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同胞盛讚靖州楊梅 「很OK !」

2020-12-17 掌上懷化

懷化新聞網訊:「靖州的楊梅又大又紅,汁多爽口,味道很OK。」來自臺灣屏東縣的遊客李志偉先生高興地說道。

近日,來桂林旅遊的李志偉等十一名臺灣遊客早就聽聞湖南靖州的楊梅為海內一絕,卻一直無緣親見親嘗。眼下正好碰到靖州「楊梅節」召開,特組團前往,一償心願。在靖州縣臺辦和縣縣民族宗教文體旅遊廣電局相關人員的陪同下,臺灣遊客們先後遊覽了靖州楊梅生態博物館、飛山、排牙山森林公園及巖腳侗寨等靖州著名景點。

在楊梅山一號觀景臺實地品梅、賞梅時,來自臺灣花蓮縣的陳雅婷女士站在一棵掛滿烏紅楊梅的木洞楊梅樹前,隨意摘起一顆,塞入嘴中,她伸出大拇指,連聲讚嘆:「靖州的楊梅甜中帶酸,酸中有香,這是自然饋贈,後悔如今才吃到!靖州楊梅名不虛傳,真不愧為中國楊梅之鄉!」

靖州山靈水秀的自然風光深深吸引了臺灣遊客一行,每到一處,李先生等人積極與當地民眾熱情交流,合影留念。在寨牙鄉巖腳侗寨,勤勞樸實的侗族人民,身著豔麗的民族服裝,唱著動聽的侗歌,熱情地向遠道而來的臺灣客人敬獻攔門酒。臺灣客人落座後,村民們自編自導自演的民族歌舞節目精彩紛呈,熱情的村民們還與臺灣客人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圈,跳起了多耶舞,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李志偉先生說,此次來靖州不虛此行,他和他的同伴們感受到了靖州濃鬱的苗侗風情和苗鄉侗寨人民的熱情敦厚、樸實善良,靖州不僅楊梅好吃,靖州的山好水好,人更好!回臺後,他們一定會向更多的親朋好友宣傳推薦靖州,並祝願靖州的明天越來越美好。

( 龍星 楊傳美 粟文強)

