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粽子 ,五月節的味道

2021-02-23 看潮州APP

口感滑潤的糯米
搭配粽葉的清香
豐富的新鮮食材
……
這就是端午節粽子的美味


  潮汕人將端午節稱為五月節。在端午節吃粽子,至今仍是潮汕民間的傳統習俗。


  關於端午節及粽子的由來,民間有多版本: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孝女曹娥說。其中,紀念屈原說最為廣泛流傳。南朝梁吳均在《續齊諧記五花絲粽》寫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來歷。


  以前每到端午節,潮州各家各戶大都自己動手包粽子。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更願意到外面口碑好的粽子攤檔買上美味可口的粽子回家品嘗。


  目前,潮州的傳統粽子中頗受市民青睞的有雙拼粽子,就是一個粽子裡面包裹甜餡和鹹餡,俗稱「雙拼」,要同時顯出鹹、甜兩味,就必須將鹹、甜兩種餡料和在一起,但又不能攪均。「雙拼」粽子一口咬下去,既甜滋滋,又香噴噴。

▲腐乳肉、臘肉、香菇、腰仁、蝦米、蓮子、鹹蛋黃、板慄、純手工製作豆沙這麼多讓人垂涎欲滴的餡兒,真的難以HOLE住。



  在市區新橋西,有一對夫妻經營著一家老字號粽子攤,據老闆渠兄介紹,他從小就學做傳統粽子,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年了。


  渠兄告訴米果君,別看粽子個頭不大,但是包粽子前的準備工作卻是很費功夫。作為端午節的應節食品,粽子是如何製作出來的,請隨米果君一探究竟。

洗葉


  首先,將專門在外地訂購的粽子葉清洗煮熟乾淨,一定要講究粽葉的衛生品質。走進粽子鋪,撲鼻而來的就是帶有清香的粽子葉氣味。

炒米


  糯米淘洗乾淨後先浸泡2個小時左右,在特製的大鼎不停翻炒,充分攪拌的同時加入適量豬油炒熟,待二十多分鐘後,加入調料便可盛起。這樣吃起來糯米的口感比較好,不會夾生,入口更為香膩柔滑。

▲黏黏的糯米環繞齒頰,仿佛這就是「五月節」的味道。

備料

  接下來就是準備各種豐盛的配料。粽子配料的美味搭配,使粽肉更加飽滿可口。


  鹹餡有鹹蛋黃、香菇、臘肉、蝦米、板慄、蓮子、豬頸肉。經過醃製的豬頸肉切成薄薄的一片,肥瘦剛好。一口咬下去,軟軟的糯米飯配上粉粉的板慄和蓮子,脆脆的腰仁,以及分外鹹香的鹹蛋黃。入口之後,香味濃鬱,真可謂齒頰留香。再嘗到一口邊角上的軟糯的豆沙,簡直是完美!米果君絕對一口氣能夠吃下兩大個!

▲多種的配料混合搭配,使得粽子有了「鹹、香、甜」的特點。


  將豆沙搓成一小圓球,用豬朥網包好,再放入粽球中。這樣用豬朥網把豆沙和糯米隔開,避免和糯米混雜。



包粽


  等全部配料都準備好之後,取兩張粽葉疊加,摺疊成漏鬥狀,依次放入豆沙、糯米、鹹蛋黃、腐乳肉、臘肉、香菇、腰仁然後將粽葉裹緊,用水草繩子綁緊。這樣,一個大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

