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群雄逐鹿的共享電單車市場 看騎電單車如何「出圈」?)
在共享經濟的發展背景下,共享出行的滲透率逐步提升,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移動出行用戶規模將達6.02億人。其中,「最後一公裡」的出行痛點,推動形成了共享電單車。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將超過800萬輛,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1.4%。共享電單車市場價值的釋放迅速吸引各大平臺穩步推進投放布局。而要想在企業林立的市場中爭取一席之地,就要走差異化競爭路線來爭取用戶,並且通過技術服務升級增強用戶粘性,騎電單車就是其中「小而美」的典型。
騎電單車第5代單車
聚焦下沉市場·啟動「千縣啟航」
早在2018年,騎電單車就開始試水下沉市場,也是共享電單車中「下鄉」比較早的一批了。據騎跡科技高級副總裁周坤洋表示「我們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大城市也有成熟的運營經驗,但是大城市潮汐現象明顯,要滿足大城市尖峰時段的運營需求,對硬體成本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下沉市場就不一樣了,整體運營區域小、投入成本和運營成本相對較低,我們在全國很多縣城都跑出過成熟的樣本。」
這種「小而美」的運營思路在而今群雄逐鹿的共享電單車市場已經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20年12月,騎電單車已投放至全國近200個城市,累計服務用戶超過1000萬。在此基礎上,2020年騎跡科技啟動了「千縣啟航」,意將共享電單車覆蓋到全國千餘縣城,為當地居民提供安全高效、綠色的出行方式。
騎電單車5代車優勢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共享電單車三四線城市及鄉村用戶比例超過了70%,而一線城市佔比則僅有1.8%,未來,隨著移動出行用戶需求的穩步釋放,共享電單車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黑科技提升運維·優化管理保持穩步增長
隨著各大平臺入局共享電單車行業,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因此,共享電單車的中小企業都在積極研發核心技術,希望形成核心競爭力。騎電單車自創立之初就在產品研發方面投入很大的精力。據了解,騎電是國內第一家將特斯拉汽車的鋁絲焊接二次保護技術降維應用於電動兩輪車領域的企業,同時騎電採用自主研發並經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認證的換電櫃進行充電和換電,相比於在倉庫集中為電池充電而言,具備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強的數據管理能力。騎電單車已經歷過5次迭代更新,第五代騎電單車已在全國多地區投放運營。運營區域內車輛定期迭代更新,以確保用戶最佳的騎行體驗。
在運營效率方面,騎電單車目前已經完成調度、換電以及倉庫配件、流轉等全方位的自動化管理流程,減少人工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例如,騎電單車中控和電池中搭載的雙GPS配置,電池電量設計的BMS系統,在車輛發生損毀、位置出現異常情況以及電池電量問題時,系統會第一時間上報,從而極大地保障車輛的健康狀況,同時也提升運營效率。
同時,騎跡科技還持續優化企業管理,以實現企業良性發展。在用戶管理方面,騎電單車通過實名制註冊、用戶保險等方式,保障用戶的騎行安全。騎電認為,安全出行是出行行業立足的基石,所以騎電在全國各地不遺餘力地配合地方政府和部門進行公益、安全相關的活動。也因此,騎電單車積累了良好的用戶口碑,使用粘性較高,重複使用佔比近七成,月度流水達數千萬。同時企業探索「自營+加盟」的運營方式,逐步優化重資產模式的資金問題,提升企業資金利用率。
監管政策利好·行業發展未來可期
為了更好地推動「十四五」建設,共享出行也在逐步完善,不少城市都允許共享電單車有序投放。長沙、青島、南寧等政府已積極引進共享電單車企業,支持共享電單車行業有序發展。而2020年11月,全國第一批《共享電單車系列團體標準》正式發布,為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騎跡科技高級副總裁周坤洋認為,「企業的品牌化發展及各種便民利民優勢,導致用戶對共享電單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並逐步受到城市主管部門的認可與支持,在這種背景下,行業有望迎來發展黃金期。」
在運營管理方面,騎電每投放50輛車就需要配備1名運營人員。而以縣城為主戰場的騎電單車,就能很好地帶動相對欠發達地區就業和當地的智慧出行。同時,騎跡科技還與多地政府合作,以共享電動車為契機,引導市民綠色出行、建設綠色低碳城市、緩解城市交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