相關焦點

  • 靖州楊梅走進長沙
    懷化新聞網訊 6月10日下午,靖州楊梅走進長沙,在湖南省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展示中心成功舉辦推介活動。此次推介活動由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指導,懷化市農業農村局、靖州人民政府主辦,靖州農業農村局承辦,以靖州楊梅推介活動為契機,助力靖州楊梅產銷對接,為靖州楊梅市場開拓牽線搭橋。
  • 靖州楊梅在長沙「揚眉」!
    紅網時刻6月11日訊(記者 王義正)「六月楊梅紅遍靖州,千年美味引領江南」,6月10日下午,靖州楊梅走進長沙,在湖南省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展示中心舉辦推介活動。嘗楊梅鮮果、飲楊梅汁、品楊梅酒,一場楊梅盛宴現場吸引了大批採購商和消費者,靖州楊梅「揚眉」星城。
  • 科技澆甜「致富果」 靖州楊梅走四方
    7月19日,靖州縣城郊後山溪的楊梅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科技能人」吳長春又在忙著給楊梅樹做「產後護理」了。吳長春說,今年楊梅節,他家的楊梅是「俏貨」,一經成熟就銷售一空。  靖州楊梅果大汁多、色豔香濃、營養豐富,清光緒年間被列為貢品,有「神州第一梅」的美稱,楊梅產業是該縣農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
  • 靖州:山上造大棚 楊梅樹住暖房
    縣農業局技術人員在孫百靈的楊梅園裡進行指導山上造大棚 楊梅樹住暖房靖州融媒體中心12月21日訊(記者 龍俊霓 通訊員 胡曉金)今年冬季,靖州渠陽鎮官團村的楊梅種植戶孫百靈在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
  • 靖州楊梅搭上「順豐車」 72小時寄件8萬餘箱
    在順豐攬收點,工作人員將打包好的楊梅集中裝入冷鏈車。周悅伊/攝在順豐靖州楊梅分撥中心,楊梅分揀中。周悅伊/攝楊梅裝車,即將發往全國各地。周悅伊/攝順豐為靖州楊梅配備了35輛冷鏈車。周悅伊/攝紅網時刻6月18日訊(靖州站記者 周悅伊)6月16日晚上9點,在順豐靖州楊梅分撥中心,送走最後一趟楊梅運輸冷鏈車,員工們終於結束這一天的工作,當日累計發送楊梅2萬餘件。
  • 長沙150個社區可直購靖州楊梅
    又到一年短暫且美味的楊梅季,酸甜可口的靖州楊梅將「襲擊」你的味蕾。而你今年想吃到新鮮的靖州楊梅,在長沙150個社區內就可直購,且是順豐24小時內新鮮抵達。又是初夏,又到一年品梅季。6月18日,「木洞莊園」2019湖南·靖州·楊梅節暨產業扶貧營銷推廣活動在長沙黃興廣場舉行。
  • 靖州「雲端」楊梅豐收節開啟 直播2小時賣出360多萬元
    6月6日,靖州「雲端」楊梅豐收節開啟。當天下午「湘農薈」大直播2個小時,線上線下銷售楊梅鮮果、楊梅蜜餞等農特產品360.5萬元。靖州是「中國楊梅之鄉」,楊梅種植歷史超過2000年。
  • 一方山水一方楊梅 「湘農薈大直播」深入靖州雲品「幸福果」
    近年來,跟隨著鄉村振興的浪潮,當地走出以發展楊梅生態產業為主線的精準扶貧路子,不僅讓楊梅成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金果,還助力楊梅產業創新、品牌化發展提質提速。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靖州楊梅,又到了一年只有一次的品嘗季,2020年的靖州楊梅又將以怎樣嶄新面貌迎接消費者呢?
  • 發現靖州之美:帶你走近神奇的「飛來之山」(圖)
    (靖州木洞楊梅。    靖州楊梅,已經有上千年的栽培史。《靖州鄉土志》詩云:「木洞楊梅尤擅名,申園梨慄亦爭鳴,百錢且得論攤買,恨不移根植上京。」清代,靖州楊梅是朝聖的貢品。夏至時節,滿山滿坡的楊梅紅遍,每年都會吸引如雲的吃客來訪。除鮮果外,楊梅蜜餞、楊梅酒也大受歡迎。    更讓人心動的,則是那晶瑩如玉的雕花蜜餞。
  • 長沙城郊現摘正宗靖州楊梅!放肆吃過嘴癮!敞開摘過手癮!
    長沙城郊現摘現吃正宗靖州楊梅!放肆的吃過了嘴癮!敞開的摘,又過了手癮!楊梅園位於嶽麓區坪塘,導航大衝楊梅園,老闆是個50多歲的大叔,性情溫和,待人和氣。種植這個楊梅園花了不少心血,花巨資從湘西南著名楊梅縣靖州引進楊梅中的極品——烏梅樹苗上千棵,細心栽培。靖州烏梅,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曾經的朝廷貢品,培植過程中,對土壤氣候要求高。烏梅色豔、肉厚多汁、品質優秀,不僅營養豐富,還有提神開胃功能。
  • 8月16日早報丨樂享「梅」好時光——靖州「楊梅小鎮」坳上鎮見聞