煮熟


  將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裡,水要沒過粽子,煮上十來分鐘就可以了。

▲出鍋啦!剛煮熟的粽子粽香四溢、

鹹甜適中、糯而不爛、油而不膩。


    溫馨提示   

  粽子雖美味,但主要原料是糯米,粘性大不易消化,如果吃多了容易引起腹脹。吃粽子時可搭配一杯甘醇清香的工夫茶。

- 紅桃粿原創 -

相關焦點

  • 潮州小食隱藏養生密碼(9):粽子香飄端午節!
    說起每年五月五的端午節,不論小時候餓著肚子時,或者在大學讀書,還有大學最後一年在江門實習時剛碰上端午節,印象最深的就是吃不同口味的粽子。
  • 端午節潮汕又稱五月節,帶你看看有什麼民俗活動嗎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節,故潮州民間又稱其為「五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這一天,潮州民間有什麼民俗活動嗎?今天,咱就一起來了解咱潮州的端午節習俗,看看你都知道多少?五月節的潮汕人民在做什麼?除了眾人皆知的賽龍舟、吃粽子,還有哪些頗具潮汕特色的民俗?
  • 「未吃五月棕,破裘不敢放」......五月節,回家吃媽媽包的粽子吧!
    端午節,漳浦人又稱為「五月節」,漳浦人會在門口、屋頂插上榕樹枝和艾草。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吃粽子。粽子通常有兩種:鹹粽子和鹼粽子。鹹粽子的料很豐富,糯米包入肉、蛋、香菇、蝦乾等;鹼粽子用調過鹼的糯米包製而成,蘸白糖或者蜂蜜更好吃。
  • 吃小棗粽子、過五月節,北京人的端午記憶!
    對於咱北京人來說,其實從五月初一開始可就算是進入了「五月節」了。關於端午節的傳說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等。最初是上古先民以競龍舟祭祀龍祖的節日。而在北京人記憶裡,難忘的還是老舍在文章中所寫的:「從天亮,門外就喊的:黑白桑葚來大櫻桃~」
  • 五月楓溪——粽子飄香
    重五節,家鄉話稱作——過節。每年臨近節日之時,家家戶戶都忙著裹粽子。▲煮熟後的粽子食粽子粽子煮好後,要先敬供祖先與神明。▲紅豆鹼粽民間與食粽子有關的俗語:食了五月粽,還有三日凍。食了五月粽,寒衣件件送。
  • 在日本的粽子裡吃到故鄉的味道
    端午時節,故鄉的親朋好友總會問候一聲,順便提一句「粽子總要吃的咯!」嗯,在很多人心目中,日本是繼承古中國文化最多的鄰邦,且又注重傳統,端午節吃個粽子還不容易?其實,我已經在西曆5月5日那天介紹過日本的端午節了。
  • 五月五端午節裡文化到底是什麼?吃粽子還是賽龍舟或者說是門插艾
    端午節裡的文化到底是什麼?吃粽子還是賽龍舟或者說是門插艾端午節,在我的心目中就叫五月五。小時候這樣叫,長大了,也依然這樣叫著。但一說起五月五,我就心裡清楚了,明白了,高興了。五月五,是端陽,端午節裡事務忙。門插艾,香滿堂。又是一年端午節,每一個重視端午節的人們,除了吃粽子、賽龍舟。
  • 五月節,溫暖心靈的時光
    把端午節叫做五月節,這是北方的習慣的叫法。聽起來像是一個乳名,帶著一絲親暱,一絲暖意。北方人的五月節沒有南方那般聲勢浩大,那般熱鬧,但似乎更親切隨和,溫婉如玉。北方人的五月節,感覺上和紀念屈原沒有太大的關係,或許因過於遙遠,在迢遙遷徙中沒能保留住那些最初的韻味。
  • 【潮汕俗語】」窮儉五月節,富貴廿九夜「,原來潮汕古人早就提倡「環保過節」
    包粽子許多潮人稱粽子為「粽球」,其實粽子並非球形。清順治《潮州府志》已有「(端陽)採百草為湯以浴」的記載。今人認為這確有衛生保健的作用。但是,潮汕地區卻一直流傳著一句俗語:「窮儉五月節,富貴廿九夜。」「五月節」即端午節的俗稱,「廿九夜」即大年夜,臘月大時當為「三十夜」。有的人認為,這俗語的意思是說,該節約時就節約,該鋪張時就鋪張;還有的人認為,五月節正當春夏之交,為病菌繁殖的旺盛時期,飲食應以節儉清淡為宜,避免由於食物過於豐盛而引起腸胃不適。這些都不無道理。然而,「窮儉」的本義首先是貧困,其次才是節約。
  • 江蘇泰興端午節習俗:品嘗美味的粽子,傳承端午節的文化
    端午節,也就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五月端,五月端,因節日是初五,「五」「午」同音,故又稱端午了。關於端午節,還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戰國時代,楚國的屈原懷著憂國憂民的悲憤心情,於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以身殉國。
  • 【端午節作品】韋柏全: 端午節·粽子
