者楊竹、實習記者董藝):6月13日,跨境電商TIR國際公路出口運輸在烏魯木齊市啟動。上午11點半,一輛滿載著4200多件個人網購商品的貨櫃卡車在烏魯木齊陸港區辦理了TIR國際公路運輸系統出口運輸手續後開往荷蘭,預計10天後到達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再陸續分發到歐洲其它各國。
-
國際道路運輸許可證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12月22日,上合組織國際道路運輸空白許可證交接儀式在京舉行。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上合組織秘書處副秘書長卓農,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駐華使館代表,外交部、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有關司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交通運輸部有關部屬單位代表出席了交接儀式。
-
中國傳化(上合)國際道路運輸通道開通 7天直達烏茲別克斯坦
6月12日,中國傳化(上合)國際道路運輸通道開通啟動儀式在上合示範區舉行,標誌著上合國際道路運輸TIR(國際公路運輸系統)通道正式測試運行。《TIR公約》為國際跨境貨運領域的全球性海關便利通關系統,基於推進國際海關通關便利化,實現一次查驗沿線過境國家免於查驗的便利化措施,提高通關效率。中國傳化(上合)國際物流港業務總監張全文介紹,「通過TIR,門到門運輸時間是海運的20%,鐵路的50%,與空運相當,成本介於空運與鐵路之間。」
-
各方代表會聚泰國清邁研討「一帶一路」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
中新網曼谷9月2日電 (許倩)「『一帶一路』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瀾湄走廊,智慧崛起」國際研討會9月1日在泰國清邁舉行,來自中泰兩國的政府官員、企業、專家學者、當地商會、僑團代表以及美國、印度、澳大利亞、新加坡、緬甸等國駐泰使領館官員等約400人與會,就會議主題展開探討。
-
第100次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正式啟動
12月8日9時30分,4艘執法艇在中國西雙版納景哈碼頭鳴笛啟航,標誌著第100次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行動正式啟動。啟航前,雲南省公安廳隆重舉行啟航儀式,公安部國際合作局、雲南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向駐寮國孟莫和班相果聯絡點的中方執勤分隊授旗。此次聯合巡邏執法預計開展4天3夜,總航程620餘公裡,將經過中緬交界水域、老緬交界水域、老緬泰交界水域。同時,為抓嚴抓細各項疫情防控舉措,第100次巡航將採取分段巡邏及全線巡航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
綏芬河打造東絲路帶跨境運輸重要出海口
備受矚目中俄日韓聚焦綏芬河 加快「東絲路帶」國際貨物運輸大通道建設,中俄日韓各方具有強烈的合作願望和共識。2011年以來,綏芬河市獲邀參加了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運輸分委會的三次會議。日本新潟、鳥取、敦賀,韓國東海、釜山港灣株式會社、DBS船務公司與綏芬河建立了穩固的合作基礎,積極開發俄羅斯港口。
-
在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
我們願將「一帶一路」倡議同各國發展戰略更好對接,深化合作。「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縱貫中國西部地區,連接東南亞與歐亞大陸,陸海集聚、區域聯動效應突出。瀾湄合作同「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對接,將進一步暢通貿易通道,調動中國西部、西南部以及東協其他國家力量,實現對湄公河國家的更大投入,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