    【來源:懷化日報】 樂享「梅」好時光——靖州「楊梅小鎮」坳上鎮見聞已是初秋,早過了楊梅採摘季,但走進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坳上鎮,仍感受到楊梅的濃濃氣息。作為「中國靖州楊梅生態博物館」核心景區,來坳上鎮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登楊梅觀景臺,看鼓樓楊梅文化木雕,嘗楊梅飲料,在「楊梅樹王」旁拍照留念…… 「樂享『梅』好時光。」坳上鎮黨委書記尹策偉自豪地說,楊梅產業帶來坳上鎮「美麗蝶變」。
  • 靖州楊梅紅了 酒店住宿火了
    何嫘/攝部分酒店內放置了宣傳靖州楊梅文化的冊子。  何嫘/攝  靖州新聞網·紅網郴州站6月9日訊(分站記者 何嫘)端午過後,氣溫漸升,一顆顆楊梅慢慢飽滿起來,漸漸有了紅潤的「氣色」。如今,靖州楊梅紅了,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來靖賞梅品梅,酒店住宿也自然跟著火了起來。
  • 「木洞莊園」2015中國靖州楊梅節盛大開幕
    楊梅搭橋迎盛會,飛山放歌中國夢。6月12日上午,「木洞莊園」2015中國靖州楊梅節暨飛山文化旅遊節在靖州坳上鎮楊梅廣場盛大開幕,獨具特色的楊梅盛會和精彩的飛山文化旅遊等活動吸引了近10萬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靖州觀光旅遊。
  • 帶你感受靖州楊梅的獨特美味
    江南的楊梅陸續唱響了成熟的曲調。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其形如水楊,而味似梅」,故稱楊梅。今天要去的地方,是湖南湘西的一個小山村——懷化市靖州縣木洞村。地處雲貴高原邊緣,湘黔交界處,風景秀麗,民風淳樸。
  • 主辦方發來感謝信 靖州楊梅汁飲中非經貿博覽會上獲好評
    7月16日,湖南省商務廳代表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組委會秘書處致信感謝靖州「一品東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參與大會,並提供飲品贊助。2019年6月27-29日,中非經貿博覽會將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芒果館)舉行。中國和非洲各國政要、使節、州省(郡、市)長、國際組織代表、企業家、金融機構、商協會、採購商、參展商、專家學者及媒體代表等數千人齊聚長沙,共襄盛會。
  • 湖南靖州:多彩民俗慶佳節
    2020年10月7日,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藕團鄉新街侗寨,上百名苗侗同胞歡聚一堂,開展對山歌、吹蘆笙、跳竹竿舞等民俗活動,讓南來北往的遊客感受民族風情,盡享節日的歡樂。CICPHOTO/劉傑華 攝↑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藕團鄉新街侗寨,侗族歌師在吹奏蘆笙。
  • 楊梅生產遇大年 花期管理莫放鬆
    3 月 1 日,享有盛名的「靖州楊梅」進入盛花期,在靖州後山溪楊梅基地,楊梅種植大戶吳長春在搶抓時機,剪除過多的開花枝條。吳長春培育種植楊梅幾十年,曾參與將靖州楊梅送上太空育種,還將「紫明珠」與「東魁」雜交培育出新的楊梅品種,還參與編寫了《靖州楊梅新品種與栽培新技術》 , 是靖州鼎鼎有名的楊梅「土專家」 。
  • 0自費0購物【卓越自組】南山牧場、靖州楊梅、醉美侗寨純玩三日遊
    中國楊梅之鄉—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跟隨果農的腳步走進靖州楊梅山,拿上手中的籃子,體驗採摘樂趣,鮮甜汁多、肉厚核小的貢品楊梅任你大快朵頤!最後帶上自己採摘的勞動成果,開心回家!
  • 靖州坳上鎮:以特色產業為突破 全面建成小康坳上
    楊梅產業也是坳上特色經濟之一。覃雪蓮 攝  紅網靖州站9月16日訊(分站記者 覃雪蓮 通訊員 曾紅梅)為認真宣傳貫徹縣委六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加快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坳上鎮以產業為突破,突出抓好高山葡萄和楊梅產業兩大主打品牌,讓老百姓致富奔小康。
  • 楊梅產地那麼多,哪裡的最有名?好吃的仙居楊梅幾月份開始上市?
    說起楊梅,很多人都會想到仙居楊梅,最近市面上的應季水果也不是很多,仙居楊梅幾月份上市啊?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楊梅哪裡的最有名比較有名的楊梅產地有:湖南、浙江、雲南、江蘇、福建。1、湖南楊梅:湖南懷化靖州——靖州楊梅;湖南新化縣——新化楊梅;湖南邵陽——城步楊梅;湖南省冷水江鐵山村——鐵山楊梅。2、浙江楊梅:浙江省寧波餘姚——餘姚楊梅;浙江省台州仙居——仙居楊梅;浙江省寧波慈谿——慈谿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