    端午節·粽子文/韋柏全                              五月初五,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是我們壯鄉最隆重的節日之一。「揚枹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鳴餘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劉禹錫的《競渡曲》,真的說出了龍舟賽的熱鬧與激烈。對於吃貨的我來說,盼望端午的到來就是為了能吃上粽子啦。不只是吃粽子,我還特別喜歡跟媽媽包粽子。吃著自己動手包的粽子,內心那種自豪與喜悅是難以言表的!
  • 【潮汕粽子】「粽」有一種味道讓人刻骨銘心
    轉眼間,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就快到了,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而端午也與粽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粽子的商業廣告已經鋪天蓋地撲面而來。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潮汕人則直接稱之為「五月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據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 端午節泉州粽子不漲價
    早報訊(記者蔡紹坤)再過兩天,端午節就到了,吃粽子正成為市民的主要話題。記者了解到,近段時間,糯米、粽葉等包粽子用的原料價格紛紛看漲,但粽子的價格基本沒受影響。  臨近端午,除了東街有名的肉粽店外,市區的幾大超市和伍氏特香包、黃則和等食品生產企業也都賣起了粽子。
  • 與五月相約,傳承習俗和情懷——莆田端午「五日節」【包粽子小教程】
    端午「五日節」,是莆田孩子成長的畫卷。習俗的傳承,在衣食住行間演繹著豐富多彩而又濃厚的情懷。
  • 中國還有這麼多奇葩的粽子!潮州吃貨們,美圖來襲啦!
    它採用上等白糯作為主要原料,將肥瘦相間的豬肉放入江浙一帶特有的腐乳中熬煮,淡淡的酒香縈繞唇齒,染成胭脂色的糯米緊實細膩,色澤紅潤,帶著腐乳的香味,中和了油膩之感。這就是嘉興人最愛吃的鹹粽子之一啦!土生土長的大連人喜歡自己動手包粽子,要的是正宗傳統的口味。每近端午節時,家家就動手包粽子,有純糯米、純大黃米和小黃米,或是糯米、黃米兩摻,放上幾個紅棗,粽葉均到市場去買鮮貨。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南山關山農曆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端午節在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別名,如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節、重五節、重午節、浴蘭節、天中節、地臘節等等。端午節可能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的一個。我讀小學時,老師就跟我們講過端午節的來由,說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因為楚國的大忠臣屈原,在五月初五跳進汨羅江殉國而死。從那時候起,在我幼小的心靈裡,對屈原就充滿了無比的崇敬。小時候我也喜歡端午節,因為有粽子吃,還有龍舟賽可以看。
  • 北侖柴橋街道索菲特粽子提貨地址五月端陽
    北侖柴橋街道索菲特粽子提貨地址五月端陽關注甬城優選 六房間優選 直接下單地址:寧波市海曙區靈橋路685號六房間(老日報社對面)微信小程序 搜六房間 可下單定製高檔海鮮禮包、婚宴用酒、茶葉、車釐子當季水果等禮品 關注公眾號 甬城優選本公司長年回收報卡、超市卡、禮品、商場卡
  • 特寫:臺灣熱鬧「五月節」
    特寫:臺灣熱鬧「五月節」 2012年06月24日 08:5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在寶島臺灣,端午節也被叫作「五月節」,是最重要的傳統佳節之一。數百年來,臺灣民間很好地傳承了中華端午禮俗,賽龍舟自然是必不可少也最喜聞樂見的端午習俗。  「五月鑼鼓響半天,阮卜(閩南話,意為『我要』)看龍船行河邊」。由古至今,臺灣各地的主要河川上,在端午節當天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
  • 在端午節吃粽子前,先了解下粽子的分類及製作和食粽子的注意事項
    一年一度端午節,每家每戶又可以全家圍在一塊裹粽子了。想到端午節,我們便第一時間能夠聯想到粽子。吃粽子的風俗,中華千百年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小編這邊的習俗是每年的端午節,一大家子的長輩會帶著小輩坐在院子裡一塊裹粽子,期間歡聲細語,不亦樂乎!於是乎,小編覺得有必要分享端午節裹粽子的相關知識給大家!